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建築史 | 誠品線上

臺灣建築史

作者 李乾朗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臺灣建築史:建築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建築的歷史反映出人類生活的歷史。本書以時間發展為線索,從史前時代臺灣最早的人類居住遺址談起,直到新世紀之初為止,時代跨距極長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建築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建築的歷史反映出人類生活的歷史。本書以時間發展為線索,從史前時代臺灣最早的人類居住遺址談起,直到新世紀之初為止,時代跨距極長,娓娓道來在這塊土地上,各個時期、各個統治文化下建築的故事。 李教授以多年的田野經驗,仔細描繪百餘座建築,其中有民宅、有宗教性建築如教堂及廟宇、有政府統治機關;有漢人的傳統合院、有原住民的石板屋、有日本人帶來的新古典主義建築、有二十世紀以後的現代建築,以圖繪輔佐文字論述,將臺灣歷史上的重要建築與建築人放進時代脈絡中,細膩而豐富。 本書以時間發展為線索,從史前時代臺灣最早的人類居住遺址談起,直到新世紀之初為止,時代跨距極長,娓娓道來在這塊土地上,各個時期、各個統治文化下建築的故事。 建築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建築的歷史反映出人類生活的歷史。李教授以多年的田野經驗,仔細描繪百餘座建築,其中有民宅、有宗教性建築如教堂及廟宇、有政府統治機關;有漢人的傳統合院、有原住民的石板屋、有日本人帶來的新古典主義建築、有二十世紀以後的現代建築,以圖繪輔佐文字論述,將臺灣歷史上的重要建築與建築人放進時代脈絡中,細膩而豐富。 作者精心描繪的線描圖百餘幅,比起照片的精緻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 史前時期的臺灣建築第一節 考古出土推測的古建築 一、南島語族的建築二、利用自然岩洞為住居三、干欄式建築四、石造建築五、聚落之選址第二節 原住民諸族的建築 一、泰雅族建築二、賽夏族建築三、布農族建築四、曹族建築五、阿美族建築六、排灣族建築七、卑南族建築八、魯凱族建築九、達悟族建築十、原住民建築的外在影響因素第三節 平埔族的建築 一、十七世紀的平埔族聚落二、平埔族善用竹材三、從清代文獻中所見的原住民建築第二章 十七世紀荷蘭與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建築第一節 荷蘭人在大員的建設 一、澎湖風櫃尾的紅毛城二、荷蘭人建設大員市街三、荷人建造小堡拱衛大員市區四、荷蘭人所用的建材第二節 荷蘭人在臺灣北部的建築 一、古地圖所描繪之荷蘭時期臺灣北部的建築二、淡水紅毛城的創建三、西洋城堡的設計原則第三章 十八世紀的臺灣建築第一節 十八世紀的臺灣建築背景 墾拓的競爭與築城第二節 匠派風格差異浮現精緻化的建築裝飾第三節 建築實例一、臺南水仙宮(1715年)二、鳳山縣舊城(1722年)三、新莊媽祖慈祐宮(1731年)四、彰化關帝廟(1734年)五、臺南三山國王廟(1742年)六、彰化孔子廟(1745年)七、臺北五股西雲寺(1752年)八、彰化聖王廟威惠宮(1761年)九、彰化元清觀(1763年)十、鳳山龍山寺(1764年)十一、淡水福祐宮(1796年)第四章 十九世紀的臺灣建築第一節 十九世紀的臺灣聚落與城鎮一、行政區畫分趨細,社會外弛內張二、泉人聚落多呈線性,漳客聚落多呈網式三、分類械鬥與築城風潮第二節 十九世紀臺灣的宅第一、漳泉客之居住文化二、地方豪強崛起,興建大宅第第三節 十九世紀臺灣的園林發展一、人工堆砌園林假山二、道光朝為臺灣園林之高峰期第四節 十九世紀臺灣四大名園臺灣園林建築的設計特色第五節 十九世紀臺灣的教化事業筱雲山莊之藏書軒第六節 十九世紀的臺灣寺廟玄色之審美觀興起第七節 十九世紀末臺灣近代建築之曙光一、近代建築之濫觴為番仔樓二、宣教師的洋樓橫跨兩世紀三、劉銘傳新政時期的軍事、交通及商務建築四、臺北機器局為現代化之重要宣言第八節 清代建築實例一、屏東六堆天后宮(1803年)二、宜蘭昭應宮(1807年)三、高雄鳳山鳳儀書院(1814年)四、臺北艋舺清水巖(1817年)五、淡水鄞山寺(1823年)六、彰化馬興陳益源大宅(1859年)七、臺中霧峰林宅(1862年)八、桃園大溪李騰芳舉人宅第(1865年)九、臺中豐原呂宅筱雲山莊(1866年)十、屏東萬金天主堂(1869年)十一、彰化節孝祠(1873年)十二、臺中潭子摘星山莊(1875年)十三、高雄打狗旗後砲臺(1876年)十四、淡水牛津理學堂大書院(1882年)十五、臺北府天后宮(1888年)十六、新莊廣福宮(1888年)十七、彰化永靖陳宅餘三館(1891年)第五章 二十世紀前半葉的臺灣建築第一節 日治時代的建築一、盛行新古典主義建築二、美國之影響浮現三、興亞式與帝國冠帽式第二節 日治時期的主要建築師一、日治前期二、日治後期三、井手薰執行官方建築政策四、現代主義的實踐者鈴置良一第三節 一九三○年代頗受歡迎的藝術裝飾風格一、水泥之運用與裝飾技術二、臺灣第一代的洋樓匠師洪泉第四節 建築實例一、臺北總督官邸(1901年)二、臺北西門紅樓市場(1908年)三、臺北水源地唧筒室(1908年)四、淡水埔頂牧師樓(1909年)五、臺南地方法院(1912年)六、新竹火車站(1913年)七、臺中州廳(1913年)八、北投溫泉公共浴場(1913年)九、圓山別莊(1914年)十、臺灣博物館(1915年)十一、臺北州廳(1915年)十二、臺南州廳(1916年)十三、臺中火車站(1917年)十四、臺灣總統府(1919年)十五、淡水婦學堂(1920年)十六、臺北專賣局(1922年)十七、淡江中學八角塔(1925年)十八、高雄前金玫瑰聖母堂(1928年)十九、臺北郵局(1929年)二十、臺北放送局(1929年)二十一、淡水禮拜堂(1932年)二十二、臺北土地銀行(1933年)二十三、臺灣司法大廈(1934年)二十四、臺北公會堂(1936年)二十五、臺北第三高女(1937年)二十六、臺北電話局(1937年)二十七、臺北臺灣銀行總行(1938年)二十八、高雄市役所(1939年)二十九、臺北市役所(1940年)三十、高雄火車站(1941年)第六章 二十世紀後半葉的臺灣建築第一節 戰後的新鎮規劃 第二節 二戰之後影響臺灣的建築思潮 第三節 一九六○年代的建築 第四節 一九七○年代的古蹟保存運動 一、林安泰古厝建築從專業角度之刊介二、國際化與科技化的省思與鄉土意識的萌芽三、林安泰古厝保存失敗但卻成為保存運動的濫觴第五節 近代建築的修護與再利用 閒置空間再利用蔚為風潮第七章 二十一世紀初的臺灣建築第一節 臺北101大樓造型之淵源 融入東方哲學的建築師──李祖原第二節 受到鄉土自覺運動影響的墾丁青年活動中心 第三節 高科技建築與地域文化傳統之契合 第四節 建築實例 一、南投中臺禪寺(2001年)二、臺北信義計畫區人行天橋(2005年)三、高速鐵路新竹車站(2006年)四、臺中寧靜海辦公大樓(2007年)圖1-1 臺灣原住民干欄式建築 圖1-2 臺中岸裡社頭目潘敦宅第 圖2-1 澎湖風櫃尾荷蘭築城復原圖 圖2-2 安平Zeelandia熱蘭遮城 圖2-3 普羅文蒂亞城 圖2-4 臺南Provindia城(赤崁樓) 圖2-5 淡水紅毛城 圖3-1 臺南孔廟大成殿 圖3-2 臺南祀典武廟 圖3-3 臺南水仙宮 圖3-4 鳳山舊城東門 圖3-5 鳳山新城東便門與東福橋 圖3-6 鳳山新城澄瀾砲臺 圖3-7 鳳山新城砲臺及城垣形勢圖 圖3-8 鳳山龍山寺 圖3-9 淡水福祐宮 圖3-10 臺南五妃廟 圖4-1 新竹鄭氏宅第及家廟 圖4-2 典型屏東六堆隘門 圖4-3 臺南府城大南門 圖4-4 臺北府城東門 圖4-5 臺北府城北門內部構造 圖4-6 臺中城小北門(乾健門) 圖4-7 新竹西門內的潛園 圖4-8 霧峰萊園五桂樓示意圖 圖4-9 林本源三落大厝及庭園 圖4-10 板橋林本源庭園平面布局 圖4-11 臺灣布政使司衙門後園之假山群,山中有小徑可登 圖4-12 淡水英國領事館 圖4-13 淡水英國領事館官邸 圖4-14 高雄哨船頭山上打狗英國領事館 圖4-15 1875年馬偕住宅 圖4-16 1879年馬偕醫館 圖4-17 1886年馬偕新店教會 圖4-18 淡水牛津理學堂 圖4-19 高雄旗後砲臺 圖4-20 基隆二沙灣砲臺 圖4-21 基隆獅球嶺鐵路隧道 圖4-22 鳳儀書院與試院 圖4-23 彰化馬興陳益源大宅 圖4-24 板橋林本源三落大厝剖視圖 圖4-25 臺中霧峰林家 圖4-26 桃園大溪李舉人宅 圖4-27 筱雲山莊全景透視圖 圖4-28 彰化節孝祠 圖4-29 臺中潭子摘星山莊 圖4-30 臺北府天后宮復原圖 圖4-31 彰化永靖陳宅餘三館 圖4-32 臺中社口林宅大夫第 圖4-33 安溪風格的臺北林安泰宅 圖4-34 屏東佳冬蕭宅 圖4-35 鹿港龍山寺 圖4-36 臺北蘆洲李宅 圖5-1 臺灣博物館 圖5-2 臺北中山堂 圖5-3 典型和風建築之臺南武德殿 圖5-4 帝冠式的高雄火車站 圖5-5 臺中州廳 圖5-6 臺北幸町教會 圖5-7 臺北鐵路機場澡堂 圖5-8 淡水姑娘樓 圖5-9 淡水埔頂牧師樓 圖5-10 婦學堂 圖5-11 臺北馬偕醫院 圖5-12 北投長老教會 圖5-13 淡水女學校 圖5-14 臺北神學校 圖5-15 淡水教堂 圖5-16 新竹禮拜堂 圖5-17 淡江中學體育館 圖5-18 淡江中學 圖5-19 總督官邸 圖5-20 臺北賓館 圖5-21 臺北西門紅樓市場 圖5-22 臺北西門市場八角堂屋頂 圖5-23 近藤十郎所設計之臺大醫院 圖5-24 臺北公館自來水唧筒室 圖5-25 臺南地方法院 圖5-26 新竹火車站 圖5-27 有高雅圓頂的臺中市役所 圖5-28 北投溫泉公共浴場 圖5-29 臺北圓山陳氏別莊 圖5-30 臺北州廳 圖5-31 使用曼塞爾式屋頂的臺南社會教育館 圖5-32 臺南州廳 圖5-33 臺中火車站 圖5-34 總統府 圖5-35 高雄前金玫瑰聖母教堂 圖5-36 臺北新公園放送局 圖5-37 異樣風格設計的臺北土地銀行 圖5-38 司法院 圖5-39 臺北臺灣銀行總行 圖5-40 高雄市役所 圖5-41 臺北市役所(行政院) 圖6-1 盧毓駿設計之臺北科學館 圖6-2 臺北教師會館 圖6-3 臺北醫學院實驗大樓 圖6-4 新淡水高爾夫球場餐廳 圖6-5 臺中東海大學魯斯義教堂 圖6-6 桃園神社 圖6-7 1945年之後表現華式風格建築之系譜 圖7-1 臺北101大樓 圖7-2 嘉義大學圖書資訊大樓 圖7-3 李祖原設計之南投埔里中臺禪寺 圖7-4 張樞設計之臺北信義計畫區人行天橋 圖7-5 姚仁喜設計之新竹高速鐵路車站 圖7-6 邵棟綱設計之臺中寧靜海辦公大樓

商品規格

書名 / 臺灣建築史
作者 / 李乾朗
簡介 / 臺灣建築史:建築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建築的歷史反映出人類生活的歷史。本書以時間發展為線索,從史前時代臺灣最早的人類居住遺址談起,直到新世紀之初為止,時代跨距極長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1153261
ISBN10 / 9571153265
EAN / 9789571153261
誠品26碼 / 2680374268008
頁數 / 232
開數 / 25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