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談のテープ起こし
作者 | 三津田信三 |
---|---|
出版社 | 瑞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怪談錄音帶檔案: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或許不要硬是去揭開背後的真相會比較好。在毛骨悚然的奇異怪談中融入難以讓人壓抑好奇心的懸疑性,由名家•三津田信三所獻上的妖 |
作者 | 三津田信三 |
---|---|
出版社 | 瑞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怪談錄音帶檔案: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或許不要硬是去揭開背後的真相會比較好。在毛骨悚然的奇異怪談中融入難以讓人壓抑好奇心的懸疑性,由名家•三津田信三所獻上的妖 |
內容簡介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 或許不要硬是去揭開背後的真相會比較好。 在毛骨悚然的奇異怪談中融入難以讓人壓抑好奇心的懸疑性, 由名家•三津田信三所獻上的妖異「實話怪談」。 將讓各位體會那進逼內心深處的恐怖戰慄。 悄悄地滲透日常、現實與不可思議的界線趨近模糊的 不安與詭異現象,才是最讓人們感到恐懼的存在。 因為一本刊物的恐怖小說特輯邀稿, 竟讓原本沉睡在過去記憶與檔案中的不安因子再次甦醒。 在寫下由「死者遺言錄音帶」起始的六篇怪談過程中, 匪夷所思的未知力量,也一步又一步地侵蝕原本安穩的生活。 真正讓人打從心底發寒的膽顫心驚, 就是你無法釐清噩夢是否已經結束了, 還是當下的自己仍未從另一場夢魘裡醒來…… ◆ 閱讀本書前的貼心提醒 ◆ 「本書的故事都是架空創作,請各位安心閱讀。」 ──── 時任美南海/責任編輯 「雖然很唐突──或許是有點多餘的提醒──但我還是想預先提醒翻閱本書的各位,如果您在閱讀本書故事的過程中,出現了和編輯時任美南海小姐類似的奇妙體驗時,請您務必暫停一下,去做做其他的事情、轉換心情後再回來拾起書本。」 ──── 三津田/作家 究竟,誰的說法才是真相? 是真實發生的事件,還是憑空想像的創作故事? 要不要繼續翻開下一頁,就交由各位自行判斷吧…… ★ 特別收錄:由不同觀點切入剖析的「雙解說」 於都市蠢動之物──日西同體的真實怪談 ────喬齊安/推理評論者 《怪談錄音帶檔案》的敘事結構與恐怖邏輯 ────洪敍銘/推理評論者 【作品故事大綱】 「有些自殺者在尋死之前,會用錄音帶錄下給家人、朋友,或是這個世間的一些話。我要蒐集這些錄音檔,然後編輯成稿件,概念就是這樣。」 「死者遺言的逐字稿聽打嗎?」 「喔!你這個詮釋很棒耶。」 一切詭異現象的源頭,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因應新作品《怪談錄音帶檔案》的出版排程,作家「三津田」與推出該作品的集英社責任編輯時任美南海,還有她的上司岩倉正伸相約在橫濱市內的一間家庭餐廳碰面,商討最後的製作細節。 這本書的內容,是將三津田於《小說昴》(集英社)這本月刊誌的2013年3月號至2016年1月號期間不定期連載的六篇怪奇故事短篇集結成冊。因為是短篇作品集的關係,一般來說到了這個製作階段,作者和編輯會針對各篇故事的內容風格進行討論,再檢討編排的順序,避免讀者因為接連接觸到類似的情節或氛圍而降低閱讀樂趣。 但是,三津田與岩倉卻在這個議題上,與責任編輯時任美南海產生了歧見。 「我之所以會拘泥於先前在月刊上的連載順序,其實是我在考慮……要不要把我在那段過程中體驗到的那些詭異事件穿插到每個短篇故事之間。」 「……所以那些事件體驗是由時任小姐來寫嗎?」 「不是,我正想著要把這個部分委託給老師。」 「但是……」 「比起只是讓老師單純地加進『前言』後出版的短篇集作品,我想這麼做的話絕對會更有意思的。」 「可是,把那些事情寫出來真的好嗎……」 「關於這點,剛好相反不是嗎?」 時任用帶有惡作劇意味的態度說著,更是讓我感到困惑。 「照理來說,原本應該是老師會提出『請把這些奇妙體驗放進作品裡』,而身為體驗者的我,則是要以『這麼做我無法接受』來拒絕。您認為原本應該是這樣的情況才對嗎?」 「啊,確實是這樣……」 面對時任的回應,我不禁露出了苦笑。 「即使是這樣,你願意在負責的作品中加入自己的體驗,真的是編輯的表率啊!」 「感謝您的誇獎。」 「咦!所以現在是在講什麼?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嗎?」 岩倉對現在的交談完全是處在狀況外,他先是以不安的神色看著時任,接著又換上求助般的表情望向了我這邊。 「實際上……」 我瞄了一下時任,獲得她的同意後,就簡要地跟岩倉談起至今為止的事情經過。 在某次機緣的促成之下,作家三津田接受了責任編輯時任美南海的邀稿,要為集英社旗下的月刊誌《小說昴》的「早春恐怖小說特輯」撰寫怪奇恐怖小說。 於是,三津田以過去編輯時代的經歷為基礎,完成了首篇作品〈死者的錄音帶聽打〉。在作品發表後,時任也向他問起下一篇創作的走向,這也讓三津田從該作品聯想到自己過去擔任編輯時所留存的採訪錄音帶及MD,裡面收錄了許多受訪者所分享的離奇詭異體驗談。 時任當下就對這些檔案資料表現出高度的興趣,並主動提議要協助三津田重新聽一遍這些採訪錄音帶及MD,打算從中發掘可以當作後續稿件素材的內容。 但隨著這項作業的進行,各種真相未明的詭異現象,也從各種層面入侵他們的生活。 即便三津田有所警覺,認為最好不要再和那些錄音帶與MD扯上太深的關係,也告知時任不必再繼續從這些資料裡幫自己尋找創作靈感了,但事件卻沒有因此停歇。 一切,似乎都太遲了…… ★六篇情境、氛圍迥異的恐怖體驗,彷彿有某種不為人知的神秘力量,在幕後悄悄地驅動著…… 不管各位是否有那個勇氣一探潛藏在其中的真相,在這裡還是善意地奉勸各位,請務必「量力而為」……「適時止步」…… 【各篇劇情大綱】 〈死者的錄音帶聽打〉 為了解決特別企劃所面臨的窘境,當時還是編輯的三津田透過友人的介紹,結識了自由撰稿人吉柳吉彥,並被他想將自殺者的死前留言錄音集結成書的想法勾起了興趣。但是在三津田聽完錄音帶後,卻再也連絡不上對方。就在吉柳神秘失蹤的一個多月後,一個指名給三津田的包裹寄到了編輯部,裡頭裝的,就只有一卷錄音帶…… 〈那一個看家的夜晚〉 霜月麻衣子從社團學姊那裡接下了一份打工,要到一處位於橫濱山上的豪宅幫忙看家。因為屋主夫婦因為工作關係必須外出,但妻子雛子掛念同住的年邁伯母,所以才找尋能協助看家的幫手。但是在夫婦兩人即將出發時,先生光史和雛子卻分別私下向麻衣子提出了相互矛盾的奇特請託。那位住在三樓,不喜歡見到外人的伯母,究竟是…… 〈聚在一起的四個人〉 因為發起邀約的學長臨時缺席,奧山勝也因此在這支成員互不相識的登山小隊中擔綱了領頭的角色。就在眾人懷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踏上行程後,才察覺學長所留下的訊息流露出些許的怪異。一邊依循學長的指引進入山中、一邊聊起山中的信仰與風俗,某種難以言喻的詭譎氛圍,也開始在這支登山隊中蔓延…… 〈不要在屍體旁邊睡著〉 在一場久違的同學會中,三津田與當年的同學K聊起了K住院中的母親。在K母所住的病房中,有一位奇怪的老人病患。因為或許能成為小說創作的題材,K因而向三津田分享了老人口中嘟囔的神祕兒時經歷。就在三津田將老人的故事改寫成小說的過程中,也逐步推理出其中所隱藏的詭異真相…… 〈黃雨女〉 即使沒下雨,也總是戴著雨帽、身穿雨衣、腳上套著長雨靴,甚至還撐著傘。這個從頭到腳都一身黃、總是矗立在河堤圍籬旁,被大家稱為「黃雨女」的女人,究竟是何方神聖?關於她的背景,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傳聞與猜測,但是沒有一個人知道真相。在此之前,大家只當黃雨女是個受到刺激而導致精神異常的可憐人而已……直到她開始用慘白面孔上那深不見底的雙瞳緊盯著這邊、然後不斷地在你行進路線的前方神出鬼沒地出現…… 〈擦身而過之物〉 在房間門口出現了神秘的小瓶子後,一切就開始變得不正常了。從自家前往公司的通勤路上,夕菜總是會暼見一個漆黑的身影。最初只認為是自己的錯覺,但是隨著那個真面目不明的身影持續地現身,夕菜的疑惑也逐漸轉為壓迫身心的畏懼,特別是在她察覺身影那獨特的行動模式之後……
作者介紹 三津田信三三津田信三日本奈良縣出身,曾任出版社編輯,籌畫過一系列懸疑、驚悚、怪奇風格的叢書。2001年以《忌館:恐怖小說家的棲息之處》正式出道,2010年以《如水魑沉沒之物》榮獲第10屆本格推理大賞。其創作經常在層次不同的恐怖基底上添加多樣性的元素,如民俗學、傳說怪談、實話異相、推理懸疑等等,營造出具有獨特氛圍的故事場域。筆下作品眾多,亦分支出多個系列,其中以浪行各地、四處探訪奇特傳承的怪奇幻想作家「刀城言耶」為主角的系列最具代表性,獲得評論家與讀者廣大的肯定,截至2020年初已推出7部長篇及3部短篇集,總計10部作品。本系列作品亦為各大年度推理榜入圍常客。除此之外,另有包含出道作在內的「作家系列」、「死相學偵探系列」、「家系列」、「幽靈屋敷系列」、「サ行系列」等諸多作品,最新啟動的系列為2016年登場的「物理波矢多系列」,目前已出版《黑面之狐》、《白魔之塔》等兩部作品。黑燕尾黑燕尾曾任編輯,經手過生活風格、旅遊、歷史文化、商管、兒童科普書籍的翻譯。目前正以創作者為目標,持續努力耕耘。
產品目錄 序章 死者的錄音帶聽打 那一個看家的夜晚 幕間(一) 聚在一起的四個人 不要在屍體旁邊睡著 幕間(二) 黃雨女 擦身而過之物 終章
書名 / | 怪談錄音帶檔案 |
---|---|
作者 / | 三津田信三 |
簡介 / | 怪談錄音帶檔案: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或許不要硬是去揭開背後的真相會比較好。在毛骨悚然的奇異怪談中融入難以讓人壓抑好奇心的懸疑性,由名家•三津田信三所獻上的妖 |
出版社 / | 瑞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4014620 |
ISBN10 / | 9864014625 |
EAN / | 9789864014620 |
誠品26碼 / | 2681970501001 |
頁數 / | 336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X21X2CM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本書是將《小說昴》(集英社)這本月刊誌的2013年3月號至2016年1月號期間不定期連載的六篇怪奇故事短篇,彙整成名為《怪談錄音帶檔案》的作品。
通常在編輯這一類短篇作品集時,幾乎沒有什麼作者需要做的事情。其實不過就是重新把作品讀過一次、略為修改而已。再次斟酌每一篇作品的內容、研議各篇的排列順序,若是編輯有所需求,就要撰寫「前言」或「結語」等文稿,大概就是這樣吧。當然,有些情況下也會收錄其他作家或評論家的「解說」,但這些也就不是作者會去涉入的層面了。
照理說,這本作品應該也是只讓我簡單寫篇「前言」,接著再依照先前月刊連載時的發表順序進行編輯就好了。只不過在今年1月上旬,我和《小說昴》的責任編輯時任美南海及她的上司岩倉正伸進行研議時,以討論到短篇的排列順序為契機,一切就由此開始發生變化了。附帶一提,我在文中提到兩位編輯時都使用了假名。
當時我們三個人是在橫濱市內的某個家庭餐廳的包廂席位內開會,靠窗坐的是我、時任小姐在我的前面。從我這邊看去,岩倉先生坐在她的左邊。桌上放的是將我在《小說昴》中連載的各短篇獨立印出來的紙稿。
「我認為依照每篇作品在月刊上連載的順序照樣編排會比較好。」
像是事前就已經心有腹案那樣,時任毫無遲疑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在進行收錄的刊登順序討論時,會考量到將好幾個作品集結成短篇集時,要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會覺得鄰近的篇章內容太相近。當然,作者在幫同一本刊物撰寫短篇故事時,也要盡可能留意這樣的問題。但是,時常也會發生無意間選了相同主題的情況。特別是那種並非每個月固定連載、而是數個月一次甚至是不定期的場合,就會更容易引發這樣的問題。所以進行各篇故事的編排討論,就能在這個部分發揮功效。
「我這邊也沒有什麼特別要提出的問題,老師您覺得這樣做如何呢?」
岩倉對時任的看法也表示贊同,但還是向我徵詢了意見。
「第五篇的故事《黃雨女》和第六篇的《擦身而過之物》都是因為詭異要素所引發的現象,這兩篇會不會有點太相像?」
在第六個短篇故事發表後,我才後知後覺地察覺到這個問題,所以向兩位編輯提出我的掛慮之處。光是這麼說應該也很難讓他們理解,因此我分別舉出這兩篇故事的具體例子。
「啊!是這個地方啊。確實像老師所說的,或許真的有點相似。」
相較於岩倉迅速地反應過來,時任的沈默讓我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從至此之前的會談,我也隱隱約約地察覺到,其實岩倉並沒有仔細讀過我的作品。但我也沒有任何想要抱怨他的意思。因為岩倉只不過是因為要進行短篇集結的討論,才以時任上司的身分陪同前來而已。過程中,只要時任能夠掌握作品內容就足夠了。而且,時任她確實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編輯。也是因為如此,我才會覺得時任應該也有察覺到〈黃雨女〉和〈擦身而過之物〉兩篇故事之間的相似度才對。但不知為何,她卻對此毫無反應。反倒是可能只有大略全部讀過一次的岩倉,對我提出的問題表示了理解。
真是奇怪啊。
我默默地觀察著時任,但上司岩倉好像沒有注意到部下那種奇怪的樣子,繼續往下說。
「如果要改變連載時的順序的話,關於哪篇作品該挪動到哪裡的這個部分,老師有什麼腹案嗎?或者是我們乾脆重新安排整本作品的內容順序?」
「我想應該是不必做到那麼徹底的變動。其實我在進行每個作品的選題時,會同時考慮到不要和前一篇故事太過類似。但即使是這樣,最後這兩篇我還是疏忽了。所以我認為只要移動其中的一篇,應該就能解決收錄順序的問題了。」
「原來如此。那麼關於這一篇要移到哪裡去……」
談到這裡,岩倉應該也覺得要決定這個方案,就必須對這六篇故事有相當程度的熟稔。
「你覺得改放到哪裡會比較好呢?」
岩倉轉向坐在自己隔壁的時任,但她接下來的回答卻讓我們兩人大吃一驚。
「就像這樣維持原樣不更動,反而更好。」
在那一瞬間,岩倉頓時為之語塞。
「不改反而更好?老師和我都覺得最後這兩個故事中引發的怪異現象有點類似,你不這麼認為嗎?」
岩倉有點質問式地詢問時任。他或許也終於感覺到時任的樣子和平時有所不同了。
「它們確實有點相像,但我認為並不到特地為此更動收錄順序的程度。」
「雖然也是可以這麼判斷啦……」
岩倉的話中已經帶有責難的聲調了。
「不好意思,請讓我打個岔。」
我突然開口打斷岩倉,然後轉向時任。
「雖然關於收錄順序的討論固然很重要,但這次的情況或許真的不是那麼嚴重的問題。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就是個只要改變一個作品的順序就能解決的問題而已。比起不去動它,我覺得若是調整一下就多少能有所改善的話,我們還是更動一下會不會比較好呢?還是說,時任小姐想表達的,是除了順序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事該去留意呢?」
在我向時任提問的同時,腦海中突然浮現了某個想法。只不過,後來又被「怎麼可能」的強烈念頭所掩蓋了。因此,即便聽到了時任接下來說出的那段話,我實在還是難以置信。
「我之所以會拘泥於先前在月刊上的連載順序,其實是我在考慮……要不要把我在那段過程中體驗到的那些詭異事件穿插到每個短篇故事之間。」
「……所以那些事件體驗是由時任小姐來寫嗎?」
「不是,我正想著要把這個部分委託給老師。」
「但是……」
「比起只是讓老師簡單地加進『前言』後出版的短篇集作品,我想這麼做的話絕對會更意思的。」
「可是,把那些事情寫出來真的好嗎……」
「關於這點,剛好相反不是嗎?」
時任用帶有惡作劇意味的態度說著,更是讓我感到困惑。
「照理來說,原本應該是老師會提出『請把這些奇妙體驗放進作品裡』,而身為體驗者的我,則是要以『這麼做我無法接受』來拒絕。您認為原本應該是這樣的情況才對嗎?」
「啊,確實是這樣……」
面對時任的回應,我不禁露出了苦笑。
「即使是這樣,你願意在負責的作品中加入自己的體驗,真的是編輯的表率啊!」
「感謝您的誇獎。」
「咦!所以現在是在講什麼?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嗎?」
岩倉對現在的交談完全是處在狀況外,他先是以不安的神色看著時任,接著又換上求助般的表情望向了我這邊。
「實際上……」
我瞄了一下時任,獲得她的同意後,就簡要地跟岩倉談起將至今為止的事情經過。
印象中,我似乎是在2012年的12中旬接到了時任美南海的聯繫。同月的8日,當天在立命館大學演講的我,就這樣在京都留宿了一夜。當晚我正在確認年曆記事本,因為回到家後就要接連跟講談社、角川書店(現KADOKAWA)的編輯討論稿件的事情。在那之後,我就和時任碰面了。我剛從京都返家,隨即就接到了時任的聯絡,我想這個部分應該沒記錯。
我住的鎮上沒有適合討論的咖啡廳,所以一開始是相約在某間義大利料理店。臉上掛著一副眼鏡、有著一張娃娃臉的時任美南海,第一眼看去會讓人感覺是無法託付重任的新進職員,但聽到她在《小說昴》已經有了五年的資歷,在略感驚訝的同時,心頭的大石也放了下來。令人欣喜的,那種安心感在與她交談的過程中也持續增長。她經常不分東西方領域地閱讀恐怖驚悚題材的小說──其中也包含了在下不才的作品──這也讓我更加放心了。比起這些,她完全不在專業上打腫臉充胖子的態度更是讓我萌生了好感。
雖然是理所當然,但現在真的幾乎沒有會事先就把邀稿對象作家的作品全部讀過一次的編輯了。即便出現了這種人,但應該也是這個編輯本來就是該作家忠實粉絲的緣故。儘管時常有很多編輯,明明沒有、卻裝作一副讀過作家全部作品的樣子。其實也可以將這種態度稱為「成熟社會人士的互動往來」雖然編輯本身可能沒有自覺,但作家這邊多少都能感受得到。當然,如果對方直接了當地表示「老師的作品我只讀過一本」的話,也會令作家感到困擾、因而讓對話很難繼續進行下去,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此外,讓作家一本一本向編輯詢問「這本拙作您是否有讀過?」的情況也實在讓人勞心費力。
關於這個部分,時任非常乾脆明瞭。我很快地得知,在我所寫的作品中,她對於以推理懸疑為主的類型比較不擅長,但對於恐怖驚悚類型的作品就有相當強的掌握度。這樣一來,要繼續洽談下去也就更加輕鬆了。
「我這邊想委託老師進行的是……」
經過一段時間的閒聊後,時任提起了關於她想委託我的事情。
「敝社的刊物《小說昴》的2013年3月號將要推出的『早春恐怖小說特輯』」
「關於早春的恐怖這種詞語表現,看起來清爽,其實並非如此。在這之間會催生出一種莫名的矛盾感。我認為就這層意義來說,是帶有種精神異常式的氛圍。」
我坦率地表達出自己的感想,時任的面孔頓時泛出光彩。
「老師的見解真是太敏銳了。實際上這個特輯的宣傳文案就是『綻放的是櫻花、還是你的瘋狂呢?』這樣的文字」
在這個時候,如果我說出「果然是這樣啊」的話,就會顯得帥氣無比,但我對自己能猜中這個特輯的企劃宗旨,其實也感到意外,所以不禁有點佩服自己。
「也就是說,這個3月特輯將會以異常心理的題材為主沒錯吧?」
「不是,其實也沒有特別侷限在這個層面。如果我們限定在精神異常的題材,最後就會讓故事全都導向以人類的瘋狂心理為主題了吧。雖然這樣的作品也是必須的,但我個人希望作家們能撰寫更富有變化性的內容。」
我能夠理解,娛樂性的小說系刊物在策劃特輯的時候,追求豐富的內容也是理所當然的。在推理懸疑作品的領域中,過去人們經常把「密室」或「不在場證明」列為設定主題,這是極為自然的情況。但現今已經不太常看到這樣的堅持了。將類型拉到恐怖驚悚的領域更是如此。會有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很多小說刊物都不是當作單一商品來販售,而是為了讓作家進行長篇故事的連載,最後集結成書,說明白點,雜誌從過往開始就是擔綱這種職責的容器。在這樣的媒介上策劃特輯,其實和以主題優先的形式不太合適。
「話雖如此,但因為有這樣的主題文案設定,編輯們在邀稿時,某種程度上肯定也會向作家提出異常心理題材作品的邀約吧?」
「或許是這樣呢。只不過,不管向哪一位作家邀稿,我的委託概念都是相同的。」
「嗯,我想我明白了。」
就這樣,我接下了撰寫怪奇短篇故事的委託。在此之前,我所寫的那些非系列的拙作短篇,或多或少都屬於不可思議現象所發展出的恐怖故事。其中也有屬於精神異常類的作品,幾乎沒有以「一切都是源自於人類本身的瘋狂」來幫故事畫下句點的類型。我想時任非常清楚這一點,也就是基於這個原因,她才會向我邀稿的吧。
為了回應她對我的期待,這次有必要探索一些看起來像是異常心理類型的事件、但本質上就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在我盤算著相關的內容時,就像是看穿我的思緒那樣,時任臉上掛著期待與不安交雜的表情向我提問。
「據說老師您所撰寫的恐怖驚悚故事,其中有很多都是基於實際發生的事件來創作的,這件事是真的嗎?」
「嗯,關於這點,也是有那樣的作品啦。」
雖然我的回答曖昧,但意思還是相當肯定。時任臉上的神色瞬間亮起。
「所以在作品開始之際,老師就會讓宛如作者身分的『我』登場,以隨筆式的風格來介紹接下來那些圍繞著體驗事件所衍生的故事對吧。」
「比起故事本篇,的確也是有讀者更喜歡開頭的這些閒談文呢」
「啊!我能理解。」
時任看起來很開心似地笑著回應,隨即又轉回一臉認真的神情。
「老師為敝社刊物撰寫的短篇故事,也請您務必以這樣的方向與結構來進行。」
因為時任一邊說著、一對我深深地鞠了個躬,我也答應她,自己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
在那之後,於《小說昴》2013年3月號(發售日為前一個月的中旬,以下皆相同)發表的第一篇作品,就是接下來各位所看到的〈死者的錄音帶聽打〉這個故事。
雖然很唐突──或許是有點多餘的提醒──但我還是想預先提醒翻閱本書的各位,如果您在閱讀本書故事的過程中,出現了和編輯時任美南海小姐類似的奇妙體驗時,請您務必暫停一下,去做做其他的事情、轉換心情後再回來拾起書本。
最佳賣點 :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
或許不要硬是去揭開背後的真相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