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人的故事 III: 勝者的迷思 (第2版) | 誠品線上

ローマ人の物語 III: 勝者の混迷

作者 塩野七生
出版社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羅馬人的故事 III: 勝者的迷思 (第2版):榮獲「義大利國家功勞勳章」的日本作家【暢銷30年代表作】全新改版戰勝迦太基!羅馬共和稱霸地中海!然而,內部問題卻一再浮現貧富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榮獲「義大利國家功勞勳章」的日本作家 【暢銷30年代表作】全新改版 戰勝迦太基!羅馬共和稱霸地中海! 然而,內部問題卻一再浮現 貧富差距、軍隊私有化、農民喪失土地 羅馬共和真的能繼續偉大下去嗎? ★全球熱銷千萬冊,一部述說「羅馬何以成為羅馬」的磅礴史詩 ★日本文化功勞者、司馬遼太郎賞得主──塩野七生代表作 ★從崛起、壯大到轉折、衰敗,全面剖析羅馬,帶您看見羅馬千年的輝煌與落寞 擊敗迦太基後,成為「勝者」的羅馬在地中海上再無敵手!土地、奴隸、金錢源源不絕地流入羅馬,卻盡納入元老院等富有階級的口袋中!造成貧富差距擴大、農地賣地求生,改革的聲浪愈來愈強烈。 但......改革會順利嗎? 既得利益者的阻撓,竟演變成「平民派」與「元老院派」的抗爭;軍、政強人應時而生,令後世稱頌的共和體制悄然走向「獨裁」之路。然而,羅馬仍沉浸於「地中海是我們的海」的勝者思維中,卻未看到「羅馬內亂」已近在眼前。 ◎敵人竟是自己?──流淌著鮮血的格古拉兄弟改革 西元前一四六年,羅馬戰勝迦太基、迎來共和時期的巔峰時刻。但看似強大的羅馬,內部卻隱藏著諸多隱患:農民喪失土地、貧富差距過大、財富掌握在元老院等富有階級的手中。 眼見失業人口增加,格古拉兄弟相繼就任護民官,以改革羅馬社會為目標,推動一系列的改革計畫,卻遭到元老院的百般阻撓:哥哥提伯留斯先是被冠上「專制者」的名義,遭亂棒活活打死;弟弟蓋烏斯則被逼到臺伯河沿岸的小森林中,與一同逃亡的奴隸死於荒郊野外。 對羅馬人而言,格古拉兄弟改革期間可以說是「戰爭的世紀」,但不同於前三次布尼克戰役的是,敵人並不是迦太基等「外敵」,而是羅馬人本身,也就是所謂的「內敵」!而這樣混亂的局勢,會對「羅馬共和」造成什麼影響? ◎羅馬內亂前兆?──馬留斯與蘇拉的武力奪權時代 格古拉兄弟改革失敗後,羅馬的失業問題仍未解決,加上元老院下令出征北非努米底亞王國,身為底層的平民苦不堪言,義務服役的羅馬士兵更是士氣低落、擔憂家計。 看著士兵們不斷哀聲嘆氣,平民出身的將領馬留斯毅然決然地參選執政官,並在就任後著手改革軍政,以募兵制創造新興職業──「軍人」,解決無業者的就業問題;與此同時,出身名門貴族的蘇拉嶄露頭角,在西元前九十八年的同盟者戰爭中奪取勝利,穩固羅馬在地中海的霸主之位,並就任執政官、著手編制遠征東方的軍隊! 眼看蘇拉逐漸掌握權力核心,馬留斯心急如焚,決定與蘇拉爭奪總司令之位,成功逼迫蘇拉離開羅馬。但馬留斯無論如何也沒有預料到,蘇拉此次的離開,竟演變成一次又一次的軍事政變!最終,蘇拉重返羅馬,斬殺馬留斯同夥,脅迫元老院任命他為「獨裁官」。 進入「混亂時期」的羅馬,究竟該何去何從? ◎超新星龐培來了! 在蘇拉與馬留斯的政爭中,年僅二十三歲的軍事奇才──龐培投靠到蘇拉陣營,他以二十五歲之姿成為羅馬最年輕的凱旋將軍,甚至蘇拉半開玩笑地為龐培加上「大帝」的尊稱。這位在羅馬共和晚期與凱撒、克拉蘇並稱「三頭政治」的軍界新星,究竟有何種長才? 西元前七十四年,面對蘇拉的逝世,羅馬內部群龍無首。受蘇拉賞識的龐培,以二十多歲的年紀力壓同期將領,平定屬省西班牙的叛亂,並向東征討希臘的潘斯特王、敘利亞的塞流卡斯王朝,穩固羅馬在中、近東的霸業! 對於羅馬人而言,百戰百勝的龐培毫無疑問是個「偉大的人」,但羅馬歷史上真正偉大的「大人物」,似乎另有其人......? 【羅馬人的故事 系列特色】 ˙暢銷三十年的磅礴史詩:描繪羅馬從誕生、發跡,歷經崛起壯大,終致破滅衰亡的過程,帶您一覽羅馬千年來的奮鬥、輝煌與殞落。想深入了解羅馬,本系列是不可錯過的必讀經典之作! ˙大時代下「人」的故事:除了陳述事件發展外,本系列更琢磨於「人性」的描寫,以同理眼光凝視羅馬人的經歷,細膩刻劃羅馬人的內心與行事動機,為讀者建構出栩栩如生的「羅馬人」的形象。 ˙跨越時空的交流與對話:作者詳盡蒐羅史籍與資料,如古羅馬史學家李維斯《羅馬史》、古希臘史學家波力比維斯《歷史》、凱撒《高盧戰記》等素材,以史實為基礎,透過生動的文字,帶您神遊古羅馬時代,與羅馬人進行一場跨時空交流。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專文導讀|翁嘉聲(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齊聲推薦| 邢義田(中央研究院院士 歷史語言研究所通訊研究員) 范姜士璁(中興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神奇海獅(作家、知名歷史部落客) seayu(即食歷史專欄作家) ★塩野七生以充滿想像力的文筆,透過故事般的方式詳細講述羅馬人成就的「豐功偉業」。......這套作品在日本暢銷超過三十年,透過翻譯也是華文世界裡有關羅馬史最受歡迎的著作。(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翁嘉聲) ★宛如真的回到古羅馬,看到當年的凱撒、龐培......就是這套書讓我發現,生動的故事與嚴謹的歷史是可以並存的。(作家、知名歷史部落客神奇海獅)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塩野七生─著;林雪婷─譯塩野七生1937年7月生於東京,畢業於學習院大學文學部哲學系,1963~1968年間遊學義大利。1968年開始寫作,於《中央公論》發表〈文藝復興的女性〉。1970年,首部長篇作品《凱撒波吉耳抑或優雅的冷酷》獲頒每日出版文化賞,之後長住義大利。1982年以《海都物語》得到三多利學藝賞。1983年,獲頒菊池寬賞。自1992年起,以羅馬帝國千年興亡為題,著手寫作《羅馬人的故事》系列,並以每年一部作品的速度發表。1993年《羅馬人的故事I》獲頒新潮學藝賞。1999年再獲司馬遼太郎賞。2001年發行《塩野七生文藝復興著作集》共七冊。2002年榮獲義大利政府頒授國家功勞勳章。2005年獲日本政府頒贈紫綬褒章,2007年再獲文部科學省評選為文化功勞者。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三十周年經典紀念版序 修訂二版說明 序言 第一章 格拉古兄弟時代 (西元前一三三年~前一二O年) 第二章 馬留斯與蘇拉時代 (西元前一二O年~前七十八年) 第三章 龐培時代 (西元前七十八年~前六十三年) 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

商品規格

書名 / 羅馬人的故事 III: 勝者的迷思 (第2版)
作者 / 塩野七生
簡介 / 羅馬人的故事 III: 勝者的迷思 (第2版):榮獲「義大利國家功勞勳章」的日本作家【暢銷30年代表作】全新改版戰勝迦太基!羅馬共和稱霸地中海!然而,內部問題卻一再浮現貧富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1472362
ISBN10 / 9571472360
EAN / 9789571472362
誠品26碼 / 2682236916003
頁數 / 26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X1.4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戰勝迦太基!羅馬共和稱霸地中海!
然而,內部問題卻一再浮現
貧富差距、軍隊私有化、農民喪失土地
羅馬共和真的能繼續偉大下去嗎?

試閱文字

自序 : 三十周年經典紀念版序

《羅馬人的故事》新版發售之際,作者送給臺灣讀者的話
這部既不算是研究歷史的專業書籍,也不是歷史小說,在歐洲稱之為「歷史散文」的作品,我持續執筆了半世紀多,最在意的其中一件事情就是,為什麼這個國家能在完全認同個人思想與表現的同時,維持歷時長久的獨立與繁榮。
因而執筆了《羅馬人的故事》與《海都物語》兩部作品。《羅馬人的故事》是為了想知道大國發生過什麼事。另一部《海都物語》則是因為想了解,為何即使是小國,在確保個人思想與自由表達下,同時也能達成國家的獨立與繁榮。
其次,舉例古羅馬帝國與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威尼斯共和國作為代表大國與小國的典範,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這兩國即使國家規模大小有所不同,卻都有能享逾千年長壽的共同點。
有些國家在鎖國的情況下也維持了長治久安。像是古希臘的斯巴達或江戶時期的日本。然而,持續開國方針而能長命百歲的國家卻很少。羅馬與威尼斯在這部份也有相同點。
我同樣建議目前居住在臺灣的各位讀者也務必閱讀《海都物語》。因為日本也是小國,而臺灣也是小國之一。小國自有小國的生存之道,只要正視這個事實,也有付諸實行的強烈意志,就會讓國家邁向獨立與繁榮。
還有,如果可以的話,再推薦各位閱讀我的另一部「文藝復興小說」(暫譯,原名「小説イタリア・ルネサンス」)全四集,我會感到十分榮幸。在這部作品中我創造了兩位虛構的主角穿插在這段真實的歷史中。希望能讓讀者領會,個人的思想與表達的自由如何能成為創新的泉源。幾乎也可以換句話說,在那種無法保證絕對自由的社會下不會產生創新。因為正是這種自由,誕生了達文西與米開朗基羅為首的義大利文藝復興。而佛羅倫斯、威尼斯,無論在地理、人口規模上都只能算是小國。
儘管如此,大國的磨難也並未比小國少。羅馬與威尼斯相比的話,無論「磨難」的種類或數量,都令人感到十分類似吧。我覺得這才是閱讀歷史真正的樂趣。因為畢竟可以說「歷史總是一再重演,只是表現的型態不同」。

二O二二年春天,於羅馬


塩野七生

試閱文字

內文 : 西元前八十七年離開義大利來到希臘的蘇拉,雖然身在國外,卻十分在意羅馬所發生的一切。雖然當時資訊不發達,但是蘇拉了解到收集情報的重要性,因此他對羅馬的情勢瞭若指掌。
蘇拉與潘特斯王一樣了解到要壓制希臘就必須清楚雅典的動向,因此他抵達希臘之後的第一要務,就是著手進行雅典攻略戰。當他知道羅馬方面已經派兵前來希臘時,他完全不動聲色,彷彿一切平靜無事。
蘇拉非常清楚不可能有救兵幫助自己,更不奢望有人會提供物資,一切都只能就地取材。最令他感到頭痛的是缺乏海軍;如果無法取得八公里外的外港皮留斯就不可能成功地攻陷雅典,而能否攻下皮留斯的關鍵就在於海軍的裝備了!米斯里達茲六世手中握有愛琴海的制海權,如果無法取得皮留斯,那麼遠征米斯里達茲六世根據地小亞細亞也是凶多吉少。
蘇拉抵達希臘第一年就派幕僚盧加拉斯(Lucius Licinius Lucullus) 負責編制海軍,盧加拉斯的任務是到羅馬的同盟國羅德斯島、塞浦路斯島和埃及訪問,請求這些國家派遣海軍支援。陸軍方面就只好善用蘇拉手下的軍隊了!結果總共有五個軍團,步兵三萬及騎兵五千名。
至於軍用物資方面,蘇拉看上希臘著名神殿中供奉的寶物。在這些神殿中,收藏許多信徒奉獻的珍貴寶物,金銀貨幣也不在少數,因此蘇拉派人前往各個神殿沒收這些財物。
所有信徒奉獻的寶物都應該屬於神的物品,希臘的神是希臘文化的代表之一,因此普魯塔克就曾經感嘆地說:

「能夠像大西比奧一樣尊重希臘文化的人早已經不存在了。」

蘇拉並非一言不發地掠奪財物,他事先寫信給各個神祇官,言明事後一定會如數奉還,因此請神祇官們要仔細地清點財物。
負責執行沒收任務的是希臘人,當這些人走進神殿時,他們聽到神殿最深處傳來怪聲,神祇官說那是阿波羅神演奏魯特琴(Lute,古代的樂器之一)的聲音,這些人因而不敢再拿神殿中的寶物,空手而回。他們向蘇拉報告一切經過之後,蘇拉並沒有發怒,而是說:

「你們不了解神的旨意所以才會害怕。那個樂聲是表示神同意將寶物捐獻出來,所以你們應該可以安心地將寶物帶回才是!」

蘇拉真是會愚弄人!後來又有一段小插曲。蘇拉要求雅典無條件開城,雅典派使節前來交涉,使節一一陳述希臘的歷史與希臘文化珍貴之處,蘇拉卻告訴使節:

「你這番精闢的演說好像是在勸我向雅典投誠,很可惜我是羅馬公民,我不是為了學習希臘文化而來,而是來鎮壓雅典反羅馬的暴動!」

最後雅典答應無條件開城,蘇拉對雅典公民承諾:

「看在少數優秀份子的份上,我原諒多數人;看在少數優秀犧牲者的份上,我會原諒活著的人。」

蘇拉不允許戰敗的雅典人被賣為奴隸。另外,後世的我們可以拜讀亞里斯多德的作品也得歸功於蘇拉,是他發現了亞里斯多德的作品,並且將作品帶回羅馬。而蘇拉在雅典攻略時,其攻城武器所需的木材,全部砍伐自亞里斯多德創立的學園內的森林。
要攻占一個都市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即使西元前一世紀當時,雅典非常衰弱,攻防等等都需要花上一段時間;而且在雅典攻略戰中,必須同時攻擊雅典及外港皮留斯,因此羅馬軍隊只好將軍力一分為二。另外,負責海軍編制的盧加拉斯一直都沒有歸營;要求埃及派遣軍船支援一事也沒有回音。自從西元前一三三年以來,長達五十年間一直支持羅馬的同盟國此刻也必須開始檢討其必要性,因此這回的攻防戰似乎得花上一段時間。即使如此,雅典攻防戰迅速地在西元前八十六年三月一日結束,這完全是因為蘇拉急欲結束戰事的緣故。有情報顯示, 十二萬潘特斯大軍已經越過黑海海峽進入雅典本土了。
五十二歲的蘇拉駐軍在已向羅馬投誠的雅典,主動北上準備在希臘中部予以迎頭痛擊。面對敵人的十二萬大軍,蘇拉可使用的軍隊只有三萬人,面對敵人擁有人數上的優勢,蘇拉認為與其防守不如主動攻擊。
蘇拉還有另一點不利。希臘中部一都市國家底比斯早已歸順米斯里達茲六世,而這個地方卻又是預定的戰場。蘇拉不僅要面對十二萬大軍,而且必須在敵人的土地上戰鬥。
西元前八十六年春天,兩軍在離底比斯西方十五公里處的一平原上對陣。擁有十萬步兵、一萬騎兵以及九十輛戰車的潘特斯軍在平原上擺開陣勢,步兵是拿著長槍的希臘式重裝步兵, 戰車則是在車輪上裝有鎌刀的亞洲式戰車,完全是米斯里達茲六世的寫照。總指揮為來自中東的阿魯凱歐拉司將軍。相較之下,二萬五千名拿著短槍配上雙刃短劍的重裝步兵以及五千騎兵的羅馬軍,似乎不是對手。
但是戰火很快地就熄滅,而且整個戰事主導全都操縱在蘇拉的手中。轉動著鎌刀的戰車就像是當年扎馬戰役時的象群,先是被引誘衝過頭,然後在忙著煞車時,敵人一湧而上,被迫脫離戰線。
希臘的重裝步兵向來以前鋒犀利引以為傲,但兩翼及後方薄弱,必須靠騎兵彌補,然而潘特斯的騎兵團只會仗著人多,毫無戰術可言,結果被蘇拉以靈活的中隊調度,遠遠箝制在主力重裝步兵團之外。
馬留斯軍制改革之後,羅馬軍還是採用縱三列橫十列的中隊,這種傳統陣式的優點,在於軍隊可依戰況的需要隨時更改戰術,軍隊可以隨機應變。
潘特斯軍與羅馬軍隊最初對陣的結果是,潘特斯軍共有十萬名士兵陣亡或被俘虜,將近一萬人逃走;羅馬卻只有十二人犧牲。會戰結束後點名未到的有十四人,到了太陽下山後又有兩名士兵回來報到。這個記錄超越了亞歷山大以及漢尼拔,創下羅馬戰史上的新記錄。
在這次會戰後,先前一直依附於潘特斯陣營的城市國家底比斯,有一半的領土遭到沒收, 被沒收的土地全數分配給阿波羅等神殿,以作為取走寶物的補償。
東方的君王不會親自領軍作戰,通常君王會把戰爭失敗的原因歸咎於總司令官能力不足。這次會戰之後,米斯里達茲六世仍然認為只要換上新的指揮官就可以打敗蘇拉。
幾個月之後,八萬潘特斯軍又越過黑海海峽。第一次會戰後,蘇拉的軍隊並沒有回到雅典,因此他又率領羅馬軍繼續北上迎戰。對陣的結果又是蘇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回潘特斯軍隊只有一萬五千人戰死,戰死人數少於第一次會戰的主因是,蘇拉下令不要將敵軍殺死,而是要將他們俘虜。蘇拉將這些俘虜當成奴隸賣出,獲得了一筆可觀的經費。羅德斯島被羅馬指定為自由港,此地奴隸市場一向活絡,此後不斷有希臘、亞洲的商人前來買賣奴隸。
羅馬軍隊連續兩次大勝,使希臘人認清了事實。當初米斯里達茲六世大張旗鼓要將希臘人從羅馬的手中解放出來,而今希臘人領悟到跟隨著潘特斯國王才是不智之舉。
雖然希臘的局勢已經平穩,但是潘特斯王米斯里達茲六世依然穩坐在小亞細亞;而蘇拉卻不能乘勝追擊,越過黑海海峽攻下小亞細亞,因為海軍尚未到達。在等待海軍到達時,蘇拉卻聽到一項不利的情報,辛拿派遣的軍團已經登陸小亞細亞南部。
在小亞細亞登陸的辛拿軍隊由富拉克斯擔任總司令官,弗布羅斯擔任副將,但是兩人卻常因為戰略理念不同而意見不合;加上有些士兵根本藐視司令官的無能,因此軍隊引發一陣暴動,結果富拉克斯被殺。後來弗布羅斯帶領羅馬軍隊與潘特斯軍隊大戰,戰勝了潘特斯軍。
這下子蘇拉進退兩難,因為他有兩方的敵人;但是米斯里達茲六世也是一樣。米斯里達茲六世衡量的結果,決定與較強的一方和談,因此他派阿魯凱歐拉司前往蘇拉的軍營進行和談。蘇拉提出的和談條件如下。

一、潘特斯國王必須放棄所有侵占的土地,回到潘特斯國境內。
二、潘特斯國此後仍為羅馬的同盟國。
三、阿魯凱歐拉司指揮下的海軍軍艦全數歸羅馬所有。
四、遣返所有潘特斯國的俘虜、逃兵及奴隸。
五、潘特斯國必須支付二千泰連羅馬幣當作賠償金。

負責交涉的阿魯凱歐拉司曾經在戰場上與蘇拉交手,因此非常了解蘇拉的實力,對於蘇拉所提的條件沒有任何異議;但是米斯里達茲六世卻遲遲沒有作出任何決定。米斯里達茲六世認為蘇拉急於和談,在講和條件上應該還會有所讓步,所以一直拖延。在等待回答期間,阿魯凱歐拉司染上急症,蘇拉擔心他的身體狀況,因此留他在軍營中治療。看到蘇拉如此寬宏大量, 阿魯凱歐拉司開始有所動搖;蘇拉又趁機請他留在蘇拉的軍營,不要再幫潘特斯國王。盧加拉斯的海軍終於回到蘇拉軍營,埃及這次又表示保持中立,不願介入戰爭。這次提供軍船的是羅德斯島。
米斯里達茲六世得知蘇拉的海軍已經回到軍營,才真正下定決心要與蘇拉和談,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讓蘇拉在講和條件上有所讓步。米斯里達茲六世認為最好的王牌是,蘇拉以及他的軍隊是被羅馬政府流放的身份,也就是說蘇拉及其軍隊是不合法的。米斯里達茲六世要求和蘇拉親自交涉,地點在黑海海峽東邊的港口達達尼爾,時間訂於西元前八十五年春天。
一般說來,高峰會談大多是在中立地區進行。達達尼爾在小亞細亞最西側,但是仍屬於小亞細亞,那一年小亞細亞還是在潘特斯國的勢力範圍之內。決定和談地點之後,米斯里達茲六世認為自己應該以地主的身份迎接蘇拉,因此特地擺出東方君王的架勢。為了誇耀自己的實力,他帶領了步兵二萬、騎兵六千以及一隊戰車前往達達尼爾。
蘇拉卻只帶領步兵二千四百名、騎兵二百名越過海峽率先抵達達達尼爾,而且開始架設羅馬式的陣營。這個情形與原本潘特斯國王所預設的狀況完全相反。
潘特斯王由手下的騎兵層層護衛進入羅馬陣營,身上穿金戴銀,一身豪華裝扮,這樣的裝扮讓羅馬士兵眼睛為之一亮;另一方面蘇拉穿著總司令官鮮紅的長衣,羅馬其他的將軍也都是一襲軍裝。四十七歲的潘特斯王以身材高大魁梧聞名,五十三歲的蘇拉屬於高瘦型。兩人下馬後,潘特斯王先伸出右手向蘇拉示好。而蘇拉卻只是請潘特斯王就坐,根本沒有伸出手來,緊接著說:
「你是否接受我方提出的談和條件?」

看到蘇拉完全無視於應有的禮節,令米斯里達茲六世感到錯愕,說不出話來。蘇拉也不等他回答,繼續說:

「人家問話應該有所回應才對!勝利者才有權保持沉默。」

米斯里達茲六世試著想要辯解,他想把發動侵略戰爭的責任全數轉嫁給神以及羅馬屬省的總督,但是蘇拉又早一步封住他的嘴。
「很早以前就聽說潘特斯國王米斯里達茲六世是個演說能手,我想現在必須重新評估其真實性了!但是我現在沒有那麼多閒工夫,我只問你是否接受談和的條件。」

一直啞口無言的米斯里達茲六世出乎意料地說:「好!」

這時,蘇拉立刻與比他小六歲的米斯里達茲六世相擁示好,並且互換印鑑,蓋章簽下和約。米斯里達茲六世根本沒有掀出自己手中的王牌,交涉之間未發一語;兩者之間的和談可以說是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簽訂和約之後,米斯里達茲六世依約回到潘特斯,並從羅馬屬省小亞細亞地區撤軍。潘特斯的七十艘軍船歸蘇拉所有,編入盧加拉斯的海軍之中。原本盧加拉斯的海軍根本不具任何規模,但是自從加入潘特斯軍船之後,成為首屈一指的海軍。
但是蘇拉的手下不滿談和條件。米斯里達茲六世侵略羅馬屬省小亞細亞時,殺害了羅馬公民及奴隸共八萬多人,因此他們認為和談條件過於便宜了潘特斯國。因此蘇拉特地召集所有士兵,說之以理。
「我們如果不和米斯里達茲六世談和,最後他應會和弗布羅斯聯手,這樣對我們非常不利!」
最後獲得士兵的諒解,才平息了這場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