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的生活 | 誠品線上

沒有的生活

作者 言叔夏
出版社 健行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沒有的生活:★王德威、陳芳明、黃錦樹 集筆推薦★小說家韓麗珠 專文賞讀★二O一五年度散文獎得主言叔夏,繼《白馬走路天亮》睽違五年最新力作★隨書附贈言叔夏最新短篇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專文賞讀:小說家/韓麗珠 ◎二O一五年度散文獎得主/言叔夏,繼《白馬走路天亮》睽違五年最新力作◎隨書附贈言叔夏最新短篇小說〈妻子的貓〉海報「我忽然就明白,在這火宅般的城裡,那些與我有關的是紅花。那些與我無關的,後來也是紅花。」生活是一只巨大的容器,容器內是什麼也沒有的。什麼也沒有,就是最完善的自由。彷彿生活是圖輿摺疊起來了,彷彿一座一座城市是教人舉步參差的水窪,踐履之時,人彷彿離地漂浮的雲,彷彿迤邐著濕氣與記憶緩緩遷徙,彷彿背著詞彙的空殼蝸牛,從一地挪身至另一地,最終成為什麼也沒有的生活--「像一個注定要被這城市每日新長出的植被所覆沒的故事」。卅年的風景如霧,時間的暴雨如樁,嵌咬進現實中,表面洗得一場乾淨,心底累長的記憶青苔,卻永恆無法經受日光寵幸。言叔夏的散文集子《沒有的生活》追索童年生活,述及成人後的生存經驗,繹出一場一場關於家庭、故鄉、他城與自我的霧中戲碼。本書收錄三輯--「地平線」、「某城的影子」以及「天黑以前」,共囊括三十五篇散文與一短篇小說。從生活種種瑣細話語之間,夢遊般行歷濛濛漫漫的光陰,可窺見那「地平線」之上的時光如植株,吮露水般靜定抽長;接著,尾隨一段段遷旅,游旅於熟稔或陌異的城市間,以踉蹌卻優雅的步伐追逐著「某城的影子」;最終,步入更深暗處,從遊走地表生活的版圖,一路行至青春與孩提記憶,趁著「天黑以前」踏入過往歲月的幽闇家屋,屋中,不在場的父、負傷的母與妹妹,似狐狸或化鳥,眾影晃動,自記憶摺縫裡或隱或現。《沒有的生活》展演言叔夏渾然細膩的散文技藝,鑄煉真摯且幽婉的語體,穿梭家族人事的孤獨熱鬧,生命底層的至親至傷,讀來彷彿隨作者之筆翩身旋顧,在文字祕徑上繞轉一隻竊語絮絮的靈魂獨舞。本書並特別收錄言叔夏最新短篇小說〈妻子的貓〉。◎聯合推薦王德威陳芳明黃錦樹 「言叔夏是當代散文寫作的好手。抒情觀物,述事懷人,充滿慧心與神思。筆下舉重若輕,卻自有一種靜定悠遠的風采。」--王德威「以《沒有的生活》為題,彷彿是一無所有。這種思維方式,似乎是言叔夏的文字特色。所謂沒有,是因為她不想給自己的生活一個確切定義。這是一種辯證式的書寫技巧,反襯了她豐富的思維與聯想。當她讓自己的記憶放空,也正是她準備要填補更飽滿的文字。」--陳芳明「言叔夏的散文寫作一開始就展現出克服這一文類與生俱來的透明性的自覺。那不只是修辭層面的鍛鑄,更是生活本身的詩意的努力汲取。即便是再瑣碎的日常,她似乎都有能力開啟詩之神思,令語詞顛動,凡庸之『有』乃微微遲疑,彷彿有輕風來自不可見之『無』的深處。」--黃錦樹「她的文字屬於許多的『之間』,例如,公共與私密『之間」、小說和散文『之間』、小說和詩『之間』、黑夜和白畫『之間』、幽暗和清晰『之間』、文字和電影『之間』,能說和說不出『之間』⋯⋯對我來說,無數的『之間』編織成了她的文字之魅。」--韓麗珠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言叔夏一九八二年生於高雄。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東海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九歌年度散文獎。著有散文集《白馬走過天亮》。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韓麗珠 「之間」的風景--讀言叔夏《沒有的生活》輯一 地平線坂上之冬「你那邊幾點?」賣夢的人一九九九從前從前有位KKman一○年代記冬的圖書館野菇之秋山丘女子什麼都沒有的地方沒有的生活輯二 某城的影子某城C城的紅花塔黑牙絕食表演者賣藝人交談壁上的字學生宿舍在車上天涯歌女輯三 天黑以前某傻子的一生食人花聖嬰誕生馬槽時數學課南方故事刺點鬼魂與觀音睡美人黑太陽天黑前的夏天故鄉的重量花事了年與它的剩下摺頁海報:妻子的貓

商品規格

書名 / 沒有的生活
作者 / 言叔夏
簡介 / 沒有的生活:★王德威、陳芳明、黃錦樹 集筆推薦★小說家韓麗珠 專文賞讀★二O一五年度散文獎得主言叔夏,繼《白馬走路天亮》睽違五年最新力作★隨書附贈言叔夏最新短篇
出版社 / 健行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502066
ISBN10 / 9864502069
EAN / 9789864502066
誠品26碼 / 2681619702004
頁數 / 224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之間」的風景──讀言叔夏《沒有的生活》
韓麗珠/文

記得在某個冬日的早晨,讀著《白馬走過天亮》,多風的上坡道、窄室裡的隱居、林投樹上的貓屍體、祖母嫩粉如嬰的遺體、失去所有玻璃窗的房子……雜沓的意象像雨灑落,翻攪著心裡沉澱了多時的事。翻著書頁,我感到自己坐在一輛車子上,窗外是作者布置的風景,車子穿越了黯黑的山洞,密雲的天空, 多風的曠野,我從車窗上看到自己的倒影。
讀著言叔夏的文字,總是無法把那些文字歸到任何類別,因為任何類別也不盡準確,或許,她的文字屬於許多的「之間」,例如,公共與私密「之間」、小說和散文「之間」、小說和詩「之間」、黑夜和白畫「之間」、幽暗和清晰「之間」、文字和電影「之間」,能說和說不出「之間」⋯⋯對我來說,無數的「之間」編織成了她的文字之魅。
我沒法把她的文字讀成散文,因為,她總是擅長擷取「真實生活」 然後製成標本。從她的第一本文集《白馬走過天亮》至《沒有的生活》,熟悉的人物一再登場:離家出走的爸爸、孤獨背起沉重的家的媽媽、充滿神祕智慧的祖母和親近又疏離的妹妹,他們共同建起了在文字之間陰雲密布又時而閃現瑰麗彩色的氛圍,然而,那卻並非某種約定俗成的家族夢魘,而更近似於一個詭異而耐人尋味的童話,原始的童話色彩斑斕同時非常殘忍。某種殘忍能道破真相,因此,有時候,殘忍容易令人沉迷。
我總是記得,那個在〈無理之數〉(收錄於《白馬走過天亮》)中出現過的爸爸和媽媽。屬於爸爸和媽媽這兩個人物的身影,並非由堅實的個性組成,而是,各個分裂的片段,藏在心的底部的回憶醃製品。例如在〈無理之數〉中,那個留下一堆債務然後離家出走消失不見的爸爸,多年後亳無先兆地跑到女兒的大學,藉詞借款,女兒卻回想起,這個爸爸曾經每天下班後教她各種艱深的算術題,直至升上高中之前,卡在一道無法繼續前進的複雜開方根裡,終於承認他讀書不多,再也無法教她什麼了。她忽然明白,那原來就是真正的道別。
直至《沒有的生活》,爸爸再次在另一個回憶碎片中出現,一個在假日常常帶著女兒爬山的人。在〈刺點〉中,作為女兒的敘事者,走在一條狹窄的山路,腳下的路愈來愈小終至沒有,她下意識抓緊前面的父親的衣角,一隻手伸過來牽著她走完全程,在光亮處她才發現, 一直牽她的其實是個陌生男人。所謂「父親」的原型,在不同的人的心底裡,折射出不同的倒影,端看作為原型接收者的人,如何解讀各個回憶的片段。在記憶中,所有饒富意義的刺點,本來就是一種執念和情結,組成了關係的繩索。讀到〈刺點〉中,被錯認作爸爸的男人,光潔的笑臉,我想到父親的原型一旦被視作一張照片移開,每個人或許都會發現,自己的父親原來從不是自己所以為的那人。
也是在〈無理之數〉中出現過的,騎著摩托車載著敘事者女兒穿梭各個村子的母親,到了《沒有的生活》,在成年女兒相繼遷居後,她獨自守著老房子,偶爾在與敘事者女兒通電話的時候,說出以下的對話:
「別吃那邊的野菜。野外的東西都有毒。」
「還有,別在貓面前換衣服。」
「為什麼?」
「那還用說,當然是因為人類無法知道貓到底看到了什麼啊。」
(〈野菇之秋〉)
這讓我不小心笑了出來。在文字之間某種猝不及防的幽默,或許跟言叔夏如迷宮般精緻的意象運用,其實出自相同的源頭。
「洞」是她喜歡使用的意象。她筆下的洞,曾是敘事者始料不及的陰影,她以為既然把蘋果從桌子上挪開,並不會在桌上留下任何影子,那麼,把爸爸從心上移開,理應不留痕跡,不過,爸爸留下的洞卻一直被吹進呼呼的風(〈無理之數〉);洞是,敘事者曾經獨自租住過的不同的穴居的房間,洞也是,祖母所形容的人的身體,「只要呼吸,孔嘴就會發出嗚嗚的聲響,讓神聽見。」(〈鬼魂與觀音〉)
洞是,圖書館的深處,也是敘事者到大學教課,那個位於地底的課室。
洞是什麼?就是包裹在世界凹陷處的另一個世界。言叔夏的文字,其實也像從洞穴傳出的聲音,有著很深很遠的迴響。
我記得某年的初春,在本地一個寫作課的研討會上碰到言叔夏,她的演講內容,正是她從寫作課的學作到寫作課的老師,其中一些深刻的片段和反省,其中談到她在寫作課上播放的電影。我總是認為,看一個人怎樣編排他的寫作課,就會知道寫作在他心裡的橫切面。
而電影,其實也是洞裡發出的微光。《沒有的生活》布滿了電影的痕跡,《他人之臉》、《無言的山丘》、蔡明亮、寺山修司、《田園に死す》……但留在我心裡的,卻並不是這些片子的名字或情節,而是書中的文字,以電影剪接般結構,把處於真實和虛假之間的事件,類近洞穴電影的方式接合,
例如〈冬的圖書館〉,開首的畫面,就是河堤旁的圖書館,面目神祕,名為「梅」的女管理員,給敘事者指引一本書的位置,在另一所圖書館。敘事者沒有按照她的方式尋找,只是在如洞窟般、人煙稀少的圖書館內漫步,終於找到藏在心裡的中學裡的圖書館,她在書、書的作者名和內容之間,放空和埋藏。
或許我喜歡的是這樣的文字的節奏,在小說和散文之間,在現實和虛構之間、在親密和疏異之間……我恍惚可以搭上一輛開往不知名方向的列車,車窗外,有作者在洞穴裡編撰的風景。

試閱文字

內文 : 沒有的生活

記不得那清晨入睡、午後轉醒的日子,究竟是從我年輕時代的什麼時候開始養起的。像養大一個孩子那樣地,白晝的日子漸漸矮小,夜晚慢慢長高。直到後來,照鏡子的時候,我就忽然有了一個臉面漆黑的孩子,陰影般地黏附在我的面孔上。像是夜晚的胎記。那奇怪的惡習起源,如今是怎樣也想不起來了,只記得閒散無課的大四時代,我幾乎是把一整年的白天給大肆睡掉的。這個惡習持續到了研究所時代,至今仍跟隨著我,使我在亮晃晃的白日底下走路,都感覺背負著一團黑色的影子。有段時間我背著這團黑小人到事務所去,工作,排隊,辦事。感覺五臟六腑都疼痛了起來。
別人並不知道你背上的這團黑影子,只當是這個城市慣常陰霾的天氣。誰也不在意誰的心緒。可是那黑小人煙霧一樣地阻隔在你與他人的話語之間,遂使那話語聲響底下的意義,都三角鐵的尾音般地分岔了。白日裡的世界持續運轉,並不會因為你的作息而調整。於是我的掛號信件被耽誤,且永遠無法在郵局開張的時間去領取,工作電話始終接不到,下午茶失約(日久遂漸漸沒人在這時間約你出來談事吃食),醒來時圖書館常已趨近關門。夜晚我像小偷一樣地搬運那一綑又一綑逾期的書到圖書館去,一本一本地將它們餵給還書箱吃。因為每日都是由每個半日組成,我老是搞不清楚怎麼理解「今天」這個詞彙。午夜十二點過後,究竟該算在今天還是明天的帳上?於是在深夜回覆那些信件匣裡耽誤的郵件,鍵盤敲打到「今天」這個詞時,總有一種忽然陷掉進日子夾層的迷宮之感。
蟄居河邊的老舊公寓時,這樣的惡習達到了極致。學位論文寫到擱淺。我日日坐在陽臺對河發呆,唱歌,想念一些遙遠的人,為著不著邊際的事物哭泣。今天與明天的交界模糊,輕易地就被午夜給跨越了。那時我最常拜訪的是橋邊的便利商店。有三個圓臉蛋的胖店員總是輪流值著午夜的夜班。因為長相的緣故,我總分不清她們其中的任何一個人。因那木柵深處的深夜裡什麼吃食也沒有,那便利商店架上的便當與麵包便被我一季吃過了好幾輪。我那長時未修剪的一頭亂髮紮成一條凌亂的馬尾,戴深黑色大近視眼鏡,拖一雙陳年破爛老勃肯鞋,出得門去,在凌晨三點的斑馬線上旋轉著過馬路。感覺一種踐踏,同時又在踐踏裡感到一種揮霍的自由。
那樣的自由是無可言喻的。是雙腳穩穩踩踏在一條安靜的路上,傾聽鞋尖踩踏著整路哐啷哐啷碎石子聲響的自由。不是人生裡任一由金錢、學業、工作與飛行哩程航數堆積起來的數字所能比擬。沒有信件。沒有旅行。沒有多餘的話語與交談。只有日復一日流淌過陽臺下的河流,在夏季颱風來時倏忽地暴漲,在冬日裡乾涸。
日子久了我漸漸理解這樣的生活其實無異於盆栽。沒有長大的野心,也沒有換盆的願望。在一般人眼底,它甚至顯得乏善可陳,沒有過多關於文學的浪漫想像。因為過短的白日生活,我幾乎不上咖啡館,不去書店與電影院,不在房子以外的任何一處讀書寫作。離寫作最近的大概是放空,大量的放空,在漫長的白日裡我把自己放置成一個空空的容器,什麼東西都裝得進來,卻什麼東西也都沒有裝盛。那樣的生活是由大量的「沒有」所堆疊出來的。而因為這許多的「沒有」,我從來沒有像那時那樣真正地感覺過自己的富有。
在這個城市裡,有多少人和我一樣過著這種「沒有」的富有生活呢?我想起住在那老舊公寓時的一個女學生鄰居。很少出門。戴著圓圓的近視眼鏡。很是文靜的樣子。那個房間在我租賃下這裡時曾經被房東帶進去看過,是一個沒有窗戶的密閉空間。她搬進去以後沒有多久,我老是在深夜的走廊上,看到她的門口擺放著喝完的水果酒空罐。那個罐子的擺法非常含蓄,像手指緊緊併攏地貼在牆角,而且從沒有擺放超過一罐過。那不是為了悲傷或煩悶而喝的酒。那是一日一瓶,像盆栽植物那樣澆灌自己的水酒。
這樣「沒有的生活」,在告別了學生時代、進入白日的工作以後,被很物理性地轉換成另一種形式。博士班的最後幾年,因為工作的緣故,我搬離了那河邊的老公寓,移居到城中的另一座樓。那樓在喧鬧的捷運站旁,兩側皆是儼然的寫字樓。只有一幢兩層樓的破舊屋子,極不搭嘎地座落在大樓與大樓的中間。那屋子的騎樓有一棵年老而巨大的樹,長進了騎樓天花板的屋裡,在屋頂竄冒出樹冠來,像極了那屋子頭上戴的一頂假髮,被四周的公寓大樓環視著。屋子的一樓其實是一家尋常便當店。午後便當屋的鐵門拉下半掩休眠,像把整家店都收進了那樹的肚子裡。
有一日的傍晚散步途中,途經那旁側的大樓,底下聚攏了人群。還有幾臺電視臺的採訪車。幾日以後我才在深夜重播的電視新聞裡,看到了熟悉的街景,還有便當店夫婦哭泣的臉。是他們親近的誰的孩子從附近的大樓失足掉了下去了罷。是一個夾雜在一日的各種災難之中,很快地就被沖洗掉的微小事件。我感到在那一兩分鐘的新聞播報裡,有些什麼曾經離我非常靠近,卻明確地知道它早已真切地是十分遙遠了。我想起有段時間那便當屋確實默默地關上了幾天。在白晃晃的夏日豔陽底下,遠處傳來修路工程的喀啦喀啦聲響。空氣裡有新鋪的柏油氣味。我踩踏著一條日復一日的黃昏巷道,去買回重複而無聊的吃食。像一隻貓舔毛般地將那些食物緩慢地吃完。整理自己分岔的毛髮。
那是他人之死。他人的日常。他人持續的人生。如同我的。然後,在某年的夏天結束以後,我就搬離了那座樓,帶著我那其實一無所有的老舊家具,不來梅吹笛手般地到另一個城市去了。像一個注定要被這城市每日新長出的植被所覆沒的故事,包括我曾以為我在這裡活過的證明。沒有什麼被留下。什麼也沒有。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