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繹鄉土: 鄉土文學的類型與美學 | 誠品線上

演繹鄉土: 鄉土文學的類型與美學

作者 陳惠齡
出版社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演繹鄉土: 鄉土文學的類型與美學:臺灣鄉土文學實具有三種意義向度:就「歷史性術語」而言,乃指陳歷史階段中兩次文學論戰,所生發鄉土觀念的論述;作為「文化性術語」,則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臺灣鄉土文學實具有三種意義向度:就「歷史性術語」而言,乃指陳歷史階段中兩次文學論戰,所生發鄉土觀念的論述;作為「文化性術語」,則是「鄉關何處」的曖昧修辭,意指作品中的「鄉土」存在;從「描述性術語」而論,則關乎鄉土書寫作為一種文類的敘述美學風格。統攝上述要點的研究發問即是:論戰之後,相關鄉土的申論闡發,如何聯構或映證於其後的文壇創作現象?研究者如何乞靈於論戰後的鄉土文學理論,而返觀過往的鄉土小說諸作,另啟鄉土性的詮解新面向?植基於「如何重談鄉土文學」的思考框架,本書先是統整論戰之後的「鄉土論述」,藉資考察「鄉土」語境變化的詮釋脈絡,其後各章節則是援引鄉土作家諸作,進行析論,提供理解鄉土文學的類型與敘事美學,期能開拓鄉土文學多元化的研究新領域。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陳惠齡陳惠齡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現為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專任教授,並合聘華文文學研究所,美國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訪問學者。曾任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研究領域為臺灣文學、現當代小說、地方學、華文文學等。主辧三屆「竹塹學國際研討會」,並擔任「臺灣文學工具箱」專案計畫「宗教文學」策畫主持人,協同主持「苗栗文學地圖建置規畫專案」。主編三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及發表數十篇論文於國內外知名學術刊物。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次李序 I自序 V導論 怎麼談,怎樣看「鄉土」? 1一 論戰之後的「鄉土」文學 1二 鄉土的「問題化」與詮釋脈絡 5(一)「鄉土」思想類型與日殖歷史脈絡 6(二)「鄉土」核心概念與「農村現實」、「農工階級」 7(三)「鄉土」修辭繁衍與政治文化認同 9(四)「鄉土」裂碎意識與第三世界觀點 12(五)「鄉土」文學路線與寫實主義、現代主義 14(六)「鄉土」論題的多元化與大眾化趨勢 17三 作家書寫中的「鄉土」 21(一)穿梭時間的憂悒鄉土 22(二)怪力亂神的異質鄉土 24(三)浪蕩荒蕪的頹廢鄉土 26(四)山海交響的自然鄉土 29(五)敷演地誌的歷史鄉土 31(六)架構末日的科幻鄉土 34(七)定錨地方的區域鄉土 39四 回歸「當代意識」與「現代經驗」的鄉土書寫 43五 研究範圍及章節概述 46第一章 從景觀符號、民俗儀典到資訊媒介──作為「生產地方性」的新鄉土小說書寫現象 55一 前言:「在地社群景觀」概念與「鄉土」書寫 55二 景觀生態符號:地方空間的辨識信息 57(一)島嶼景觀:空間結構的邊界詩學 58(二)重返父母的鄉土:地貌地景與歷史想像 62三 民俗儀典:儀式感的表演背後 67(一)建構地方民俗的傳奇/知識景觀 68(二)現代鄉土中的族群共同體 71四 「天涯觀」的改寫與經驗的「同質化」:鄉土書寫中的資訊/媒體景觀 74(一)鄉土世界的另一種「社會控制」 75(二)現代鄉土社會中資訊媒體的「在場性」 78(三)傳播媒介「大心靈」下的鄉土書寫 81五 結語:景觀、敘事與新世代「微型感性」的情感結構 85第二章 女人的船屋與男人的牛車──沈從文〈丈夫〉和呂赫若〈牛車〉中「典妻情節」訊息及其言說方式 89一 前言:鄉村生命形態的「現代」流變 89二 訊息與訊息言說的方式 92(一)再現地方與性別:女人的船屋 92(二)表徵歷史與階級:男人的牛車 98三 結語:從「人間炊煙」、「兩性硝煙」到「時代烽火」 107第三章 抒情意識與現代現實的交會──鍾理和《笠山農場》的烏托邦敘事美學 113一 前言:從迷離他界到現代現實 113二 烏托邦中立性的敘事話語:詩意/哀輓與反諷/批判的混合 120(一)「理想」與「現實」的對照視野 122(二)「個人意志」與「群體秩序」的辯證 123(三)烏托邦的「希望追尋」與「艱難困境」 128三 「風景」的發現:抒情經驗、體悟與表現 132(一)作為「內在性」與「認識性」的笠山風景 133(二)常民風景與民俗學的聯繫 138(三)詩意的「凡人之傳」:風景中的饒新華 140四 結語:文學形式與歷史/自我的救贖 144第四章 故事、現實與奇幻──林宜澐鄉土小說的敘事體現 147一 前言:書寫的位置與觀看的距離 147二 敘事的語式與情境:「誰在看」和「誰在說」 152(一)作者的「第二自我」:作者永恆性的詭計 152(二)特定性別的人稱指代:性別敘事的差異與位階 157三 結尾的意義:現代的危機與啟示 161(一)生存蹇境的末世感:「臨終者」的角色 163(二)自然災難的恐懼景觀:輕信與懷疑的對話 166四 奇幻與超現實的現代性語境 170(一)奇幻中的神聖與凡俗──〈傀儡報告〉、〈王牌〉、〈鼓聲若響〉 172(二)作為現代性召喚的神鬼敘事—〈抓鬼大隊〉 176五 結語:小說敘事體現的世界說了什麼 179第五章 恐懼地景?景觀詩學?──李昂小說中鹿城鄉土的異質書寫 183一 前言:剔除「浪漫」與「寫實」的鹿城鄉土故事 183二 以「血的獻祭」呈顯的女性/罪罰鄉土 187(一)罪與犧牲的命題 188(二)與災難綰結的有罪者與受難者標記 190三 以「鬼魅敘事」建構的魔魘/歷史鄉土 192(一)女鬼身體各種「神奇的還原」 193(二)女性/女鬼觀想中的大歷史記憶 196四 以「看與被看」展演的人性/暴力鄉土 197(一)重申、簡化與煽動的流言 198(二)觀看的「權力之眼」 199五 以「身分認同」砌築的族群/神聖鄉土 202(一)作為生命啟蒙的一個地點 203(二)花園與荒原的雙重圖像 205六 結語:對鹿港景觀的馴服/疏離 207第六章 另一種臺灣田野誌──李喬《草木恩情》的自然書寫 211一 前言:作為自然、食物與表現形式的草木菜蔬 211二 作為地景的田野植物 216(一)臺灣的自然田野景觀 216(二)苗栗區域的植物地景 219三 植物劇場與自我生命故事 222(一)童年往事再現:「活命恩物」與「綠色空間」 222(二)生命情志的投射:反抗、懺情與追憶人事 224四 植物演化與臺灣歷史的交匯及其隱喻 227(一)臺灣田野植物的生存演化 227(二)植物故事與臺灣歷史的互涉及隱喻 229五 結語:一體共命的草木書寫情志 233結論 從「生產鄉土」到「科幻鄉土」──臺灣新世代鄉土小說書寫類型的承繼與衍異 239一 前言:以「世代」作為分析概念 239二 生產地方性:從「鄉土」到「新鄉土」 244(一)以「空間邊界性」作為景觀符號的地方書寫 248(二)進入地方中的歷史 249(三)最核心的「地方形式」:從「家」的概念出發 250(四)族群民俗儀典的展示櫥窗 252三 重說歷史的魔魅鄉土:從「家族故事」到「公眾記憶」 254(一)歸屬於「個人記憶」與「擬歷史」的家族書寫 255(二)「自由的虛構」與「歷史私人化」的大敘述 262四 架構末日景觀:從「奇幻現實」到「科幻異境」 268(一)奇幻與科幻:輕盈的噪音量或沉重的訊息量? 269(二)後人類與後人性的異想 272五 結語:文本內外的時空流動 278參考文獻 281本書各章出處與說明 303

商品規格

書名 / 演繹鄉土: 鄉土文學的類型與美學
作者 / 陳惠齡
簡介 / 演繹鄉土: 鄉土文學的類型與美學:臺灣鄉土文學實具有三種意義向度:就「歷史性術語」而言,乃指陳歷史階段中兩次文學論戰,所生發鄉土觀念的論述;作為「文化性術語」,則
出版社 /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784097
ISBN10 / 9864784099
EAN / 9789864784097
誠品26碼 / 2681967481002
頁數 / 32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6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在臺灣各種複雜的主義盛行的今天,《演繹鄉土:鄉土文學的類型與美學》這本書,恐怕是研究過往與今天的鄉土之作最富於思考性的經典。連日後臺灣文學的走向,也有一錘定音的暗示作用。
──李奭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研究員)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