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浪漫之路: 雷震傳 | 誠品線上

民主的浪漫之路: 雷震傳

作者 薛化元
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民主的浪漫之路: 雷震傳:自由主義實踐者、轉型正義典範人物,追求民主憲政的堅毅身影,對抗威權體制的風骨與勇氣,為戰後台灣政治史寫下壯闊的一頁。雷震作為一個知識份子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自由主義實踐者、轉型正義典範人物, 追求民主憲政的堅毅身影, 對抗威權體制的風骨與勇氣, 為戰後台灣政治史寫下壯闊的一頁。 雷震作為一個知識份子,能夠超越時空、引導台灣,可以說是「大格局的思想家」。——總統 蔡英文 本書根據時序先後安排,從雷震的家世背景、學識養成、赴日留學到返回中國進入政府服務,繼而展開政治生涯,參與政黨協商、制憲、行憲,並在1949年隨著中華民國政府敗退到台灣,在台灣出版《自由中國》,成為1950年代台灣自由民主言論與民主運動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最後由於批評蔣中正領導的國民黨當局,1960年9月因莫須有的罪名下獄,歷經十年牢獄之災。1970年代初期,雷震以自由、民主價值的優位性,思考台灣民主憲政發展的可能途徑,其主張直到今天都有其時代意義。 這本傳記總結雷震多舛多折的一生,呈現出他在台灣民主運動中的角色與地位,以及朝向民主憲政國度邁進的堅持與勇氣,執著追求、奮鬥不懈的精神令人感佩,也給後世留下了最好的典範。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薛化元1959年生,台灣彰化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著有:《戰後臺灣歷史閱覽》、《台灣地位關係文書》、《《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民主憲政與民族主義的辯證發展:張君勱思想研究》、《晚清「中體西用」思想論》、《教師地位與權利義務》、《台灣貿易史》(合著)、《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合著)、《戰後臺灣人權史》(合著)等書;另著有學術論文數十餘篇。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成長與家庭生活 第一節 成長與啟蒙學習經歷 一、家世背景及學識養成 二、父親病逝與強盜事件 三、學習現代知識,參加愛國運動 第二節 赴日留學 一、加入中華革命黨 二、罷學歸國,辦報救國 三、返日就讀名古屋八高 四、進入京都帝大法學部 五、森口繁治與佐佐木惣一的影響 六、東山銀閣寺的求學生活 七、往返中日之間,認識的加深 八、返國接受校長聘任 第三節 婚姻與家庭生活 一、婚姻及感情狀況 二、對日戰爭的遷徙 三、舉家遷台 第二章 中國大陸時期的政治生涯 第一節 二次大戰結束前的政治經歷 一、進入國民政府初期 二、籌備國民參政會 三、與各政黨溝通協商 第二節 政治協商會議 一、政治協商會議的背景 二、召開政治協商會議 三、政治協商會議憲草的波折 第三節 制憲國民大會 一、制憲國大的程序爭議 二、說服民、青兩黨,化解僵局 第四節 國民政府的改組與行憲 一、國民政府的改組 二、行憲與中央民意代表的選舉、人事協商 第五節 一九四九年變局下的抉擇 一、一九四九年的大變局與「擁蔣反共」 二、「自由中國運動」與《自由中國》的創立 三、一九四九年政軍實務的參與 第三章 《自由中國》時期 第一節 「擁蔣反共」時期 一、「自由中國運動」與「擁蔣反共」路線的延續 二、第一次赴香港宣慰及返台後的活動 三、第二次赴香港宣慰 第二節 衝突與日俱增 一、〈政府不可誘民入罪〉的意義與影響 二、從軍方禁止閱讀到雷震離開國民黨 第三節 國民黨當局的壓制 一、雷震無法應邀赴美事件 二、從教育系統打壓到孫元錦事件 第四節 「祝壽專號」事件 一、「祝壽專號」的推出 二、國民黨當局的回應與攻擊 三、友人的關心與緩頰 第五節 「今日的問題」系列 一、「今日的問題」登場 二、反攻無望論 三、〈小地盤、大機構〉、〈我們的地方政制〉 四、「今日問題系列」後的延伸言論問題 第六節 出版法修訂與「軍人與狗」事件 一、「出版法」的修訂與田雨專案的萌芽 二、陳懷琪事件與〈容忍與自由〉 第七節 反對總統三連任 一、違憲的三連任 二、修改臨時條款 第八節 組黨活動致禍 一、反對黨主張與落實 二、積極投入新黨運動 第四章 後《自由中國》時期 第一節 雷震案爆發及官方處理 一、蔣中正的態度 二、雷震被捕與看守所生活 第二節 判決前後的救援行動 一、羈押期間家屬的救援 二、起訴、審理與判刑過程的協助 三、判決理由的檢視 四、聲請非常審判遭駁回 五、連署請求總統特赦 六、各界對雷震的聲援 七、監察院雷案調查小組 第三節 《自由中國》的命運與獄中歲月 一、《自由中國》停刊 二、十年牢獄生活 第四節 國家認同的突破與憲政構思 一、國家認同的轉折 二、「兩個中國」主張與〈救亡圖存獻議〉提出 第五節 民主運動的承先啟後 一、國民黨當局對雷震與黨外選舉的「關心」 二、雷震一九七○年代往來的人脈分析 三、雷震改革主張的意義及其影響 雷震與民主憲政的追求:代結論

商品規格

書名 / 民主的浪漫之路: 雷震傳
作者 / 薛化元
簡介 / 民主的浪漫之路: 雷震傳:自由主義實踐者、轉型正義典範人物,追求民主憲政的堅毅身影,對抗威權體制的風骨與勇氣,為戰後台灣政治史寫下壯闊的一頁。雷震作為一個知識份子
出版社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3289050
ISBN10 / 9573289059
EAN / 9789573289050
誠品26碼 / 2681940252001
頁數 / 48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2.4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這本傳記總結雷震多舛多折的一生,呈現出他在台灣民主運動中的角色與地位,以及追求民主憲政的浪漫身影。不畏威權體制的堅持與風骨,為戰後台灣政治史寫下壯闊的一頁。

試閱文字

自序 : 雷震公益信託成立後,發起人雷美琳小姐一本初衷十分熱心於推動雷震相關資料的整理出版,例如《雷震回憶錄之新黨運動黑皮書》、《雷震家書》等著作,就陸續在遠流出版公司的支持下問世。對雷小姐而言,重要的心願就是紀念她的父親雷震,彰顯雷震推動民主憲政的貢獻,就此而言,除了頒發雷震獎學金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推動雷震傳記之撰寫出版。就已經出版的著作中,如中國大陸雷震研究者范泓先後出版了兩個版本的雷震傳記(《民主的銅像:雷震傳》),是海內外分量最大的雷震傳;另外,我的學生任育德、蘇瑞鏘都對雷震的歷史、思想有相當研究,特別是在民主憲政層面,有相當深厚的造詣,而且都有豐富的學術成果發表。不過,基於彼此熟悉和信任的考量,公益信託認為由協助雷小姐整理雷震史料的學者來撰寫,較為適合。然而在多重因素及因緣際會下,雷震傳並沒有如雷小姐預期中順利完成。雷小姐過世後,我在薛欽峰律師多次的鼓吹下,也覺得這是一個相當有意義的工作,於是答應接手,投入這本《民主的浪漫之路:雷震傳》的撰寫。
我在一九七八年開始接觸《自由中國》及雷震著作,在時間上雖不算晚,但在年齡方面,對一位研究台灣政治史或是思想史的研究者而言,算是比較晚熟的。當時我因為林能士老師的介紹才開始接觸《自由中國》與殷海光,回家和父親談及此事後,對雷震和《自由中國》的貢獻進一步有所了解。再加上當時政治大學社會資料研究中心就收藏有《自由中國》,學生可以直接翻閱,這也是我認識《自由中國》以及雷震的第一步。大學剛畢業,由於好友孫善豪的介紹,我認識了後來擔任中國民主社會黨秘書長的顧紹昌先生(他到東海大學任職,就是雷震先生推薦的),由於顧先生的引介和協助,我有機會進一步接觸張君勱及「中華民國憲法」的緣起,也認識雷震在政治協商的關鍵角色。除了持續和朋友討論張君勱和民主憲政之外,我也藉著拿到獎學金的機會,在邱淑如小姐的協助下,從國外影印了大批的相關資料,這是我撰寫博士論文的重要機緣。就是因為張君勱與「中華民國憲法」以及雷震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使得我除了廣泛地閱讀、參考雷震有關「中華民國憲法」的相關文章之外,也進一步閱讀當時已經出版的日記,這使我對於雷震與《自由中國》以及台灣戰後政治史有進一步的認識。
我進入博士班之後,有一回已經生病住院的傅正先生託他的學生陳信傑兄來找我,告知他聽說我對研究《自由中國》有興趣,說要送一套《自由中國》讓我做研究。雖然當時我表示已經用研究經費幫服務的張榮發基金會國策中心購買了一套《自由中國》,然而他們得知後仍十分好意,認為我自己如果擁有一套《自由中國》,對於我未來的研究必定會有所幫助。當時傅正先生已經病危,我也隱約感覺到,他的期待是希望我可以多做雷震與《自由中國》方面的研究。我也曾經向指導教授李永熾老師提及要不要改做《自由中國》研究,李老師提醒我,我的博士論文計畫已經準備多年,就先完成張君勱的憲政思想主題取得博士學位,畢業後在民主憲政相關的歷史研究脈絡下,再投入以《自由中國》做為研究的主題準備未來升等。
由於前述的機緣,加上我對研究台灣史,特別是民主憲政的偏好,畢業後我在交通大學任教期間,除了繼續撰寫第三勢力和張君勱相關的研究論文之外,主要的研究重點就放在《自由中國》和雷震的研究主題。十分感謝國科會研究計畫補助,使得我有機會將《自由中國》雜誌中與民主憲政相關的部分,全部做成摘要,進而利用這些逐篇的摘要,並配合雷震的日記及相關的史料進行相關研究。在完成研究整備後,於稻鄉出版社的協助下,出版了《《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一九五○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這也是我研究《自由中國》的第一本著作。
不久,我轉到政治大學歷史系任教,當時殷海光基金會的顧忠華教授,積極希望我可以協助完成殷海光相關人士的口述整理工作。由於殷海光與雷震、《自由中國》關係十分密切,在這樣的機緣之下,透過一系列相關前輩的口述,除了讓我對殷海光的思想有更清楚的了解之外,也讓我和《自由中國》的相關人士,特別是宋文明先生、馬之驌先生等人有了進一步的接觸,他們兩位提供的許多回憶都是與雷震、《自由中國》密切相關的。而在以《自由中國》相關研究完成升等的同時,我另外寫了《《自由中國》的國家藍圖》這一本書的初稿,只是升等之後,新的論文寫作接續不斷,導致這本書的初稿的整理、出版,就被擱置下來。期間我則陸續完成幾篇有關雷震和《自由中國》的論文,不過另一個研究取徑,則和數位典藏及後續的數位人文研究有關。
我接任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所長不久時,創立了人權史研究中心,開始進行數位典藏的系統工作。首先除了完成台灣人權協進會中有關雜誌、會議紀錄與口述訪談等史料,從目錄建置、數位典藏,進一步往全文數位化資料庫的方向發展之外,也期待以戰後台灣自由、民主、人權為中心,逐步建立made in Taiwan的資料庫。後來,在雷震公益信託諮詢委員會和政治大學吳思華校長的鼓勵下,二○一○年我推動雷震研究中心的創設工作。之後,更直接把《自由中國》、《雷震日記》的全文建置,做為中心計畫的第一個目標。對於我及許多研究者而言,《自由中國》和《雷震日記》的全文檢索系統不單單只是一般的資料庫檢索而已,更重要的是,它讓我進入了《自由中國》和雷震研究的數位人文時代,並以此為基礎撰寫了幾篇學術論文,使我能擴大雷震相關研究議題的視野。
後來在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的委託下,我執行了「雷震與一九五○年代台灣政治發展——轉型正義的視角」的研究計畫,計畫結案後,通過審查,進而出版了《雷震與一九五○年代台灣政治發展——轉型正義的視角》。這是我第一次嘗試用數位人文的研究方法進行專書寫作。
因為有了前述這些經驗和研究基礎,讓我比以前更有信心地,將過去關於《自由中國》的相關研究作為,再以《自由中國》、《雷震日記》為主要的研究素材,進而完成《雷震傳》的撰寫。這本《雷震傳》的完成,對我在雷震相關研究上而言,是一個新的階段目標之完成,但同時我也期待以此為基礎,可以將雷震和《自由中國》的相關研究繼續深化下去。
感謝葉雅涵小姐和李盈萱小姐、郭佩瑜小姐在資料整理上的協助,特別是陳致妤小姐持續提供增補的意見,對我協助最多,有她們的協助做為基礎才有今天《雷震傳》的完成。此外,感謝雷震公益信託諮詢委員會的支持和薛欽峰律師一再的「催促」,使得這本書的初稿可以順利的完稿,也感謝審查委員提供的修改意見。最後,特別要感謝遠流出版公司王榮文董事長大力協助本書的出版,曾淑正副總編輯在我延遲交稿的狀況下,協助全書的編輯作業,才使本書可以順利問世。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