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論 (第2版)
作者 | 彭孟堯 |
---|---|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知識論 (第2版):「求知」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項重要特徵,而《知識論》就是人類這種求知活動的菁華。•什麼是知識的本質?•眼見為憑是否保證了知識的正確性?•夢中場景可 |
作者 | 彭孟堯 |
---|---|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知識論 (第2版):「求知」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項重要特徵,而《知識論》就是人類這種求知活動的菁華。•什麼是知識的本質?•眼見為憑是否保證了知識的正確性?•夢中場景可 |
內容簡介 「求知」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項重要特徵,而《知識論》就是人類這種求知活動的菁華。 •什麼是知識的本質? •眼見為憑是否保證了知識的正確性? •夢中場景可以成為知識嗎? •真正的知識要如何證明呢? 本書除了介紹西方傳統的知識論之外,著重在解說當代英美哲學界在知識論領域的研究成果與發展,並引進認知科學以及科學哲學的相關研究成果,以輔助並擴充對於知識論各項議題的掌握。
作者介紹 彭孟堯-著彭孟堯學歷:美國愛荷華大學哲學博士經歷: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專長:知識論、心與認知哲學、形上學、邏輯著作:《人心難測——心與認知的哲學問題》《形上學要義》《心與認知哲學》《基礎邏輯》(第二版)《哲學入門:想想哲學(二版)》《哲學方法論》《思考方法》《教育哲學》《羅素早期的邏輯哲學》(譯作) 《如何寫出卓越的論文:步驟化學習指南》(譯作)
產品目錄 自 序 第一章 知識論的探究 1 第一節 知性的渴求 1 第二節 知識的類型 4 第三節 知識論的研究主題 11 第四節 知識論的研究進路 15 第二章 知識的傳統分析 19 第一節 個物之知 20 第二節 知識的三要件分析 21 第三節 蓋提爾難題 26 第四節 無限後推難題 29 第三章 什麼是「真」 35 第一節 真理承載者 35 第二節 分析與綜合 38 第三節 必真與偶真 42 第四節 真理理論 45 第四章 信念與概念 59 第一節 命題態度 59 第二節 「信念」的兩種區別 61 第三節 「概念」的一些問題 66 第四節 「概念」是什麼 70 第五章 知識的來源 79 第一節 認知構造 80 第二節 知覺的運作 81 第三節 推論思考 85 第四節 歸納推論 89 第五節 因果推論 95 第六節 證 詞 102 第六章 識知證立的性質 109 第一節 識知證立的特徵 109 第二節 識知證立的爭議 113 第三節 證立內在論與證立外在論 119 第七章 識知證立的基礎論進路 125 第一節 基礎論進路的基本主張 125 第二節 笛卡爾的徹底基礎論 128 第三節 齊生的證立基礎論 132 第四節 證立脈絡論 138 第八章 識知證立的融貫論進路 145 第一節 證立融貫論與知識 145 第二節 「融貫」概念 148 第三節 融貫論進路的困難 151 第四節 證立但不一致的信念 156 第九章 識知證立的可靠論進路 161 第一節 「可靠」的意義 162 第二節 證立可靠論的發端 166 第三節 常態世界可靠論的發展與揚棄 168 第四節 可靠論的基本困難及可能回應 172 第五節 知德與知識 176 第六節 知德知識論 179 第十章 知識理論 187 第一節 知識因致論 188 第二節 知識區辨論與製程可靠論 190 第三節 索真論 193 第四節 資訊知識理論 197 第十一章 科學知識 205 第一節 科學方法論 205 第二節 歸納法的難題 206 第三節 科學定律與科學解釋 210 第四節 科學核驗演繹邏輯研究進路 212 第五節 科學核驗機率論研究進路 222 第十二章 先驗知識 229 第一節 米諾悖論 230 第二節 先天與學習 234 第三節 先驗知識的對象 239 第四節 「先驗性」的傳統看法 243 第五節 經驗對稱性 247 第十三章 人類認知的困境 251 第一節 規準難題 251 第二節 皮羅主義 253 第三節 懷疑論的類型 254 第四節 當代懷疑論論證 256 第五節 懷疑論的論述 262 第六節 辨誤原則與知識封閉原則 267 第十四章 理 性 273 第一節 認知科學的實驗 274 第二節 「理性」的幾個層面 277 第三節 「理性」的特徵 281 第四節 「手段目的」分析 284 第五節 工具理性原則 289 參考書目 索引
書名 / | 知識論 (第2版) |
---|---|
作者 / | 彭孟堯 |
簡介 / | 知識論 (第2版):「求知」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項重要特徵,而《知識論》就是人類這種求知活動的菁華。•什麼是知識的本質?•眼見為憑是否保證了知識的正確性?•夢中場景可 |
出版社 /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1468365 |
ISBN10 / | 9571468363 |
EAN / | 9789571468365 |
誠品26碼 / | 2681903984000 |
頁數 / | 324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本書著重解說當代英美哲學界在知識論領域的研究成果與發展,並引進認知科學以及科學哲學的相關研究成果,以輔助並擴充對於知識論各項議題的掌握。
自序 : 自序
在西方數千年的文化傳統中,理性與批判是非常核心的人生態度,發掘真象、認知世界、以及瞭解自我是很根本的文化活動。從西方哲學之父泰利斯開始,西方人就一直在探索世界的真象。西方人的思辨傳統是從蘇格拉底開始的知性傳統,並在柏拉圖和亞理斯多德的哲學中大致奠定了西方哲學的藍圖,以及以理性論辯的方式思考種種哲學問題的基調。知識論的探究在西方哲學史上一直佔有重要的地位,從古希臘的柏拉圖開始,到近代史上的理性論與經驗論之爭,接續的康德哲學,一路下來,到了當代歐洲與英美,哲學家對於「知識」以及相關課題的研究未曾中斷過。究竟「知識」的議題為什麼如此吸引哲學家的注意呢?這答案不難明白。我們人類要活著就要擁有知識。如果我們知道面前的食物是有毒的,我們不會去吃。如果我們知道搭錯了捷運,會趕快下車。「知識」是很有用的。當然「知識」不僅有這種生活的用途,不僅對於人類的存活具有價值,「知識」本身就是有價值的,值得我們去追求的。哲學家對於「知識」感到興趣,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我們人類是求知的動物。「求知」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項重要特徵。哲學家對於「知識」及相關議題的研究,除了幾千年的歷史之外,在當代引進認知科學、科學哲學的研究等,有更為豐富的成果。寫這本書只有一個小小的心願:將西方哲學界在知識論這領域的研究成果引進中文學界。因事務繁忙,這本書的寫作斷斷續續的拖了幾年,幸而三民書局的編輯很有耐心。非常謝謝!寫作期間,與朋友和學生在學術上的互動,讓我增長不少見識,要感謝的人太多,不一一列舉了。彭孟堯臺灣大學哲學系2009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