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PISA 2009結果報告 | 誠品線上

臺灣PISA 2009結果報告

作者 林千玉/林哲彥/林娟如/林素微/徐秋月/洪碧霞/陳昌明/黃秀霜/鄒慧英/王秀云/江培銘/吳正新/張銘秋/張貴琳
出版社 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臺灣PISA 2009結果報告:完成義務教育的學生面對未來學習或工作挑戰的準備程度如何?他們能否提出自己的理念、有效與人溝通?能否找到終身志趣?OECD(OrganisationforEcon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完成義務教育的學生面對未來學習或工作挑戰的準備程度如何?他們能否提出自己的理念、有效與人溝通?能否找到終身志趣?OECD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發展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透過每三年一次針對15歲學生所進行的調查,希望能對這類問題提供具體的參考資訊。評量的內涵是學生運用知識技能以面對真實挑戰的能力,而不僅只是有關學校課程的精熟程度。PISA所評量的關鍵能力,著重終身學習的素養,而這個取向也同時呼應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趨勢。 本書為臺灣PISA 2009 的結果報告,第一章針對PISA 2009進行全觀介紹,第二章則概述臺灣PISA 2009的執行設計與流程。從第三到第五章,依序介紹閱讀、數學及科學素養的界定、評量設計及臺灣學生表現的結果報告,第六章針對學生素養表現與國中基測成績的相關組型和性別差異進行對照分析。在第七到九章中我們進一步探討與素養表現相關的變項,第七章先呈現學生學習投入、習慣和策略的影響,第八章討論學校成功的要素,如資源、政策及具體措施,包含學生、學校與系統層級的特性,以及教育品質和教育均等的議題,而第九章則論述與學生整體表現息息相關的校際差異。最後,第十章統整呈現整個報告的結論與建議。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林千玉(第十章)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林哲彥(第五章)國立臺南大學材料科學系教授林娟如(第六章、第九章)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林素微(第四章、第六章)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測驗統計碩博士班助理教授徐秋月(第五章、第八章)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洪碧霞(第一章、第二章、第十章)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測驗統計碩博士班教授陳昌明(第三章)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黃秀霜(第三章、第七章、第十章)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教授鄒慧英(第三章、第七章)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測驗統計碩博士班教授王秀云(第十章)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江培銘(第六章、第七章、第九章)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測驗統計碩博士班博士生吳正新(第一章、第二章、第六章、第八章)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張銘秋(第五章)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測驗統計碩博士班博士生張貴琳(第三章、第七章)國立臺南大學測驗統計所博士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CHAPTER 1 緒論:臺灣PISA 2009/洪碧霞、吳正新、劉妍希 一、PISA簡介 二、PISA 2009內涵與特色 三、臺灣PISA 2009報告結構 四、臺灣PISA前瞻 CHAPTER 2 臺灣PISA 2009執行說明/洪碧霞、吳正新、劉妍希 一、PISA 2009學生母群 二、臺灣PISA 2009受測樣本與施測程序 三、臺灣PISA 2009測驗流程 四、PISA 2009計分說明 五、研究團隊 CHAPTER 3 學生閱讀表現分析/鄒慧英、黃秀霜、陳昌明、張貴琳 第一節 PISA評量學生閱讀表現的取向 一、PISA閱讀素養的定義 二、PISA 2009閱讀素養評量架構 三、PISA閱讀問題分析 四、不同閱讀素養水準的表現描繪 第二節 學生的閱讀表現 一、學生的整體閱讀表現與性別差異 二、學生在不同閱讀歷程分測驗的表現與性別差異 三、學生在不同文本形式的表現與性別差異 第三節 PISA 2009閱讀樣本試題 一、刷牙 二、行動電話安全性 三、熱氣球 四、捐血公告 五、守財奴和他的金子 六、那就是戲 七、遠距辦公 CHAPTER 4 學生數學表現分析/林素微、蕭嘉偉 第一節 PISA評量學生數學表現的取向 一、PISA數學素養的定義 二、PISA數學素養評量架構 三、不同數學素養水準的表現描繪 第二節 學生的數學表現 一、學生的數學表現 二、數學表現的性別差異 三、結論 第三節 PISA 2009數學樣本試題 一、木匠 二、測驗分數 三、匯率 四、成長 五、樓梯 六、匯率 CHAPTER 5 學生科學表現分析/徐秋月、林哲彥、張銘秋 第一節 PISA評量學生科學表現的取向 一、PISA科學素養的定義 二、PISA科學素養評量架構 三、不同科學素養水準的表現描繪 第二節 學生的科學表現 一、學生的科學表現 二、科學表現的性別差異 第三節 PISA 2009科學樣本試題 一、溫室 二、衣服 三、瑪莉‧孟塔古 四、基因改造農作物 五、運動 CHAPTER 6 學生PISA素養與基測表現的對照分析/林素微、林娟如、吳正新、江培銘 第一節 素養與成就的相關組型 第二節 素養與成就的性別差異對照 一、PISA閱讀素養與基測國文成就 二、PISA數學素養與基測數學成就 三、PISA科學素養與基測自然成就 四、性別差異在PISA與基測的組型對照 CHAPTER 7 閱讀素養與學生的投入、習慣、策略關係的探討/鄒慧英、黃秀霜、張貴琳、江培銘 第一節 有效的閱讀 一、閱讀活動的投入及閱讀表現 二、學習策略與閱讀表現的關聯 三、社經背景變項之於閱讀表現與閱讀投入、學習策略的效應 第二節 閱讀習慣與學習策略 一、不同閱讀者的剖面特徵及閱讀表現 二、閱讀習慣 三、學習策略 第三節 不同性別、社經地位的閱讀表現差異──閱讀習慣與學習策略的潛力 一、閱讀習慣與學習策略在閱讀表現模式的角色 二、閱讀習慣與學習策略在閱讀表現性別差距的潛力 三、閱讀習慣與學習策略在閱讀表現社經地位差異的潛力 四、社經不利男學生的閱讀表現 CHAPTER 8 閱讀素養與學校因素關係的探討/徐秋月、吳正新、劉妍希 第一節 學校因素 一、閱讀表現與學校因素 二、PISA量化學校因素的方法 三、成功學校特徵 第二節 學校政策、措施和資源與閱讀素養 一、學校「學生的篩選與分組」政策與學生表現的關係 二、「學校管理」與學生表現的關係 三、「評量及績效責任」與學生表現的關係 四、「教育資源」與學生表現的關係 第三節 學校學習環境與閱讀素養 CHAPTER 9 閱讀素養與社經地位關係的探討/林娟如、江培銘 第一節 社經背景與教育成效的關係 一、解讀學生表現的差異與分散性 二、社經背景 三、社經背景與教育系統成效的關係 四、PISA 2009 社經背景問卷題目 第二節 教育均等的三個面向 一、學習成效的均等 二、教育資源分配的均等 三、控制社經背景後的學習均等 第三節 閱讀素養與社經背景 一、學生社經文化地位與閱讀表現 二、社經坡度:PISA表徵均等的方法 三、社經弱勢學生在PISA成功的比例 四、學校層級社經背景的效應 第四節 結論 CHAPTER 10 結論與建議/洪碧霞、黃秀霜、林千玉、王秀云 一、閱讀素養 二、數學與科學素養 三、素養與成就的對照分析 四、閱讀素養與學習投入、習慣、策略的關係 五、閱讀素養與學校因素的關係 六、閱讀素養與社經地位的關係 七、臺灣教育評量設計的反省與前瞻 參考書目 附錄

商品規格

書名 / 臺灣PISA 2009結果報告
作者 / 林千玉 林哲彥 林娟如 林素微 徐秋月 洪碧霞 陳昌明 黃秀霜 鄒慧英 王秀云 江培銘 吳正新 張銘秋 張貴琳
簡介 / 臺灣PISA 2009結果報告:完成義務教育的學生面對未來學習或工作挑戰的準備程度如何?他們能否提出自己的理念、有效與人溝通?能否找到終身志趣?OECD(OrganisationforEcon
出版社 / 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1914794
ISBN10 / 986191479X
EAN / 9789861914794
誠品26碼 / 2680649784004
頁數 / 360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