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招了嗎? 親子談話100招: 王宏哲熱情推薦, 提供父母、老師100種與孩子談話的方法 | 誠品線上

你沒招了嗎? 親子談話100招: 王宏哲熱情推薦, 提供父母、老師100種與孩子談話的方法

作者 劉純芳
出版社 人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你沒招了嗎? 親子談話100招: 王宏哲熱情推薦, 提供父母、老師100種與孩子談話的方法:怎樣的談話方式才能觸動孩子的內心?才是孩子聽得進去的話語?作者以自身幼教專業,提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怎樣的談話方式才能觸動孩子的內心?才是孩子聽得進去的話語?作者以自身幼教專業,提供父母、老師100種與孩子談話的方法。全冊共分十個章,從觀念、生活態度、教養、語氣等切入,帶領父母和老師藉由正確的談話方式,走進孩子內心、建立和孩子之間的良好關係。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天才領袖教育集團執行長/王宏哲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劉純芳‧美國加州大學藝術教育博士‧美國哈佛大學多元智能研究員結業‧劉純芳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創辦人‧香港劉純芳教育工作室負責人 一位致身於幼兒教育、推廣「教育藝術」理念的教育家。在為美國、東南亞等百所幼兒園設計課程與設施環境之後,陸續於台灣、廈門創辦幼兒園,強調一切以孩子的視角出發,不管是空間設計、傢俱創造,還是課程設計,都要透著童心與愛意。另著有《手祕密》、《手創藝術樂園》、《彩紅屋》系列叢書、《香港藝術大師視覺教育教材》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 觀念大補帖以利人利已為前提用相信的態度先說好的部分先說對不起把感謝當作習慣和孩子做朋友客氣相待認真回應同理心常把「請」掛嘴上第二章 生活態度大進擊不可以說「不用」堅持要求回報說聲「我很累,很需要幫忙」請孩子叫您起床坦率分享喜怒哀樂別說「我不吃,你吃就好」和孩子輪流請小孩當您的守護小天使用正向語言表達情緒說出「我怕,請別離開我」第三章 進入孩子的世界容許孩子慢點回答為孩子留餘地善用孩子的年齡特質忘開自己的年齡拋掉自己的身分、職位和地位以平常心看待給孩子接納的愛對孩子的話感興趣睡前投資十分鐘請先說聲「嗨」第四章 噢!不當孩子的管家婆請勿嘮叨相信孩子「有」多用正向語言以「做」取代「教」由孩子自己說用方法,寫下來再說停、看、聽!想好再說聽哭聲戰勝情緒尊重孩子自由的權利訓練孩子的感受力第五章 和孩子鬥智、鬥勇吧!談話要有邏輯要前後一致,不矛盾給孩子合理的解釋須和孩子一般見識用正義分析善惡多問孩子「你想知道嗎?」不可以騙孩子守信用和孩子共同約定重視孩子最在乎的事第六章 「談」出美妙的旋律樂章誠懇說出「孩子,我以你為榮!」跟孩子溫柔對話帶著笑容的聲音要有節奏強弱說話要有主旋律般的內容由淺入深慢慢談畫個休止符讓孩子表達要有舒緩的語氣用合宜的語調訓練語音的用法第七章 小聲說話有道理越生氣越要小聲小聲有「理」小聲有「禮」小聲代表教養小聲是心平氣和慢慢說清楚學會傾聽小小聲吸引注意力談吐氣質由小聲培養控制音量贏得尊重第八章 關心孩子要有行動注視孩子的眼睛關心孩子的朋友關心孩子的事關心孩子的東西關心孩子的時間不說「小孩子不重要」不說「孩子你不會」不說「小孩子不懂事」不說「小孩子不可以」不說「小孩子不行」第九章 營造輕鬆的氣氛常微笑加點幽默不斷支持認同表達肯定放鬆肢體表情須生動創造驚喜與期待找出引起期待的話題說說熟練的話題第十章 放心是給孩子學習成長的禮物讓孩子說的比自己多「不管」是學習的開始必須視而不見讓孩子重新來過當孩子信念與力量的來源裝笨主動意願從放心開始尊重從放心開始「放」之前說明白放孩子獨立自主

商品規格

書名 / 你沒招了嗎? 親子談話100招: 王宏哲熱情推薦, 提供父母、老師100種與孩子談話的方法
作者 / 劉純芳
簡介 / 你沒招了嗎? 親子談話100招: 王宏哲熱情推薦, 提供父母、老師100種與孩子談話的方法:怎樣的談話方式才能觸動孩子的內心?才是孩子聽得進去的話語?作者以自身幼教專業,提
出版社 / 人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734338
ISBN10 / 9863734330
EAN / 9789863734338
誠品26碼 / 2681680887006
頁數 / 16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怎樣的談話方式才能觸動孩子的內心?才是孩子聽得進去的話語?作者以自身幼教專業,提供父母、老師100種與孩子談話的方法。

全冊共分十個章,從觀念、生活態度、教養、語氣等切入,帶領父母和老師藉由正確的談話方式,走進孩子內心、建立和孩子之間的良好關係。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觀念大補帖

以利人利己為前提
親子對談時,一定要讓孩子清楚知道語言表達的利害關係,因為話如利刃可傷人,對孩子說的話,除了要夠清楚明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思考是不是自己說得悅耳,而對方也愛聽?未來當孩子與人談話時,就會自我思考,這句話是不是有利於人,能不能造就別人,也造就自己(有利於己)?所以,談話是一個利人利己的活動與態度,要先能夠照顧到彼此的需要。

先說好的部分
說話時要先講好的部分,以好處開始說明,從好處著手。正所謂身教言教,久而久之,孩子也能夠學會用一種比較令人歡喜的方式對人說話。

和孩子做朋友
您常常會發現,孩子對朋友的態度比對父母還要熱情;您不要疑惑,也別吃味,不如放下所謂大人的身段,和孩子平起平坐,做個好朋友,他就能夠用朋友的態度,和您增進親子間的感情。告訴孩子、提醒自己,先做好朋友吧!

第二章 生活態度大進擊

堅持要求回報
從小,既有的觀念教育我們,人生應該不求回報;但是我認為這個概念不適用於親子談話之中,我一直強調要讓孩子有「互惠」的觀念,因為不求回報就會是負債的開始。
教育一個孩子就好比開一家公司,公司的營運需要注重投資報酬率,而這報酬率等同於孩子做事的效能與效率,孩子是否能夠產生優良的成效,關鍵便是他自己的行為表現,透過回報,孩子便能自我督促,培養出時間與效率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求回報」的交談方式,是無法成就孩子的卓越特質,這就是我主張堅持要回報的用意。

和孩子輪流
剛剛說過和孩子相處時,大人別委屈自己;不光是指食物,其他的事物也一樣,不管孩子幾歲,您不需要都把好的東西留給他,而自己就拿不好的;把握需要後再讓孩子選擇,而不讓自己失去了選擇權。和孩子輪流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如此,他才會把您當作重要的互動對象,進而重視您的需求。有時透過輪流也能時時提醒孩子父母的重要性,在未來的日子裡,他的生命中也就會牢牢關懷爸媽的存在與動靜。
例如:不要問孩子要不要吃飯、要不要做家事等。兩件事都是必須的,孩子的選擇是何時吃飯或先做其他事再吃飯;而家事是必須大家輪流,可以選擇的是項目或時間。爸媽的智慧決定孩子的好品格與好習慣。

請孩子當我們的守護天使
請告訴孩子:﹁爸媽雖然是大人也需要他的保護。﹂如果您認為這樣說是代表大人的懦弱,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孩子如果從小缺乏這種概念,長大之後心就會飛得遠遠的,即使只隔一條街,也不懂得回家探望父母。
人的年華消逝得很快,但是離家的孩子,對爸媽所殘留的印象,多半仍是身強體壯的年輕身影,孩子的內心是意識不到父母的老化。因此,從孩子小時候,就要灌輸他父母是需要孩子來照顧的觀念,才能讓他心中有父母;而您投資給孩子的時間,他也會相對地投資在您身上,這種良性的反射,能令您感到滿足且快樂。
有因才有果,和孩子談話並賦予責任是非常重要的因;有了好的因,才能在未來收成好的果。

第六章 「談」出美妙的旋律樂章
跟孩子溫柔對話
每一分鐘都是人生的關鍵期,您希望孩子長大後也能用溫柔的語調跟您說話嗎?
相信答案是肯定的。所以,在您跟孩子談話時,要想像有個無形的錄音機正在錄音,多年之後的某一天,一定會由您的孩子原音重現。
為了讓孩子以後也能和您有著溫柔的對話,現在就請您多用溫柔的心和口吻和孩子交談吧!

帶著笑容的聲音
什麼樣的聲音最悅耳、好聽呢?溫柔並且帶著笑容的聲音,像和煦的暖陽、輕柔的微風般,最是悅耳動聽。爸媽倘若能夠用這樣的頻率和孩子談話,您也一定能夠天天聽到孩子說出這般悅耳、溫暖的聲音了!

由淺入深慢慢談
談話的題材可以加入各種不同的主題和層面,但是和孩子談話必須從最簡單的開始,不要一次就談得既深且廣,而讓他心生恐懼,甚至覺得沒有插話的餘地。
曾經有一位自閉症兒,在他成年以後,回想起他在小學和幼兒園的階段,為什麼沒有辦法與人順利談話和溝通的情況。他說,幼兒時期因為不能理解別人說的話,對方說得太快、太難,不能理解,所以乾脆就不說話了;到了小學時,又因為別人說得太快,他無法插入任何話題,因此他也就不說話了。
這也提醒父母,談話要從雙方都感興趣,而且簡單、容易明白的話題開始,再漸漸深入,比較容易跟孩子順利交談。

第八章 關心孩子要有行動

注視孩子的眼睛
注視孩子的眼睛,就是用和孩子一般的高度與他交談,這是一種尊重的表現;因為您的良好示範,孩子也就會在與人交談時,透過目光的注視和對方產生交集,營造良性的互動模式。

關心孩子的朋友
親子交談時,不妨也將孩子的朋友放在話題中,讓他感受到您也關心他的朋友,這等於間接告訴孩子也要認識父母的朋友。有的時候孩子可能對您的朋友講話不太有禮貌,您可以用誘導的方式來解決,讓他感受原來爸媽也關心他的朋友,相對地,他也就能夠帶著一份尊敬與其他長輩進行談話了。

關心孩子自主的時間
一個被管制的孩子是無法自我管理時間的,因為時間不是他的,是父母的,所以他無法建立自我管理、規劃事情的能力。在您和孩子互動時,必須瞭解,孩子應該也要有屬於他自己的時間,而不是由您來為他規劃、安排。讓他學會看重時間的重要性,才能有效率地完成每一件事,成為自己時間的主人。所以,關於時間的話題,也是您和孩子談話時,應該關心的元素。



第十章 放心是給孩子學習成長的禮物

「不管」是成長的開始
有些事爸媽應該學會「不管」,將決定權放心地交給孩子,告訴他:「你可以自己決定。」如此可以促動孩子主動思考的能力;也因為是孩子自己的決定,所以他就必須想清楚才能表達,並且承擔起事情的責任,所以我認為,「不管」是學習成長的開始。

假裝視而不見
看孩子做家事,總覺得怎麼做都沒我們做來得乾淨、來得好,一會兒擔心這、一會兒嘮叨那的,老是放心不下。正因為我們看見了,就很難控制自己不去說,因此,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假裝「視而不見」,看不見才能放心;也請試著用放心的口氣來跟孩子談論他所做的事。

鼓勵孩子重新來過
不管在學校或是在家裡,孩子怕錯,也怕做不好,如果您能以放心為基礎與孩子談話,以鼓勵再試一次或重做代替揭瘡疤,孩子就不會產生莫名的壓力。
比方在孩子洗杯子時,您想提醒他留心別打破杯子,那麼,在談話時就不能一再重提他之前打破的經驗,您只要稍加叮嚀一次就放心讓他去洗吧!
給孩子重新來過的機會,足以取代以前失敗的紀錄。當他第二次把杯子洗乾淨,在第三次再拿杯子出來洗的時候,您可以這樣說:「噢!上一次你的杯子洗得真乾淨,相信這一次你會做得更棒喔!」這就是鼓勵孩子重新來過的意思。請用最新資料來提醒孩子,而不要怕失敗紀錄,成為孩子嘗試進步的致命傷。

培養主動意願,從放心開始
不管孩子做了什麼事,您都要學會放心,鼓勵他再試一次。因為失敗可以重新來過,如果孩子不敢、不願或不想,就連重新來過的機會都沒有了。所以,激發孩子強烈的自主意願與勇氣是非常重要的。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