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能吃!: 令人驚異的飲食文化 | 誠品線上

Good to Eat: Riddles of Food and Culture

作者 Harris, Marvin
出版社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什麼都能吃!: 令人驚異的飲食文化:從吃牛、吃狗到吃人從文化、營養到生態展開縱貫古今、橫跨全球的飲食知性之旅讓你對吃的想法從此改觀談吃不是美食家的專利且看人類學家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從吃牛、吃狗到吃人 從文化、營養到生態 展開縱貫古今、橫跨全球的飲食知性之旅 讓你對吃的想法從此改觀 談吃不是美食家的專利 且看人類學家如何為你解開食物的文化之謎 人類幾乎無所不吃,覓食、獵食及生產食物的手段,也是獨步全球。可是人是如何辨別吃這個好?吃那個不好?是因為宗教?是因為口味?還是因為價格?看似單純的「吃」與「不吃」,在人類學家好奇的探索下,為我們揭露了令人驚嘆的謎底,給你種種意想不到的答案。 推薦序 我如此活,故我如此吃--汪治惠 這是一本人類學家的「食味著作」,不是教人怎麼吃,而是揭露人類為何「如此吃」的道理。 和我一樣,具有國外生活、求學或工作經驗的朋友,都有如此的感受。首先,你會發現生活四周,充滿了各式各樣具有明顯不同「食物偏好」的人。 好比Ahmed先生和Hadassah小姐都不吃豬肉,但前者是穆斯林,而後者不但是猶太人,還有個身為「拉比」的父親。猶太拉比,是猶太人族群中一個特別階層,社會地位尊崇,是老師、學者,也是智者的象徵。出生於如此的家庭, Hadassah必須嚴格遵守規範猶太人飲食原則的法典。吃食「符合」這些規則,便是做到 Kosher,亦即「潔淨」之意。對猶太人而言,吃潔淨的食物非常重要;而這種潔淨,並不是今日我們所認定的「衛生標準」,而是神給予猶太人的「規定」。既是「規定」,不需追問邏輯,只要嚴格遵守。在近代商品社會中,商人們早已能根據猶太人飲食原則,創造、販售、提供符合 Kosher原則的 Kosher Food,賺取利潤。 同是信奉佛教的春嬌與志明,都吃素(vegetarian),但是一位只吃全素,另一位卻可以吃蛋、喝牛奶。相同的宗教信仰,對食物的容忍程度,有明顯差別。但是把眼光放遠些,雖同為佛教徒,主張不殺生、不吃肉,但是泰國和尚卻是雜食、還吃豬肉。我的西藏仁波切師父,雖也是佛教徒,但他吃葷,還告訴我們「個體單位體型大、能供食更多人的動物源」是選擇原則。 至於我家也有「食物偏好」。我的母親,來自務農的閩南農家,加上本身信仰佛教,所以是吃米飯、不吃牛肉、勤儉的農家女士生活習慣。我的父親,出生在小麥為主的北方,卻在南方米鄉度過大部分的人生,但是他的根本飲食習慣,還是愛吃麵食,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喜歡辛辣蒜蔥的北方食味。至於我,除了健康考量的少數自我飲食限制外,基本上不挑食、也不偏食。但是某些「太奇怪、太恐怖、不衛生、不保育」的食材與烹調方法,則一概敬謝不敏。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1927-2001)美國當代最負盛名的人類學家及暢銷多產作家,擅以獨到的觀點、淺顯的文字暢談人類起源與文化演進等問題。其論述犀利且富爭議性,往往成為媒體焦點。《華盛頓郵報》曾以「知識界的風暴中心」來形容他。哈里斯出生於美國大蕭條時代的紐約布魯克林,先後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與佛羅里達大學,並出任美國人類學會主席。研究生涯曾深入加勒比海的灣島、巴西、厄瓜多、莫三比克、紐約東哈林區等地進行田野調查。2001年辭世,享年七十四歲。哈里斯學問廣博,被視為人類學科的通才,專注於從全球發展進程中,尋找人類起源與文化的演進,是人類歷史學理論家,更是「文化唯物主義」(cultural materialism)的鼓吹者。哈里斯透過實證田野調查與寫作著書,與世人分享他的觀察心得並累積專業學譽,著有十七本書,並譯為十五種語言,包括暢銷書《我類》、《牛、豬、戰爭與女巫》、《吃人者與國王》、《文化、人民、自然》等。■譯者簡介葉舒憲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比較文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兼任中興大學客座教授、西安外國語大學特聘教授,並為中國文學人類學研究會會長、中國神話學會會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著作豐碩,著有《閹割與狂狷》、《兩種旅行的足跡》、《聖經比喻》,譯有《神話--原型批評》、《結構主義神話學》等。戶曉輝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國際民俗學者組織通訊會員。著有《岩畫與生殖巫術》、《地母之歌》、《中國人審美發生研究》、《現代性與民間文學》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1.適於思索還是適於食用? 飲食文化的多樣性 主流意見的盲點 營養與生態的觀點 結語 2.肉食渴望 波蘭人無肉不歡? 肉在人類飲食文化中的地位 各種社會文化中的肉食偏好 靈長類動物的肉食行為 營養學上的證據 動植物食品的營養論戰:熱量與蛋白質問題 維生素與礦物質問題 纖維的營養價值 脂肪與膽固醇問題 肥肉的重要性及其在歷史中的意義 飲食文化、社會變遷與肉食的污名化 結語 3.聖牛之謎 牛滿為「患」的印度 宗教崇拜與政治象徵 為什麼是牛? 社會與經濟的外在限制 佛教的興起 印度教的勝利:牛隻神聖化 更好的農耕體制與宗教教義 「無用」之牛的經濟價值與處理方式 「無用」之牛的社會價值 動物收容所 環境變遷才是問題所在 結語 4.討厭的豬 只因為豬以糞便為食? 反芻與偶蹄:《聖經》中「適於食用」之準則 為什麼是反芻動物,而不是豬? 中東地區的養豬史 對「偶蹄」準則的檢討 神學、營養、生態與以色列人的飲食 中東各地的豬肉禁忌並非偶然 結語 5.吃馬肉的習慣 獵捕與馴化的時代 農業文明與戰爭的需要 宗教亦不免戰爭考量 歐洲社會底層的食馬行為 十八世紀法國「馬肉革命」及發展 美國的情形 美國人真的不吃馬肉? 結語 6.神聖的美國牛肉 美國早期的肉食來源 豬肉曾是美國人的最愛? 南北差異 牛肉的崛起與消長 生產與消費方式的改變 速食業者與聯邦法規的推波助瀾 牛肉生產商的政治勢力 「牛肉在哪」:雞肉革命推翻了專家口中的「鐵律」? 結語 7.嗜乳者與厭乳者 鮮乳神話 乳糖不耐症的發現 生理能力的喪失 鈣質的吸收 人的膚色與動物的乳汁 挑戰與回應 中國人不喝鮮乳另有原因? 結語 8.小東西 黑猩猩的啟示 文明世界的食蟲行為 營養與衛生問題 覓食活動的邏輯 視若無睹的理由 一枝獨秀的條件 生態環境:大型脊椎動物 vs. 集群昆蟲 結語 9.狗、貓、野狗及其他寵物 寵物、牲畜與食物 狗在不同文化中的角色 玻里尼西亞三大族群的人狗關係 北美洲原住民的人狗關係 澳洲野狗的「無用」迷思 寵物用途演化史 當今寵物的兩大功能 結語 10.吃人 喪葬層面的食人行為 戰爭層面的食人行為 戰爭性食人行為的本益評估 部落、國家與戰爭性食人行為 大洋洲各族的實例 唯一的「食人帝國」 阿茲提克帝國為何吃人? 結語 11.吃得更好 印度婦女的食物禁忌與營業狀況 馬來人漁村的情形 乾眼症的營養問題 結語

商品規格

書名 / 什麼都能吃!: 令人驚異的飲食文化
作者 / Harris, Marvin
簡介 / 什麼都能吃!: 令人驚異的飲食文化:從吃牛、吃狗到吃人從文化、營養到生態展開縱貫古今、橫跨全球的飲食知性之旅讓你對吃的想法從此改觀談吃不是美食家的專利且看人類學家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4453870
ISBN10 / 9574453871
EAN / 9789574453870
誠品26碼 / 2680548899007
頁數 / 283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5X23CM
級別 / N: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