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中國史 7: 從女帝到胡風, 盛世裂變的時代-隋、唐 | 誠品線上

不一樣的中國史 7: 從女帝到胡風, 盛世裂變的時代-隋、唐

作者 楊照
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不一樣的中國史 7: 從女帝到胡風, 盛世裂變的時代-隋、唐:「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 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 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本冊簡介】 隋唐帝國是中國中古時代的一個異數,是在分裂性格時代中的統合時期。從北朝到隋朝,像拼圖般一塊塊找到對的位置拚起了全新的國家體制,均田、府兵、開科舉士、建長安城……,成就了輝煌的大唐治世。 唐朝從來都不是貫通一致的時代,唐朝的文化、生活,甚至統治形態、經濟脈絡、社會活動,都應該分為四個段落來看待:武則天稱帝結束前的初唐、安史之亂爆發前的盛唐、憲宗死於宦官之手前的中唐,以及混亂不安的晚唐。 唐朝有著好動的身體意識、「不露骨」的審美觀、較平等的兩性關係;唐朝誕生了詩的巔峰,唐詩講對仗、重才氣,創造的是「尺幅江山」,更是連結文人集團的時代工具;唐朝也萌芽了復古運動,文章強調「有我」、以本真承載世間道理,召喚了後世理學的思考。 唐太宗成為「天可汗」,其實是對朝代觀的一種退讓;幾乎傾覆朝廷的「安史之亂」,讓前後李唐判若兩朝;而藩鎮的武力割據,終致迎向另一段分裂…… 【突破看點】 ◆重新認識北朝、隋朝在政制上的作為 ◆大唐的四階段性格,與所謂的「盛世詛咒」 ◆唐代的胡人、女子,和有趣的社會生活 ◆深入認識唐詩的黃金時代,及古文運動 ◆科舉如何打擊門第,藩鎮如何崛起 【系列特色】(共13冊,陸續出版中) ◆這是為臺灣讀者而寫的中國通史──只看臺灣,不可能真正認識臺灣。從臺灣主體性出發,中國史是構成及解釋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既是「一家之言」,又超越「一家之見」──楊照自比為「二手研究整合者」,站在前輩同輩學者的龐大學術基礎上,為讀者進行有意義的選擇,建立有意義的觀點。 ◆全「新」的讀史方法──考古挖掘、敦煌文獻、大內檔案……,王國維、陳寅恪等開啟的新史學革命,以及中、臺、日和歐美學界的新研究成果,充分運用近百年新史料、新觀點,取代傳統舊說法。 ◆用問題邀請讀者──探討歷史運作的深層邏輯,不只學What(歷史上發生了什麼),更要探究How and Why(這些事如何發生,為什麼會發生)。 ◆點燃思考的靈光──從社會型態、民生經濟、食衣住行、文化思想的角度切入,關注歷史變化脈絡,自然而然引導獨立思辨的能力。 ◆學習「活」的歷史──打破傳統帝王將相的「王朝史觀」,去除「中國同質性文化」的假設,改用「求異」的眼光,凸顯長久以來被忽視或誤讀的現象。 ◆清奇的「說史」方式──既有平易酣暢的故事感,亦有歷史的現場感,更有啟迪思考的深度與廣度。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小野(作家).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余遠炫(歷史專欄作家). 果子離(作家).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張大春(作家).張鐵志(作家).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鄭俊德(「閱讀人」創辦人). 陳一隆(臺中一中歷史教師).陳婉麗(明道中學歷史教師).曾冠喆(薇閣中學教師).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教師).蘇美月(高雄女中歷史教師).黑貓老師(網路說書人). 文化界、教育界 磅礡推薦 臺灣是臺灣,但唯有認識中國,臺灣才顯現更自在的位置。──蔡詩萍 這一系列的書,對於臺灣人了解自己「為什麼是現在的自己」非常重要。──小野 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是世界的一部分。了解臺灣,認識中國,才能立足世界。──楊斯棓 歷史是思辨的題材,楊照老師以臺灣為本,提供嶄新的視角。──黃益中 學院中的歷史過於艱深,普及的又著重帝王將相,無法給予知識上的啟發。幸好我們等到了楊照。──胡川安 這是一套非常適合高中師生共同閱讀的好書。──曾冠喆(薇閣中學教師)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楊照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份子的形象與標竿。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 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臺北電台「楊照說書」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藝集講堂」開設長期課程。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文學文化評論集、現代經典細讀等著作數十冊。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前言 「重新認識」中國歷史 第一講 隋朝得天下的基礎 01隋唐:分裂性格時代中的統合時期 02從北朝歷史,才能弄清楚隋唐怎麼來的 03高歡對鮮卑勳貴的寬容態度 04《顏氏家訓》中記載的胡漢女性差異 05從鮮卑人漢化到漢人鮮卑化 06邙山之役後宇文泰的關鍵決定 07棄漢姓改胡姓,關隴豪右換得軍事領導權 08關隴集團的崛起,宇文邕的兵制改革 09兵農合一:均田和府兵的徹底結合 10周武帝廢佛:求兵於僧眾,取地於塔廟 11從平陽之戰看宇文邕的伐齊部署 12「亡國套式」無法釋疑北周的迅速滅亡 13長期停滯的南朝vs與時俱進的北朝 第二講 隋朝的積極作為與覆亡 01地方上廢除郡,改州─縣二級制 02人才晉用上廢九品中正,建立貢舉制 03廢鄉官和恢復「本籍迴避」 04「輕賦」使得國家人口增長 05中古城市典型:宇文愷重建的長安城 06洛陽東都的興建和運河、官倉系統 07戶籍上大搜隱匿,力役資源過度役使 08隋文帝和煬帝的南方情結 09煬帝三征高句麗,好大喜功背後的隱憂 10關隴集團的挫折與分化 第三講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01唐朝:非貫通一致的時代 02一個唐朝,四個很不一樣的階段 03貞觀之治為何是初唐的核心? 04玄武門之變的代價與後遺症 05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及武則天的悲哀 06兩任「回鍋皇帝」,皇族女性介入政爭 07初唐到盛唐的一個關鍵:處理門閥 08散官、職事官並行,打破門第人才獨占 09府兵、均田變質,盛唐沒落的「盛世詛咒」 10安史之亂後的中唐:法制破壞、權力外放 11弒帝立帝,宦官亂政的晚唐與黨爭 第四講 唐人的客觀與主觀世界 01元稹和白居易筆下的「胡旋舞」 02唐朝的藝、妓文化 03好動的身體,大臉愛胖的審美觀 04妝髮的誇示表現,相對平等的兩性關係 05婚姻從兩家的事變成兩個家族的事 06假子制流行,外族大量湧入中國社會 07從「十部樂」看樂舞的異質風格 08僵化的主觀世界,沒能妥善應對胡人 09從均田到兩稅:人身統治模式的瓦解 10「同中書門下」的相權降等意涵 第五講 重讀唐詩(一) 01不是所有的詩都是「唐詩」 02近體詩:講究語言上的音樂性 03沒有整齊對仗能力,就沒資格作詩 04「是非」變成「對錯」,對仗深入人心 05唐詩的不自由和獨特精神怎麼來的? 06「為文造情」,具體而微的小宇宙 07唐詩多用「興」,一種無端、反敘述傾向 08消解「我」,主客交融的曖昧普遍性 09〈鳥鳴澗〉、〈旅夜書懷〉的人與自然 10有意識地呼應別人,詩的集體意義世界 第六講 重讀唐詩(二) 01以詩賦取才,寫詩成為向上流動關鍵能力 02唐詩的活力,來自開放與收束間的拉扯 03初唐的詩史意義:近體詩形式確立 04從王梵志和王績,看初唐詩的純樸與離俗 05王維詩中的「獨」和「靜」 06可以隱退似王維,亦可雄放如李白 07盛唐詩中的自然:重字韻味和異國情調 08地理和社會的流動,豐富了唐詩內容 09李白和杜甫:一個享受詩,一個為詩奉獻 10中唐社會詩:老嫗能解,為民為事而寫 11奇僻、費解、苦吟,中唐詩另一特色 第七講 唐代的佛教與佛寺 01隋唐佛教的核心:選擇、整理、混合 02傅奕反佛,及唐高祖下詔「沙汰僧道」 03玄奘:開取經風氣,建譯場組織 04唐代為什麼選擇大乘而棄絕小乘? 05從三論宗的「內外並呵」到「判教」思想 06空、假、中,天臺宗的「三諦圓融」 07以分析反分析的「三千一念」 08天臺宗的「教觀二門」和「五時八教」 09華嚴宗的十玄門、四法界 10高度思辨的佛教與唐武宗滅佛 第八講 從門第到科舉 01唐代科舉考試的四個階段 02二館六學,學校和科舉相互為用 03家學轉公學,收奪世族的人才控制權 04朝秀異制傾斜,進士逐漸高於明經 05刻意破格、為寒門而設的制舉 06從薛元超的人生遺憾看科舉下的唐代社會 07什麼是宰相中的宰相?兼看唐代官制 08干謁、溫卷、自贊,考生的自我宣傳術 09牛李黨爭:中古門第勢力的最後集結 第九講 躍動的復古精神 01記述議論用散文,發抒感受用韻文 02六朝散文的駢儷化、非實用美感 03第一波復古:陳子昂、李白「返遠古」 04第二波復古:韓愈、柳宗元的古文運動 05韓愈:復古是「得其心」而非「逐其跡」 06反對模仿前人,寫文章要有自我風格 07柳宗元:文以明道,得其心而逐其跡 08從《唐文粹》看古文運動的影響 09古文是新興的,古文之前是落伍的 10如何對韓愈、柳宗元的成就進行排序? 第十講 藩鎮的歷史作用 01府兵制的運作與「不課戶」的代價 02從府兵任務看虐戍、逃戍現象 03〈新豐折臂翁〉道出府兵制的崩壞 04方鎮兵力遠超過彍騎,長安三度陷落 05安史之亂是如何平定的? 06中央之外環繞藩鎮,朝廷無力節制 07以安史之亂為界,判若兩朝的大唐 08從地方分權的中古走向中央集權的近世

商品規格

書名 / 不一樣的中國史 7: 從女帝到胡風, 盛世裂變的時代-隋、唐
作者 / 楊照
簡介 / 不一樣的中國史 7: 從女帝到胡風, 盛世裂變的時代-隋、唐:「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
出版社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3289296
ISBN10 / 9573289296
EAN / 9789573289296
誠品26碼 / 2681958271001
頁數 / 304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9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我的朋友楊照,以十年時光,透過漫長的「民間講堂」,爬梳中國史的層層迷霧,最終要推出一套十三冊《不一樣的中國史》!我衷心期待,也誠心推薦。
楊照是臺灣典型「公共知識份子」,博雅多聞,見識恢宏,能見人所不及見,敢言人所不敢言。在「去中國化」的臺灣史論述風潮中,他標舉多角度、多面向,客觀理解中國史,才可撥雲見日,凸顯臺灣史的獨特性。這就是師承胡適之,不被人家牽著鼻子走的獨立思考,自由主義學風!
臺灣是臺灣,但唯有認識中國,臺灣才顯現更自在的位置。
──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閲讀這一系列的書,也認為在此時此刻出版這一系列的書,對於臺灣人了解自己「為什麼是現在的自己」非常重要。記得三十年前陪伴兒子讀國中歷史時我非常焦慮,因為歷史課本中完全是刻板的,甚至帶有政治立場的中國史,臺灣幾乎是故事裡的路人甲,是不存在的。於是我決定矯正這樣的觀點,為兒子完成了一個「有臺灣」存在的歷史大表格。我本身也是在這樣的歷史敎育中長大,所以我的能力很有限,只能靠大量閲讀可以找到的臺灣史料。多年以後,我陸續讀過楊照寫的關於臺灣歷史的觀點,有很多的啓發,也更加相信,要了解臺灣的歷史,中國歷史絶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拋開所有的政治論述和目的,中國史是臺灣史的一部分,這樣的說法是我最能接受的論點。想要了解臺灣,我們得先了解中國,這並不違背臺灣的主體性和尊嚴。
期待這一系列書籍的出版。
──小野(作家)
 
過去臺灣人所受的教育,總被教導「臺灣史是中國史的一部分」,近年則以「去中國化」一詞挑動眾人的敏感神經。其實「去中國化」並不是指揚棄漢字(揚棄漢字的是共產黨政權)或和中國有關的一切,「去中國化」去的是「奉中國為正朔,視臺灣為邊陲」的史觀。
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則是我們無法選擇的鄰居,我們不能閃避,甚至要深入了解,如此,才能用最高明的態度尋求相處之道。
了解臺灣,認識中國,才能立足世界。
──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歷史是一條延續的長河,知道從哪裡來,才能找到方向往哪裡去。問題在於,歷史的詮釋權往往落在政治權力擁有者手上,由此建構的史觀,不僅單一而且偏狹,淪為政治服務的工具。偏偏執政者樂此不疲,古今中外比比皆是,生長在臺灣的我們,過去教科書裡所描述的中國史,自然也不例外。
歷史應該是思辨的題材,是啟迪人心的寶庫。楊照老師以臺灣為本,放眼中國千古歷史,提供嶄新的視角,給讀者重新省思,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如果我們看鄰近的日本,長期以來對於中華文化的理解是相當深刻的,不管在學院或一般知識界都是如此。然而,長期以來,臺灣缺乏引路人帶我們走進中國歷史。
臺灣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寶庫,中華文化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管對於中國是何種態度,我們都要理解這個鄰居給我們的影響,透過歷史理解中華文化是一把很好的鑰匙。
然而,學院中的歷史過於艱深難懂,普及的又著重帝王將相的稗官野史,無法給予我們知識上的啟發。幸好我們等到楊照的這部通史,幫大家補了一堂不一樣的中國歷史課。
──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在戰後幾代人的體制教育中,我們從未好好地認識中國史,而過去三十年來,當我們(正確地)典範轉移到臺灣史視角,更不重視中國歷史了。但誠如楊照所寫,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若能認識那漫長文明所留下的遺緒,如何作為一個外在力量與內在因素,影響或形塑了當下在臺灣的文化內涵與自我認同,我們才更能建立起新的主體身分。這個工作或許沒有人比楊照更適合,一位受過專業中國史學訓練又懂得跟大眾說故事的作家與民間學者。
──張鐵志(作家)
 
中國歷史淵遠流長、浩瀚紛繁,想要從中梳理,有時望而興嘆,不知從何讀起。楊照先生這一系列《不一樣的中國史》,則巧妙地找到了詮釋的角度與觀點,不僅思辨歷史的意義,也讓過去的歷史鮮明地活在當代。
讀歷史學智慧,歷史不是教科書上的教條文字,更需要理解與善解,挖掘它的價值。《不一樣的中國史》就是這樣的好書,值得探閱。
──余遠炫(歷史專欄作家)
 
有句話說:「歷史給人類最大的教訓,就是人類永遠無法從歷史當中獲得教訓。」
楊照老師以十年時間「說史」,匯集出百萬字篇幅的大作,訴說曾經輝煌帝王將相、熱鬧尋常百姓人家,儘管早已化為塵土,留下的典故依舊震耳欲聾。
──鄭俊德(「閱讀人」創辦人 )
 
無論從文化傳承、地緣關係或全球視野來看,中國歷史的重要性一直存在,可惜因為過往糾葛及現勢衝突,中國歷史的價值逐漸在臺灣遭到忽略或誤解。
楊照新著《不一樣的中國史》系列逆勢而起,意義何在呢?
一、從臺灣主體性出發,展現對中國歷史的重新理解及詮釋。
二、重視意義脈絡的「通」,扭轉目前簡化、割裂中國歷史的學習方式。
三、統整海峽兩岸、日本及西方學術界跨學科研究成果,非一地、一家之見。
要真正認識臺灣,至少得連結中國史及東亞史脈絡來理解,楊照新著做了連結中國史的部分,但還沒結束,後勢值得期待。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授課與學習方式的變革,這些年來在臺灣如火如荼地展開,然而有限的中學歷史課堂數,加上升學仍然是重要目標,歷史課的進行多半還是偏重於「歷史知識」的傳授與學習。至於課本上的「歷史知識」是如何產出的,通常也只是一句「歷史知識是史家研究的成果」簡略帶過,於是綜合各家研究成果的歷史課本內容就只是一堆看似有系統的知識堆疊。
讀《不一樣的中國史》,欣然看到史家梳理史料、比較推論的過程,在楊照老師的筆下生動展開,「歷史知識」有了活脫脫的生命歷程,而「製作歷史」的曲折和迷人,也讓史家們的經驗成了一部動人的精采人生。這真是一套好書!
──陳婉麗(明道中學歷史教師)
 
這是一套非常適合高中師生共同閱讀的好書。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將高中歷史課程從過往的編年史編排,改為主題式的探究學習,雖然能啟發學生思考歷史事件的各個面向,但也可能讓學生忽略客觀事件的細節與結果。因此在課堂學習過後,若能選擇閱讀楊照先生這套《不一樣的中國史》,必能深化學生自身的文史素養,也能對臺灣、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更有時間縱深的理解,進而形成一套自我價值判斷的標準與主體性思考。
誠摯推薦給大家。
──曾冠喆(私立薇閣中學教師)

試閱文字

自序 :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歷史知識建立在兩項基本信念上,第一是相信人類的事物都是有來歷的,沒有什麼是天上掉下來或奇蹟所創造的;第二則是相信弄清楚事物的來歷很重要,大有助於我們分析理解現實,看清楚現實的種種糾結,進而對於未來變化能夠有所掌握,做出智慧、準確的決定。
歷史教育要有意義、有效果,必須回歸到這兩種信念來予以檢驗,看看是否能讓孩子體會、掌握歷史知識的作用。
不管當下現實的政治態度是什麼,站在歷史知識的立場上,沒有人能否認臺灣是有來歷的,不可能是開天闢地就存在,也不可能是什麼神力所創造的。因而歷史教育最根本該教的,就是「臺灣怎麼來的」。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必定預設了臺灣有其特殊性,和其他地方、其他國家不一樣,所以才需要從時間上溯源去找出之所以不一樣的理由。臺灣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文化?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社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政治制度與政治狀態?為什麼會和其他國家產生不同的關係?……
所謂以臺灣為本位的歷史教育,就是認真地、好好地回答這幾個彼此交錯纏結的大問題。那麼歷史教育的內容好不好,也就可以明確地用是否能引導孩子思考、解答這些問題來評斷了。
過去將臺灣歷史放在中國歷史裡,作為中國歷史一部分的結構,從這個標準上看,有著明白而嚴重的缺失,那就是忽略了臺灣複雜的形成過程,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臺灣從十七世紀就在東亞海域衝突爭奪中有了角色,中國之外的各種力量長期影響了臺灣。只從中國的角度,不看來自荷蘭、日本、美國等政治與文化作用,絕對不可能弄清楚臺灣的來歷。
但是,過去的錯誤不能用相反的方式來矯正。臺灣歷史不應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然而中國歷史卻仍然是臺灣歷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關鍵重點在調整如此的全體與部分關係,確認不該將臺灣史視為中國史的一部分,而該翻轉過來將中國史視為構成及解釋臺灣史的一部分。這樣調整之後,再來衡量中國史在如此新架構中該有的地位與分量。
不只是臺灣的社會與文化,從語言文字到親族組織原則到基本價值信念,和中國歷史有著太深、太緊密的連結;就連現實的政治與國際關係,去除了中國歷史變化因素,就無法理解了。硬是要降低中國歷史所占的比例分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歷史就失去了解釋來歷和分析現實的基本作用了。
從歷史上必須被正視的事實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歷史,保存歷史、重視歷史、訴諸歷史是中國最明顯、最特殊的文化性格。因而中國文化對臺灣產生過的影響作用,非得回到中國歷史上才能看得明白。
不理解中國史,拿掉了這部分,就不是完整的臺灣史。東亞史的多元結構無法提供關於臺灣來歷的根本說明,諸如:臺灣人所使用的語言文字、所信奉的宗教與遵行的儀式、內在的價值判斷優先順序、對於自我身分角色選擇認定的方式、意識深層模仿學習的角色模式……
歷史教育需要的是更符合臺灣特殊性的多元知識,但這多元仍需依照歷史事實分配比例,一味相信降低中國史比例就是對的,違背了歷史事實,也違背了歷史知識的根本標準。

試閱文字

內文 : 關隴集團的崛起,宇文邕的兵制改革

在宇文泰崛起的過程中,同時出現了「關隴集團」,「關」指的是關中,隴」指的是隴西。隴西在今天的甘肅,地理上偏西北,然而其獨特的重要性就在於作為關中混亂時的避居之地。關中處於中原西陲,秦漢帝國以此為中心統治東方,也就是平常時期關中主要的交通道路是向東方走的。一旦遇到了動亂,東方的軍隊、盜賊或流民由東而西衝過來,關中就封閉向東方的道路,轉而朝向西方。關中以西最主要的腹地,也是交通最方便、可供聯絡之處,就是隴西。

中古時期所看到的基本情勢是關中長期不穩定,促使關中人口外流。外流的一條路是往南,進入益州、巴、蜀,也就是今天的四川;另一條路則是往西,和隴西連結在一起。關隴集團就是在這樣的地理條件下形成的。

關隴集團成員有兩種來歷。一是避難的中原世族之後,最早曾經建立北涼的勢力。二是宇文泰帶過去的鮮卑族。宇文泰除了賜姓漢人,去除掉從姓名上就能分辨胡漢的區別,另外又徵得漢人大姓同意,將原本的郡望都改成京兆。如此一來,就連從郡望上也區別不出漢人還是鮮卑人了,重要的胡漢大姓都以京兆為其本籍。

靠這種方式打造出一個漢人與胡人緊密連結的集團,成為最核心的政治勢力來源。不只是北周,連後來的隋、唐皇室都來自關隴集團。宇文泰所選的「六柱國」中,有一位獨孤信。獨孤信的一個女兒嫁給了北周明帝宇文毓;另一個女兒則嫁給了李昞,也就是李淵的父親;他還有一個女兒嫁給了楊堅。這是歷史上難得一見的「三朝岳父」,三個女兒跟北周、隋、唐都有關係。

經過現代史學的比對、研究,我們才逐漸理解、掌握這是一件多麼重要又多麼戲劇性的轉折變化。在打了一場大敗仗之後,宇文泰選擇將部分軍權釋放出來,邀請關隴豪右招募部隊加入。「開府」是這整套制度的中心,也是後來「府兵制」的起源,「府兵」二字就是承襲自「開府」的。

府兵制和均田制並列為中古制度史上最重要的兩項制度。藉由「開府」的招募,初期創造了一支規模在五萬人左右的軍隊,那基本上是菁英部隊。漢人接受表面鮮卑化的條件加入,形式上這仍然是少數鮮卑人所組成的部隊,只是中間增加了很多不是真正血統上的鮮卑人。實質上,軍隊裡有一部分是從鮮卑部落組織來的,另外一部分則來自漢族世家大姓。

這樣的軍隊到了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時,出現進一步的變化。宇文邕得到「武帝」的諡號,就是因為他具備了要戰勝、甚至消滅北齊的強烈軍事野心。要能討伐北齊,首先一定要做的當然是擴增兵源,接著還要擴增財源,而宇文邕在這兩方面的做法,都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為了增加兵源,宇文邕有了一個突破性的想法,將兵制和「均田」連結在一起。均田制著眼於爭取人民,所以要「授田」,接受授田的人就對國家有了服役的義務。宇文邕將這樣的義務予以擴充:均田制將田地分為九等,而六等以上,也就是獲得了最好等級田地的人家,規定家中每有三名男丁,就該出一人來當兵。

這樣的規定看起來公平,而且對農戶生產的攪擾與破壞不大。已經接受了較好的土田,而且還是家中有三個男丁,才需要分出三分之一的勞動力貢獻給朝廷的軍隊。真正實施時,又增加了從授田資格而來的、額外的獎勵誘因。有意願當兵的人,給予「不入縣籍」的待遇,也就是授田照給,但這一戶所有相關的徭役一併免除。也就是說,只要家中有人願意當兵,全家就得了田卻不必再負擔其他的力役之徵,這是很優惠的條件。

能有這樣的新政策,前提當然是均田制可以順利運作。這個時候因為荒地還相當多,國家有授田的空間。本來就有很多人願意進入均田制的體系裡,現在體系中部分家戶在新辦法下,提供了三分之一的男丁來當兵,又有其他人願意藉當兵來取得優惠條件,於是就讓北周多出了豐沛的兵源。

在武帝宇文邕時,第一次將「府兵」和「均田」結合在一起,均田中新的兵力就到開府報到,成為開府招募軍隊的一部分,產生了介乎募兵和徵兵之間的一種特殊形式。這項新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隋書.食貨志》中甚至誇張地形容周武帝朝自從有了免列縣籍、免除租調的優惠政策,「是後夏人半為兵矣」,漢人當中有一半都搶著當兵。我們可以不必拘泥於「一半」的描述,但在這誇張描述背後反映的是,當時這個政策被視為大有吸引力,極為成功。(摘自第一講〈隋朝得天下的基礎〉)


初唐到盛唐的一個關鍵:處理門閥

藉由《貞觀政要》的記載,魏徵成為中國歷史上有數的重要政治家。和魏徵同時期、同樣在唐太宗身邊以直諫聞名的,還有張玄素。唐太宗下詔要修洛陽宮乾陽殿,張玄素就上書表示反對,不客氣地說:「如果一定要蓋洛陽宮,那你連隋煬帝都不如啊!」

這是很重且犯忌諱的話。在那個時代,隋煬帝不只是個糟糕的皇帝,還是亡國之君的代表。被比成亡國之君,唐太宗當然生氣,就問張玄素:「連隋煬帝都不如,那難道是像夏桀、商紂嗎?」即使皇帝如此表達不悅了,張玄素還是不讓步,仍然堅持如果修洛陽宮,唐朝「同歸於亂」(《新唐書.張玄素傳》)。

因為張玄素的勇敢頂撞,最終讓李世民取消了修洛陽宮的計畫。這是為臣的有勇、為君的有氣度的好故事。不過在歷史記錄裡,這只是故事的前半,後面還有發展。李世民在修洛陽宮一事上讓步了,但並不表示他心中毫無芥蒂。有一天早朝,皇帝就在群臣面前突襲修理了張玄素。唐太宗修理他的方式,是挑出張玄素,在大家面前問他的門第出身。唐太宗怎麼可能不知道張玄素是沒有門第的「寒門」!

被皇帝這樣問,張玄素的反應是什麼?史書上說他「深自羞汗」,羞慚到大流汗,說不出話來。直諫時那麼勇敢的張玄素,怎麼在這時的反應那麼不一樣?因為當時在朝廷上,門閥門第還是很重要,還是評斷人的基本標準。想到必須對所有的朝臣承認自己不是門第出身,對張玄素來說,簡直就像公開脫光衣服那麼難堪吧!唐太宗就是要張玄素公開向大家表明自己沒有門第,以此來羞辱張玄素,作為報復。

初唐時門第依然重要,但之所以能從初唐發展到盛唐,出現盛唐的繁榮盛世,關鍵之一就在於如何處理門閥門第,打破這項嚴重限制國家人才選拔、運用的框架。

唐太宗曾經下令編修《氏族志》,也就是編訂這個時代的世族排名。負責編修《氏族志》的,分別是代表山東大姓的高士廉、代表關隴集團的韋挺、代表河西大族的令狐德棻,以及代表南方僑姓的岑文本。編修出來的結果,列在第一的是山東的博陵崔氏。

唐太宗明白表示無法接受,下令要求重編,原則是要「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舊唐書.高士廉傳》)。「今日官爵」最高的不是皇帝嗎?為什麼皇帝所屬的隴西李氏竟然排在博陵崔氏之後?經過複雜的折衝,重編後的《氏族志》將皇室宗族列在最前面,後面接著是外戚,然後才是博陵崔氏。

這件事情真正的意義,不是皇權壓過了門第,取消了門第的重要性,而是在與門第的角力上,有皇帝當靠山的關隴集團,擠下了過去一向地位最高的山東豪族。皇家面對傳統世家大族時,還是有所忌憚。到唐文宗時,都還發生了皇帝想要為皇太子迎娶滎陽鄭家的女兒,結果鄭家得知風聲,卻趕緊將女兒嫁給博陵崔家的事。(摘自第三講〈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是非」變成「對錯」,對仗深入人心

和上官儀用心相似,初唐元兢也提出了他的「八對」,還舉出了幾個特殊的對仗例子。元兢舉例的「奇對」中,有「馬頰河」對「熊耳山」。這本來是兩個地名,但第一字都是動物名稱,第二字又都是臉上的部位,再加上「河」對「山」,配合得非常巧妙。

另外一個「奇對」,一邊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曾參」,人名要怎麼對呢?「曾參」要對「陳軫」,一來這兩人都是東周之人,時代相近;二來「曾」的本意是「曾經」、「過去」,那「陳」呢,是「陳舊」,老的或過時的,有著類似的時間意涵;最有趣也最難的是,「參」和「軫」這兩個字都是古代天上星宿的名稱!

要認真講究對仗,那變化可多了。他舉了一個「桂楫」對「荷戈」的對法。從一般字義上看,前者指的是用桂木做的船槳,後者指的則是扛著武器或鋤頭,怎麼能對呢?且「桂」是名詞,「荷」是動詞,光是詞性就不符合啊!但元兢說這叫做「字對」,就是將原本的詞拆開來,單字單字對,「桂」和「荷」都是美好的植物,而「楫」和「戈」都是工具,可以這樣來對。

關於「字對」,崔融的《唐朝新定詩格》中還有一個有趣的例子,即「山椒架寒霧,池筱韻涼飆」。前句「山椒」是一個詞,指的是山頂,形容高高地撐起了寒霧;後句的「池筱」指的則是池邊的竹子,在詞性上原本也是不同的。但若依照「字對」的原理,用「山」對「池」,「椒」對「筱」,如此就對上了。

元兢還提到一種對法,像是「馮翊」對「龍首」。這在對什麼啊?這叫做「半邊對」或「側對」,「馮」的半邊是「馬」,可以和「龍」對;「翊」的半邊是「羽」,指身上的部位,所以可以和「首」,也是身上的部位對仗。

這些對法近乎巧戲了,我們可以不必那麼認真看待,在歷史上真正需要明瞭的是:如果不是將對仗看得如此重要,在對仗上耗費過許多工夫,是不可能產生關於這些古怪對法的討論的。

唐代以後,對仗就成為中國文人必備的基本能力,在教育中占有必然的一席之地。清代《笑林廣記.腐流部》中有一則流傳很廣的笑話,就是關於作對子的。有一名塾師去教有錢人家的孩子,那孩子頑劣不堪,很難教導,但為了不薄的束脩,老師也只好勉強應付著。有一天東家問起,小孩學得怎麼樣呢?老師滿口稱讚,說小孩聰明,學得快又學得精。東家要查驗教育成果,就來考一下。考什麼呢?考作對子。

於是老師出了題「蟹」,看看學生怎麼對。小孩想了一下,說對「傘」。這就怪了,「蟹」怎麼能對「傘」呢?老師趕忙解釋:「對得好!蟹是橫行的,傘是直立的,對得好!」東家有點狐疑,老師再出一題「種稻」,小孩對什麼呢?竟然對「行房」!小孩腦袋裡會有「行房」已經很不對勁,更何況拿這個來對「種稻」?沒關係,老師也有解釋:「對得好啊!都說『積榖防飢,養兒防老』,不種稻怎麼積穀?同樣地,不行房如何養兒呢?對得好!」

這是笑話,今天很多人恐怕無法領略好笑之處,因為要在如此講究對仗的環境裡,才可能產生這種笑話,人們也才會聽了爆笑出來。

因為講究對仗,因為對仗法則深入人心,唐代之後就出現了一直到今天還通用的「對錯」一詞。在此之前,中國人說「是非」,你同意、贊成的叫「是」,你不同意、不贊成的叫「非」。然而現在前者我們說「對」,後者是「不對」或「錯」。「對」原意指的是正確地將這個字詞和那個字詞符合規則地對仗。「天」和「地」是「對」的,「天」和「走」就是「不對」。「不對」的兩個字詞就沒在一起,就「錯開」了,就「錯」了。

從「是非」變成「對錯」,可見這種文法規律在中國社會裡變得何等重要!(摘自第五講〈重讀唐詩(一)〉)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