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及其住民: 19世紀美國博物學家的台灣調查筆記 | 誠品線上

Formosa and Its Inhabitants

作者 Steere, Joseph Beal
出版社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福爾摩沙及其住民: 19世紀美國博物學家的台灣調查筆記:一部塵封百餘年的珍貴書稿,首次曝光!1873年,Steere親身踏查台灣,走訪各地平埔族、福佬人、客家人及部分高山族,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一部塵封百餘年的珍貴書稿,首次曝光! 1873年,Steere親身踏查台灣,走訪各地平埔族、福佬人、客家人及部分高山族,以生動趣味的筆調,記述19世紀下半的台灣原貌,及史上西洋人在台灣的探險紀事,為後世留下這部不朽的珍貴經典。 中央研究院 李壬癸院士 特別推薦 本書以其詳實記錄,有助於我們暸解19世紀下半、日本人治台之前台灣島民的實際狀況,對於台灣的史學、人類學、博物學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中研院院士 李壬癸 1873年,年輕的美國博物學者史蒂瑞(Joseph Beal Steere)遊遍中南美洲後,轉而橫越太平洋,一舉深入外人眼中神秘詭譎的福爾摩沙島,展開長達半年的調查採集之旅。當時島上的西方人士極少,像史蒂瑞這種專業的博物學家,更是鳳毛麟角,因此他以超越前人的專業視野,為後世留下這部不朽的踏查記錄。 本書的第一部分,就是史蒂瑞走訪邵族、巴宰族、賽德克族、西拉雅族及排灣族等族群的詳實記錄。他具體描繪了當地的風俗、生態、住屋、服飾、刺青、獵首、語言、音樂等面向,為消失中的台灣南島民族傳統文化,留下一幅權威性的生命圖像。另一方面,他也努力追溯南島民族的過往,從偏遠山區的八十多歲老嫗口中,記錄下一百多個西拉雅語詞彙,更從崗仔林的頭人處,用槍枝換取近30份的「新港文書」。當然,島上隨處可見的福佬人、客家人,以及各地的交通狀況、城鎮、族群關係、習俗、營生方式等,史蒂瑞也沒錯過,透過他的描述,19世紀下半的台灣社會重現在前,彷彿觸手可及。 史蒂瑞返國途中,還特別前往大英博物館圖書館,檢視福爾摩沙的相關文獻。在浩繁書帙間,他搜尋到17世紀的荷蘭牧師干治士、蘇格蘭旅人萊特,18世紀的傳奇冒險家貝尼奧斯基伯爵,以及19世紀的「安妮號事件」船難者金理、史溫侯領事等人所寫下的探險紀事、獄中日記,很多都是今日難以窺見的作品,再加上他本人的所見所聞,就構成了本書的第二部份。 本書雖寫成於1870年代,卻命運乖舛,塵封了百餘年後,才在2002年由李壬癸院士整理出版。但經典畢竟是經典,一經問世,即躋身台灣史的重要文獻,並以生動趣味的筆調,娓娓道出原汁原味的先祖歲月,值得我們細細回味。 前言 前言 史蒂瑞(Joseph Beal Steere, 1842-1940)是前密西根大學的動物學教授。他在台灣待了6個月,從1873年10月3日至1874年3月31日,收集了許多動物和植物標本。結果,有一種鳥以及好幾種植物是用他的名字來命名的。他同時也收集了好幾種原住民的語言資料。他在島上期間,訪問了五個南島民族的族群,分別是:日月潭的水社(邵族)、埔里的「熟番」(巴宰族)、湄溪的「生番」(賽德克亞族)、「平埔番」(西拉雅族),以及「傀儡番」(排灣族) 。他對於當地居民的描述,可以說是超越了之前所有的作家。此外,他對於南島民族及漢人(閩南人與客家人)的觀察,提供了當時台灣社會的詳細狀況。為了訪問原住民部落,他必須雇用一個翻譯人員以及數個挑夫來揹負他的行囊和設備,並用兩隻腳徒步走訪所有的路程。他有一次訪問「生番」(賽德克亞族)部落時,還差一點就喪命於高山的獵頭族手上。 事實上,史蒂瑞是最早描述台灣的自然史,以及五種南島民族語言的人士。他收集了一百多個詞彙,而且每一種語言都舉了好幾個例句。其中,平埔族的語言是個例外,他只有舉出三個非常簡短的句子。另一方面,他也收集了超過二十份以羅馬拼音書寫的平埔族土地買賣契約文件。史蒂瑞所收集的這些寶貴資料,比起日本學者村上直次郎(Murakami)於1933年所出版的〈新港文書〉(Sinkan Manuscripts),整整早了六十年。 當今的密西根大學亨利‧萊特教授(Henry Wright),讓我第一次注意到史蒂瑞所收集的標本(珍藏在密西根大學的人類學博物館),以及他的手稿資料(珍藏在密西根大學的班特利歷史博物館)。我在2001年12月以及2002年6月,兩度專程前往安那波爾(Ann Arbor,密西根大學所在地),每次各停留一個星期。我有幸檢視史蒂瑞的手稿資料,並影印了當中有關台灣的較重要部份。其中有一份標題叫做「福爾摩沙及其住民」的未出版專文,特別吸引我的注目。(事實上,在史蒂瑞的所有檔案資料中,只有極少數的資料曾經付諸出版,請參見Steere 1874, 1874 75, 1938)史蒂瑞的這份親筆手稿,提供了我們1873-74年間台灣的概略情形,當時台灣的大部分山區還是森林密佈,住著野蠻的原住民族。我隨後透過一個學術機構,設法出版史蒂瑞的這份資料。我第二次去密西根大學,便是去替這份已打好字的資料做最後的校對工作 。 李壬癸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史蒂瑞(Joseph Beal Steere, 1842-1940)出身密西根大學的傑出博物學家,曾在美洲及東亞的許多地區探險、調查、採集標本,並在考古學、植物學、民族學、人種學、語言學、古生物學及動物學等領域做出貢獻。1870-73年間,史蒂瑞的旅途遍及中南美洲地區,1873年,他更踏上今日的中國、菲律賓、印尼及馬來西亞等地,進行採集標本、記錄語言、調查風土人情的工作。1875年,獲頒密西根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榮任密大「自然史博物館」館長,1879年升任動物學及古生物學的正教授。他的作品涉獵廣泛,不僅談論科學,也涉及道德與哲學,是位充滿人文關懷的博物學者。林弘宣1942年生於台中市,台大哲學系畢業,台南神學院碩士,美國哲無大學(Drew University)博士候選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美麗島事件受刑人,2005-06年總統府國策顧問。譯有紀伯藍(Kahlil Gibran)的《瘋子》(The Madman)、《人子耶穌》(The Son of Man)等。史蒂瑞(Joseph Beal Steere, 1842-1940)出身密西根大學的傑出博物學家,曾在美洲及東亞的許多地區探險、調查、採集標本,並在考古學、植物學、民族學、人種學、語言學、古生物學及動物學等領域做出貢獻。1870-73年間,史蒂瑞的旅途遍及中南美洲地區,1873年,他更踏上今日的中國、菲律賓、印尼及馬來西亞等地,進行採集標本、記錄語言、調查風土人情的工作。1875年,獲頒密西根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榮任密大「自然史博物館」館長,1879年升任動物學及古生物學的正教授。他的作品涉獵廣泛,不僅談論科學,也涉及道德與哲學,是位充滿人文關懷的博物學者。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譯序 林弘宣 編者前言 李壬癸 「福爾摩沙及其住民」及其作者Steere 李壬癸 史蒂瑞小傳 亨利.萊特 作者序 史蒂瑞 導論 名稱的由來 地理位置 自然環境 氣候 港口與河流 澎湖群島 植物 動物 第一部1873-74年福爾摩沙探訪紀實 第一章 初抵福爾摩沙 抵達中國 首途福爾摩沙 打狗 台灣府 蚵仔文化 府城印象 首次探訪內陸 第二章 探訪水番與熟番 水番 驚艷水社湖 水番部落 前往埔社 熟番 收集標本 熟番音樂 第三章 探訪生番 嚮導阿敦 生番、烹飪及農業 好奇的婦女 生番部落 碘酒與人頭 禁忌 生番的器物 刺青 從分水嶺折返 遭遇生番戰士 返回埔社 第四章 北行的種種經歷 道別埔社 訪漢人地盤 大社的熟番 內社的熟番 由陸路北上淡水 馬偕先生 基隆採珊瑚 溫泉 聖誕大餐 返回打狗 第五章 新港文書 訪平埔番 崗仔林 新港文書 平埔番的語言 風雨訪澎湖 西嶼採珊瑚 前往馬公 大章魚 歌仔戲 返回台灣府 第六章 探訪傀儡番 台灣府的宣教據點 平埔番間的宣教 熟番宣教的開始 打狗的宣教 馬偕在淡水的宣教工作 福爾摩沙宣教何以成功 語言、助手及聖歌 羅馬字母拼音 日本人的入侵 未來的展望 【附錄】 史蒂瑞訪台路線圖及日期 李壬癸繪製

商品規格

書名 / 福爾摩沙及其住民: 19世紀美國博物學家的台灣調查筆記
作者 / Steere, Joseph Beal
簡介 / 福爾摩沙及其住民: 19世紀美國博物學家的台灣調查筆記:一部塵封百餘年的珍貴書稿,首次曝光!1873年,Steere親身踏查台灣,走訪各地平埔族、福佬人、客家人及部分高山族,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8016279
ISBN10 / 9578016271
EAN / 9789578016279
誠品26碼 / 2680467148002
頁數 / 27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CM
級別 / N: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