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國下的基督教會 | 誠品線上

日本帝國下的基督教會

作者 王成勉/ 主編
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日本帝國下的基督教會:「日本帝國下的基督教會」是一個難度很高的研究主題。因為日本帝國不斷的擴張,與當時已經遍佈亞洲的基督教會有著各式的互動關係。在研究上除需掌握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日本帝國下的基督教會」是一個難度很高的研究主題。因為日本帝國不斷的擴張,與當時已經遍佈亞洲的基督教會有著各式的互動關係。在研究上除需掌握日本官方的政策與治理的實務外,還要參酌到多語文、多檔案、多教會宗派的各種史料。 本書十二篇論文,分成兩部分,六篇探討「日本宗教統治與日人牧長」,另外六篇則專注「教會事工與經驗」。其所涵括的內容與史料非常豐富與多元,呈現出許多新的觀點,在深度與廣度上都擴大了對於「日本帝國下的基督教會」的瞭解。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王成勉 主編王成勉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東方研究(Orient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Arizona)博士,國立中央大學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員。曾任:歷史研究所所長、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明清研究中心主任、歷史研究所特聘教授。創立「台灣基督史學會」,並擔任第一、二屆理事長。曾擔任荷蘭「國際亞洲研究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的「歐洲漢學講座教授」(European Chair of China Studies),先後在Yale, Michigan, UC-Berkeley, Toronto, Stanford等校擔任客座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基督教在華史、十七世紀明清鼎革之研究、中美外交史。教會史方面出版的書籍有:《文社的盛衰——二○年代基督教本色化之個案研究》(1993);《所傳為何?基督教在華宣教的檢討》(2000);《將根紮好——基督宗教在華教育的檢討》(2006);《教會、文化與國家》(2006);《十字架前的思索——文本解讀與經典詮釋》(2010);《補上一頁欠缺的歷史:蔣介石夫婦的基督教信仰》(2013);《傳教士筆下的大陸與臺灣》(2014);《華人情境下的基督宗教與社會關懷》(2016);Contextualiz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An Evaluation in Modern Perspective(2007)。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 王成勉 現代化與後殖民:初探1900-1930 年間英加長老教會在臺宣教工作與日本總督府殖民體系間的競合關係 鄭仰恩 近代日本對中國東北基督教的宗教調查及其政治意圖 徐炳三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ole of Japanese Christians in the Formation of Coerced “Church Union” in Wartime Japanese Empire Yuki Takai-Heller 香港日治時期中日教會領袖的接觸與互動(1941-1945) 陳智衡 安村三郎:「南京國際救濟委員會」唯一的日本成員——「日軍的內線」抑或「和平工作者」? 松谷曄介 「恆居其間,民將自化」——澤崎堅造的「東亞新秩序」觀及其熱河宣教 宋軍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醫療事工——基督教大連聖愛醫院之研究(1906-1943) 蕭錦華 求存以致用——日軍佔領下山西銘賢學校「太谷校區」的維繫(1937-1941) 陳能治 滿洲國的基督教教育與國民道德——圍繞強制參拜孔廟問題 渡邊佑子 戰火下的關懷:「協進會」對中日戰爭與淪陷地區的報導 王成勉 戰亂下的傳教士生活:韓克禮神父回憶錄中的景象 吳蕙芳 臺灣基督徒的滿洲經驗與殖民遺緒 盧啟明

商品規格

書名 / 日本帝國下的基督教會
作者 / 王成勉 主編
簡介 / 日本帝國下的基督教會:「日本帝國下的基督教會」是一個難度很高的研究主題。因為日本帝國不斷的擴張,與當時已經遍佈亞洲的基督教會有著各式的互動關係。在研究上除需掌握
出版社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659288
ISBN10 / 986565928X
EAN / 9789865659288
誠品26碼 / 2681841244006
頁數 / 40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0.9X14.8X2.2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涵括的內容與史料非常豐富與多元,呈現出許多新的觀點,在深度與廣度上都擴大了對於「日本帝國下的基督教會」的瞭解。

試閱文字

內文 : 現代化與後殖民:初探1900-1930年間英加長老教會在臺宣教工作
與日本總督府殖民體系間的競合關係
鄭仰恩
 
摘要
探討日本治臺期間(1895-1931)兩股被視為對臺灣社會帶有「現代化特質」的宗教與政治勢力之間的競合關係。日本據臺時,正值英加長老教會來臺宣教從草創階段轉向組織化時期,對臺灣社會也開始展現體制性的影響力,而後到的日本總督府則擁有明治維新後的現代化實力和國家體制優勢,兩者之間出現競合關係,等到日本軍國主義逐漸抬頭的1930 年代初期,幾乎可以確定英加長老教會的宣教體系已經無法和日本殖民體系競爭,本論文也以該年代作為時間的分水嶺。本文試圖探討其過程中的「現代化」特質並提出一些「後殖民」觀點作為評價。
 
關鍵詞:日本總督府、現代化、後殖民
 
 
一、前言
1895年4月17日,大清帝國在甲午戰爭失敗後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在枉顧臺灣人民的意願下,將臺灣全島及其附屬島嶼永久讓予日本。此事引起臺民忿恨,原清國官員和地方鄉紳也於5月25日成立「臺灣民主國」,為要引入第三國插手干涉臺灣問題,以便逼使日本放棄佔領臺灣。結果,日本的北白川宮近衛師團於同年5月底登陸澳底,6月7日進佔臺北城,6月17日舉行「始政式」。隨後,移駐安平的民主將軍劉永福於10月19日搭船逃離臺灣,「民主國」全面潰敗,日本遂佔領全臺。
當時南北的長老教會面臨日本佔領過程中的雙重誤解和刁難,一方面有許多基督徒被日軍視為抗日份子,另一方面則又被臺灣人視為通日份子。由加拿大長老教會創設的北部教會有20間教堂被日軍佔為駐軍之用,三分之一的信徒(735名)被殺害或失蹤。英國長老教會創設的南部教會則有打貓(民雄)、麻豆、土庫、觀音山(位於花蓮玉里,舊名「迪階」,現改名「加蜜山」)等教會被毀,25人被殺(特別是麻豆事件中有19名信徒及其友人殉教)。在這動亂過程中,也發生了基督徒領袖參與「引領日軍和平入城」的重大事件,其中包括在辜顯榮領日軍入臺北城事件背後的主使者之一的李春生長老、領日軍由澎湖登陸布袋港的林學恭(林赤馬)傳道師,以及受邀以「和平使者」身分領日軍入臺南城的巴克禮及宋忠堅兩位牧師等。
大體言之,日本治臺的五十年間,長老教會與日本總督府的互動關係可以約略分成二個時期:1931年之前,長老教會和日本政府關係良好,宣教師與日本官員也私交甚篤。1931年之後,日本政府為好戰的軍國主義者控制,開始敵視基督教,日本當局也對臺灣教會施加壓力,尤其是1937年日本大規模侵略中國(北支事件)後,推動「精神總動員運動」,企圖動員教會支持其政策。此外,神道教、軍國主義、天皇崇拜結合下的「皇民化運動」更在太平洋戰爭(1941)後加速推行。
本文探討日本治臺「承平時期」(1900-1930)的政教互動模式,焦點置於英國與加拿大長老教會宣教體系與日本總督府殖民政治體系這兩股在當時被視為帶有「現代化特質」的宗教及政治勢力對臺灣社會的影響及競合關係。之所以稱這段期間為「承平時期」,主要是因為它介於日本據臺期間所引發的動亂以及後期開展的「戰時體制」之間,是一段相對上比較承平、穩定的時期。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領臺的1895年,正好是英國長老教會在臺灣南部開啟宣教的三十週年,也是南北長老教會由草創、開拓時期進入組織、體制化時期的轉變階段,而經過1895至1900年間的動盪時期後,日本在臺的新殖民政權也逐漸穩固下來,準備一展身手。此段期間,逐漸組織化的英加長老教會宣教工作開始展現體制性的影響力,而後到的日本總督府則擁有明治維新後的現代化國家實力和殖民體制優勢,兩者之間出現明顯的競合關係。等到日本軍國主義逐漸抬頭的1930年代初期,幾乎可以確定英加長老教會的宣教體系已經無法和日本殖民體系持續競爭。本文以1900-1930年代作為時間的分水嶺,試圖探討其過程中的「現代化」特質並提出一些「後殖民」觀點作為評價,由於篇幅及文獻資料的限制,本文的論述及觀點將以英加長老教會的宣教體系為主,不涉及日本殖民體制的觀點。
 
二、日治初期的英加長老教會:邁向「體制化」之路
日治初期,南北長老教會逐漸和日本統治者建立良好關係,也獲得日本總督的承諾與保證,願意給予教會最大的協助。因此,在南部有巴克禮(Thomas Barclay,  1849-1935)、宋忠堅(Duncan Ferguson, 1860-1923)、廉德烈(Andrew B. Nielson, 1863-1937)三位牧師協力工作,十年間信徒增加一倍。中部有梅監務牧師(Campbell N. Moody, 1865-1940)和蘭大衛醫生(David Landsborough, 1870-1957)一起協力工作,在十年間也開拓了18間的教會。大甲、苑裡一帶地區經由劉忠堅牧師(Duncan MacLeod, 1872-1957)的努力,也相當有進展,特別是陳其祥長老及其一家的歸信影響甚大。在北部方面,吳威廉牧師(William Gauld, 1861-1923)於1892年來臺後,是教會組織者、建築家,也是富民主素養的領導者。後來有負責神學教育工作的約美但牧師(Milton Jack)、積極推動醫療工作的宋雅各醫師(James Young Ferguson, 1875-1965),以及從事婦女教育事工的金仁理(Jane M. Kinney)和高哈拿(Hannah Connell)兩位姑娘前來,北部的教士會(Mission Council)就此成立。
1896年2月24日首屆「南部中會」(當時稱「臺南長老大會」)在新樓中學成立,選出巴克禮牧師為會正(議長),並於1898年4月分別封立潘明珠及劉俊臣(劉茂堃)為臺灣南部最早的本地人牧師。到1930 年時南部教會再分設為四中會,並成立南部大會。北部則於1904年10月4日在牛津學堂召開首屆「北部中會」(當時稱「臺北長老中會」),選出吳威廉牧師為會正,將北部教會分為12個堂會。不久之後,吳威廉隨即指出,在漢人社會中建立地方教會的長老制度較為容易,但要建立中會制度則相當困難。其後,由於南北兩長老教會雖分屬不同差會,但是在信仰與教制上並無差異,因此乃有聯合之議。在「聯合宣教師協議會」的主導下,南北教會於1912年10月24日在彰化西門街禮拜堂成立「臺灣大會」,選出甘為霖牧師(William Campbell, 1841-1921)為會正,會後由小馬雅各(即馬雅各二世,James Laidlaw Maxwell, Jr., 1873-1951)和小馬偕(即偕叡廉牧師,George William Mackay, 1882-1963)參與主持聖餐,極富歷史意義。
臺灣大會成立前後共計三十年之久,直到1942年為止開過24回的大會,其中重要議決有制定教會之名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提議合併臺南、臺灣二神學院為一聯合神學院、將《臺南教會報》及北部教會所辦的《芥菜子報》合併為《臺灣教會公報》,以及制訂〈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等。除此之外,長老教會也在日治時期分別經歷了南部教會的「三自運動」和北部教會的「新人運動」等稍具雛形的本土化運動。
很具關鍵性的是,在此一時期中長老教會進入了全面組織化及體制化的階段,因日治初期和統治者的良好關係帶來了宣教上的便利與穩定成長,也提供了教會機構得以發展並組織化的機會和空間。當然,組織體制的發展往往也會引發派系、人事的紛爭,此一時期有幾個重要事件值得關注。首先是臺南及臺北兩所神學校的聯合風波,1915年臺灣大會議決臺北為聯合神學院的會址,因此1925 年北部教會停辦臺北神學院(以二年為限),由熱心合一的劉忠堅牧師帶領11名學生南下就讀。但是1926年在南部中會的提議下,大會又決議將校址改在臺中,於是1927年大川正牧師帶學生回臺北,聯合之議破裂至今。
另一件事是加拿大母會的分裂所造成的衝擊:1925年,因受到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的影響,三分之二的加拿大長老教會決議加入加拿大聯合教會(UCC),三分之一卻仍繼續維持原來的長老教會(PCC),臺灣北部的宣教事工因而大受影響。主要原因是大多數宣教師都贊成且已決意歸屬加拿大聯合教會,但在1926年6月,臺灣北部這塊宣教區卻被判決為歸屬加拿大長老教會,以致大批宣教師離開,只剩偕叡廉夫婦、明有德牧師(Hugh MacMillan, 1892-1970)夫婦,以及戴仁壽醫生(George Gushue-Taylor, 1883-1954)。宣教師的大批離去,造成領導階層的「集權化」,這也影響到北部後來的所謂「新人運動」。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