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盛宴: 餐盤裡的歐洲文化史 | 誠品線上

More Than a Feast: European Cultural History on a Plate

作者 周惠民
出版社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不只是盛宴: 餐盤裡的歐洲文化史:蒲慕州(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周惠民教授講授飲食文化史多年,如今集結教學精華,成此歐洲飲食文化史,在中文出版界極為難得。本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來一場穿梭時空的歷史饗宴,嘗盡歐洲文化的百年滋味。 ★內附10份食譜,動手跟著做,煮一桌跨越時間的美味盛宴★ ★全彩印刷,用經典手稿、繪畫和照片,讓你大飽「眼」福★ 學者好評 蒲慕州|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 熊秉真|國際哲學及人文學科理事會(CIPSH)秘書長 彭廣林|東吳大學音樂系教授兼主任 ──誠摯推薦 蒲慕州(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周惠民教授講授飲食文化史多年,如今集結教學精華,成此歐洲飲食文化史,在中文出版界極為難得。本書不但可讀性高,內容亦極豐富,由史前以至當代,熔歷史與飲食文化於一爐,佐以現代營養學知識,堪稱為知識界提供一場盛宴,值得收藏。」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是不變的真理。人類需要進食才能生存,唯有活下去才能夠建構文明,而文明的各種發展又反過來影響人們的飲食習慣,也因此「吃」成了一門窺探過往生活與文化的大學問! ▲ 站著吃、坐著吃,還是躺著吃最對味! 在現代媽媽們的眼中,古希臘、羅馬人肯定最沒有吃相的一群人。從當時的繪畫和陶器裝飾來看,可以發現古希臘和羅馬的上層階級喜歡慵懶的躺在床上或躺椅上,讓僕人服侍用餐,享受眼前的歌舞表演。對他們來說,這種最快活的進食方式,也是權力和富貴的象徵。 ▲ 齋戒限制多,什麼好料都不能吃?沒關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中世紀人們的生活繞著基督教信仰轉。根據教會規定,信徒每年都要花上近一百五十天齋戒──一天只能吃一餐,且不能食用恆溫動物。但是人們實在難控制愛吃的嘴,想方設法找出齋戒漏洞,素雞素鵝還只是小意思,最大膽的是把烤乳豬當作「鯉魚」販賣,或是把獵物趕到水邊,再以「水產」之名抓起來大快朵頤。 ▲不要拿桌巾擤鼻涕,這個很難做到嗎? 對生活在十五、十六世紀之交的人文學者伊拉斯莫斯來說,跟其他人一起用餐有時還真是個折磨,人們不是把吃過的骨頭又吐回餐盤中,就是隨興拿起桌巾擦擦掛在臉上的鼻涕。人文學者看了直搖頭,只好動筆寫出「用餐禮儀教戰手則」,想要以此樹立新的禮儀規範,提升文化和生活的品質,藉此反映當時不斷進步的社會和經濟環境。 ▲ 刀叉是今日西餐必備,但是歐洲人過去認為用手抓飯最好吃? 雖然叉子在十世紀左右已從拜占庭帝國傳入歐洲,但是十八世紀以前,歐洲人僅將叉子視為廚具,而非進食工具,且多以手取食。人們不用叉子的原因很多,其中包含叉子神似惡魔的武器、用手進食才榮耀上帝賜予的食物、使用叉子有損男子氣概等等。也因此號稱「太陽王」的老饕路易十四終其一生只用雙手吃飯,對他來說這才是最man的用餐方式。 ▲ 當國民嗜酒成性,什麼才是阻止人民酗酒的妙招? 十八世紀之後,酒精飲品的價格下降,歐洲各國人民花大錢在飲酒作樂上,竟造成滿街醉漢、社會問題頻傳的「酒精瘟疫」。統治者們祭出各種方法要求人民節制飲酒,其中最特殊的懲罰是莫過於俄羅斯的「酩酊勳章」,勳章以鐵打製,重達七公斤。醉漢被警察逮捕後,必須掛著勳章生活一個星期。或許被勳章重得喘不過氣,又被路人投以異樣眼光的醉漢,從此能改過自新。 ▲ 炫富不用大張旗鼓,舶來品才是最低調而奢華味道! 自古以來,異國商品一直是財富的象徵,唯有富人、統治者才能花錢不手軟,從世界各地購入昂貴的胡椒、肉桂、丁香等香料,讓菜餚嘗起來更特殊、高雅。而此類食材也常出現在靜物畫中,不是散落在餐盤上,就是藏在特殊餐點之中,處處暗示富貴人家驚人的購買力。 《不只是盛宴:餐盤裡的歐洲文化史》梳理歐洲千年來的飲食文化史,從日常的吃喝瑣事──找尋食材、烹飪技巧、進食模式,帶你認識更有趣、更立體的過去,讓你發現原來人們的飲食,和政治變遷、經貿發展、宗教信仰、科技進步和階級差異等大歷史課題息息相關!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蒲慕州(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 「周惠民教授講授飲食文化史多年,如今集結教學精華,成此歐洲飲食文化史,在中文出版界極為難得。本書不但可讀性高,內容亦極豐富,由史前以至當代,熔歷史與飲食文化於一爐,佐以現代營養學知識,堪稱為知識界提供一場盛宴,值得收藏。」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周惠民-著周惠民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德國弗萊堡大學歷史研究所。獲博士學位後,任教於政治大學歷史學系。近年來研究主題包括中德關係史、德國史及飲食文化史,並主持中國近代史研究項目。著作包括Taiwan Unter Japanischer Kolonialherrschaft(《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德國對華政策研究》、《德國史──中歐強權的起伏》、《愛爾蘭史──詩人與歌者的國度》、《飲膳佳會──餐桌上的文化史》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 導論 第一章俶載南畝,我藝黍稷:人類飲食文化的起源 石器時代的區分 舊石器時代的基本樣貌 舊石器時代的飲食 舊石器飲食的新設計──地瓜甜椒燉羊肉 新石器時代的基本樣貌 從採集到農耕 新石器時代的農業發展 新石器時代的飲食樣貌 人類相食與疾病 第二章稅熟貢新,有無互通:埃及、希臘與羅馬的飲食文化 埃及的物產與飲食文化 埃及的食材 烹飪與進餐 希臘的物產與飲食文化 希臘的主食 斯巴達的家常菜──斯巴達黑湯 希臘的飲料 香料與調味 希臘的用餐習慣 羅馬的飲食文化 羅馬人如何用餐 典型的羅馬主菜 食物運補及饑荒問題 羅馬帝國時期的香料貿易 第三章具膳餐飯,適口充腸:中世紀初期西歐地區的平民飲食 五世紀左右的西歐的自然與人文發展 日常食品 日常飲品 調味料與香料 廚房的發展 如何保存食物 營養與熱量 富人的佳餚──雞肉佐扁桃仁石榴醬汁 文學作品中的飲食文化 第四章肆筵設席,鼓瑟吹笙:中世紀時期貴族的飲食文化 日耳曼人的羅馬化 五世紀後的西歐變遷 西歐文化融合後的飲食方式 貴族飲食的文獻資料 國王宴會上的美饌──烤鵝佐夫人醬汁 貴族的共通飲食文化 貴族的飲食內容 飲食與疾病 第五章飲食以時,祭祀烝嘗:中世紀中後期的飲食文化 十四世紀後的歐洲 齋戒與飲食文化 挑戰齋戒規範──史托倫麵包 飲食中的階級差異 特殊食材的輸人 飲酒風氣的盛行 第六章富而好禮,好爵自縻:中世紀中後期的餐具與餐桌禮儀 義大利地區的發展 飲食文化與階級社會 中世紀晚期的貴族宴飲 貴族盛宴的甜點──紅酒燉梨 歐洲飲食新文化 東方飲料輸入後的改變 第七章遠者徠之,多多益善:大航海時代源於香料需求 來自中南美洲的新物種 四碳植物:蔗糖 咖啡 茶葉 香料 香料貿易新路線 香料貿易的內容 廣受歡迎的香料飲品──香甜紅酒 第八章世祿侈富,足兵足食:十八世紀的歐洲飲食文化 工業革命前期的經濟與社會文化變遷 香料逐漸普及 工業革命以後烹飪環境的改變 從食譜看新的烹調方式 經典節慶食物──耶誕布丁 飲酒文化的改變 第九章間關萬里,飲食交流:十九世紀前期的飲食文化 飲食場所的變遷 近代餐館的變化 十九世紀中期以後的餐飲發展 俄國宮廷的最愛──家常版歐羅夫小牛肉 新的進食方式 歐洲飲食文化向北美傳播 第十章九鼎八簋,簞食一瓢:二十世紀以後的新發展 冷凍技術保存食物 速食工業興起 食品化學、生物科技與飲食概念 新的飲食創造:分子廚藝 分子廚藝的先聲──頭起司 新的飲食文化:慢食運動(slow food) 結論:為什麼要認識歐洲飲食文化 進階閱讀參考書目

商品規格

書名 / 不只是盛宴: 餐盤裡的歐洲文化史
作者 / 周惠民
簡介 / 不只是盛宴: 餐盤裡的歐洲文化史:蒲慕州(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周惠民教授講授飲食文化史多年,如今集結教學精華,成此歐洲飲食文化史,在中文出版界極為難得。本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1475011
ISBN10 / 9571475017
EAN / 9789571475011
誠品26碼 / 2682272402003
頁數 / 40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X1.8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來一場穿梭時空的歷史饗宴,嘗盡歐洲文化的百年滋味。
本書梳理歐洲千年來的飲食文化史,從日常的吃喝瑣事──找尋食材、烹飪技巧、進食模式,帶你認識更有趣、更立體的過去,讓你發現原來人們的飲食,和政治變遷、經貿發展、宗教信仰、科技進步和階級差異等大歷史課題息息相關!

試閱文字

自序 : 教書三十餘年,歷經歷史教育的變遷。初登杏壇時,課程循序漸進,歷朝歷代,均屬必修,因而負擔了西洋通史、西洋近古史等課程。稍後,西洋史改稱世界史,乍聽之下,從原本以歐洲史為主的課程內容,必須包山包海。實際上也不然。生也有涯,知也無涯,如何將同一時段的印度、非洲一並講授?但仍必須配合「時代精神」,擴大教學內容。如此又過了數年之後,博雅教育成為大學教學重點,於是乎「本系」學分儘量減少,學生必須修習他系課程。這倒也修正美式教育的「科系」劃分,回歸歐洲大學的多領域學習。但如此一來,歷史系課程內容又需調整,開設各種專史,為「他系」學生啟蒙,引領這些學生「入行」,於是乎又開設了文化史、飲食史。學期有限,內容無窮,因此教學內容必須收束一些,文化史成了「歐洲文化史」,飲食史則是「歐洲飲食史」。不過即便是歐洲,地理廣袤、民族多元,如何一言以蔽之?又對歐洲飲食史自我設限,以西歐為主。有「主」必然有「從」。歐洲飲食的亞洲元素甚多,香料就得溯源到南亞次大陸,食材還有來自拉丁美洲。討論不同課題時,又自動擴張到「世界飲食史」。但篇幅有限,頗費思量。
教書絕對不是自由業,大學教師每週鐘點不多,冗物卻紛至沓來,這裡要評鑑,哪裡要研討,一本飲食文化史竟然耗費十餘年。直到退休之後,才稍得清閒,開始整理舊稿,清理文債。於焉有這本飲食文化史。只是書寫時間超過十年,眼界不同,想法有異,如何能使其前後串連?頗費思量。經與助理反覆磋商,才有今日面貌。一愚之得,尚祈方家正之。



周惠民


於石碇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