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說風雲成語 | 誠品線上

漫說風雲成語

作者 王重實
出版社 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漫說風雲成語:穿越121則歷史事件解讀成語的身世DNA詳實生動的史料故事深度認識成語的典故學生的實用國學工具書全書以24史為軸幹,收錄121個成語,旁徵博引相關歷史事件,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穿越121則歷史事件 解讀成語的身世DNA詳實生動的史料故事 深度認識成語的典故學生的實用國學工具書全書以24史為軸幹,收錄121個成語,旁徵博引相關歷史事件,以豐富詳實的史料,仔細描寫每個成語所蘊含的意義、背後的成因及其影響,充分幫助讀者深入認識其時代背景,與成語典故的演進,可說是充實國學知識的最佳工具書。推薦熱愛探究中國文史的民眾閱讀,更適合國、高中學生作為培養思辨能力,充實作文例證的輔助教材;詳細又淺顯易懂的故事內容與敘述,對於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學習亦十分有助益,可說是各年齡層都能有所獲益的文史讀物選擇。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王重實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畢業,美國紐約大學(NYU)經濟學博士(PhD)。曾任紐約愛迪生電力公司商情分析部經理,兼任《The Journal of Business Forecasting 》評審委員。英文著作,除專業論文外,另有合著之《Regression Analysis Modeling andForecasting》(美國國會圖書館編號2001131754)以及中文小說《芳草有情》(美國國會圖書館編號2010396911)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緣起作者簡介第一章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多才多藝以暴易暴禮廢樂壞第二章東周和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前222年)尊王攘夷不擒二毛退避三舍秦晉之好問鼎中原宴爾新婚臥薪嘗膽鳥盡弓藏一狐之腋高山仰止人性本善圍魏救趙刻薄寡恩前倨後恭畫蛇添足鷸蚌相爭完璧歸趙遠交近攻雞鳴狗盜涇渭分明奇貨可居第三章秦朝和楚漢相爭(公元前221—前203年)焚書坑儒指鹿為馬衣錦還鄉四面楚歌第四章西漢和王莽新朝(公元前202—公元24年)運籌帷幄蕭規曹隨無為而治前車可鑑雄才大略傾城傾國畫眉之樂窮凶極惡第五章東漢(公元25—219年)攀龍附鳳投筆從戎飛揚跋扈濟濟多士分崩離析第六章三國(公元220—264年)三分天下巧奪天工樂不思蜀第七章西晉(公元265—316年)分久必合錢能通神骨肉相殘日薄西山第八章東晉和五胡十六國(公元317—420年)中流擊楫流觴曲水風聲鶴唳世外桃源第九章南北朝(公元421—580年)禪讓制度阿彌陀佛六朝金粉洛陽紙貴第十章隋朝(公元581—618年)一衣帶水有始無終慾壑難填生靈塗炭第十一章唐朝(公元619—907年)雀屏中選大義滅親房謀杜斷貞觀之治日月當空請君入甕公主和親人傑地靈起承轉合一片冰心環肥燕瘦此恨綿綿金枝玉葉姑息養奸好景不長人飢為盜第十二章五代十國(公元907—960年)兵連禍結春花秋月第十三章北宋、南宋、遼、金(公元961—1279年)黃袍加身重文輕武燭影斧聲城下之盟天縱聰明水落石出春夢無痕天涯芳草柔情似水逼上梁山靖康之恥中原板蕩盡忠報國西湖歌舞情是何物第十四章元朝(公元1280—1368年)用兵如神清心寡慾大哉乾元種族歧視六月飛霜天下大亂第十五章明朝(公元1369—1644年)後舉者勝大開殺戒倒行逆施濟世安民粉身碎骨曇花一現江洋大盜知行合一放誕不羈四大奇書九霄雲外病入膏肓亡國之君秦淮八豔第十六章清朝(公元1645—1911年)白山黑水可西可東明月清風喪權辱國君主立憲無形的手零和遊戲誰領風騷

商品規格

書名 / 漫說風雲成語
作者 / 王重實
簡介 / 漫說風雲成語:穿越121則歷史事件解讀成語的身世DNA詳實生動的史料故事深度認識成語的典故學生的實用國學工具書全書以24史為軸幹,收錄121個成語,旁徵博引相關歷史事件,
出版社 / 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3910237
ISBN10 / 9573910233
EAN / 9789573910237
誠品26碼 / 2681478430001
頁數 / 28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5X2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西周
公元前1046—前771年

▏多才多藝 ▏

每個歷史成語都是一次風雲際會,多少帶些傳奇色彩。且從周公姬旦說起:周公輔佐武王姬發伐紂建國,制禮作樂,使西周成為後世最景仰的朝代。
成語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周武王2年(公元前1043年)病重,周公在祖宗神位前祝願,大意說:「乃王發不如旦多才多藝,不能侍鬼神;但是姬發能君臨天下,治理萬民,請允許我替他去死吧。」
雖然禱告無效,武王去世,「多才多藝」的周公輔佐成王,創造出一個輝煌的時代,受封魯公,封地在山東曲阜;周公為了留朝輔政,未去封地,由兒子姬伯禽前往,接任魯公之位。
諸侯有向朝廷述職匯報的義務,周朝開國功臣姜太公封於齊,他到封地後五個月,回朝向周公匯報齊國的情況。周公問太公為什麼這樣快就來匯報?太公說他入鄉隨俗,不做大的變動,很快就上軌道了。
姬伯禽就國三年才來匯報,周公問伯禽為什麼這麼久才來匯報?伯禽說他要移風易俗,改變制度,所以要這麼久。周公嘆道魯國以後一定會變成齊國的附庸,好的制度應該「平易近民」,魯國的制度太複雜了!
其實不能怪伯禽把事情弄得太複雜,因為魯國是周公的封地,周天子特准魯國使用天子禮樂郊祭文王和祖先,那是魯國的榮耀,但那是一套複雜的制度。齊國後來果然成為大國,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魯國始終站在列強的邊緣上。
到了東周時代,也就是春秋時代,魯國第一任君主魯惠公十分荒唐,他為兒子姬息迎娶宋國女子為妻,但是一見宋女貌美,便奪為己有;生個兒子,取名姬允,立為太子。魯惠公死時,姬允年幼,由公子姬息執政,是為魯隱公。
隱公原本計畫等姬允長大成人,就讓位給他;姬允等不及傳位,與公子姬揮合謀,先行弒君篡位,是為魯桓公。桓公的夫人是齊國人,原本與齊襄公有染,昏庸的魯桓公居然攜帶夫人訪問齊國,他的夫人又與齊襄公私通被他發覺。齊襄公設計殺害魯桓公,再用他自己的馬車送回魯國。
從這些事看來,周公雖然「多才多藝」,他的子孫卻是不肖。其實在那個時代,類似的醜事,在其它諸侯國中也頻頻發生。只不過正當春秋五霸相繼興起之時,魯國君主昏庸,政變連連,國勢不振,就被邊緣化了。
魯國也有可為後世稱道之處:春秋諸侯都有史官,但以魯國史官最為「多才多藝」。魯國史官編輯的魯史《春秋》,起於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終於魯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是中國第一部有系統的編年史。
《春秋》不單記錄了魯國的大事,也記錄了其它諸侯國之間的大事,其它諸侯的國史都沒有如此完備。後經孔子重新修訂,《春秋》又成為「一字褒貶」的奇書,所以史家便以「春秋」命名這個特殊時代。
孔子(公元前552—前479年),魯國人,和周公一樣「多才多藝」。在政治思想方面,他說:「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為政者如能把握這個思想,必能國泰民安。在做人的道理方面,他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人人都有這樣的德行修養,社會自然和諧。
孔子十分推崇周朝的禮樂制度,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孔子高估了西周的禮樂制度,以為只要統治者學習文、武、周公,實行仁政,就天下太平了。其實西周的盛世不過三代,短短四十幾年,人亡政息!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