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不了自己, 那就從不討厭開始
作者 | 涵寶寶 |
---|---|
出版社 | 叩應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喜歡不了自己, 那就從不討厭開始:這一本書,獻給在主流意識與自我理想拉扯的我們。從小到大,在大部分的師長心中,我大概是一個乖巧、安靜、喜歡看書、成績好的小孩,但其 |
作者 | 涵寶寶 |
---|---|
出版社 | 叩應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喜歡不了自己, 那就從不討厭開始:這一本書,獻給在主流意識與自我理想拉扯的我們。從小到大,在大部分的師長心中,我大概是一個乖巧、安靜、喜歡看書、成績好的小孩,但其 |
內容簡介 這一本書,獻給在主流意識與自我理想拉扯的我們。 從小到大,在大部分的師長心中,我大概是一個乖巧、安靜、喜歡看書、成績好的小孩,但其實我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曾經跟別人打架,在國中時,也曾被記過警告,高中時,挑染頭髮,考大學時,忽略家人的建議,堅持只填了我理想的校系。以前有人稱讚我是個很乖巧的小孩,我媽總會說:「她安靜,但她骨子裡是我們家最叛逆的。」 在這本書中,很多都是我自己過往的困惑,到後來自己摸索、實驗後的一個解法與解答,很多不太像是主流意識,但卻是最符合我真實的感受,所以希望透過這本書,讓曾經懷疑自己的價值、曾經跟我一樣徬徨、困惑的人,感受到:不只有你這樣。 如果我有月光寶盒能給當時的自己說句話,我會對她說:「當妳不用證明給誰看,妳就成功一半了。」 低潮期,逼迫著我正視內心的自己,而人生最大的敵人與恐懼,往往就是內心深處的自己,你可以正視內心的自己,接受他、與他當朋友,你會發現,其他人與其他事就單純了許多。 若我們還無法喜歡上自己,那就從不討厭開始吧!
作者介紹 涵寶寶寫手帳、享生活、工作狂、愛瑜伽,力行著:Live a life with no regrets!畢業於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輔系政治系國際關係組,曾經在外商管理顧問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實習,畢業後加入花旗銀行MA計畫,離職後創辦Blink,經營實習資訊佈告欄、BIG Student 大學生等社群,並在2020年創立了Groww and Gloww品牌。曾為勞動局職涯講座講師,擔任超過30所大專院校百場履歷面試講師,線上職場33堂課程講師。目前為CCE GCDF全球職涯發展師、NLP專業執行師、CLAB Candle Artist、KCCA Incsense Master、EBEN Candle、L'odeur LAB 香水調香香水師,並擁有KDCA EO perfumer證照。
產品目錄 序 若還無法喜歡上自己,那就從不討厭開始吧 Lesson 1 不只投資自己,也要投資快樂:關於年輕 1 人脈有用,都沒有你的能力好用 2 為什麼受傷的是我,自己卻不斷道歉? 3 幹嘛要跳出舒適圈,我在裡面滿好的 4 你當然可以幻想,但時間卻無情地不斷流逝著 5 沒有人會一直在原地等你,停滯不前的一定會被拋棄 6 當你還有時間胡思亂想,代表你還沒全力以赴 7 成年人就是一個自相矛盾體 Lesson 2 找到一份有熱情的工作,無非是讓自己感到幸福:關於職場 1 你可以羨慕別人,但羨慕不會讓你進步 2 沒有拚盡全力,憑什麼給你機會 3 請先努力後,再告訴我哪裡感到困惑 4 我很忙,會不會只是自我催眠? 5 你追求一堆頭銜,然後呢? 6 工作可以沒有熱情,但一定要有目的 Lesson 3 請把認真,用在對的人身上:關於情感 1 我們一定要樂觀、正面思考嗎? 2 沒有朋友很難受,但假裝的友情不會更好過 3 陪你笑的人很多,但陪你哭的人很少 4 家,是永遠的避風港? 5 我從來不感謝那些看不起我的人 6 對人保留五分不是你狡猾,而是一種自我保護 7 幸福容易嗎?沒有別人的喜歡,也要有愛自己的勇氣 Lesson 4 喜歡不了自己,那就從不討厭開始:關於人生 1 過往的傷疤都是讓自己成為溫暖的人 2 世界上你不能認同的人還是過得好好的 3 當你不用證明給誰看,就成功一半了 4 謝謝當初的拒絕 5 跟心中最黑暗、最害怕的怪獸共處 6 我的人生到底干你什麼事 附錄:涵寶寶的書單推薦 1 探索人的本質 2 你不奇怪,你只是不夠認識自己 3 關於人生、人性思考術 4 擁有批判性思維 5 培養邏輯思考 6 學會自我成長和自我學習 7 想找到自己 8 換工作?你需要的是轉職思考 9 面對忙碌職場生活的好工具
書名 / | 喜歡不了自己, 那就從不討厭開始 |
---|---|
作者 / | 涵寶寶 |
簡介 / | 喜歡不了自己, 那就從不討厭開始:這一本書,獻給在主流意識與自我理想拉扯的我們。從小到大,在大部分的師長心中,我大概是一個乖巧、安靜、喜歡看書、成績好的小孩,但其 |
出版社 / | 叩應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1337623 |
ISBN10 / | 9861337628 |
EAN / | 9789861337623 |
誠品26碼 / | 2682003527005 |
頁數 / | 240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0.8X14.8X1.3CM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若還無法喜歡上自己,那就從不討厭開始吧
這一本書,獻給在主流意識與自我理想拉扯的我們。
「當 我和世界不一樣 那就讓我不一樣 堅持對我來說 就是以剛克剛
我 如果對自己妥協 如果對自己說謊 即使別人原諒 我也不能原諒
逆風的方向 更適合飛翔 我不怕千萬人阻擋 只怕自己投降
我和我最後的倔強 握緊雙手絕對不放
下一站是不是天堂 就算失望不能絕望」
很喜歡五月天〈倔強〉這首歌,它陪伴我度過高中的時光,那段不斷考試、不斷受挫敗,然後再不斷站起來的時光,後來也一路陪著我,大學時,讓我有勇氣面對各種挑戰。
從小到大,在大部分的師長心中,我大概是一個乖巧、安靜、喜歡看書、成績好的小孩,但其實我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曾經跟別人打架,在國中時,也曾被記過警告,高中時,挑染頭髮,考大學時,忽略家人的建議,堅持只填了我理想的科系。以前有人稱讚我是個很乖巧的小孩,我媽總會說:「她安靜,但她骨子裡是我們家最叛逆的。」
在這過程中,我只能說,很幸運當初的叛逆都沒有離主流意識太遠,所以在過去,我曾經以為,我有絕對的自信,能夠抵擋所有人的眼光,不在意別人,自在地做自己。
後來創業了,經歷人生低潮後,我發現我沒有想像中的有自信,發現自己過去的不在意,只是因為剛好走在大家理想的道路上,我自己想做的在主流社會上,都算得上是主流對成功的想像與期待,當我走在另一條崎嶇、未開發過的山路時,大家眼神開始不大一樣,我一度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人生到底在追求什麼?
《怪醫黑傑克》有一集,叫做〈螞蟻之足〉,開頭是一位名為光男的行動不便少年,決定仿效書上的病人,從廣島獨自步行到大阪。一路上,黑傑克一直開著車跟在他後面,光男早已聽說黑傑克愛錢的惡名,所以對黑傑克置之不理,甚至對他生氣,但沒想到黑傑克竟然就是他閱讀的書上敘述的那位病人,光男一開始不敢相信地說:「可是你的身體看起來很正常!」於是黑傑克拉起褲管,讓光男看他腳上的疤,才跟光男說:「當初為了讓手腳恢復行動,費盡各種努力。」
有些朋友曾告訴過我:「好羨慕妳,一直都好正面!」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那時候的自己,為了從泥淖中爬出來,嘗試了各種運動,用瑜伽來調節自己的身心靈,看了許多心理相關的書,了解自己的人格,玩兩隻小貓來自我療癒,從工作裡的熱情來提起更多的動力。手術不是萬能,唯有本身願意復健才有康復的機會,就如同夢想,只有不斷地拚命、熬過低潮,才有可能達到你喜歡的模樣。
對我而言,這本書分享了我從人生低潮中的觀察、感觸,以及爬出後的種種感受和回憶。
如果我有月光寶盒能給當時的自己說句話,我會對她說:「當妳不用證明給誰看,妳就成功一半了。」當你開始專注當下、認真生活時,代表你已經跨出了第一步。這一個低潮,逼迫我正視內心的自己,而人生最大的敵人與恐懼,往往就是內心深處的自己。你可以正視內心的自己,接受他、與他當朋友,你會發現,其他人事物,就單純了許多。
在這本書中,很多都是我自己過往的困惑,到後來自己摸索、實驗後的一個解法與解答,很多不太符合主流的意識,但它卻是最適合我真實的感受,所以希望透過這本書,讓曾經懷疑過自己的價值、曾經跟我一樣徬徨、困惑的人,知道並感受到不是只有你這樣。
我不認為這是一本工具書,這裡面不會明確地跟你說,如何培養人脈、如何在職場上成為人氣王,更不會教你如何在職涯上走得更好,但我希望,當讀者閱讀完這本書,可以多一些關於接納自己、肯定自己的勇氣。
若我們還無法喜歡上自己,那就從不討厭開始吧!
內文 : 1 我們一定要樂觀、正面思考嗎?
每當我們有負面思考時,身邊總會有人會告訴你:「開心一點嘛!打起精神來啊!」難道一定要保持樂觀才叫做「過生活」嗎?好像「感到不開心」是件醜陋的事,不能被別人看見,必須藏好。
或許從來就沒有「正常」與「病態」的定義
我們身邊一定都有那種很喜歡鼓勵別人,要大家想開一點、樂觀一點、思考正向一點,但是一旦處於負面的情況下,越提醒自己要正向、樂觀,就越容易因為壓力變得更負面、更走不出來。
《我們時代的病態人格》書中就分享了這個狀態,因為資訊流通的關係,讓我們心中有許多矛盾產生,努力追求「正常的情緒」,卻產生了更多的矛盾反應,為了遏止焦慮,反而因此更加焦慮。
但,到底什麼是病態?什麼是正常?書中提到:最常見文化中的矛盾與衝突,造就了現今的精神疾病:
一,競爭成功vs.友愛謙讓
二,各種需要vs.滿足需要所遭遇的挫折
三,個人自由vs.個人局限
在情緒中,或許從來就沒有「正常」與「病態」的定義,或是說在不同的文化底下,只要一個心態無限上綱或是走到偏激,那就是一種病態。
我們都追求愛,但是為了被愛而不擇手段,就是一種病態;我們都想要成功,但是為了成功、名譽而患得患失,就是一種病態;我們都期待被認可,倘若完全依賴外在認可、不能自我判斷,那就是一種病態;在面對問題時,正向思考會是一種很好的心態,但是若為了正向思考而感到壓力、不斷批評自己,那就是一種病態。
所謂情緒管理,並不是不能產生任何情緒
情緒管理不是不能產生任何情緒,而是學會如何降低情緒最高與最低點的幅度;面對問題,不是要你全面性地正向思考而忽略實際狀況,一點負面因子都不能有,而是在自己可以控制、接受的狀態下,降低因為外在狀況的高低起伏,而影響了自己的心情。
就像電影《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中,每個角色代表著我們的情緒,樂樂代表著快樂,憂憂代表悲傷,怒怒是生氣,驚驚是害怕,厭厭是厭惡。
故事中,大腦是由樂樂所主導,所以主人萊莉長大的過程中,是很樂觀開朗的,而在這五個角色間,憂憂最不受歡迎,甚至連憂憂本人都不喜歡自己,覺得她在大腦中是最多餘的角色。在一次的意外中,樂樂跟憂憂被拋出大腦,來到大腦的記憶垃圾場,開啟了一段重回大腦的旅程。
因為這個旅程,樂樂發現了憂憂的好處。她發現,雖然主人萊莉表面很開朗,但其實有時候是壓抑自己裝出來的,而憂憂的好處就是讓萊莉可以適度宣洩難過、抒發情緒,透過這樣的表達,才有機會讓其他人注意到萊莉的不開心,並可以適度地伸出援手,也才有機會讓萊莉把自己的不開心跟爸媽講開,使溝通順暢,不再因為一個疙瘩而讓生活只剩下厭惡與生氣。
每個情緒都是重要的,樂樂的正面很重要,但憂憂的情緒釋放,偶爾流個淚宣洩一下也很重要。
有時候太過正面,反撲的力量反而更大,久了甚至還會生病,無根據的樂觀會使你更挫敗,造成情緒耗竭。因為遇到問題時,若毫無依據地相信可以順利解決,一旦事與願違,可能會更悔不當初,甚至可能開始討厭「正面思考的自己」,全盤否認正面思考方式。
或許我們最重要的課題是定義何謂「正面思考」。
什麼是正面思考?
正面思考是相信每件事情都有理性分析的可能,當有可能被理性分析、有機會解決,就表示它有可以解決與執行的方式,但同時也需要考量現實環境,所以不會莫名其妙、奇蹟般達成,而這個解法可能不完美也可能有點辛苦。
例如,當你遇到一個很糟糕的朋友,若是假性的正面,就會變相催眠自己「一切都會變好的」,似乎只要這樣思考,就能將狀況變成你所要的理想樣子。但真正的正面思考應該是面對它,且分析與定義「糟糕」的狀況為何、確切導致自己不舒服的行為是什麼,若是可改變的狀況,說不定跟對方溝通後就有機會改善;若真的無法改善,那為什麼還要逼自己一定要跟對方「交朋友」呢?
再舉個例子,當你遇到很會情緒勒索的父母,假性的正面思考,就是不斷告訴自己「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爸媽老了就會自己改善了」「一切都會慢慢變好的」……但是從來沒有付出行動改變這個狀況,期待他們可以發現你的不開心與難受,長大後發現,一切都沒有改變,仍在痛苦的輪迴中。真正且實際的「正面思考」,是了解父母的狀況,分析是否有機會溝通或一起找家庭諮商,若無法,那就設定好自己的底線與界線,想辦法遠離這樣的狀況,降低不開心發生的頻率,確保自己的好心情。
當你只是一昧地催眠自己「一切會變好」,被過往含糊不清的雞湯束縛著,例如「努力就會成功」「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等,而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你會發現這樣的信念,並沒有使狀況好轉,這時你就會開始懷疑自己「保持正面思考」的意義。
當開始懷疑、產生負面思考時,那種負面情緒是一湧而上的,因為你已經累積好久的挫敗,而這時候終於找到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於是你會開始說服自己:「對!沒錯!就是這樣!正面思考都是假的!都是沒用的!」
你不再樂觀、不再想辦法解決問題、不再相信生活是美好的,你不認為人生有改善的一天,因為你更相信正面思考都是騙人的,所以極致地展現:「盡情地負面思考吧!既然正面思考不能解決事情,那我何不擺爛?還來得輕鬆多了!」
人生還是要正面思考,但請適度就好。
要相信每個來自內心的聲音
遇到問題時,理性分析、找出可以解決的方式,但同時也先想好最壞的可能,而面對最壞的狀況,可以先思考其對應方式,降低得失心,才有機會好好發揮自己的實力,不用急著跟自己說「一切都會變好」,可以試著拆解它、分析它,找出可能的解法。
當你願意嘗試解決問題,才有機會找到解藥,一旦找到可能的解藥,也就代表自己又比昨天更前進一點了。
每個大成功,都是由很多小成就所累積而成的,就像身材很好的人,也不是一天養成的,就因為有這樣的小成就,才能推動自己前進。我們該學習的不只是找到目標的方向、記住終點的快樂,而是有意識地發現身邊的每個小成就。
很多偉人的自傳中,總會寫一開始的自己有多麼失敗,才能襯托出後來的成功與勵志,但是仔細觀察,他身邊一定有些小成就支持著他們,可能是鼓勵自己的父母或國小老師,或是曾經在一個小比賽中得名,或是陌生人的一句稱讚與鼓勵。
要相信每個來自心中的聲音,動機都是為了自己好,只是立場與角度不同。即使讓你產生害怕、焦慮的情緒,但其實這都是大腦為了讓我們避免危險,所產生最自然的反應,而非理性思考後的決定,例如摸到很燙的東西,當意會過來時,我們早已經把手抽開了。
這就像小時候看卡通,一個人在思考時,會出現小天使與小惡魔,他們有各自的立場與建議,其實若拿掉「天使」與「惡魔」的角色設定,把它想成是內心的「好朋友A與好朋友B」 的對話,或許就比較容易理解了,不同的好朋友,有不同的特質,所以有不一樣的建議。
若心中的好朋友A,容易出聲制止我們跳脫舒適圈,主要是因為A擔心面對陌生的環境,無法控制的因素多,受傷的可能性就會提高,所以與其遇到問題再解決,好友A就會開始說服我們不要前進,但同時好友B卻認為要有遠見,每件事情都要做好最理想的準備,他擔心的是未來,因此說服我們要前進,唯有這樣,才有機會掌握未來的幸福。
好友A與好友B都是為了我們好,只是立基點不同,思考方式不同罷了。
不完美才是常態,允許偶爾對自己失望
我們不用遏止心中的聲音,只需要試著理解它們各自出於什麼樣的觀點,以及基於什麼樣的深層動機,才會提出這樣的建議,如此一來,才有機會溝通,進而想出可能的解決方式,也讓它們知道你接下來的決定,都有把它們的擔憂思考進去。
你相信它們是為了自己好,同時也希望它們相信接下來的分析與決定,一起支持自己,根據決定走下去。
我們,都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彼此支持,也需要先相信彼此;傷害我們的,常常是我們喜歡的人,但能給予力量的,都是我們相信的聲音,並能夠真正鼓舞自己。
你都能接受伴侶的小缺點、朋友的抱怨、家人的悲傷,為什麼不能寬恕自己一點呢?
不完美才是常態,接受自己有不足的地方,允許偶爾對自己失望。
我們才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2 沒有朋友很難受,但假裝的友情不會更好過
人類本來就是群居動物,所以我們很習慣在意別人的想法與看法,也會習慣性地去融入一個群體。
小時候,我們聽不懂什麼叫做「好朋友不多,只要有一、兩個懂你的就夠了」這句話,總希望在班上能有一群朋友,班上交不夠,還要到隔壁班去交流,甚至如果有學長姐是自己的朋友,那就再好不過了!
所以我們不只想要有朋友,還期待著有很多朋友,不管是為了人脈、為了利益,或是為了當自己遇到困難時,有人可以哭訴,也因此,有很多朋友的人,會被正面地稱之為「人氣王」,沒有朋友的,就會被稱為「邊緣人」等偏負面的詞。
我也曾經想在朋友圈當中,找到歸屬感,也很期待擁有很多朋友,因為我不想要被排擠,不想變成很突兀的人,還要被別人形容得很孤僻,所以努力加入一個又一個團體。
但是,當你的友情,需要你的一昧討好才能維持,那些人,真的還稱得上是朋友嗎?
我們想要被需要、被喜歡,這是人之常情,因為歸屬感,可以幫助自己建立自信,但是為了這樣的「被喜歡、被需要」,你要偽裝自己、配合對方的需求、壓低姿態、討好對方,因此變成了一個沒了自我的人,漸漸地,你開始討厭自己、懷疑自己,那麼,你還需要這樣的「歸屬感」嗎?
我們對自己的方式,常常也是別人會對我們的方式,因為大家會「有樣學樣」,所以當我們為了其他人,可以不顧自己,別人也會看在眼中,對你也不再尊重。
「有毒」的朋友
你是否遇過一種朋友,你跟他感覺聊了好久,卻發現自己一點都不了解他,因為他會一直問關於你的個人問題,但是面對你問他的問題,他總像個政治人物般拐彎抹角,沒有正面回答,導致聊了好久,你還是對他一無所知,甚至有種自己被掏空的感覺,似乎進行了一場好幾個小時的訪談。
你是否遇過一種朋友,他聽到你的成功,第一句話不是恭喜你,而是說:「好好喔,你的運氣就是比較好,家裡給的資源就是比較多,你就是比較有手段、比較會講話。」也就是,他不是真心為你感到開心,甚至會認為你的成功和收穫,都只是別人的功勞,他看不到你的努力,甚至嫉妒起你,因為他不喜歡你過得比他還要好。
你是否遇過一種朋友,你跟他聊天時,他總是簡單地回答:「是喔!」「你想太多了啦!」然後話鋒一轉,開始講自己想講的內容,也就是說,他不想聽你的分享,他只想講他想講的,聚會結束後,發現自己比聚餐前更悶了,可能是接收了對方很多的負面情緒,或是壓抑了自己本來的負面情緒,完全無法抒發。
你是否遇過一種朋友,他經常不經意地批評你,而聽著聽著,你也跟著討厭起自己,覺得自己很差勁,甚至不小心耳聞這位朋友時常在你背後,說你的不是,當有人在講你壞話時,這個朋友從來不會跳出來幫你說話,甚至還會附和對方。
你是否遇過一種朋友,他評論你的各種行為和反應,甚至嫉妒你的上進,嘲諷你的努力,每次跟他見面聊天後,都更加懷疑自己的價值。
你是否遇過一種朋友,他希望能綁住你,不希望你跟其他人有互動,他很喜歡畫圈圈,好圈住你跟他,讓你相信,圈圈外的世界很糟、很可怕,讓你離不開他,也無法追求自己的理想、讓自己進步。
你是否遇過一種朋友,他總是讓你感到罪惡感,讓你感覺自己永遠欠他一份情,然後要求你做一些事情,像是:「我對你那麼好,你怎麼可以不來參加我的生日派對?」「我們不是姐妹(兄弟)嗎?你怎麼可以不出來一起吃頓飯?」
當你有遇到以上任一狀況,那你的朋友可能是「有毒」的!
當你身邊都是這種具有「毒性」的朋友,你可能也會被影響,於是開始討厭自己、沒自信,這時候,能夠成為你真正朋友的人也不敢靠近你,因此陷在這些壞朋友的泥沼中。
我們都需要「歸屬感」
在大學時,我曾經很擔心被稱為「怪胎」,因為我的個性比較獨來獨往,去修想上的德文課、去應徵想要的實習、加入我想參加的社團與活動,我有點羨慕其他人有「姐妹」的感覺,所以一次因緣際會下,加入了一個由幾位女生組成的小聚會,瞬間覺得:「這就是我嚮往的『閨密感』!我也有閨密了!」
只是每次聚餐後,內心都會莫名地悶,因為有一個人,很喜歡批評我所做的事情,他認為努力應徵實習太汲汲營營,覺得我的成功都只是因為我很幸運,所以我也開始懷疑起自己,並覺得能擁有現在的一切是一種罪惡。
後來遇到幾位共同朋友提點,我才知道原來這位閨密一直對其他人說我的壞話,說我有多麼世俗,甚至把我曾說過的心裡話、祕密,講給其他人知道。
但其實當下我很「鐵齒」,不相信這些人說的話,選擇相信我的閨密。
後來,在她的一些重要場合,我都是被「遺忘」的角色,那時我才開始意會到,原來我只是對方「口中的閨密」,但不是真心邀請到「人生中的閨密」。當下真的很難過,後來我選擇消失,斷捨離這樣的友情。
離開後,我開始更專注於想做的事情,內心負面的聲音降低了,在自己熱愛的場域認識更多真誠的人,找到了「歸屬感」。
我們都需要歸屬感,但是真的不需要「虛假的朋友」,朋友的影響很大,正面的影響是如此,負面的影響更是如此!
勇敢地斷捨離錯的友情吧!
記得當初看《歌喉讚3》(Pitch Perfect 3)時,最後一個橋段讓我很感動。當DJ卡力邀請貝卡加入自己的唱片公司,而非整個合唱團時,當下貝拉選擇拒絕,因為她認為,「只有自己加入」這件事是對好友、家人的一種背叛,後來當大家知道這件事情時,說了一句話:「家人的存在,是為了扶持彼此繼續向前、追尋幸福,而不是拖住對方。」
這邊的家人,其實就是他們這一群好朋友們,所以不管是家人也好、好友也好,一群彼此信任的人,不就是會為對方的成就、夢想達成而開心的嗎?
當你徬徨無措時,他無條件地支持你。即使久久才聯絡一次,只要想起他,你就會覺得沒那麼孤獨。他會在你背負沉重壓力的時候陪你到深夜,天一亮你又能充滿力量地繼續向前走。
「嫉妒」這個詞是給敵人、對手用的,若朋友也跟著嫉妒自己,那朋友跟敵人的差異又是什麼呢?差在有沒有美好的話語包裝嗎?
人生已經夠難了,不需要把這種人請進來。
發現錯的人、錯的朋友,就勇敢斷捨離吧!不用不好意思,因為不再是朋友後,你就會發現,心裡真正的距離,會一一呈現在你物理的距離,他會比想像中更快地從你的生活圈裡消失,因為,單方面維繫關係很累,而切斷後就真的會斷得很徹底,或許是因為這樣的友情是強求而來的,你們從來都不在同一個世界裡。
3 陪你笑的人很多,但陪你哭的人很少
我們一生中會遇到很多人,但是又有多少人,是真的可以走到自己心中、真正可以談心的朋友呢?這樣的朋友,往往都會在你人生最困難時更能呈現。
我想,友情跟愛情一樣,「好」的定義沒有唯一的標準,但最容易判斷的就是,跟這個人相處在一起時,你會覺得很心安,當你把所有難過的事告訴他,會有種放下心中大石頭的感覺,當他有困難時,你也是他第一個訴苦的對象。你有這樣的朋友嗎?
當我們意氣風發時,不管本性是個怎樣的人,對別人而言,就是個有利可圖的人,也許是為了你的名氣、財富、影響力,在那個當下的我們,自然而然結交到好多朋友,有些認識還不到一個月就開始稱兄道弟;而在你低潮期,不順利的時候,又有多少朋友,留下來陪你說說話呢?
你是否有個隨時都願意聽你分享心情的朋友?
有些成就,我們不需要擔心要跟誰炫耀,在社群上,只要是考到證照、考到好大學、研究所放榜、交往、結婚、生了小孩、拿到很好的offer、升職,哪怕只是一張照片,沒有任何一句話,也會瞬間出現好多好多的讚,好多人說著「以你為傲、你好棒」,甚至這些留言的人,你都快忘記他的長相、忘記他是誰,換言之,開心的事情,真的不怕沒有人願意聽你分享,先不論對方的動機與用意是什麼。
但是,當你難過、崩潰到哭的時候,通訊錄裡是否有名單?能讓你可以打通電話、發個訊息,即使自己再難堪,哭得像小孩,都願意聽你說的人?
我曾經以為我有這樣的名單,後來的感受是:我沒有,我以為的名單,都是我在有所成就時,才能聯絡、聊聊小事的人們,而不是真正可以分享心裡話的人,更不是願意陪我一起走過失敗的人。
因為在我最挫敗的時候,我聯絡了那些我以為是好朋友的人們,我收到的回應是:
「我很想跟妳聊,但我最近很忙,再找時間再打給妳喔!」
「我跟妳說,要想開一點,不要管別人怎麼看,妳不要再哭了,哭了不會解決事情。」
「妳怎麼都這麼負面,我心情也被妳弄得好差。」
「事情就是這樣啊,妳就這樣解決就好啦!」
「別哭啦,我們去唱歌吧!」
老實說,現在往回看,這些反應其實很正常,畢竟大家喜歡趨近開心的事情,為了保護自己,會遠離負面,誰都沒有責任要幫你解決事情、承接你的負面情緒。
我不會恨這些人,只是讓我意會到:人在意氣風發時,每個人都可以是你的朋友,就像是有錢時,每個人都可以很善良。不需要鄙視和厭惡,只是要學會認清這樣的反應、懂得看人,不能聽他說的,要看他做的。
兩個人相處的時候,難過除以二
曾經有位朋友,我一度以為他就是那個好朋友,他會對我說好多好溫柔的話,像是「妳從以前開始就是這麼愛逞強,要多休息。」當下會覺得對方好懂自己,但後來話鋒一轉「我等一下有事情,就不能陪妳了,妳一定要好好的喔!要好好照顧好自己喔!」真正需要陪伴、好好聊天時,他永遠都有事情。
偶爾講到一些挫折時,他總喜歡說「我最支持妳!我會用盡我的力量保護妳!」但後來卻輾轉得知他在背後,和別人說我的祕密、評論我的行為,當別人說我的不好,不但沒有幫我說話,反而認同別人對我的看法。這是一種多重人格,還是我們對「支持」與「保護」的定義不同?
以前總是相信他所說的話,也以為他是真心為自己好,後來認真省思他的實際作為,發現其實沒有一件事情是真的為我好。
當你遇到對的人,兩個人相處的時候,難過除以二,悲傷除以二,同時,成就感乘以二,快樂乘以二。但是,當你遇到錯的人,反過來,你的難過與悲傷都會加倍,甚至讓你開始懷疑自己,而成就感與快樂,似乎也沒了意義。
沒有人有義務陪伴一個人,畢竟當你感到挫敗的時候陪伴你,他並沒有辦法獲得任何延伸的利益,而且還得幫你分擔負能量,假如你又是一個勸不聽的人,這時候仍留在你身邊聽你講、陪伴你的人,其實很不正常。因為他冒險,冒著可能被拉進你的負情緒旋渦中,因為他已看出了問題的癥結點,但他克制心中的評論,選擇靜靜地聆聽,讓你發洩。
當一個陪你笑的人多容易,約個飯局,接著再去唱歌、喝酒,一起開開心心,度過一個晚上;找到一個陪你哭的人很少也很難,需要在意你的心情、用你聽得進去的方式,一點一滴引導你走出那黑暗的泡沫。
這樣的人還是存在的。曾經遍體鱗傷,才知道遇到一個能療癒自己的人有多麼珍貴。經歷過人情冷暖後,還留在我身邊的有這麼一個朋友,能在我難過、想分享開心事情,一則訊息、一通電話,就能讓我毫無顧忌地分享全部的好朋友。
錯過歡笑中認識的人,其實沒什麼,也不值得難過;但曾經陪著你哭,牽著你走出來的人,好好珍惜,畢竟他是最能看見標籤下真實的你。
最佳賣點 : ★IG心靈語錄涵寶寶的首部力作。
★特別收錄!涵寶寶的書單推薦──從不同面向讓大家感受生活,一點一滴地打破自己的迷思,突破自己給予自身的框架。
★作家/少女老王、《米粒Q的巴黎私心瘋》作者/MillyQ 米粒Q──真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