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尋夢記 3: 日本世界文化遺產巡禮紀行 | 誠品線上

日本尋夢記 3: 日本世界文化遺產巡禮紀行

作者 許極燉
出版社 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日本尋夢記 3: 日本世界文化遺產巡禮紀行:21件彌足珍貴的日本世界文化遺產,最道地詳盡的旅遊紀行旅行的目的應不只在遊山玩水,如果能探訪、鑑賞世界遺產,分享古人精神世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21件彌足珍貴的日本世界文化遺產,最道地詳盡的旅遊紀行 旅行的目的應不只在遊山玩水,如果能探訪、鑑賞世界遺產,分享古人精神世界的昇華美,必將會擴充內心的喜悅。僑居日本半世紀的許極燉教授,懷抱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人生夢想,遊歷日本各處世界遺產,舉凡日本最後的秘境知床半島、日本工業化的起源富岡製系場與絹產業建築、日本聖山富士山、日本第一名城姬路城、日本三大景之一嚴島神社、廣島和平紀念碑……等等。許教授都以腳步遍歷,也以文字記述眼界開闊的感動與領會;這本書為許極燉教授出版的「日本尋夢記」系列,專題「日本世界文化遺產巡禮紀行」,詳述自己在日本尋夢的過程中,所發現的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名勝古蹟的菁華,不論是自助旅行時的交通方式、對於世界遺產景點價值與特色均詳加說明,亦是讀者深度旅遊日本時最值得參考的力作。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這本書的著者僑居日本半世紀,他的專業是史學和語學,也愛寫遊記,有出版過兩本。著者遊歷過日本的許多名勝古蹟,這本書是記述聯合國認定的日本世界遺產,出版的主旨在促進台日文化交流,讓世人認識日本文化的真價,讀來趣味無窮。」--東京二松學舍大學名譽教授/張明輝「本書作者以其豐富的學養,敏銳的洞察,介紹了日本世界文化遺產的外在景觀與內在靈魂。透過本書,讀者可增進對日本文化的認識。若能親遊其地,與本書對照印証,則必能促進對日本優質文化的體悟,提昇旅遊的品質。」--大阪國際大學教授/高輝陽「人的生命和內涵,是由其生長的時間和行過的空間共同形成的;所以我旅遊有幾個國家時,總會盡量將『由內斯可』(UNESCO)所指定的世界遺產,排入行程。因為這一定是當地自然景觀和文化精華所在地。到現在近千位世界遺產,我可能旅遊參觀過六七成。 我留學東京大學和經常旅遊日本,和許極燉兄共款去過日本十七位文化遺產佮二位自然遺產,所以對伊所著《日本世界文化遺產巡禮紀行》,讀起來印象極深,真佩服伊足鰲簡明介紹卻意義深邃。值得向大家介紹推薦。特別是,日本歷史時間無够長且地理空間無够濶,和印度、中國等東方國家差真遠,卻有濟濟世界文化遺產。日本人重視文化遺產使人欣羨,這是無真關心文化遺產的台灣人,所應該思考、學習的。」--台灣大學名譽教授/李鴻禧「近年台日兩國友好,台人大舉前往日本,走揣台灣向前的目標;日人益多造訪台灣,尋找日本往昔的溫暖。許教授的日本世遺巡行,除讓仰日者更知日,也為十八處台灣世遺潛力點,提供保存推廣的靈感。」--台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這部著作的大部分篇章發表在臺南巿政府文化局發行,由已故作家林佛兒擔任總編輯的《鹽分地帶文學》雙月刊。我擔任主編,所以許先生的文章每能先睹為快。許先生居住日本多年,又是歷史文化的學者,由他來介紹日本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勝景,不只是風光的描繪,更具歷史文化的教育意義。臺灣人出國觀光,旅遊日本位居首選,如果能根據本書,按圖索驥,一定能達到深度旅遊的樂趣。」--詩人、前《鹽分地帶文學》主編/李若鶯「聯合國的世界遺產登錄,並非各地平均分配,而是嚴審慎選。國人到日本若只是走馬觀花,那就像入寶山空手而回!許極燉先生旅日半世紀,這本《日本世界文化遺產巡禮紀行》自是深度遊日或臥遊日本時最值得參考的力作!」--前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鄭邦鎮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許極燉許極燉台灣高雄市旗山人。屏東中學、台灣大學歷史系、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東京大學東洋史博士班結業。除歷史之外,1980年以後更用力投入台灣福佬語文的研究。1967年日本政府公費留日前,曾於旗山中學、台北一女中、建國中學、景美女中、靜修女中以及文化大學任教多年。留日已五十餘年,前二十年被禁止回台灣,目前已從大學的教職退休,做文化工作的志工。(2001年日本台灣語言文化協會創會會長,歷任顧問,再任會長、理事。)已出版著作有:《台灣話流浪記》、《台灣語概論》、《台灣話通論》、《常用漢字台語讀音詞典》、《台語文字化方向》、《台語學講座 》、《台灣語文論集》、《台灣近代發展史》、《台灣研心錄》、《新台灣研心錄》、《浮生尋夢紀行》、《尋夢記》、《七字仔詩細說台灣史》,共著《尋找台灣新座標》,譯書:《日本文化史通論》,編譯:《台灣近代史秘史》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日本的世界文化遺產第1篇知床探訪紀行知床的自然遺產知床半島探訪記名曲〈知床旅情〉〈知床旅情〉的歌詞探訪知床的行程知床半島的地理環境第2篇白神山地自然遺產紀行自然遺產探訪艱難有幸得以探訪白神山地白神山地的容貌概觀涉足白神山地的頭一站十二湖的寵兒青池踏入世界最大級的橅樹原生林橅樹林內的生命空間橅樹的生命鼓動橅樹的功能與貢獻八甲田山的悲劇第3篇平泉文化遺產紀行三位大師級的高僧慈覺大師圓仁奧之細道平泉探訪藤原氏的文化遺產中尊寺金色堂(中尊寺金色堂)毛越寺遺跡巡禮第4篇日光的神社與寺院巡禮紀行東照宮與明治神宮日光的寺社二荒山神社與輪王寺德川家康獵取天下德川家康的軼聞東照宮的世界第5篇富岡製系場和絹產業遺產群製系工場怎會成為世界遺產遺產的母體富岡製系場田島彌平舊宅(Tazima Yahei Kyutaku)高山社跡(Takayamsha Ato)荒船風穴(Arafune fuketsu)四項資產互相攜手合作邁往富岡製系場走進了富岡製系場的世界壯大的繅系場日本產業近代化的領航者日法合作的製系場世界首位的生系生產力第6篇富士山─信仰的對象與藝術的源泉富士山成為世界文化遺產鳥居與櫻花結緣富士山登富士山望鄉關富士山名稱的語源富士山的文化遺產群信仰對象的富士山淺間大神與淺間神社富士講與神佛分離令富士山的藝術層面第7篇白川鄉合掌房屋村落紀行人字(形)木造屋頂建築群走空襲住草厝的鄉愁桃花源的世界走進了白川鄉解鄉愁祕境白川鄉的合掌民房白川鄉的文化遺產第8篇京都的寺社巡禮紀行千年古都風華灑落京都的文化遺產群掠影一瞥二條城華麗極致平等院春雨綿綿銀閣寺潛龍守護天龍寺暮色蒼茫本願寺府城描繪京都夢第9篇京都的寺社巡禮紀行(續篇)京都的世界遺產分布概觀按圖索驥重點探訪宏偉異色的本願寺─再訪西本願寺親鸞聖人與西本願寺親鸞的諸多異色外實內華的西本願寺教王護國(寺)的東寺初次巡禮東寺東寺的國寶與重要文物幽玄燦爛的金閣寺北山文化的建築傑作鹿苑寺院區一瞥金閣與園林(庭園)石庭聞名的龍安寺龍安寺的因緣方丈石庭與鏡容池日本佛教的母山比叡山最澄開創比叡山的天台教學了卻半世紀的因緣宿願第10篇奈良的世界文化遺產紀行再訪奈良所為何事?走訪奈良的世界文化遺產興福寺巡禮地藏信仰中心的元興寺走訪春日大社再訪東大寺似曾相識的唐招提寺古色幽香的藥師寺第11篇法隆寺的佛教建築物法隆寺巡禮探訪法隆寺法隆寺地域的佛教建築物法隆寺院內的建築物第12篇紀伊山地的靈地與朝山路紀行夢遊高野山瞻仰空海紀伊的文化遺產在哪兒?前進紀伊半島怎麼走?文化遺產的三大靈地聖地朝山參拜的「網路」前往高野山先去青龍寺青龍寺內空海苦學真地,在高野山圓夢壇上伽藍宿坊之夜雨中拜見弘法大師熊野三山兼程巡禮從那智山到速玉大社第13篇姬路城探訪記日本頭號世界文化遺產姬路城的「發跡」─赤松氏的城寨豐臣秀吉的姬路城池田輝政興建巨大姬路城 姬路城數代易主二度探訪姬路城姬路城優美的雄姿─城堡建構的佈局國寶級和文物級建築物群第14篇廣島和平紀念碑廣島和平紀念碑遺產的範圍與概要狂風暴雨的大空襲悲慘的早晨為甚麼會是廣島?日本帝國的軍都「Genbaku Dome」的今與昔第15篇嚴島神社「日本三景」之一瀟湘八景與近江八景世界文化遺產的嚴島神社嚴島神社概觀嚴島神社的巡禮屹立海中異想天開的神社第16篇北九州紀行(前篇)浪漫的海角巡禮尋找古代日本人的夢前部─北九州西北紀行玄海灘的想像兩顆金印的謎鏡山的情人石壹岐島上的古代遐想在平戶訪問鄭成功從平戶遙念台灣九十九島海闊天空北九州紀行(後篇)長崎世界遺產軍艦島巡禮淒涼悲切的鐘聲永井隆與《長崎之鐘》遠藤周作文學館鎖國的窗口長崎物語五島列島巡禮世界文化遺產軍艦島巡禮第17篇國立西洋美術館巡禮及其他五件世界遺產素描柯比傑的上野西洋美術館松方幸次郎的美術品寶庫葛飾北齋與日本趣味特別企劃展附錄(I)屋久島的世界自然遺產(II)亞熱帶樂園小笠原群島的世界自然遺產(III) 琉球王國的城堡與關連遺產群(IV)石見銀山遺跡及其文化景觀(V)宗像大社˙冲之島及關連遺產群

商品規格

書名 / 日本尋夢記 3: 日本世界文化遺產巡禮紀行
作者 / 許極燉
簡介 / 日本尋夢記 3: 日本世界文化遺產巡禮紀行:21件彌足珍貴的日本世界文化遺產,最道地詳盡的旅遊紀行旅行的目的應不只在遊山玩水,如果能探訪、鑑賞世界遺產,分享古人精神世
出版社 / 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3910657
ISBN10 / 9573910659
EAN / 9789573910657
誠品26碼 / 2681597149006
頁數 / 32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富士山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日本的聖山靈峰富士山,於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的首都金邊(Phnom Penh)召開會的第三十七屆由內斯可(UNESCO)世界遺產委員會時,被認可登錄(註冊)為「世界文化遺產」。登錄記載的名稱是;「富士山─信仰的對象與藝術的源泉」。至此,日本的世界遺產有自然遺產4件,文化遺產有13件。
富士山被認定成為世界遺產的消息傳來當時,直覺地以為是「自然遺產」。負責推動富士山的登錄的人士,原本設定目標是要註冊成為自然遺產。
依照世界自然遺產條項規定,自然遺產最重要的核心條件,厥為「斧斤不入,人跡罕到」的具有「自然的原始」狀態。然而,如所周知,有史以來,富士山不只有過噴火發生破壞了自然的原始樣貌,尤其是千萬人登山參拜,觀光……。亦就是說「人手」介入太多,「原始」的自然存留不多,明顯地抵觸了自然遺產所必具的首要條件。所以事實上推進運動早就放棄要登錄為自然遺產,改弦更張向文化遺產的目標努力邁進,始克如願以償。

登富士山望鄉關
夏天有暑假,對於從事教職工作的人,才比較有屬於自己安排自由活動的時間。孩子們也放假,帶小孩郊遊,不失為「家庭服務」的好辦法。很巧,住在鎌倉方面的日本友人,說是山中湖方面有親戚,相邀遊山中湖,拜訪親戚,同時上富士山。
頭次登富士山,但並非登頂。我們一家五個人,開車跟友人會合遊山中湖。這湖的沿岸周邊道路的風景實在迷人。後來曾經搭乘女兒、兒子或友人開的車再重遊山中湖幾次。
遊湖之外,主要的是登山了。富士山的登山道有四處;大宮村山口(富士宮口)、須山口、須走口和吉田口登山道。這次是來山中湖,所以走的是須走口登山道。那是富士山的東北邊,在「五合目」的附近有海拔1,900米的小富士。從山中湖開車可以上去,在第一站籠坂峠(嶺頂),海拔1,100米,休憩時,就讓孩子們在山野草叢裡「撒野」。是在下午,太陽偏斜了一半的時分,才在山腰都還不到三分之一。山野草埔卻已經開始罩起薄紗的霧靄來了。
羈留東京十年多來,孩子們一直被囿限在大都會混凝土「冷酷」的建造物空間,難得投入大自然中呼吸野草泥土的芳香,就讓他們盡情去「撒野」,不計較「更上一層樓」去五合目(Go Gohme)或是山頂了,何況山頂不就在眼前嗎。倒是遙望西方,太陽沉重下垂的暮靄裡,依稀隱約的鄉關似在召喚。
山中湖之遊探訪富士山之後,1985年亦是8月,世界台灣同鄉會在東京召開年會,會場就設在富士山東邊偏南的御殿場市(Godemba City)。雖然距富士山並不遠,會期又有二、三天,可也沒機會去探訪、登上富士山。
嗣後,由於取得了日本護照,不但可以自由前往各國旅遊(之後遍遊了歐美中韓俄土東南亞),國內的特務機關也要我回國了。僅有一些假期和金錢,大都耗費於海外的遊遊,亦就難得在(日本)國內有更多旅遊的機會。不過,登富士山還是掛懷難忘。其中第二次再走「富士昂線路(Fuji Subal Line)到達富士山的「五合目」,可就值得紀念了。
那是八年前,2008年的5月初,小犬老么結婚時,三弟夫婦從台灣來參加在明治神宮舉行的婚禮後,招待他們去富士山「洗塵」兼開眼。女兒開車直奔富士山。既遊河口湖,亦登上了富士山五合目。還在山麓原野觀賞百花,特別是淺粉紅色的地毯般的「芝櫻」(Shibasakura;草坪式的鋪在地面的櫻花),真是「奇觀」,大開眼界。
晚上在河口湖畔的觀光旅館住宿。飲食在專有房間,女服務員親切周到不在話下。入浴洗溫泉時,眼前就是那秀麗的富士山,三弟說是「夠幸福」的了。這家旅館叫「湖南莊」。
從東京驅車走中央汽車高速公路,進入富士吉田市,轉走富士昂線道,車子一直可以開上去到達五合目,亦是吉田口登山道汽車可以到達的地方。這裡有小室淺間神社、小御岳神社。有很大的停車場和土產品店、餐廳。鳥居的附近可以遠眺、俯瞰山下擺的原野,一望無際,套一句令人「心曠神怡」。大好的天氣,沒風卻有些冷意,是5月初了,到處還堆積著殘雪。最是美中不足的,莫過於上去山巔「八合目」的登山道還被封閉,每年要7月才「開山」。
五合目這裡的海拔大約2,300米,到山巔(海拔3,776米)還有將近1,500米,然而戴著雪白的斗笠就在頭上,看來不過咫尺之遠,如非上山路被封了,還真想冒個險登上去。
五合目以上的登山道既然上不了,無奈悻悻地下山另找出路。河口湖邊幽雅的旅舍,豐盛清純的日式美食,邊洗溫泉邊欣賞富士山的美景。山麓下擺原野,正逢花季,遊客如鯽。好個一大片的曠野花壇,彷彿巧奪天工的巨大地毯,編織的多彩多姿。而遠處聳立的富士山,則和顏悅色地投射著關照的視線。富士山的這種天惠和人工合作的藝術品,不失是諸多文學的源泉。

富士山名稱的語源
富士山,這座世界文化遺產的獨立靈峰的名稱叫「Fuji」,這個名稱的語源何來?它的音韻所蘊涵的意義又是甚麼?如果能有所掌握,那麼,對於認識富士山,了解「富岳(嶽)」肯定是有幫助的。
有關「富士山」的語源諸說紛紜,迄今仍未有定論,不過大略可確認一些苗頭信息了。這可分為;「Fuji」這個「音響」和「富士山」這個名稱來「探訪」。
八世紀初,天皇命令地方諸國編纂的地方(風土記)五種中,有《常陸國(Hitachi)風土記》,它裡邊有「福慈(Fuji)岳」的記載,據說是關於富士山的最古紀錄。
這一百年後,在平安(京︰即京都)時代的初期,菅野真道等人編纂的《續日本紀》,則是最初出現了「富士山」這個文字。
日本最古的「和歌」集《萬葉集》,編纂於天平時期,即八世紀的前半和中葉,是代表天平文化的文藝作品。和歌的歌人諸多珠玉的篇章,很能反映奈良時代(八世紀)及以前古代人的心靈和呼喚。和歌的歌人有天皇、貴族、僧侶以至農民。
這些和歌裡用種種的漢字;「不二,不死,福慈」等表現富士山。亦就是說,「Fuji」這個「音響」,代表的涵義是「不二」、「不死」或「福慈」。
還有平安時代初期的日本最古的物語(故事)《竹取物語》(兩卷,作者未詳)裡說採竹老翁在竹子裡撿到了小女孩,養大後成為可愛的美人「Kaguya Hime」(姬=hime,即公主、小美人)。因為太漂亮了,連當時的帝君也向她求婚,她卻託詞說自己是月宮的人,8月15日晚上,月宮會來接她回去而加以拒絕。帝君乃動員兵力加以守護。不料在滿月之下,天人來迎時,士兵們卻全身麻痺動彈不得。姬則在眾目睽睽中回到月的世界去了。她在臨別時,姬跟帝說要贈不老不死的秘藥給他。帝認為姬(Hime)都不在了,要那藥幹嘛!於是派遣兵員登上富士山頂,把它燒了。那時焚燒的火煙到現在還在冒昇。富士山只出現在最後部分,惟相關信息則透露很早就有人登山,噴煙活動不斷,特別是「富士」、「不死」等字眼的使用。《萬葉集》裡亦出現作者的名「竹取翁」,所以亦叫「竹取翁物語」。
除了這些文獻紀錄以外,還有以下幾種傳說。
由於(靜岡縣)的富士郡地名而得名。
藤(fuji)的花開得繽紛撩亂的山,而藤蔓綿延就代表富士山麓下擺綿延。
山巔如擂缽覆蓋的形狀「伏」,即「fuse」而訛音為「fuji」。
無以比擬之美的獨一無二的「不二」。
蝦夷語表示「火之山」的「funchi」,訛變為「fuchi」、「fuji」。或說是「用火的老婦」的「fuchi」。
馬來語表示「白」的「puti」,訛為「puchi」、「fuji」。
中國的神仙思想不老不死的「不死」的影響。
以上這些諸多傳說莫衷一是,不過文獻的紀錄到底還是有幾分「核心」的真相。
畏友林佛兒兄(前《鹽分地帶文學》雜誌主編)的名字令人「好奇」是否筆名,因為這種實名的確「奇」得很難令人不疑。經直接問過後,才恍然大悟。「佛兒」的日語音是「Fuji」,套漢字是「不二」了。(當然亦可以是「富士」)不過,戰後,統治者換了,統治語言亦變了,取個蘊藏舊音(舊意),又可因應新時代的霸道,更能夠守住台灣本土的根。「佛兒」的台語音正是「Hut-Ji」,即「Fuji」,完全符合原先名字,夠「絕」亦「妙」得很!登記在日本時代戶籍謄本的「不二男」或改名「佛兒」,均其父親所取名,原來他的父親林清文是一名詩人。

富士山的文化遺產群
富士山被認定註冊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正式名稱是︰「Fujisan,sacred place and source of artistic inspiration」。意思是︰富士山,乃神聖的所在,並且是藝術靈感的源泉,亦即「它是信仰的對象和藝術的源泉」。
由內斯可認定的依據是「註冊基準」的第三條和第四條,要旨大致分別如下。
(三)不拘是現存或已消滅,必須是傳承某一文化的傳統,或者文明的存在,它是獨一無二的(至少是稀有的存在)。
(四)表明歷史上重要階段的建築物,它的聚合體,科學技術的聚合體,或者是代表景觀的顯著的樣本。
依照這兩條基準,富士山的構成資產不但件數多,範圍亦至為廣泛。富士山的構成資產以富士山的山體為核心,包括圍繞在它的東北、北和西北三面的五個湖泊,以及點綴環繞主峰的許多神社群,各種跟信仰關連的遺跡群,甚至遠在清水港南邊的三保松原也涵蓋在內。
就地理區域來看,橫跨山梨縣(在山之北)和靜岡縣(山之南)兩個縣。前者包括富士吉田市,富士河口湖町。後者包括富士宮市、福野市、富士市,御殿場市和駿東郡小山町。
此一廣大區域的東邊偏北是東京都,偏南是神奈川縣(縣都橫濱)。南方平野面臨駿河灣,這一帶就是日本著名的「東海道」(Tokaido)。目前沿道有三條交通大動脈,從東京南經橫濱西行往名古屋、京都、大阪。北線是「東名(古屋)」高速道路,中線是東海道新幹線,南線是東海道本線。從東京往富士山,如果利用鐵路必須走大彎路迂廻費時。最便捷的是搭乘汽車,自家用車可以走中央自動(汽)車道,從新宿經八王子市(跟高雄是姊妹市),大月市、都留市到富士吉田市,轉入河口湖。從吉田口登山道走富士昂(Subaru)線道,大約五十分鐘可到達小御岳神社所在的五合目了。如果不是開車,在新宿西口有富士五湖的觀光巴士總站可以利用,既方便又安全。
再來,不妨數一數文化資產群到底有哪些?首先,主要的重鎮當然是富士山的山體。其次是山頂上的信仰遺蹟群。山體外圍在北邊有環繞在山體北部的五個湖泊;山中湖、河口湖、西湖、精進湖和本栖湖(由東而西)。它們跟富士山結成「一體」,通稱「富士五湖」。四條登山道;富士宮口登山道(西南)、御殿場口(即須山口)登山道(東南)、須走口登山道(東、從山中湖)和從北邊河口湖吉田口登山道。
富士山是一座聖山,更是信仰對象的靈峰,主要的神社有八座。山南有四座,首要的是富士山本宮(即總社)淺間神社。東邊一座,山北三座。
此外,跟信仰關連的「忍野八海」(八個湧水地)、「御師」(信仰的領導)住宅兩座、人穴遺跡以及白絲瀑布和三保松原,總共有三十多件(處)。

信仰對象的富士山
山,特別是高山,樹林蒼鬱的山峰,在白天已經是幽秘莫測,到夜來,料必是精靈群聚會「派對」的舞台。那裡的精靈群中,可以想像有些是神靈。這種想像的延伸結果,不知不覺地產生一種「畏怖(懼)」的心理,從而流露出敬畏的意向。這種敬畏的心理、意識,即使在白天,初到的神社「神前」或寺廟的神佛之前,人們很「本能」地會合起掌來敬個禮。宗教信仰的「潛意識」或幼芽,就這樣衍生出來。
日本人更不例外,對「山」的信仰、宗教意識既久且深。富士山對於日本人更是特別的存在,自古以來就被視為靈峰(reihō),亦即神山、仙峰。
富士山早在八世紀的重要歷史文獻(《續日本書紀》)和文學名作《萬葉集》、《竹取物語》裡出現的姿態是「不二」或「不死」的名山。這座獨立山嶽成層式的火山(目前是「休火山」),是日本列島最高峰,山容亦是最秀麗,圓錐型八面玲瓏,宛若一頂稜線緩斜的大型斗笠,笠頂終年覆蓋晶潔的白雪。從飛機上,從四面八方遠遠都可以看到山容身段的高貴雅氣,給人無限的遐想。

淺間大神與淺間神社
古代,富士山時有噴火冒煙,人們以為是山靈在作怪。為了鎮壓山上的神靈,在富士山祭祀「淺間大神」,建立淺間神社。
平安時代的漢學者都良香(Miyako Yoshika)在所著《富士山記》裡描述山頂上的情形,他雖然沒登過山,所述卻切近實況。富士山應該祭祀「富士大神」,卻是「淺間大神」。「淺間」有兩種讀法:ASAMA和SENGEN。前者意為沒深度、顯現。馬來語則是「煙之母」,意思是「火山」。後者含意不解,惟作神社名,主神是「木花開耶姬命」(Konohana Sakuya Hime no Mikoto)。
西元806年,在富士宮市遷座「富士山本宮淺間大社」(本宮即總社),以後淺間信仰確立起來,在日本各地有淺間神社。據昭和初期的調查,全國有1316所「富士淺間神社」,而大部分在東部關東地方。
到了平安時代後期(十二世紀中葉),僧人末代(Matsu Dai)在山巔建造佛閣大日寺。山頂噴火口(叫大內院,海拔3,535米)直徑有600米,深200米,像個擂缽。火口東北部有久須志神社,南部有淺間大社奧宮。在東南部則是富士山的「主峰」,海拔3,776米的劍之峯(Kenga Mine)。這樣圍繞火口的許多信仰遺跡群說明富士山的信仰魅力。

富士講與神佛分離令
室町時代(足利幕府)的十五世紀,山岳信仰除了(神社)神道之外,引入佛教,成為神佛調和的獨特的信仰,富士山自亦不例外。
富士山神佛調和的信仰之所以興盛由於「富士講」的盛行發展。戰國時代的十六世紀中後葉,長谷川角行在富士山西邊的人穴修道,並到全國巡禮,在江戶為病人祈禱而痊癒。富士山的信仰隨之傳播開來。他的弟子繼承教誨,後來發展為「富士講」。於是從來一部分富士修道者的山岳信仰乃轉變成為庶民的登山信仰。
將富士山信仰廣為傳播給庶民的是角行,惟富士講的隆盛則在角行後,第六代的食行身祿在富士山北口七合目「入定」以後,十八世紀中期了。
「富士講」是富士山信仰的庶民組織。所謂「講」並非僧侶或神官,而是世俗人的信徒的組織。以東日本,尤其是江戶(現東京)為中心,信徒們有組織地、隨著導師前輩的引導,穿著白衣,手持金剛杖,搖著銅鈴,朗誦「六根清淨」,集體登山參拜。
明治維新(1868)時,新政府作為宗教政策公布「神佛分離令」。對於所有寺社,飭令僧侶還俗撤除佛具佛像。富士山的淺間神社亦不例外,山頂上的佛教名稱全部廢棄。富士講的名稱亦消失而代之以神道化的扶桑教、丸山教。

富士山的藝術層面
富士山的山體容姿和身影洵是一座藝術逸品,而圍繞在四周的湖泊、原野再加上人工的營為,成就了取之不盡的藝術、文學的寶庫。由內斯可果然慧眼睜明,能夠認識富士山的藝術性資源而肯定為文化的資產。
富士山的藝術性普通價值毋庸贅言是「美」,表現的方式除了文學、音樂以外,繪畫和攝影可謂「登峰造極」!這裡想介紹一下描繪富士山秀麗雄姿的畫作和「記錄」其優美高貴身影的攝影。
以富士山為題材的繪畫名作,自古以來不可勝數,繪家之中尤其是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名手葛飾北齋和歌川廣重的「連續作」,對西洋畫家有所影響。他們兩人都在十九世紀中葉初期出版有關富士山的名作。北齋先後有《富嶽三十六景》(1831)和《富嶽百景》(1834,時75歲)。廣重則有《東海道五十三次》(1832),巡行東海道處處有富士山的形影姿容。而《富嶽三十六景》可以說是浮世繪風景版畫史上的最高傑作。
當時這些作品之所以出版的社會背景,是在江戶市中有所謂「江戶八百八講」的「富士講」組織的富士山信仰盛行。這種富士講的富士信仰形態、影響所及,一般市中到處有所謂人造富士的「富士塚」,由登塚(小高地)參拜進而登山參拜,購買《富士三十六景》這些畫作作為「登拜」指南自是必然的需要。
從來有關富士山的繪畫名作不勝其數,經過篩選收錄的《富士山百畫》裡甚至有荷蘭和清國(方濟)畫家的作品。百選畫品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富士參詣曼荼羅圖〉,那是結合宗教和美術的最高傑作。
明治以來,富士山的偉大畫家首推橫山大觀。他的九十年生涯中,一萬件作品裡有四分之一是富士山的。他的代表作有〈靈峰飛鶴〉(50円郵便的原畫)和〈某日的太平洋〉等。
富士山之美不分季節時段,春夏秋冬,朝晝早晚,圍繞山體的風雲晴雨千變萬化,是藝術追求的源泉。而追求富士山的藝術的另一種方式有攝影。這方面的著名攝影家首推岡田紅陽(1895~1972)。
紅陽終生奉獻於攝影工作。他跟富士山結緣是在河口湖在櫻花之前攝取富士山。據說他一生有六十年(活了77歲)所攝富士的寫真有四十萬枚,其中題為「神韻靈峰」作品贈獻給昭和天皇。早前並曾將作品贈送義大利的墨索里尼(Mussolini)以及各國名人,傳播富士山的美給世界各國。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