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劍雕翎 一-四 (臥龍生60週年刷金收藏版 4冊合售) | 誠品線上

金劍雕翎 一-四 (臥龍生60週年刷金收藏版 4冊合售)

作者 臥龍生
出版社 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金劍雕翎 一-四 (臥龍生60週年刷金收藏版 4冊合售):,在台灣武俠小說界,臥龍生曾獨領風騷被稱為「武俠泰斗」。後來司馬翎、諸葛青雲脫穎而出,才與臥龍生並稱武俠「三劍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在台灣武俠小說界,臥龍生曾獨領風騷被稱為「武俠泰斗」。後來司馬翎、諸葛青雲脫穎而出,才與臥龍生並稱武俠「三劍客」。之後古龍名氣漸大,躋身高手之林,與「三劍客」合稱「台灣武俠小說四大家」。臥龍生成功運用了還珠樓主的神禽異獸、靈丹妙藥、玄功絕藝、奇門陣法,鄭證因的幫會組織、風塵怪傑、獨門兵器,王度廬的悲劇俠情,朱貞木的奇詭布局、眾女倒追男等等,博採眾長而融於一體,開創了既具有傳統風味又具有新境界的新時期武俠小說風格,成為一代「武林正宗」。「我寫武俠小說,主要是為了讀者。吸引讀者、滿足讀者是我創作的動力,我也儘可能在文字上提高文學修養。」──臥龍生江湖女傑岳雲姑遭仇家追殺,被不諳武功的蕭姓官員救起,遂允諾擔任其子蕭翎的西席。然而岳雲姑突然留書離去,其女岳小釵找上蕭家,在深井中尋到乃母屍體。由於蕭翎先天缺陷,註定將會早夭,故而當變故陡生,外敵來犯時,蕭翎毅然捨家跟著岳小釵逃亡,從而展開世家子流浪江湖的旅程。岳雲姑之所以遭到各路武林高手追殺,是因她偶然取得江湖關注的曠代異寶「禁宮之鑰」,故成為眾矢之的。岳小釵奉母命要將其遺屍送往特定地點,沿途遭到各方人馬無休無止的追擊,她在危難仍不忘呵護蕭翎,攜他闖過一關又一關險阻。奇詭的是,在途中岳小釵卻忽而失蹤,蕭翎成了江湖各門各派企圖追索「禁宮之鑰」的唯一線索……「在他小的時候,就特別迷戀武俠小說,在臥龍書院讀書,除正常的課本外,他的書包裡總藏著幾本武俠小說,在家裡看,在上學放學的路上看,甚至在上課的時候也偷偷瞄上幾眼,簡直到了著魔似的地步。其中清末民初時期的兩位作家還珠樓主和朱貞木的武俠小說他最是喜歡,愛不釋手,對他影響最大。」──呂思山︰〈俠氣豪情凝筆端──走近臥龍生〉※【金劍雕翎一】已歸隱的蕭姓官員一家乘坐畫舫行於江中,突遇一失控的巨舟,救起了重傷的婦人雲姑。雲姑傷勢恢復後,成為蕭家獨子蕭翎的老師。蕭翎體質虛弱,先天不足,恐難活過二十歲,然在雲姑的教導下,身體逐漸強壯起來。一日,蕭翎突發現雲姑只留下了一張便箋便匆忙離去,從此無蹤。幾日後,蕭家門外倒臥著一位十六七歲的少女,原來竟是雲姑的女兒岳小釵前來尋母,只是緣慳一面,後在蕭家水井發現了雲姑的屍體。岳小釵依母遺書要前往衡山,蕭翎意欲跟從。路途中,意想不到生死難卜的惡戰即將展開......※【金劍雕翎二】蕭翎目注那高掛的靈位,耳聽著滔滔江流,數年前的往事,忽然間回集心頭,他想到自己被商八掌風震落江中的往事。蕭翎取下靈牌,只見靈牌後面寫道:成化十一年二月二日,蕭翎在此落江,中州雙賈留書。這幾個字寫得歪歪斜斜,但卻深深陷入樹中二分多深,一望之下,立可辨出是用驚人的指力,刻在上面。蕭翎心中默算時間,那正和自己落江時間相合。他落江一事,雖是記得清楚,但卻不知在何處落江,目睹中州雙賈的留書,心中再無懷疑,這人分明是來奠祭自己了,但不知那斷魂人是誰?※【金劍雕翎三】蕭翎出道江湖,就捲入了這場武林正邪大決鬥的是非之中,陰錯陽差地造成武林同道對他的誤會,已有抽身不能之感,父母被擄作人質,又使他和百花山莊,形成了一種微妙的關係,在這場鬥智、鬥力的大決鬥中,成了一位左右為難的中間人物。他望著中州二賈遠去的背影,黯然一歎,兩行思親淚,順頰而下。誰說丈夫不彈淚,只為未到傷心處。玉蘭、金蘭第一次看到了這位身負絕藝,性情堅毅的少年,暴露出脆弱,亦不禁哀傷淚下,難以自禁。※【金劍雕翎四】望著金花夫人的背影,蕭翎內心中感慨萬千,自己本非江湖人,但離奇的遇合,卻把他造成了一個武林中傑出劍士,也捲人了江湖上的正邪大決鬥中。無端事故天上來,到處是凶險,到處是搏殺,而且,連累到無辜的父母……岳小釵芳蹤縹緲,但那一縷情絲,卻繫緊了蕭翎的心,也帶走了蕭翎無限的懷念……百里冰用情如海深,不惜叛離冰宮,覓情天涯,臨去之時,又留下心腹女婢,及時送來了救命的靈丹……金花夫人雖然沒有說明什麼,但她處處的呵護、愛惜,已然坦裸出無限情意,此後,又該是如何一個結局?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臥龍生臥龍生,為台灣最著名的武俠小說作家之一,被譽為「武俠泰斗」。本名牛鶴亭,一九三○年的端午節出生於河南省鎮平縣。幼年從軍失學,但自幼喜讀武俠小說,頗有才思。一九五五年自軍中退役,在友人慫恿下開始學寫武俠小說。一九五七年以祖居南陽臥龍崗取筆名「臥龍生」一炮打響。一九五九年《飛燕驚龍》出世,奠定了他的地位。據說當年臥龍生的小說《玉釵盟》在中央日報連載時,他不幸遇上小車禍而無法續稿,不料居然驚動總統親自過問此事,由此可見臥龍生當年知名度之高。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金劍雕翎》(一)【導讀推薦】 集雄奇與柔艷於一體的武俠長卷──《金劍雕翎》的特殊地位一 天涯血舟二 步步驚心三 靈鴿躡蹤四 萬里追騎五 妙手回春六 四面楚歌 七 劍氣縱橫八 險阻重重九 撲朔迷離十 深谷授藝十一 師徒情深十二 江湖風濤十三 義結金蘭◎《金劍雕翎》(二)十四 落花流水十五 中州雙賈十六 暗箭傷人十七 各逞其能十八 龍爭虎鬥十九 毒手藥王 二十 心繫情牽廿一 隱秘殺機廿二 遍地荊棘廿三 百口難辯廿四 暗施巧計廿五 英雄論技廿六 倖脫虎穴廿七 骨肉親情廿八 江湖險詐◎《金劍雕翎》(三)廿九 故人留書三十 金蛇之鬥卅一 忠義為先卅二 化險為夷卅三 血救佳人卅四 卜算如神 卅五 大宴群豪卅六 起死回生卅七 暗施陰謀卅八 輪轉大陣卅九 力抗群梟四十 勇救雙親四一 浴血對決四二 千鈞一髮四三 捨身救母四四 視死如歸◎《金劍雕翎》(四)四五 苦求良藥四六 藥王降蛇四七 乍逢奇人四八 齊力卻敵四九 四海君主五十 計脫重圍 五一 雙雄爭霸五二 毒王斷交五三 絕處逢生五四 驚天一搏五五 兩敗俱傷五六 伊人何處

商品規格

書名 / 金劍雕翎 一-四 (臥龍生60週年刷金收藏版 4冊合售)
作者 / 臥龍生
簡介 / 金劍雕翎 一-四 (臥龍生60週年刷金收藏版 4冊合售):,在台灣武俠小說界,臥龍生曾獨領風騷被稱為「武俠泰斗」。後來司馬翎、諸葛青雲脫穎而出,才與臥龍生並稱武俠「三劍
出版社 / 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153567
ISBN10 / 6267153568
EAN / 9786267153567
誠品26碼 / 2682295901002
頁數 / 140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X7.5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2156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導讀 : 【導讀推薦】           
集雄奇與柔艷於一體的武俠長卷──《金劍雕翎》的特殊地位
知名評論家 秦懷冰

《金劍雕翎》是臥龍生在其創作成熟期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就篇幅言,這是長達近兩百萬言的巨構,在當初台灣武俠作品尚以小開本供應租書店為主要面世形式之際,它居然出到九十六本之多,而猶自吸引喜愛武俠小說的讀者熱烈地追讀,盛況一路不衰,委實可稱為異數。這樣的大篇幅紀錄,雖然後來已被香港崛起的玄幻武俠名家黃易一再打破,但在台灣武俠小說創作史上,卻一直是無人超越的里程碑,也因卷帙浩瀚,後來出版時分為兩部。就內容言,則《金劍雕翎》乃是臥龍生施展出渾身解數,將他數十年著作歷程中所累積蘊蓄的根柢和功力,藉由一個包羅萬象之故事架構,一舉傾囊而出的「特技展演」,因此可視為他殫心竭慮的扛鼎力作。
無論如何,在當時台灣武俠寫作界名家輩出的年代,這個由臥龍生擔綱的「特技展演」能夠如火如荼地持續進行到最終回,而在租書店前等待後續內容推出的讀者兀自耐心不褪,顯示臥龍生此作確有其不容低估的魅力。
看來,面對武俠寫作界風起雲湧的競爭,及影視媒體普及後娛樂多元化的大勢,臥龍生在創作本書時,是有意識地要將他長期來所蒐羅的、思辨的、綜合的武俠題材,集中作一次噴發式的投射,以試驗自己在故事編織、情節推演、節奏掌控、敘事火候等各方面的力度與韌性。

多元套路的集合展演
事實上,《金劍雕翎》的內容除了經典武俠的路數外,至少涵括了浪漫、悲情、奇詭、驚悚、懸疑、推理、玄幻等各類型的內容或意旨。眾所周知,包括金庸、古龍在內的頂級武俠大師都擅於以諸般旁門雜學的巧妙融入,來添加武俠作品的知識性與趣味性,故而像琴、棋、書、畫、醫、卜、星、相等民間傳統文化精華經常會成為武俠情節的潤滑劑;臥龍生也不例外,這在他早期作品如《玉釵盟》、《天香飆》,中期作品如《飄花令》、《金筆點龍記》中,均有過令人印象深刻的生動展現。
然而,為了從事這次大規模的「特技展演」,他必須將這些有趣的旁門雜學穿插在敘事結構所呈現的大圖謀、大對決、大場景之中,庶幾可使情節顯得生動逼真,這就在整體故事進程所營造的氣勢與氛圍之外,還不免會考驗他埋設伏筆、駕馭細節的能力。好在臥龍生畢竟不失為成名已久的俠壇重鎮,他採取了不疾不徐、不慍不火的敘事節奏,將各個本可獨立成篇的傳奇情節「嵌入」到整體規劃的宏大架構中,使整體與局部之間儼然形成一種迴環呼應的有機聯繫。這種類似《一千零一夜》的敘事模式,使得整個故事的篇幅儘管不斷滋生增長,但在讀者看來卻是有倫有脊,繁而不紊。

兩大伏筆的牽引變化
故事肇始於江湖女傑岳雲姑遭到仇家追殺,身受重傷,被完全不諳武功的蕭姓官員救起,遂允諾擔任其子蕭翎的西席。乍看下如此平淡的開端,不旋踵間卻因岳雲姑突然失蹤,其女岳小釵找上蕭家,而在深井中尋到乃母屍體時,情節立即進入飆風驟雨、狂濤巨瀾的快節奏階段。隨即,在刀光劍影逼人而來之時,作者卻又閒閒設下二處伏筆,作為整個故事得以向前推展的「動因」所在:一是蕭翎由於先天生理暗帶缺陷,身具「三陰絕脈」,註定將會早夭;故而當變故陡生,外敵來犯時,蕭翎毅然捨家跟著岳小釵逃亡,便是順理成章之舉,從而展開了世家子流浪江湖的旅程。二是岳雲姑之所以遭到各路武林高手圍剿、追殺,是因她偶然取得了百年來牽動了整個江湖命運的曠代異寶「禁宮之鑰」,故成為眾矢之的,這條伏線是本書的核心秘密,由此引出了波瀾壯闊的相關情節。
岳小釵奉母命要將其遺屍送往特定地點,沿途遭到各方人馬無休無止的追擊,她在危難仍不忘呵護蕭翎,攜他闖過一關又一關險阻;於是,讀者會以為岳、蕭姐弟的江湖歷險將是本書的主軸。奇詭的是,在途中岳小釵卻忽而失蹤,且在漫長的歲月中無聲無息,不曾給蕭翎任何訊息;而在她身上,顯然深繫著「禁宮之鑰」這一條伏線。岳小釵何去何從?顯然,這是作者設下的一大懸疑,藉由這個大懸疑,臥龍生得以將重心轉到蕭翎身上,因為他已是江湖各門各派企圖追索「禁宮之鑰」的唯一線索;於是,環繞著蕭翎身周,正邪各方展開了緊張熾烈、撲朔迷離的爭鬥與殺搏,自是題中應有之義。

江湖歷險的深遠意涵
在過程中,蕭翎當然嚐遍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滋味,也看透了各方高手在面對人性考驗時的嘴臉。蕭翎逐漸從一個天真淳厚的少年蛻變為視生死如等閒、臨白刃而不懼的俠士。接著,他又在重重危難的淬煉中因禍得福,竟然受到三位深居幽谷的世外高人垂青,收為關門弟子,授以高深武藝,並初步解除了他「三陰絕脈」的死劫。這種橋段,當然是武俠小說中常見的套路;故為了增加故事的說服力與懸疑性,作者引入了多種珍禽怪獸、奇人異行,種種橫空出世的超級高手、紛至沓來的陰謀陷阱,更是令人目不暇給。
但萬變不離其宗,蕭翎身上暗繫著「禁宮之鑰」下落之謎,是他一切江湖遭際的根本原因,而作者所埋設的另一個懸疑,自然是幽谷中那三位世外高人的命運,亦為「禁宮之鑰」的下落所牽制。及至蕭翎從幽谷重出江湖,心心念念要破解的無非是岳小釵失蹤及「禁宮之鑰」下落這兩大謎。
然而,重出江湖的蕭翎由於已身負絕技,自會受到各方野心人物的矚目。他以為和一見如故的「百花山莊」主人沈木風意氣相投,竟貿然結拜;當沈木風逐漸露出企圖羈縻正邪各派高手而一統江湖的真面目之際,蕭翎不得不和他割袍斷義,以致遭到難以想像的連番致命狙擊。由於蕭翎的諸多俠義行徑,當初為爭奪「禁宮之鑰」而與他作過周旋的各路高手中不乏願站在他一邊者;於是,以蕭翎為中心,也逐漸形成一股可觀的力量。雖不足以抗衡沈木風的龐大集團,但在局部戰役中已不無一拚的機會。

禁宮之鑰與全局成敗
此時,江湖上忽然出現冒名的蕭翎,所展示的功力說明其人乃是不容輕忽的高手;同時,當初將蕭翎迫墜幽谷的無名人物亦在雙方對陣的外圍若隱若現。若干暗筆指出:這兩位舉足輕重的高手,似乎均與失蹤多年的岳小釵有關。至此,整個情節轉入沈木風集團與蕭翎一方互相對抗、鬥爭的兇險格局。臥龍生擅於抒寫的大場景、大對決,遂漸成為故事的主軸;然而,前設的伏筆,其隱含的寓意也逐漸透過這些情節而彰顯出來:沈、蕭兩大勢力對峙爭戰的最終成敗,應是繫於「禁宮之鑰」的歸屬,而「禁宮之鑰」的歸屬,又與岳小釵的下落密不可分。
千迴百折之餘,整個故事又轉向起始時設定的兩大伏線。但蕭翎固然已不是心如瑩玉的天真少年,岳小釵更成為不見廬山真面目的神秘女郎。世事如棋,人生多變;至於結局究竟如何,卻需留待本書續集《岳小釵》來揭曉了。

試閱文字

內文 : 八月,秋汛初至,湘江水盈,灌滿了丹桂村旁的長碧湖。
深夜,湖心月影正沉浮。
湖畔,桂子頻飄香。
一陣咿呀的櫓聲,劃破了湖面的寂靜;一艘畫舫,緩緩由東方馳來。
船頭端坐著一個輕袍暖帽的老者,一個四旬左右的美婦人,緊傍那老人身側而坐,一個十二、三歲的童子,依偎在那婦人的懷抱。
迎面江風送過陣陣寒意,那中年婦人輕扯一下身上披的錦緞披肩,掩在那孩子的身上,慈母的關愛是這樣的無微不至。
那老人端起身前木几上的香茗呷了一口,笑道:「翎兒睡了嗎?」
那中年婦人啟唇一笑,低頭瞧了瞧懷中熟睡的兒子,道:「睡了。」
那老人緩緩站起身子,仰望明月長長吁一口氣,道:「三十功名塵與土,一片冰心在玉壺。」聲音幽沉,隱隱含著英雄末路的淒涼。
那中年婦人淡然一笑,接道:「夜深了,咱們該回去啦!翎兒著了涼,又要愁煞人。」
那老者頷首揮手,正待命舟子掉轉船頭,突見一艘燈燭輝煌的巨舟,雙帆張風,直馳而來。
那巨舟似是已失去控制,隨著風向,直向畫舫撞了過來。
畫舫上掌舵人似是駛航的老手,不待主人吩咐,立時一轉主舵,畫舫向側旁避去,另一個舟子,卻急奔向船頭,揚起手中竹篙,口中大聲吆喝道:「夥計,睜著眼睛往上撞,什麼意思?」他一連吆喝數聲,始終不聞那巨舟上有人相應。
舟子心中大急,揮篙向那巨舟之上點去。
這時,江風威勢已弱,巨舟吃那竹篙一點之力,登時向一側偏了過去,兩艘船擦身而過。
那輕袍老者一直背著雙手,看著這一幕驚險的經過,神色鎮靜,毫無畏懼之容。
那執篙大漢,眼看巨舟幾乎撞上畫舫,對方卻似渾如不見,忍不住大聲叫道:「喂!你們還有一個活人沒有?」
任他喝罵叫嚷,仍不聞有人相應。
長碧湖佔地百畝,四周生滿了深可及人的蘆葦,那雙桅巨舟,方向一偏,撞入了蘆葦之中。
那卓立在船頭上的老人,看得心中一動,暗忖:看這巨舟似已無掌舵之人,難道沒有人嗎?但見那輝煌的燈火,似又不像無人乘坐。
心頭大感奇怪,揚聲吩咐那掌舵的舟子,說道:「把船駛近那巨舟瞧瞧!」
駕船的舟子一轉舷,把畫舫駛近,緊傍那巨舟停了下來。
那輕袍老者望著那巨舟上輝煌的燈火,凝神靜聽了片刻,回頭對站在船頭手執竹篙的舟子說道:「這巨舟,有些奇怪,你攀上船去瞧瞧。」
那舟子躬身一禮,領命而去,放下竹篙,攀上巨舟。
突聽一聲尖厲的驚叫,那攀上巨舟的舟子,踉蹌奔回,撲通一聲,跌入了湖水之中。
那輕袍老者微微一皺眉尖,一撩長袍,向舟身之上攀去。
那中年婦人懷抱中熟睡的孩子,亦被這一聲尖厲的呼叫驚醒,霍然由慈母懷中站了起來。迎面江風,飄過來一陣濃重的血腥氣味。
老者停下了腳步,重重地咳了一聲:「有人在嗎?」
目光轉處,只見一條黃色的劍穗,隨風飄動,長劍從一個華衣人後心洞穿前胸,深釘入了艙門處板壁之上,直沒至柄。燭火照耀,清晰可見那華衣人的側面,那是一個年輕人,慘白的面色卻無法掩去他那英俊的輪廓。
輕袍老者微微歎息一聲,舉步向艙中行去。布設華麗的船艙中,一片慘象,桌倒椅翻,血跡處處。距門不遠處,伏臥著一個中年大漢,後腦裂開,早已氣絕死去。
輕袍老人微微歎息一聲,自言自語地說道:「好一幅悽慘的景象!」
轉眼望去,只見靠窗處,站著一個黑衣長衫大漢,雙腿直立,兩手十指深入板壁之中,驟見之下,極似一個人扶著板壁而立,仔細看去,才可看出此人早已氣絕多時,全身僵直,只因十指深深插入了壁板之中,才使他的屍體不倒。此人全身不見傷痕,但口鼻之間,卻不停地滴著鮮血。
輝煌的燈火,照著三具死狀各異的屍體,構成了一幅恐怖絕倫的畫面。深夜血舟,寒風打窗,那老者雖然膽氣逼人,也不禁由心底泛起一股寒意,搖搖頭歎息一聲,緩步向艙外退去。
突然間,由船艙一角中,傳過來一聲微弱呻吟之聲。呻吟聲雖然微弱,但聽在那輕袍老人的耳中,卻有如急雷驟發,驚得全身抖動了一下,停下了腳步。
他緩緩轉過身子,目光環掃,搜尋船艙。只覺那三具死狀不同屍體的形態,愈看愈是恐怖,不禁心頭凜然,正待回身退出,又是一聲微弱的聲音傳來。這一聲,他聽得異常清晰,由那微弱的呻吟,可分出那是個奄奄一息受了重傷的人,所發出的呻吟。
輕袍老人猶豫了一陣,眉宇間泛現出堅定之色,說道:「劫後餘生,奄奄待斃之人,老夫豈能見死不救。」一撩長袍,重入艙中。
凝神望去,只見船艙一角的暗影處,倒臥著一個藍衣婦人,長髮散亂,滿身血跡,上半身依靠在艙壁的木板上,不禁頓生憐憫之心,轉身奔出艙外,招來兩個舟子,卸下了一扇艙門,抬起那重傷婦人。燭光照耀之下,只見她面色慘白,雙目微閉,鮮血濕透了大半幅衣裙。
突然間,她睜動一下微閉的雙目,發出一聲重重的呻吟,就借身子轉動之勢,疾快地伸出手去一拂,一盞油燈斜斜地倒了下去。
她臂上本已受了數處創傷,這強行伸手一拂,震動了傷口,鮮血泉湧而出。
她緊咬著玉牙,強忍著傷痛,緩緩閉上雙目,汗水從她蒼白的臉上滾了下來。
兩個舟子不過剛把那重傷的婦人移上了畫舫,那雙桅巨舟突然冒出一陣濃煙,火舌閃閃,穿窗而出,強勁的夜風中,火勢迅速地蔓延開去。
那輕袍老人打量了那延展的火勢一眼,沉聲說道:「快划開去。」
兩個舟子急急放下那重傷少婦,合力搖櫓急駛而去。
那少婦眼見大火已成,那艘雙桅巨舟,已然難逃火劫,心頭一寬,賴以支持重傷的精神力量,亦隨著鬆懈,暈了過去。

當她醒來之時,發覺自己正躺在一間佈置十分雅致的臥室之中。
紫檀大床上,鋪著厚厚的褥子,四面紫綾壁,梳妝台上,放置著一面兩尺多高的銅鏡,右首壁角,垂吊著一盞白綾宮燈。
一看之下,立時可覺著這是一個十分豪富的人家。
突然間,室中一亮,垂簾起處,緩步走進一個風姿綽約的中年婦人,穿一身青布衣裙,但掩不住那高雅的氣度。
只見她緩步走近木榻,臉上泛現出訝然之情,道:「啊!你醒過來了。」
藍衣婦人輕輕歎息一聲,道:「難婦承蒙相救,還未拜謝救命之恩。」掙扎欲起。
那中年婦人,急急搖手說道:「唉!你全身都是刀傷,不宜掙動。」
藍衣婦人黯然說道:「如非夫人搭救,難婦恐早已沒了性命,大恩不言報,這番情意,難婦當永銘於肺腑之中就是。」
那中年婦人搖頭說道:「不用說感謝的話啦!福禍旦夕,風雲難測,人生在世,誰無危難。你儘管安心休息,寒舍人口簡單,雖非豪富,但多上三、五個人吃飯。也不要緊。」
藍衣婦人接道:「難婦還未請教夫人上姓?」
中年美婦笑道:「我姓蕭。」
藍衣婦人道:「蕭夫人。」
蕭夫人笑道:「快不要這般稱呼,我也許長你幾歲,如不嫌棄,就叫我一聲姊姊吧!」
藍衣婦人略一沉吟,道:「夫人抬愛,如何擔當得起。」
蕭夫人輕輕歎一口氣,道:「妹妹傷勢極重,不宜多勞神,外子已入城替你配藥去了。」
藍衣婦人心中大受感動,熱淚盈眶地說道:「咱們素昧平生,夫人這般對待難婦,叫難婦粉身碎骨也難報答。」緩緩閉起雙目,兩行清淚順腮淌下。
她似是突然回憶起一件什麼重大的事情,剛剛閉上雙目,忽然又睜開眼來,說道:「敢問夫人一聲,難婦乘的那艘雙桅帆船,可還停在湖中嗎?」
蕭夫人搖頭歎道:「燒啦!唉!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不但你那雙桅帆船,盡付一炬,連那滿湖蘆葦,也被燒去,最可憐的還是那停泊在湖畔的幾艘漁舟,也被那蔓延的火勢燒燬,火勢燃燒足半夜之久,你那艘雙桅巨帆,早已化作劫灰。」
那藍衣婦人眨動了兩下圓圓的眼睛,默然不語。
蕭夫人望望她身上的刀傷,黯然搖首,退出室外。
那藍衣婦人充滿著痛苦的臉色,這時泛綻出一絲微笑,閉上雙目睡去。
當她再次醒來時,天已入夜。
木案上高燃著一支紅燭,熊熊的火光,照得滿室通明。
寬敞精雅的臥室中,除了美麗的蕭夫人,多了一個身著青緞長袍,面色嚴肅的老人。
燭光下,一個細瓷的藥碗,熱氣還蒸蒸上騰。
那臉色嚴肅的老人,目光一掠木榻,劈頭第一句就對那藍衣婦人道:「你身受九處重傷,仍能保得性命,實出老夫的意外。」
藍衣婦人道:「得蒙恩賜援手,使難婦幸脫死劫。」
老人搖搖頭,說道:「老夫雖然粗通醫理,但像此等重傷,實有無能為力之感,但你卻能平安度過,目下看來已無大礙,待傷口彌合之後,再養息一段時日,或可康復。案上藥物,費我不少心思,服過之後,還望你能屏絕心中雜念,好好睡上一夜,明晨老夫再來替你把脈。」
說完,背起雙手,緩步走出了臥室。
蕭夫人端起藥碗,行近榻邊,低聲說道:「外子為人,心慈面冷,對人素來不會說客氣之言,還望妹妹不要怪他才是。」
藍衣婦人急道:「夫人言重了,救命之恩,深如東海,難婦雖死,亦難報萬……」
蕭夫人微微一笑,接道:「妹妹請喝下這碗藥湯。」
藍衣婦人歎道:「難婦落魄之人,怎敢和夫人平輩論交,承蒙抬愛,已然心領。賤名雲姑,請夫人直呼賤名。」
蕭夫人笑道:「妹妹雖受重傷,風采仍然可見,如若我猜想不錯,妹妹必然出身大家,不是個俗凡之人。」
雲姑輕歎一聲,不再答語,接過藥湯喝下。

數日的療養,雲姑大部傷口已合,人已可下床走動。
她從蕭夫人的口中,得知了蕭大人乃是一位廉正的御史,因彈劾權臣,被陷害關入天牢,被一位武林高人所救,埋名歸隱林泉。官海凶險,已使他再無心仕途,每日垂釣、蒔花,樂度餘年,夫婦兩人,膝下只有一子。
又過了一月時光,雲姑傷勢已經痊癒,多日相處,她已和蕭夫人成了閨中密友,但她卻絕口不談自己的身世來歷,對那火劫巨舟,也似忘去一般,從未再提過。
蕭家人口簡單,除了夫婦二人和一個孩子外,只有一個追隨蕭家多年的老家人蕭福,一名長工和一個婢女。
蕭大人那一艘畫舫,也毀於那次大火之中,原來僱用的兩個舟子,也辭工他去,一座寬大的庭院,就只有這幾個人。
那長工除了修整花木,做些粗工之外,從不進後院一步,因此,使這花樹環植的內院中,更顯得分外寂靜。
這日中午飯後,雲姑突對蕭夫人說道:「愚妹傷勢已好,長日無事,太覺閒散,我那姊夫,既喜清靜,倒不如把令郎交我課讀,也讓我消磨這漫長的時光。」
蕭夫人沉吟了一陣,笑道:「妹妹有此用心,那就有勞費心了。」
雲姑知她心中甚多懷疑,也不解說。
次日上午,蕭夫人帶了孩子來拜見老師,雲姑雖然謙辭再三,孩子仍然行了拜師大禮。
蕭大人雖然歸隱林泉,但治家依然極為嚴謹,雲姑雖由蕭夫人口中知道蕭家只有這個獨子,但自從她清醒之後,就從未見過那孩子之面,在她記憶之中,那蕭大人也只來過一次,這數月來,她見的只是蕭夫人和一個十八、九歲的婢女。
蕭夫人帶孩子拜見過雲姑之後,拉著雲姑一隻手,親切地說道:「妹妹,這孩子天資不弱,悟性極高,只是先天不足,身體虛弱一些,有勞妹妹多費心了。」
雲姑微微一笑,說道:「姊姊但請放心,我自會全心全意地照顧他。」
目光一掠孩子,接道:「我看他崢嶸秀拔,稟賦本厚,日後成就,絕不在姊夫之下。」
蕭夫人歎道:「你那姊夫,因宦海受挫,看破利祿,不願獨子再涉足功名,平日雖也肯教翎兒讀書習字,但讀的卻不是治世經典,而是詩詞歌賦、佛道星卜,隨興之所至,想到什麼,就教他什麼,是以十一、二歲的孩子,卻學了一肚子奇怪的東西……」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現代武俠泰斗臥龍生統領俠壇60週年紀念【武俠經典珍藏版】
席捲台港影響後輩深遠 帶動武俠風潮的流行天王
《金劍雕翎》:膾炙人口的驚天戰紀
臥龍生殫心竭慮的扛鼎力作
集雄奇與柔艷於一體的武俠長卷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