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ntroduction to Zen Buddhism
作者 | D. T. Suzuki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禪學入門: 世界禪學宗師鈴木大拙安定內心、自在生活的八堂課:無論是實踐斷捨離、落實正念生活,或是要培養原子習慣所有的新生活提案,都能在禪宗裡找到根源心理學大師榮格 |
作者 | D. T. Suzuki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禪學入門: 世界禪學宗師鈴木大拙安定內心、自在生活的八堂課:無論是實踐斷捨離、落實正念生活,或是要培養原子習慣所有的新生活提案,都能在禪宗裡找到根源心理學大師榮格 |
內容簡介 無論是實踐斷捨離、落實正念生活,或是要培養原子習慣 所有的新生活提案,都能在禪宗裡找到根源 心理學大師榮格讚譽:「本書是西方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禪學書籍。」 哲學家海德格讚嘆:「這就是我所有著作中想表達的事情。」 禪學對近代西方世界的影響,除了思想大師如海德格、佛洛姆都有涉略,就連蘋果創辦人賈伯斯也熱衷於禪修,而西方世界接觸禪學的源頭,就是鈴木大拙,本書就是他獻給初心者的第一本書。 本書一開頭,鈴木就向讀者解釋,禪宗雖然屬於正統佛教的支派,但因為早年佛教傳入中國時,佛教徒太重視複雜的形上學概念與思辯,離人生問題愈來愈遙遠,所以達摩祖師才西來,創立「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禪宗。 正由於禪宗要突破文字與理性上的障礙,所以一般人常常會以為它很神祕或是虛無。鈴木大拙先破解這個迷思,並依序介紹禪的特點: 一、禪是非邏輯的,避免讓我們執著於觀念與二分法。 二、擺脫了理性的枷鎖之後,我們才能從生命中找到更高的正面意義。 三、禪是實用的,訓練與經驗才是本體。 但人總是被自己的觀念所束縛。有位僧人曾問趙州禪師:「若說人生來不帶一物,那要修行什麼呢?」趙州說:「就放下吧」僧人抗議道:「都說沒有帶來一物,那還要放下什麼?」趙州說:「既然放不下,那就再擔起來吧!」這表示為達到禪的真理,必須連「無一物」的觀念也拋棄。當我們不再論斷任何事物,禪意才會出現。 此外,鈴木也提到專注的重要性。有僧人問大珠禪師:「師父怎麼用功?」大珠回答:「餓了就去吃飯,睏了就去睡覺。」這答案看起來平凡,但事實上人們無時無刻都不在分心。 本書出版於二十世紀初,之所以能成為跨時代經典,也在於它指出了人類總是很難察覺,生命的困境往往來自於內在的問題,正如作者所言:「每當我們焦慮、沮喪時,總是先想到怎麼變快樂,但卻沒有想到,自己做了什麼去打擾到原本平靜的內心。」」
各界推薦 禪心推薦:地球禪者 洪啟嵩 ∕法鼓文理學院特聘副教授 楊蓓 「禪者的精神,從古到今,都是永遠的如實精進。在這個時代裡,看到鈴木先生的大著《禪學入門》不斷地相續,影響著現代世界,心中實在充滿了讚嘆與歡喜!」地球禪者.洪啟嵩
作者介紹 鈴木大拙鈴木大拙(一八七○至一九六六年) 日本著名的禪學家,曾任東京帝國大學講師、大谷大學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二十七歲首次到美國,後多次到歐美各地演講、教學。一生著述豐富,除日文著作外,也撰寫多本英文禪學著作。《禪學入門》讓他成為禪宗在西方世界的推廣大使,並奠定了他在思想界的地位。此外他的名著還有《禪與日本文化》、《禪學隨筆》、《禪與生活》等。謝思煒謝思煒,一九五四年生,北京人。一九八二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一九八四年獲得碩士學位以後,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講師,一九九六年獲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學位。二○○一年起,為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禪宗與中國文學》、《唐宋詩學論集》等。
產品目錄 推薦序 世界的禪者――鈴木大拙 洪啟嵩 譯者前言 英文版序 日文版序 緒論 第一堂 禪是什麼? 第二堂 禪是虛無主義嗎? 第三堂 非邏輯的禪 第四堂 大肯定的禪 第五堂 實際的禪 第六堂 開悟:獲得新視野 第七堂 公案 第八堂 禪堂與僧侶生活
書名 / | 禪學入門: 世界禪學宗師鈴木大拙安定內心、自在生活的八堂課 |
---|---|
作者 / | D. T. Suzuki |
簡介 / | 禪學入門: 世界禪學宗師鈴木大拙安定內心、自在生活的八堂課:無論是實踐斷捨離、落實正念生活,或是要培養原子習慣所有的新生活提案,都能在禪宗裡找到根源心理學大師榮格 |
出版社 /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1383071 |
ISBN10 / | 9571383074 |
EAN / | 9789571383071 |
誠品26碼 / | 2681918852004 |
頁數 / | 224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X1.3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心理學大師榮格讚譽:「本書是西方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禪學書籍。」
哲學家海德格讚嘆:「這就是我所有著作中想表達的事情。」
推薦序 : 世界的禪者――鈴木大拙
《禪學入門》序/地球禪者 洪啟嵩
看到鈴木大拙的禪悟經驗,心中有著十分的親切感受。鈴木先生在二十五歲時,依其師釋宗演(一八九五至一九一九年)而得見性。此前他苦苦參究「無」這一禪宗公案,而「無」字始終橫亙在心,無以吞吐,深覺苦惱。其實,這在參禪過程中,正是疑情迸現的相狀,但當參悟時,他說道:「我從禪堂走向寺廟裡的宿處時,只見月光下的樹和我自己,皆澄澈透明。」因為「……我已不再意識到『無』了,我已與『無』合為為一了,與『無』打成一片了。
禪者在參禪過程中,對自身及自心所意識境界,產生疑情,當這疑情隔膜透脫化除時,身心意識統一,三昧澄境,輕安現前,到最後連此一如境界也泯然寂滅,絕後再蘇,正好商量。
鈴木先生這與「無」打成一片的境界,再來是否向上一著,失手碎了古鏡,且莫是本文探索的範圍。但是他的悟境,正是使他成為「世界禪者」的最重要力量。
「狗子無佛性」是唐代趙州從諗禪師(七七八至八九七年)的重要公案,從黃檗希運禪師(生年不詳至八五○年)起,即教人看趙州的「無」字公案。黃檗的門下臨濟義玄(生年不詳至八六七年)創立了「臨濟宗」,而北宗楊岐派的法演禪師(生年不詳至一一○四年)亦以此法教人參禪,而其再傳弟子大慧宗杲禪師(一○八九至一一六三年)大弘看話禪,因此,參「無」字公案的看話頭,成為臨濟宗參禪的通用方便,影響深遠。
這方法也成為日本臨濟宗最重要的禪法,而鈴木大拙依止的釋宗演禪師,亦為臨濟派下,因此,鈴木大拙也依看「無」字公案而開悟。而此見性的體悟,成了鈴木大拙的生命核心,並依此而影響了世界。
一個人的絕對精神,一向是禪法的究竟根本,因此百丈懷海禪師(七二○至八一四年)說:「佛是無著人、無求人、無依人。」,而「自由人」,更是南泉普願(七四八至八三四年)、百丈與黃檗師弟之間所特別強調。
南泉說:「佛出世……他是自由人。」
百丈說:「祇如今於一一境法都無愛染,亦莫依住見解,便是自由人。」
黃蘗說:「不起一切心,諸緣盡不生,即此身心是自由人。」
如此自由自在的禪風,成為禪者的真精神。百丈更說明:「自古至今,佛祇是人,人祇是佛。」人的圓滿自覺的生活,便是禪。
因此,鈴木大拙才會說:
「透過禪修,我們認識到日常生活的根本事實。因此,禪在最平凡、最平穩的一般生活中表現出來……禪的問題只牽涉到人生當前發生的事,因此它具有原初的創造性。」
鈴木先生在一九○○年三十歲時,出版了《大乘起信論》的英譯本,引起了學界注目。這讓我想起在此前十年的一八九一年,這本《大乘起信論》便由楊仁山居士(一八三七至一九一一年)與美國傳教士李提摩太(一八四五至一九一九年)合作翻譯成英文。
雖然楊仁山先生是現代中國佛教之父,他卻不只復興了近代中國的佛法,也影響了整個當代中國思想界,是清末民初中國佛教出死入生的轉折人物。但我想鈴木先生的英文造詣與持續在西方的講學,卻對西方世界帶來了更為重大的影響。
身為一個禪者,觀照著鈴木先生,心中有著甚深的共鳴。看著他參禪開悟的過程,也讓我想起在二十歲時,在禪堂中參「無」的過程,那疑情的生起,到斷破三際,打成一片,乃至原來,彷彿歷境相生。
我們看到鈴木先生是一位「學者而禪者」,更是一位「禪者而學者」,這兩者相應不悖在世界上散發著禪的光明。
一個禪者顯現的平常心,在鈴木先生的九十六歲人生中,用一生的精進如實地顯現。在《景德傳燈錄》卷八中記載:
南泉因趙州問:「如何是道?』」
泉曰:「平常心是道」
州曰:「還可趣問否?」
泉曰:「擬問即乖!」
州云:「不擬爭知是道?」
泉云:「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如太虛廓然洞豁,豈可強是非也?」州於言下大悟。
因此,達摩西來,尋的是一個不惑的人,鈴木東去,也是在西方世界播下一顆覺的種子。禪者的一生孜孜矻矻所行的,不過是真實的道理。看著鈴木先生所行、所書,我傳禪四十餘年來的心境,亦相應如斯。
這個世界的發展,令人念頭更碎、心更難定了,但是禪者的精神,從古到今,都是永遠的如實精進。在這個時代裡,看到鈴木先生的大著《禪學入門》不斷地相續,影響著現代世界,心中實在充滿了讚嘆與歡喜!
當地球邁入太空時代的前夕,如何將這世界翻轉成覺,在未來的太空時代,如何傳禪,都是未來禪者必行的。願我們如是共行向前,開創覺性的地球,成為覺性宇宙的光明所在!
內文 : 第六堂 實際的禪
前面討論過「非邏輯的禪」以及「大肯定的禪」,讀者若沒有繼續往下看,大概會認為禪是某種不能接近、與日常生活無緣、非常迷人但又無法捕捉的東西。人們會這麼想在所難免,因此,應該用平實、熟悉又親近的方式呈現禪意。人生是萬物萬物的基礎,離開人生,任何東西也無法存在。就算懂得各種哲學,明白所有偉大美好的思想,說到底也不能逃離人生。只有踏在堅實的地上,一步步行走,才能觀測繁星。
那麼,如果是人人都可以親近的禪,那它到底是什麼呢?看看這個故事。趙州從稔問新來的和尚:「來過我們佛寺嗎?」和尚說:「來過。」趙州說:「那喝杯茶吧。」又問另一個和尚,後者則說:「沒來過。」趙州說:「那喝杯茶吧。」管理佛寺的監院便問趙州:「為何來過的叫他喝茶,沒來過的也叫他喝茶?」趙州大喊:「監院!」監院答有。趙州說:「喝杯茶吧。」
趙州從諗是唐朝最為機敏的禪宗大師。中國禪宗的發展可歸功於他的努力修行。據說,他到八十多歲時還在行腳四方、到處參學,就是為了不斷精進自己,以掌握禪意。他享有一百二十歲的高壽,說的話總像金玉一樣,令人身心為之一亮。人們都說:「禪理就在他的唇間光芒四射。」有位新來的僧人向他求教,他問:「吃粥了沒?」僧人說:「吃了。」趙州說:「那就去洗碗吧。」這位僧人聽了之後立刻開悟,體會到禪的真諦。
某日,趙州打掃庭院,有位僧人問:「大師德高望重,為什麼掃地?」趙州說:「外面總是會飄進灰塵。」僧人問:「佛寺清淨,為什麼會有灰塵?」趙州說:「哎呀!這裡還有灰塵。」
趙州駐錫的佛寺裡有一座有名的石橋,不斷引來許多遊客。有位僧人問趙州:「久聞趙州大師這邊的石橋,結果我來了只看到木板橋。」趙州說:「你只看到木板橋,才不看不到石橋。」僧人問:「那石橋的功用是什麼?」趙州說:「讓驢子跟馬都能過河。」問:「那木板橋的功用是什麼?」答:「給凡夫走的。」
這個回答可以說帶有禪意。後又有僧人問:「石橋的功用是什麼?」趙州說:「走過來就是了。」
這些問答看起來都很瑣碎,只是談談生活和自然的日常小事,似乎沒有所謂精神與宗教層面,無法啟發我們靈性。果真如此,禪宗不就是太實際、太平凡了嗎?彷彿從高深的超驗主義,一下子滑落到日常間粗俗淡飯之事。這些都取決於各人的看法。在我桌上點一支香,這是瑣事嗎?地震山崩,這是大事嗎?從一般人們的空間感來看,確實如此。然而,我們的生活真的是侷限在封閉的空間中嗎?禪宗回答:「香的燃燒,就等於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在燃燒;在趙州的茶碗中,有人魚在躍動。」只要我們一直意識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就很難接近禪;不能愉快地渡假,不能有充足的睡眠,整個人生也會過得很失敗。
請看以下溈山靈祐與仰山慧寂的對話。
仰山夏末歸來後,前去問候他的師父溈山。師父問:「一整個夏天都沒看到你,都在忙些什麼?」仰山說:「弟子犁了一大片田,也播種完畢了。」溈山說:「看來這個夏天你沒有虛度。」仰山回問:「請問師父這個夏天都忙些什麼?」溈山說:「每日一餐,晚上睡個好覺。」仰山說:「師父也沒有虛度這個夏天。」
孟子曾說:「道理就在身邊,卻要跑到遠處去求。」(道在爾,而求諸遠)禪宗也認同這句話。禪宗厭惡抽象的語言和細緻的形上學,但我們老是透過它們去學習禪。其實,禪的真理存在於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物。有位僧人對他的師父說:「來禪堂參拜無數次,但從來沒有得到任何的佛法教誨,請您以慈悲開導我吧!」師父回答說:「這是什麼意思?你每日向我請安,我不是回答了嗎?你端茶時,我不是都高興地接受了嗎?此外你還要求什麼呢?」這就是禪的真諦嗎?禪宗要我們體會的,就是這種日常生活。正如有句禪詩寫道:「去擔水、來砍柴,這樣的工作多麼奇妙而充滿樂趣啊!」
禪宗不講邏輯與理性,有些膽小的讀者可能因此會被嚇跑,不想再多加認識。從知性的角度來看,禪宗的教學方式的確嚴格又粗野。但我相信,讀完這一章之後,讀者就能體會到禪的實際面,緩和對它的恐懼感。禪的真諦在於它體現的實際面,而它不合理的層面。因此,重點不該放在禪師那些奇怪的言行。下面再舉兩三個事例,以說明禪師在說法時,都直接訴諸於我們生活中最樸素的經驗。他們這麼做,也許是為了讓一般讀書人更容易掌握禪理,或是為了進一步表明,禪就存在於單純、日常的小事中。禪宗如此強調的實際面,都是為了免於抽象概念或理性分析的束縛。舉起竹篦、叫人搬動家具或是呼喚弟子名字,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很單純的舉動,很少人會特別留意,然而禪意就在其中。對一般人來說,禪學充滿了許多不合理的言行,以及展現人類思想深度的大道理。不過,從以下舉的幾個例子中,都可看見禪宗單純、直接且實際的那一面,也充滿了哲理。
石鞏慧藏和西堂智藏都是馬祖道一的弟子。有天,石鞏問西堂:「你能夠徒手抓住虛空嗎?」西堂說:「當然可以。」石鞏問:「怎麼抓?」師弟便伸手作勢抓了一把,石鞏說:「這才不是抓住虛空的方法。」西堂說:「不然請師兄示範?」石鞏便抓住師弟的鼻子,師弟叫道:「太過分了,這樣大力抓住我的鼻子,都快扯掉了!」石鞏說:「這麼做才能抓住虛空啊!」
如果以上的例子還不能幫助我們完全擺脫知性的層層枷鎖,再請看南陽慧忠國師的故事。南陽一日召喚侍者,侍者應諾,三召三應,慧忠說:「我叫了你三次,你回答了三次,到底是我辜負了你,還是你辜負了我?」只是叫人的名字,確實是單純的舉動。從一般的邏輯觀點來看,慧忠最後的評論很難理解。呼喚對方的名字,聽者回答,這是日常最普通的事情。但此公案卻告訴我們,禪的真理就在其中。由此可知,禪是多麼平常的事情,任何奇異之處也沒有,真理顯現於萬物之中。一人呼,另一人應,僅僅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