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史 卷二 | 誠品線上

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Vol. II

作者 Joseph Motte, S. J.
出版社 光啓文化事業
商品描述 天主教史 卷二:第五世紀時,歐洲的政治和社會都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在日耳曼民族入侵之後,西羅馬帝國正式宣告覆亡,以往統一的文明世界已不復見,但天主教卻成為凝聚歐洲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第五世紀時,歐洲的政治和社會都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在日耳曼民族入侵之後,西羅馬帝國正式宣告覆亡,以往統一的文明世界已不復見,但天主教卻成為凝聚歐洲世界的新力量。教會精神滲透了人民的私人生活和公共領域,成為歐洲一致的精神;尤其在文化領域內,教會成了無與倫比的領導者,直到歐洲各國朝民族國家的形態成長,才逐漸脫離了教會的扶持和監護。這種進展直到十五世紀末才完成,並成為近代發展的曙光。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穆啟蒙(Joseph Motte, S. J.)穆啟蒙神父,法國籍天主教耶穌會會士 在臺服務期間:1954~1982。■譯者簡介侯景文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二期:中古世紀教會概觀第五章 蠻族入侵時的教會壹 蠻族入侵貳 蠻族的歸化參 教會對文化的影響肆 教宗第六章 教宗與西方新帝國加洛林王朝(七一四至八一四)壹 教宗與加洛林王朝貳 聶斯托里異端的傳播第七章 封建時期教會的衰頹與改革(九至十一世紀)壹 教會與封建制度貳 教會的改革運動參 教會向北歐及東歐發展第八章 六至十一世紀的東方教會概觀壹 查士丁尼時的東方教會貳 穆罕默德與伊斯蘭教參 對敬禮聖像的爭執肆 東方的大分裂第九章 中古文化的全盛時代概觀壹 基督宗教信仰的一致貳 修會參 教會與政權肆 教會與教育伍 聖殿陸 十字軍柒 十三和十四世紀的傳教事業捌 異端及宗教裁判所第十章 中古文化的衰落(自教宗博義八世於一二九四年即位至一四五三年君士坦丁堡淪陷)概觀壹 教宗博義八世和「美男子腓力」的衝突貳 教宗寄居亞味農參 西方教會的大分裂肆 中古世紀的結束結論人名中文索引人名英文索引

商品規格

書名 / 天主教史 卷二
作者 / Joseph Motte, S. J.
簡介 / 天主教史 卷二:第五世紀時,歐洲的政治和社會都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在日耳曼民族入侵之後,西羅馬帝國正式宣告覆亡,以往統一的文明世界已不復見,但天主教卻成為凝聚歐洲
出版社 / 光啓文化事業
ISBN13 / 9789575468217
ISBN10 / 957546821X
EAN / 9789575468217
誠品26碼 / 2681693581007
頁數 / 226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第五世紀時,歐洲的政治和社會都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在日耳曼民族入侵之後,西羅馬帝國正式宣告覆亡,以往統一的文明世界已不復見,但天主教卻成為凝聚歐洲世界的新力量。教會精神滲透了人民的私人生活和公共領域,成為歐洲一致的精神;尤其在文化領域內,教會成了無與倫比的領導者,直到歐洲各國朝民族國家的形態成長,才逐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二期 中古世紀教會

概觀

  天主教誕生於羅馬帝國境內,有利於她發展的環境,也有嚴重的阻礙。她面
對政府的壓迫,奮鬥了兩個世紀,殉教者的英勇終於獲勝,羅馬皇帝皈依聖教,
羅馬帝國也成了公教國家。

  第五世紀時,歐洲的政治和社會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以前是羅馬帝國把地
中海沿岸地域統一起來,形成了一個西方的文明世界。但社會秩序的混亂和風俗
的敗壞種下了遠因,後來又歷經日耳曼各民族的襲擊,西羅馬帝國終於崩解。從
此以至近代,天主教成了歐洲各國在形成期間的教育者。她的精神,逐漸浸入人
民的思想和一切制度,成為歐洲一致的精神,直到那些國家成長以後,才開始漸
次脫離教會的扶持和監護。這種進展到十五世紀末葉始告完成,而成為近代的曙
光。

  西方歷史學家稱這段漫長的時期為「中古時代」。

  有些人把歐洲中古時代和「黑暗時期」(The Dark Ages)混為一談,這種看
法未免太過簡單。西方的中古時代綿亙千年,相當於中國的南朝劉宋至明初;這
時期東西方的歷史都相當錯綜複雜;思想和藝術上既包含衰落的時期,也有極繁
榮的時期。

  中古時代可分為三個時期:

一、過渡及形成時期(五至十世紀)1

  一無政府的戰爭,導致了蠻族的入侵和文明的衰退,道德以及理智的生
活也隨之低落。蠻族的歸化(五至八世紀)奠定了中古時代後期歷史的基礎。聖
教會不顧時代困難,耐心從事蠻族的教育;不只傳授宗教信仰,也傳授她自前時
期所挽救的文化遺產。於是蠻族以熱烈的心情接受這些新奇事物,並使之適應各
國國情(詳見第五章)。

  二查理曼(Charlemagne, 742-814)聯合了羅馬人和日耳曼人,再度統
一起來,包括前羅馬帝國大部分的地域;他在公元八○○年由教宗加冕而稱帝,
他的帝國是教會領域和文化領域復興的標誌(詳見第六章)。

  三查理曼死後(公元八一四年),他所建立的帝國又行分裂,歐洲再度
陷於無政府狀態,封建制度於是形成。不過教會仍繼續發展,她的影響逐漸浸入
各種制度,她的傳教運動也進入歐洲東部和北部──
羅馬帝國從未征服過的地區(詳見第七章)。

  這段時期,未遭日耳曼民族侵略的東方教會,繼續維持她以往的生活,無重
大變化。但在第七世紀遭到了回教徒嚴重的侵擾,再加上內部的紛爭(對敬禮聖
像的紛爭等)和過分的守舊,使其終告衰弱。那些從很久以前就反對拉丁教會的
人,誤解日益加深,終於在公元一○五四年不幸與羅馬分裂,直至今日(詳見第
八章)。

二、中古文明的極盛時期(十一至十三世紀)

  聖教會和中古文明的光明時期,確實在十一世紀末葉開始,維持了一百五十
年。教會在困苦的奮鬥中面對政治,贏得了自主的權力,教宗的權威超越了帝國
。教宗對教會內的影響以及與各國政府往來的權力,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教會統治著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並在文化領域中,成為無與倫比的領導者。神
職班的革新、宗教生活在日新又新方式下的奮進、十字軍與回教徒的戰爭、重要
的傳教事業、神學的傑作、羅馬式(romanesque,或譯羅曼內斯克)及哥德式教
堂的興建等等,都表現了西歐民族在教宗領導之下聯合起來的充沛活力。雖然理
想和事實之間的對比往往有很大落差,但教友的精神卻成了人民的共同精神,它
滲透一切事物,而使之更加豐富(詳見第九章)。

三、中古文化的衰落時期(十四至十五世紀)

  十四和十五世紀時,歐洲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各國競相獨立,互爭領土,逐
漸突破了教會在公共生活上的影響。教會也因西方的分裂而發生動搖。教會愈來
愈需要面對新精神、現代精神;人們已看出,基督宗教的宗教改革已露出了端倪
(詳見第十章)。

註 釋

1 「黑暗」之名正好用來稱呼這段時期(五至十世紀)。還應該注意加洛
林王朝的文藝復興(Carolingian Renaissance),就如近代一位歷史學家曾這樣
寫道:「應當記住,一個最高級的理智工作,是多年在生活不安定和惡劣環境中
的特殊人物所完成的。形成中古時代歷史前奏的時期,如果同以後的時期比較,
可說是黑暗的;不過中古時代文化的根基,卻是建立在這黑暗混亂的世紀之上的
!」(《大英百科全書》卷七,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