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史話 下: 從台港諸大師到當代新高手 (新修版) | 誠品線上

武俠小說史話 下: 從台港諸大師到當代新高手 (新修版)

作者 林遙
出版社 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武俠小說史話 下: 從台港諸大師到當代新高手 (新修版):※新修增補當代新武俠作家內容,當台港新武俠主流成為歷史,對武俠小說的學術研究才剛剛開始!一部書看盡古今兩千多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新修增補當代新武俠作家內容,當台港新武俠主流成為歷史,對武俠小說的學術研究才剛剛開始!一部書看盡古今兩千多年武俠流變!撰寫武俠小說史的宏大之作!林遙的這部《武俠小說史話》,可算得上是創作派撰寫武俠小說史的首開先河的宏大之作,該書篇幅長達55萬字,是迄今為止,篇幅最大的武俠小說史。上冊:從《刺客列傳》到《蜀山劍俠》 下冊:從台港諸大師到當代新高手※名家推薦: 著名文學評論家 陳曉林武俠小說研究學者 林保淳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倪匡著名武俠文學評論家 韓雲波著名文學評論家 白燁 中國武俠文學學會會長 劉國輝※大師遠去之後的武林1981年,金庸完成《鹿鼎記》修改,聲稱這是他「最後的一部武俠小說」;1984年,梁羽生宣佈不再進行武俠小說創作;1985年,48歲的古龍英年早逝。在台港新武俠第一代的代表作家金、梁、古相繼「退出江湖」之際,武俠小說實際上面臨著一個轉換的危機。當台港新武俠主流成為歷史,對武俠小說的學術研究才剛剛開始。這本書斷斷續續寫上六年之久,期為武俠小說發展的歷史做些許梳理性工作,間中寄託著作者二十年來對武俠小說的一份認知和感情。除了感受一種文學樣式的發生與成長,由萌芽而蔚為大觀外,還聽到了一種久違的精神信仰的召喚。這是超越了文學而又紮根於文學沃土的一種企盼◎名人推薦:這本武俠小說史,無論是述史說事,還是評人論作,都既具有內在的深度,又保有主體的溫度。因此,讀來引人入勝,讀後啟人思忖。──白燁 著名文學評論家,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數十年前,曾發願要寫武俠小說史,一直未動筆,力有未逮也。今林遙先生竟其功,實為武俠小說之幸,極其難得,誠武俠小說愛好者,不可不讀之寶書也!──倪匡 著名小說家、編劇,與金庸、黃霑、蔡瀾並稱「香港四大才子」《武俠小說史話》一書,腹笥充盈,用宏取精,將兩千多年武俠流變,覶縷道出,精彩迭現,甚有可觀!──林保淳 台大文學博士,師大國文系教授,武俠小說研究學者林遙的這部武俠小說史話,將古今武俠小說史的撰寫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韓雲波,著名武俠文學評論家,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林遙林遙本名郭強,1980年生。八歲始讀武俠小說,十五歲寫出自己第一篇武俠小說,及長後,意圖梳理武俠小說的發展脈絡,瞻望武俠小說的前進方向。自蒐集資料始,至完成本書,耗費整整十六年,將對武俠小說的熱愛發揮至極致。曾任記者、編輯、博物館館員。現為北京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武俠文學學會會員、北京市延慶區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秘書長。著有長篇小說《京城俠譚》、《降魔修心:彩繪西遊記》、散文集《明月前身》、《非主流的青春》,詩集《俠音》等。電影編劇《八卦掌之潛龍勿用》《疾風正勁》《烽火長城》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十章、伐鼓撞鐘海內知——台港新派武俠小說總論第一節、新派武俠小說發展的社會背景第二節、新派武俠小說的發展概況第三節、新派武俠小說的文學性1、理性批判2、文學美感第四節、新派武俠小說名家舉隅1、新派群雄劍起香江2、台灣綻放武俠先聲3、群雄逐鹿各有情懷4、新型武俠劍走偏鋒◎第十一章、秀出天南筆一枝——一代宗師梁羽生第一節、演武說劍,書生羽生第二節、名士氣度,文采風流第三節、人民俠客,肩荷重任第四節、女俠獨立,現代思想第五節、歷史浪漫,家世傳承◎第十二章、霜毫擲罷倚天寒——俠之大者金庸第一節、一個「講故事」的人第二節、藝術化的武功第三節、奇而至真的文學理念第四節、多重的藝術技法1、敘事手法多變2、借鑒舞台化場景3、描寫具像而非抽像4、入木三分的心理第五節、充滿人性深度的人物第六節、金庸小說的精神價值◎第十三章、亦狂亦俠亦溫文——台灣「三劍客」第一節、武俠泰斗臥龍生《玉釵盟》第二節、才子佳人諸葛青雲《紫電青霜》第三節、綜藝俠情司馬翎《劍海鷹揚》◎第十四章、靈文夜補秋燈碧——開拓者古龍第一節、古龍武俠小說創作歷程第二節、現代人性探索第三節、散文化的敘事語言第四節、求新求變的藝術特色1、江湖浪子式的人物2、富於推理性的情節模式3、「無招勝有招」的妙想◎第十五章、秋心如海復如潮——古龍之後的「新派」第一節、詩意武俠溫瑞安1、武俠小說詩意化2、折射自身經歷的故事3、「超新派」「現代派」的疑慮《刀叢裡的詩》第二節、古典新芽黃易《大唐雙龍傳》◎第十六章、天西涼月下宮門——大陸武俠小說(1949-1999年)發展概說第一節、革命小說有「武俠」第二節、武俠小說解禁後的創作《神鞭》《津門大俠霍元甲》《傷心萬柳殺》◎第十七章、歷劫丹砂道未成——21世紀的「大陸新武俠」第一節、「大陸新武俠」的定義第二節、異彩紛呈的格局1、多元化的作者群2、各具特色的語言3、吸收和探索第三節、創作的局限與自我反思1、「俠義精神」的缺席2、文化含量構建不足3、整體構思欠缺突破4、作家們的反思第四節、內地重點作家及其作品1、小椴和《杯雪》2、鳳歌和《崑崙》3、滄月和「聽雪樓」系列4、步非煙和「華音流韶」系列5、慕容無言和《大天津》6、蕭鼎和《誅仙》第五節 當代「新武俠」的亮點與希望1、憂中有喜,雛鳳新聲‧矚目《琅琊榜》‧《雪中悍刀行》2、古為今用,舊曲新聲‧《明將軍》系列‧《雁飛殘月天》‧《逝鴻傳說》‧《揮戈》系列‧《大唐乘風錄》3、武幻縱橫,智慧人生‧《魔教東來》‧《千門》系列崛起‧《浩然劍》獲獎‧盛顏、扶蘭、龍人各據一方4、台港擊劍,俠義可風‧《英雄志》別樹一幟‧《武道狂之詩》‧鄭丰的承繼5、翻空出奇,別塑武英‧《城邦暴力團》的世界‧重構「逝去的武林」跋 始於武俠而不止於武俠者 解璽璋後記 把劍說玄宗 武林何者雄 林遙

商品規格

書名 / 武俠小說史話 下: 從台港諸大師到當代新高手 (新修版)
作者 / 林遙
簡介 / 武俠小說史話 下: 從台港諸大師到當代新高手 (新修版):※新修增補當代新武俠作家內容,當台港新武俠主流成為歷史,對武俠小說的學術研究才剛剛開始!一部書看盡古今兩千多
出版社 / 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529309
ISBN10 / 9863529303
EAN / 9789863529309
誠品26碼 / 2681980021001
頁數 / 52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X2.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武道狂之詩》
喬靖夫(1969—),原名劉偉明,畢業於香港大學城翻譯系,先後從事新聞翻譯、電腦遊戲和編劇工作,曾任《快報》翻譯,目前專注於寫作和跨媒體創作,偶爾為香港流行歌曲撰寫歌詞。其主職寫作,兼任武術教練,代表作品《武道狂之詩》(2008)、《殺禪》(1997)。
喬靖夫1 5 歲開始習空手道,達至棕帶級別,曾獲得全港公開空手道比賽的60 公斤亞軍,按實力有可能進代表隊,差一點成為職業武者,後因工作關係以及熱愛寫作而中斷職業訓練,但他一直堅持練習詠春、魔杖等器械搏擊。
1996 年喬靖夫出版首部小說《幻國之刃》,開始寫作一系列風格暴烈的「影像系」流行小說,包括動作幻想系列《吸血鬼獵人日誌》。2008 年,喬靖夫開始創作武俠小說,他的武俠小說《武道狂之詩》和《殺禪》,常常位居香港熱銷書榜單前列,被香港媒體冠以的「新武俠掌門人」。
不同於金庸、古龍等作家以文人的角度寫武俠小說,喬靖夫帶著武者的心態,繼承了民國舊派武俠的寫法,同時,又借鑒現代科學,從新的角度解構武術。他的武俠小說中,人物多為身軀強壯的勇武之士,武功注重實戰,挑戰傳統。
喬靖夫的寫作突破了簡單的江湖恩怨,而是以實戰派武術和江湖為背景,以現代實戰的寫作方法,重新詮釋武俠世界,講述武術的精髓和武術背後的俠義精神。
常年習武的喬靖夫,在筆下融入自己習武多年的體會和感悟,其小說的實戰感非常強烈,人物的武功走的是寫實路線,拳拳到肉,這種寫法較難,因而,喬靖夫的作品,又被眾多武俠迷稱為「復古實戰型武俠」。
《 武道狂之詩》(2008)中,真正的習武者一定是追求武學的至高境界,近乎癡狂,所以不同於傳統武俠小說中具有政治意味的武林門派,喬靖夫將武林中的「九大派」以武功修煉為特點,稱作「六山三門」。「六山」為少林派、武當派、華山派、峨嵋派、青城派及崆峒派;「三門」則為八卦門、心意門及秘宗門。二者的區別在於,「六山」的門派傳人,隱居在深山,潛心修練武道;「三門」則將武術廣傳於世,在各地衍生支系,故稱「門」而不稱派。
倪匡曾這樣評價喬靖夫的武俠小說:「細節描寫非常出色,尤其在打鬥方面,更精彩得足可媲美,甚至可以說是超越前人。」
《武道狂之詩》(2008)中,喬靖夫針對武學的某些專業名詞、武功特點、陣形佈局、兵器特色等,專門寫了名為《大道陣劍堂講義》的章節。
他把武學常識做了一次詳盡的歸納和總結:「武功招式,多變有多變的好處,以不變應萬變有以不變應萬變的好處;刀劍短兵,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這些字句,都可以讓武術外行對真正的武術招數有一個更深刻的瞭解。
在喬靖夫的武俠小說裡,除比武較量較為實在外,還善於用很多篇幅來描寫角色怎麼變強的過程,而不會出現傳統武俠小說中,主人公一夜之間變強的奇蹟。
從這個角度來說,喬靖夫是帶著一種武者的心情寫武俠,可謂是「武者寫武道」。
喬靖夫也自承:「除了跟我自己練武有關係,我想,還跟我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影響有關。我從小到大喜歡看的李小龍、劉家良的功夫電影,他們都是一招一式,有實際設計的。還有香港的漫畫,在上世紀 70 年代,風格都是很實在。還有就是,我很喜歡日本的劍豪小說。那些小說中對劍道有純粹的美學追求。打鬥很快就結束了,很多都是心理上的對決。」
因此,喬靖夫的小說在實戰描寫方面,更加接近現代搏擊的觀念,他的小說中沒有內功這些概念,就連台港新派武俠中最普遍的「點穴」也予以揚棄,只以實戰論。當然,武俠小說畢竟是小說,小說之「武」還是需要想像。但持平而論,喬靖夫的確開闢了一條實戰武俠小說的新路。
喬靖夫為了更為細緻地描寫武打動作,體現寫實的風格,文字語言略為淺陋,遣詞造句不夠雅致,其對頂級武者的清高自傲透徹描寫,可圈可點,不過總以天才為主角,人物性格尚有缺陷,而且於情節設定上有所,如同「RPG遊戲」般的結構,重複使用,不免失於老套。

鄭丰的承繼
鄭丰(1973—),原名陳宇慧,籍貫浙江省青田縣,生於台灣,現居香港,祖父是蔣介石時代的「副總統」陳誠,父親是台灣監察院前院長陳履安。鄭丰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曾任香港荷蘭銀行董事、可換股債券的資深專家。代表作品《天觀雙俠》(2006)、《靈劍》(2010)、《奇峰異石傳》(2013)、《神偷天下》(2014)、《生死谷》(2015)等。
2006 年,原創文學網站「紅袖添香」和香港中華書局聯合在網路上舉辦「2006 武俠小說大賽」,鄭丰在繁忙的家務和工作之餘,憑著興趣,寫出八十萬字的武俠小說《天觀雙俠》,朋友幫她把稿件上傳過去,考慮到網路文學「搶眼第一」的規則,《天觀雙俠》改名作《多情浪子癡情俠》,獲得了比賽的最高獎項「中華武魂」,被譽為「大氣磅?而內蘊深厚,深得金庸以來武俠小說之精髓」,並榮獲「最受歡迎作品獎」。兩年後,該作品網路點擊量達到436 萬,獲得「女金庸」的外號。
網路上之所以會產生「女金庸」這個外號,一是出版商不無炒作之意,二是如果從創作思路上來看,鄭丰武俠小說的觀念和語言,無疑是承襲了金庸以來武俠小說的寫作範式,以作者首部作品《天觀雙俠》來看,作品採用了兩位主人公的模式,展示出作者對宏大結構的駕馭能力。兩位主人公對「愛」的不同態度,則生動地表現了長期以來武俠小說創作中的「浪子」和「武俠」兩種概念。二者在故事發展中相輔相成,顯示了作者對武俠小說優秀基因的繼承。《天觀雙俠》的故事精彩紛呈,擁有豐厚的文化背景,比武、鬥智、幫會組織等處描寫頗有可觀,文字語言嫺熟,閱讀流暢,作為一位作家的首部作品,非常不易。
鄭丰自己也不止一次在各種採訪中表示,自己最喜歡的是金庸的小說,最初寫作武俠小說,就是希望能把金庸的武俠小說延續下去:「金庸創造的武俠世界,我可以沉湎其中,非常痛快,非常逍遙,這是讀其他小說所沒有的感覺。當我自己寫小說時,感覺這個夢延續下去。金庸小說對我影響很大,心裡會想金庸多寫幾部不好嗎,讀者就可以多享受一點。我的創作初衷也是想把金庸武俠延續下去。」
鄭丰在《天觀雙俠》(2006)之後,又寫作了前傳《靈劍》(2010),此後十年間,筆耕不輟,陸續推出了《奇峰異石傳》(2013)、《神偷天下》(2014)、《生死谷》(2015)等,融歷史懸疑於一體,別出機杼,吸引了大量讀者。台灣「教育部」 2016 年3月3 日公佈台灣2015 年閱讀習慣調查顯示,武俠小說借閱排行榜中,黃易、金庸、鄭丰3 人作品佔據多數席位。金庸小說對於歷史背景的重視,其中的家國情懷、武林格局、兒女情長等等,鄭丰也逐一在她的小說中進行了體現。
比如《神偷天下》(2014)描寫了大明時期的跛腿小丐楚瀚歷盡萬難,與明朝萬貴妃、特務、錦衣衛等競相抗爭,終成一代神偷,將小皇子朱佑樘,也就是後來的明孝宗送上帝位的傳奇故事。鄭丰在小說中大幅度參考史料,情節緊湊,事件環環相扣,前後呼應,體現出駕馭大結構、大故事的能力。
《神偷天下》又不僅僅停留在武俠小說層面,作者試圖將歷史、懸疑、宮鬥、奇幻融為一體,甚至涉及蠻族和巫術。其對《明史》的研讀,對於明朝的飲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乃至瓷器等雜七雜八的事情都能準確的放到「生活」的時空中,描摹生動有趣。從傳統的武俠小說角度來看,主人公楚瀚算不上是人人敬仰的英雄,他出身卑微,背負著命運之重,但在鄭丰的筆下,他尋求靈魂和生命的最大價值,以一顆赤子之心和超凡脫俗的武功顛覆了野心家的陰謀,「偷」回天下。
《神偷天下》(2014)成功跨越正史、野史、朝堂、後宮、民間、江湖以及滇越邊境等真實和虛構的時空界限,上到的帝王,下到乞丐,躍然紙上。它通過主人公楚瀚,寫出了和歷史重疊,又比真實歷史精彩的故事。胡星夜的死亡、三家村財寶的去向、「紫霞龍目水晶」的下落、楚瀚自己的身世等,也為故事增加了強烈的懸疑性。
楚瀚具有傳統武俠小說典型主角特質,心存忠義,心底善良,智慧不高,卻堅毅刻苦,即使經歷生死,心性仍然故我。所以他可以輕而易舉的拿到「紫霞龍目水晶」、不肯放棄追查舅舅胡星夜的死因、甘冒大險去救上官無嫣、全心全意守護小皇子祐樘…… 哪怕是人生最後一刻,楚瀚依舊是義無反顧的以命換命救下皇子。楚瀚身上的武學是後天歷練而來,但他的純真忠義善良卻是與生俱來。
鄭丰的武俠小說在對「台港新派武俠小說」一脈優秀承繼的同時,也造成了她沒能構築屬於自己的「江湖世界」,依然還是「傳統武林」的想像,文本還有些不夠洗練,自己的風格還不突出,只能寄希望於她接下來的創作。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林遙的《武俠小說史話》,全面闡述了武俠小說的發展和傳承,作者沿著既有的脈絡,增加大陸新武俠的篇章,窮心盡力,堪稱十年磨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