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半島史: 伊斯蘭的崛起與地緣爭霸
作者 | 鄭慧慈 |
---|---|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阿拉伯半島史: 伊斯蘭的崛起與地緣爭霸:,遍布荒蕪沙漠的阿拉伯,為何被羅馬人稱為「幸福阿拉伯」?令阿拉伯人難以忘懷的「貝都因」生活,究竟有何特殊之處?阿拉伯各民族 |
作者 | 鄭慧慈 |
---|---|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阿拉伯半島史: 伊斯蘭的崛起與地緣爭霸:,遍布荒蕪沙漠的阿拉伯,為何被羅馬人稱為「幸福阿拉伯」?令阿拉伯人難以忘懷的「貝都因」生活,究竟有何特殊之處?阿拉伯各民族 |
內容簡介 遍布荒蕪沙漠的阿拉伯,為何被羅馬人稱為「幸福阿拉伯」? 令阿拉伯人難以忘懷的「貝都因」生活,究竟有何特殊之處? 阿拉伯各民族如何以伊斯蘭的精神,薈萃成今日的半島七國? 臺灣阿拉伯文化研究的先行者、 首位在阿拉伯國家取得阿語博士學位的臺灣學者鄭慧慈教授, 以富有情感的優美筆觸,為您細細敘說阿拉伯半島的磨難與振興 諸多古老的歷史國度湮沒在滾滾黃沙下,阿拉伯眾多部落因伊斯蘭信仰而凝聚,又因教義歧異而分裂,但他們仍保有心中永恆的理想——曠野貝都因的豪情。半島部族的自強與崛起,撰寫出專屬於阿拉伯人的詩篇! ★前進荒漠,尋找貝都因——傳統的「阿拉伯人」 傳統貝都因熱情大方的待客之道,讓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不求回報地款待陌生人(三天!);堅持來者是客,因此即使訪客是仇敵,主人也必須招待對方三天才能復仇;即便主人家境貧困或遇災荒,仍寧願自己挨餓,也不會怠慢客人。擔心人生地不熟被欺負?不要緊,當你喝下主人招待的咖啡,主人就會保護你。 ★伊斯蘭——不只是宗教,更是心靈寄託與社會規範 伊斯蘭教打破部落階級,倡導平等觀、揚善禁惡;它重整阿拉伯社會,以縮減貧富差距為目標;它消弭部落鬥爭,闡揚社會公義。伊斯蘭教的興起,使阿拉伯半島成為當時的世界中心,不僅曾凝聚部落林立的阿拉伯人,更建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世界帝國。 ★與現實的鴻溝,地緣政治的衝突與挑戰 阿拉伯人在血統上分為南、北兩大部族,在伊斯蘭教興起前,雙方為敵對狀態;伊斯蘭教創立後,因繼承者糾紛及教義分裂,導致對立加劇,即使建立統一的帝國,也未能解決爭端,各大家族、部落聯盟成為實質統治者,使當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事務各自獨立。時至今日,阿拉伯半島的分歧仍未能消除。 從伊斯蘭興起前、被詩人傳唱的古文明時期,到伊斯蘭興起、曾一度建立起帝國卻因重心轉移而淪為邊陲的中世紀,以及進入近代被殖民、保護與各區域逐漸崛起的獨立時期。作者以半島的地理環境為經,以時間演進為緯,交織成阿拉伯這部古老且浩瀚的歷史,內容深入淺出,運用大量的阿拉伯原始史料及半島各國歷史學者之作品,充分顯現作者長年在阿拉伯與伊斯蘭文化領域的耕耘。本書對任何對於阿拉伯半島有興趣的讀者而言,都是不容錯過的巨作!
作者介紹 鄭慧慈-著鄭慧慈沙烏地阿拉伯紹德國王大學阿拉伯語文學博士,臺灣首位於阿拉伯國家獲得阿拉伯語文學博士者,曾任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教授、系主任以及外國語文學院院長,現為退休教授。曾在英國劍橋大學擔任訪問學者,並於巴拿馬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是巴拿馬大學第一位外籍榮譽客座教授,更是該學院第一位來自亞洲的客座教授。著有Khilāf al-Akhfash al-Awsaṭ ʿan Sībawayh min khilāl shurūḥ Al-Kitāb ḥatā nihāyah al-qarn ar-rābiʿ al-hijrī(《伊斯蘭曆四世紀末以前Al-Kitāb及其闡釋書中Sībawayh與al-Akhfash al-Awsaṭ的理論歧異》)、Taḥqīq Dīwān ʿĀmir bn aṭ-Ṭufayl(《ʿĀmir bn aṭ-Ṭufayl詩集考證》)等多本以阿拉伯文撰寫的專書,以及《伊拉克史——兩河流域的榮與辱》、《阿拉伯文學史》、《阿拉伯奇想千年》、《解讀阿拉伯——咖啡的故鄉.文學的國度》等書。
產品目錄 自序 第I篇阿拉伯半島溯源——土地與人群 第一章阿拉伯半島地理環境 第一節息加資 第二節納几德高原 第三節艾魯底 第四節魯卜厄卡立大沙漠 第五節葉門地區 第二章貝都因本質 第一節生活起居 第二節居民價值觀 第三章北阿拉伯文明 第一節阿拉伯人的起源 第二節佳薩西納人 第三節拉可姆人——阿拉伯諺語裡的族群 第四節納巴特人 第四章南阿拉伯文明 第一節薩巴俄人與馬因人 第二節金達人與息姆亞爾人 第Ⅱ篇阿拉伯伊斯蘭哈里發國時期(622~1517 年) 第五章穆罕默德與正統哈里發 第一節伊斯蘭教興起前半島的宗教與習俗 第二節天啟與統一 第三節分裂與背叛 第六章奧米雅時期的紛亂半島 第一節北遷 第二節遜尼與什葉仇恨火源 第三節息加資的堅持 第四節文化發展 第七章失落與自強 第一節阿拔斯時期以後多元文化的融合與衝突 第二節宗教政治理念的實踐 第Ⅲ篇殖民、保護與獨立(1517年~至今) 第八章納几德的崛起 第一節瓦哈比運動與沙烏地公國 第二節北部夏馬爾群山的角逐 第三節沙烏地阿拉伯王國(1932年~至今) 第九章紅海沿岸地區的勢力消長 第一節息加資與外國勢力 第二節葉門地區的糾結與分裂 第三節葉門阿拉伯共和國(1990年~至今) 第十章波斯灣沿海及離島的勢力消長 第一節外國勢力 第二節波斯灣沿海各國 第三節阿曼海岸地區國家 後記 附錄 大事年表 參考書目與文獻
書名 / | 阿拉伯半島史: 伊斯蘭的崛起與地緣爭霸 |
---|---|
作者 / | 鄭慧慈 |
簡介 / | 阿拉伯半島史: 伊斯蘭的崛起與地緣爭霸:,遍布荒蕪沙漠的阿拉伯,為何被羅馬人稱為「幸福阿拉伯」?令阿拉伯人難以忘懷的「貝都因」生活,究竟有何特殊之處?阿拉伯各民族 |
出版社 /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1475547 |
ISBN10 / | 9571475548 |
EAN / | 9789571475547 |
誠品26碼 / | 2682315741007 |
頁數 / | 288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5X1.5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臺灣阿拉伯文化研究的先行者、首位在阿拉伯國家取得阿語博士學位的臺灣學者鄭慧慈教授,以富有情感的優美筆觸,為您細細敘說阿拉伯半島的磨難與振興
自序 : 阿拉伯半島是阿拉伯人的故鄉,蘊含著阿拉伯民族的特質、阿拉伯人開創伊斯蘭文明的智慧、阿拉伯人的沉潛與阿拉伯人的再崛起。當然,這塊土地上也如同世界任何角落一樣,曾經荒蕪、沒落,曾經歷各民族以及各宗派的爭鬥、阿拉伯人的自相殘殺等反映人性弱點的殘酷事件。
基於半島地理環境與政教發展的特殊性,本書依據時間演進將半島的歷史發展劃分為伊斯蘭教興起以前的古文明時期、中世紀伊斯蘭教興起後的哈里發國時期、近現代阿拉伯半島被外族殖民與各國獨立時期等三個時期,各時期則依據半島各地區的發展而劃分。古文明時期因魯卜厄卡立大沙漠的阻隔而分為南、北阿拉伯。中世紀時期因伊斯蘭教興起於息加資,但文明重心隨即外移至半島外,半島呈現局部性的宗派政權發展狀態,絕大多數地區被疏忽,故根據哈里發國時代劃分為穆罕默德與正統哈里發執政、奧米雅家族執政、阿拔斯家族執政至鄂圖曼土耳其統治半島之前等三階段,以便能陳述伊斯蘭思想的源頭、宗派分歧的原因及其各自理念、中央政府與區域性宗派政權之間的關係等。在殖民、保護與獨立時期,半島各區域逐漸活躍,故劃分為納几德的崛起、紅海沿岸地區以及波斯灣沿海地區,俾能涵蓋今日半島七國的政經、文化發展情況。
筆者以少評論、多史實陳述的態度處理本書中各層面的歷史事件,而所謂的「史實」絕大多數參考阿拉伯原始資料,譬如古代史以八至九世紀的Ibn ishām、九世紀的Ibn Qutaybah、九至十世紀的aṭṬabarī、十二世紀的Ibn alJawzī、十二至十三世紀的Ibn alAthīr 和Yāqūt alḤamawī 、十四世紀的Ibn Khaldūn 和Ibn Kathīr 等人的著作。近現代史方面則參考諸如親身經歷十九至二十世紀半島大小事件並曾任艾卜杜.艾奇資國王顧問的著名歷史學者Ḥāfiẓ Wahbah 、鑽研半島女性問題的沙烏地女歷史學者Dalāl alḤarbī 以及半島各國的歷史學者作品,期待本書所述因此能更接近事實。
歷史文獻所記載的半島人物的生卒年以及歷史事件發生的年月,有時會各說不一,尤其是一些人物的出生年差異甚大或甚至出生年不詳,其原因在於半島部落人對此並不重視,加上早年半島社會使用伊斯蘭曆,伊曆年與公元年換算時必須有確切的月份記載才能準確,因此本書部分人物的生卒年與事件發生年代皆採用相對可靠的資料,並以問號代表史料並未記載該人物的生年等。此外,雖「公元」與「西元」在紀年上並無差別,但本書使用「公元」(Common Era) 而非「西元」(Anno Domini:主的年份)乃基於宗教中立原則,畢竟此書重點在敘述伊斯蘭國家的歷史。
本書大量的阿拉伯語詞彙使用國際通用的標準化羅馬拼音,以便讀者閱讀。十餘年前筆者製作出阿拉伯語二十八個子音結合六個母音和靜符所產生的各種音節的標準化漢譯表。其優點是讀者能適度的雙向還原其原文、避免相似音的混淆,但因相對應的漢字數量有限,有些音節在發音上難免與原文產生距離。另一方面,外語漢譯在台灣始終未能標準化,坊間書籍或網路上使用的漢譯方式非常混亂,為避免與大眾脫節,此書中極少數語詞也採用約定成俗的譯法以及三民書局的書籍音譯法(譬如奧米雅、阿拔斯、克爾白天房等),希望讀者因此不至於產生太大的異域感。
本書的阿拉伯語詞與句子的羅馬音譯,是依據阿拉伯語言學各層面的規則處理,譬如定冠詞al 後面連接的名詞,其第一個字母若是十四個月亮字母之一,則其羅馬拼音的al不變,譬如al`Azīz、alKhaṭṭāb、almu`allaqāt、alUmawī。若al 後面連接的名詞第一個字母是十四個太陽字母之一,則定冠詞的l 字母與名詞首字母產生逆行同化作用, 譬如adDahnā' 、nNufūd 、aṣṢiddīq、aṭṬā'if 。名詞陰性詞尾符號tā' 在停頓(alwaqf) 時須還原其本音,而拚譯成h,譬如Jazīrah、Tihāmah 等。另外,依據輔助音(hamzah alwaṣl) i 音增加與否的規則,人名若為二段以上的形式(亦即名+姓、名+父親名+姓、名+父親名+祖父名+姓……等),兩專有名詞之間的ibn (兒子) 不增加輔助音i,譬Tha`labah bn `Amr。但若專有名詞以ibn 開頭,則增加i,譬如Ibn Hishām。凡此皆依循阿拉伯語音、音韻及文字學規則處理。
在阿拉伯語句子的音譯上,本書採用「停頓」的規則;亦即句中各詞尾都顯現句法上的格位音, 句尾則不顯現尾音, 譬如Mā yawmu Ḥalīmata bisirr,省略句尾的in 音。
最後,凡是人為的事便無所謂「完美」,本書亦然,但求本書所述不脫離事實。
內文 : 第二章 貝都因本質
今日半島許多國家領袖家族崛起於納几德沙漠地區,絕大多數人民也來自沙漠部落,早年的生活型態都是貝都因式。儘管目前生活環境已經科技化,人們的性格與特質仍無法與貝都因脫鉤,許多都市居民仍然喜歡在野外擁有自己的電器化帳篷,放假時住在帳篷裡享受輕鬆的生活。各國政府的社會政策總會照顧貝都因,譬如在綠洲設立學校供貝都因孩童就學,或派遣教師至沙漠教學,讓現代文明深入帳篷。城市的定居生活型態與居無定所的貝都因生活形成半島人民最鮮明的分野。時代的演進無非是縮減後者的空間、增進前者的影響力,並讓兩者之間彼此相容與合作。
第一節 生活起居
一、追尋水草移動
貝都因以沙漠為家,不停地遷徙。每一個部落有他們專屬的水源地,若雨水不足,他們會求助鄰近部落,許多部落因此傾向彼此結盟或簽約相互扶持。一旦水源用盡,他們必須再遷徙。半島最早的交通工具是龜速的驢子,估計在公元前十二世紀開始使用駱駝運輸,但他們飼養駱駝、飲用駱駝奶更早上千餘年。
駱駝協助貝都因在沙漠中移動自如,他們的遷徙分成兩種:典型的貝都因放牧駱駝,他們的集體移動通常是駱駝隊成群的遷移,路程可達數千公里。個別零星的移動則往往是為了尋找水草。每次遷移都須做萬全的準備,凡飲食、衣物、寢具、求生工具等必須樣樣俱全,一旦疏忽,任何人都可能親身體驗浩瀚沙漠的無情。若遇乾旱期過長,導致椰棗樹及其他植物乾枯,除了要面對饑荒之外,還可能引發傳染病,譬如1899 年的大旱災便是如此。
另一種為放牧羊群的貝都因遷徙,羊群不比駱駝,無法長途跋涉,因此遷徙範圍頂多數百公里,通常他們會找尋有固定水源的地方停留,棲居地往往是可以灌溉、種植農作物的地區,有些貝都因因此轉牧為農,成為定居民。
二、就近取材
半島內地的飲食與靠海居民的飲食略有不同,內地人以食用小麥、米、肉、酸奶、椰棗為主;靠海居民則常吃海鮮,尤其以魚、蝦、肉和米飯為大宗。相對於城市人,一般貝都因生活困苦,久久才能吃一次肉,平日主要以奶酪及駱駝奶充飢,因此會保存糧食以便能安然度過饑荒。駱駝奶的益處甚多,據稱可以用來治療糖尿病,防止醣類積存體內,增加免疫力。富裕的貝都因通常是部落首領,他們的飲食內容多以米飯搭配肉。駱駝是貝都因的物質依賴;而馬匹則是用來征戰,是他們的精神依賴。
貝都因不僅吃駱駝肉、喝駱駝奶、製作駱駝油脂、使用駱駝皮毛禦寒或製作器皿、用駱駝的糞便當燃料,他們更以駱駝尿洗頭髮和洗澡,在嚴寒的冬天會將雙手浸在駱駝尿裡取暖。以梭梭草為主食的駱駝尿液是貝都因習慣使用的保養品和藥方,因為尿中含有抗生素、鉀以及其他礦物質,他們認為可以用來治療傷口、眼疾和白斑病等皮膚病。許多貝都因還會藉由喝駱駝尿來清腸胃或治療腫瘤,尤其是治療乳癌和肝癌,一些骨質疏鬆者認為喝駱駝尿能強健骨骼和牙齒。結婚前的女孩為了保持長髮的光澤,尤其喜歡用駱駝尿洗頭,她們相信長期使用可以讓稀疏的頭髮變濃密、讓頭髮長得快,使乾性頭髮變得有光澤、有彈性,還能治療禿頭和頭癬。懷孕的女人還會使用駱駝尿來防止掉髮,作為補充頭皮的養分。使用方式通常每星期一、二次,在洗澡之前兩小時左右,先用駱駝尿洗髮並按摩直至滲透毛囊後,將頭罩起來,讓尿液充分發揮治療作用再清洗乾淨。
羊群和駱駝若遭遇傳染病,貝都因往往損失慘重。最嚴重的羊群傳染病是胸膜肺炎,染病的羊隻會不停咳嗽到死。貝都因通常會將染病羊的肺曬乾,在生病的羊耳朵上割出一道傷痕,再割病死羊的一塊肺乾放在傷處,他們認為這樣做能讓染病的羊康復。馬或駱駝也有牠們的傳染病,貝都因會將健康的牲畜隔離,以免交叉染疫。
直到二十世紀上半葉,半島平民與王室都還在使用藥草及傳統的灸、烙、摘除等方式治病,尤其是內科疾病方面。當時西方人帶進來的現代醫學技術與醫療往往伴隨著傳教的目的,在半島人多數為文盲的情況下,更加難以獲得信任,他們最尊崇的醫療方式是所謂的「聖醫」,亦即聖訓教導人們的醫療經驗。經常陪伴在艾卜杜‧艾奇資國王身邊的政治顧問哈菲若‧瓦合巴(Ḥāfiẓ Wahbah) 提及半島人們流傳或迷信於一些奇怪的部落習俗,譬如長膿瘡的人,家屬會拿著一杯水或一杯油到清真寺門口等待做完禮拜的人出來吐口水在杯子裡當作藥水。治療罹患結膜炎的小孩,他們不清潔他的眼睛,而是禁止他吃某些食物,因此往往導致眼盲。若受槍傷,子彈無法取出,他們會讓傷患食用野牛肉,因為他們認為野牛肉是唯一能治癒槍彈傷患的食物,因此半島人們都將野牛肉當作珍貴的禮物。
三、穿著順應大自然
早在伊斯蘭教興起以前,半島男性的穿著便是長衫、外袍、頭巾或纏頭巾。隨著時代演進,頭巾有許多款式,包含棉質四方形黑白相間格子花紋或純白的頭巾、有金邊刺繡的夏勒庫(shālkū) 白色頭巾,頭巾上面再戴上穆邑姆(mu`imm) 或頭箍。不同部落的男人戴頭箍的方式各不相同。阿拉伯頭巾有很多作用,豔陽下可以免於曬傷,沙暴來時可以擋風沙,夜晚或冬天可以保暖,受傷時的繃帶、擔架布。男性平時穿著寬鬆的白色長袍,有助於風的循環,也可以折射豔陽。冬天他們會穿上黑色或栗色的毛料外袍。從前男性並不一定會戴固定頭巾的小白帽(ṭāqīyah),後來人人都會在頭巾之下戴棉質的小白帽,有些還會戴駱駝毛製的小帽。他們也不像過去在頭巾上面再戴頭巾,而是戴頭箍。過去貝都因男女都不穿鞋,僅將棉布裹在腳上,現在貝都因腳上不只穿起駱駝皮或橡膠鞋,還搭配著駱駝毛織的襪子。
貝都因女性的身材纖瘦,個性羞澀,聲音清亮悅耳。她們戴薄面紗,衣服寬鬆偏厚,在烈陽下不至於透光。手上和臉上常有刺青,喜歡佩戴耳環、項鍊,腳上戴有吊飾的腳環,身上塗抹丁香水。即使是婚禮慶典上,他們也是穿一樣的衣服。從服裝的款式、質料和穿著方式可以看出是哪一個部落的人,彼此相鄰的部落,服裝相似度很高。各部落酋長的衣服會使用金邊或銀邊作裝飾,外袍較華麗,一眼便能看出來。
四、居住求安全
半島定居民以及貝都因都相當重視居住安全,若靠近別人或甚至自家的帳篷都要高聲道平安,以免驚嚇到親友或外人。即使認為屋內沒人也會大聲道平安,這是源自伊斯蘭禮教,《古蘭經》云:「你們進家門的時候,當對自己道平安真主所制定的、吉祥而優美的祝詞。」(24:61)
即便是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半島的城市居民及貝都因多數仍歸屬於某部落。城市社會階層分成上階層的王公貴族、名人以及低階層的一般民眾,各有不同的稱謂。有些城市居民脫離部落很久,對部落的歸屬感很低;有些基於氣候因素無法生活,轉為務農或從商,但這些人對部落的歸屬感仍很強烈。定居民往往仍以部落名稱稱呼彼此,譬如稱對方是「烏乃撒人」(`Unayzah) 等。他們脫離游牧生活,往往還是無法脫離過去傳統生活的危機意識,特別重視安全。因此,譬如歷史上納几德地區的城市會建築高聳的城牆,城牆上建築瞭望塔,以便監視周遭狀況,維護城市安全。早年他們的房屋會使用泥土和小石頭,或用泥土混棕櫚葉建造,甚至為防盜賊而不開窗戶,僅在接近屋頂處保留很小的通風口,讓陽光能照進屋中。大多數房屋僅有一層,房間有大有小;若是兩層樓,下層往往是牲畜圈、工作房、儲糧倉等,有些房屋裡面甚至會挖水井。今日城市居民住屋會建築高牆維護隱私與安全,經濟富裕者的住宅猶如應有盡有的皇宮。貝都因居住的羊毛帳篷則分為男人區和女人區,中間用女人製作的「格堤厄」(qāṭi`) 隔開。男人區會有男主人煮咖啡的器皿和簡單設備,是貝都因好客的表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