面對新世代的課程實踐 | 誠品線上

面對新世代的課程實踐

作者 林巧瑋/ 方志華/ 邱偉婷/ 林彩岫/ 劉光夏/ 鄧宗聖/ 黃彥文/ 李崗/ 王宜宣/ 胡毓雯/ 楊宏琪/ 張德銳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面對新世代的課程實踐:時序走進二十一世紀,我們的社會因著科技與網路的急速發展,出現許多前所未見的新現象。來自科技的強烈衝擊,使得人們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模式均有所變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時序走進二十一世紀,我們的社會因著科技與網路的急速發展,出現許多前所未見的新現象。來自科技的強烈衝擊,使得人們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模式均有所變化,新世代因著可塑性,容易受到社會的影響,也同樣因著這可塑性,可以讓學校教育發揮功能。教育研究者與實踐者有責任因應新世代學習者的特質,以前瞻的課程與有效的教學,引導學習者在價值序階上向上爬升,以期裨益新世代的個體幸福與群體福祉。秉於以上理念與認知,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年度專書,遂以「面對新世代的課程實踐」為主題公開徵稿,獲刊文章均具新世代所需之時宜性。全部分為「新世代創新篇」、「新世代生命篇」、「新世代改革篇」、「新世代實踐篇」四個篇章,十七篇文章融入了對時代精神的掌握與對教育現況的細膩觀察,值得細細閱讀與反思。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張芬芬臺北市立大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方志華臺北市立大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教授林巧瑋新北市立三重高中附設幼兒園教師方志華臺北市立大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教授邱偉婷臺中市私立慎齋小學教師林彩岫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劉光夏臺北市立大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助理教授鄧宗聖國立屏東大學科普傳播學系副教授黃彥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教學與傳播科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李崗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副教授王宜宣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生胡毓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博士楊宏琪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所博士張德銳天主教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1.新世代幼兒的創造性戲劇教學探究:以在地化課程為例2.小學四年級兒童歌謠創作教學之行動研究3.MOOC融入新世代藝術教學之實踐研究:以「數位影像創作課程」為例4.創作學習的教育實踐5.新世代美感教育之課程實踐:以一個「數位科技 人文跨域」的校本課程為例6.李普曼兒童哲學課程之內涵分析7.護理專業學習的課程實踐之探討:以生命關懷和體驗學習活動為例8.新世代大學生的價值需求:M. Nussbaum詩性正義與課程實踐9.大學教師教學效能與教學革新10.課程改革的慎思探究:以十二年國教中學國文的課程改革為例11.涵養國中生的民主參與能力:審議式課程方案的設計與實踐12.我國推動學習革新之省思:從教師同僚性觀點論學習共同體方案的光和影13.「教學圈」應用在「學習領導」之理念與策略14.小學階段運算思維之教與學15.新世代的學校音樂課程16.服務學習之實踐與成效:以北部一所國立大學學生參與社區中小學課業輔導為例17.教師專業認同與課程實踐之風貌:後現代觀點

商品規格

書名 / 面對新世代的課程實踐
作者 / 林巧瑋 方志華 邱偉婷 林彩岫 劉光夏 鄧宗聖 黃彥文 李崗 王宜宣 胡毓雯 楊宏琪 張德銳
簡介 / 面對新世代的課程實踐:時序走進二十一世紀,我們的社會因著科技與網路的急速發展,出現許多前所未見的新現象。來自科技的強烈衝擊,使得人們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模式均有所變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1186603
ISBN10 / 9571186600
EAN / 9789571186603
誠品26碼 / 2681353790008
頁數 / 488
開數 / 20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