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養育孩子不輕鬆, 暖爸兒醫幫父母解決育兒難題 (附育兒常見難題手冊)
作者 | 阿包醫生 (巫漢盟)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養育孩子不輕鬆, 暖爸兒醫幫父母解決育兒難題 (附育兒常見難題手冊):「我是兒科醫師,也是個努力的丈夫與爸爸。」阿包醫生與你分享育兒經關於孩 |
作者 | 阿包醫生 (巫漢盟)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養育孩子不輕鬆, 暖爸兒醫幫父母解決育兒難題 (附育兒常見難題手冊):「我是兒科醫師,也是個努力的丈夫與爸爸。」阿包醫生與你分享育兒經關於孩 |
內容簡介 「我是兒科醫師,也是個努力的丈夫與爸爸。」 阿包醫生與你分享育兒經 關於孩子的大小事,請問阿包醫生就對了! 11萬粉絲按讚的超人氣兒科醫生告訴你: 阿公阿嬤帶小孩,父母有「異」見怎麼辦? 家有敏感的高需求寶包該如何搞定? 孩子長不高、容易生病、作息不正常怎麼辦? 保健食品,該怎麼吃才能安全又健康? 養育孩子真的不輕鬆,種種壓力總讓認真的父母感到徬徨無助。 小孩不乖都是因為爸媽不會教嗎?要如何幫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又要如何分辨哪些育兒知識是迷信或謠言呢?什麼都想給小孩最好的你,養小孩養到心累了嗎? 有這些煩惱的爸爸媽媽,你們並不孤單。 超人氣兒醫阿包醫生分享新手爸爸的經驗,告訴大家:即使是兒科醫生或親子專家,也都是平凡的父母,面對孩子的狀況仍會有手忙腳亂的時刻。 在經營五年的粉絲專頁與部落格、集結無數臨床看診經驗,以及和諸多家長互動後,阿包醫生彙整出0到6歲跨年齡最常見的育兒及健康議題,於書中詳細解說,並加入自己育兒的小故事與心得體會。 在FB擁有3萬多名粉絲的另一半、療癒系醫生娘琦琦,在本書中也透過「醫師娘的媽媽經」專欄,從媽媽的角度來看「教養」這件事,也給媽媽們滿滿的正能量。 當你因為育兒陷入不安甚至懷疑人生時,不妨翻開這本書尋找解答吧! 本書重點 1.歡迎加入睡不飽俱樂部: 當老公變爸爸,老婆變媽媽,如何變成彼此的神隊友? 2.光是孩子的吃喝拉睡,就是一門學問: 要不要吃保健食品?怎樣讓寶寶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與睡眠習慣? 3.孩子生病大小事,爸媽該如何接招?: 發燒、感冒、腸胃炎、過敏…,各種孩童常見病逐一破解。 4.放下焦慮和比較,用欣賞和耐心陪孩子長大: 養寶包不是比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步調。 本書特色 1.本書彙整醫師看診多年、以及網路上最常遇到父母們求助的各類健康與教養問題,整理出每個家庭必備的育兒知識,讓爸媽學會應對孩子的各種狀況。 2.重點原則清楚標示,內容圖文並陳,並輔以表格分析,適合忙碌的現代爸媽閱讀。 3.超值加贈《育兒常見難題手冊》。有「育兒常識狀況題」+「育兒迷思」,爸媽快問快答,自我測驗,看看自己的教養常識能得幾分。
各界推薦 關於生兒育女,你無可避免必須遭遇長輩與過來人的『善意指點』,還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各種挑戰,即便是醫師自己身為父母也逃避不了。只是,身為醫師,會有更堅強的心志來對抗這些攻擊。就讓阿包醫生還有醫師娘來告訴我們,作為一個兒科醫師父母的心路歷程還有教戰守則。 禾馨醫療/慧智基因執行長 蘇怡寧 很難用同一套理論對所有的寶包,但阿包醫生總是能夠深入淺出,用淺顯易懂不失幽默的文字,讓人可以掌握到照顧、判斷的大方向,方向掌握了,就能夠發展出屬於你自己獨有的育兒流派。 這本書最讓我感動的,是罕見用一整個大篇幅章節,跟大家分享「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比較,用欣賞的角度和耐心的態度陪孩子長大」,這個真的真的是很棒的觀念,過度的溫室保護反而造成反效果喔! 禾馨醫療營運長 林思宏 欣聞阿包醫生欲出書將其豐富的照護兒童經驗,分享給更多的民眾。希望阿包醫生能發揮其廣大的社會影響力,將最新正確育兒觀念,帶給殷切期盼的家長們。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胸腔科主任 賴申豪 身為一個新手媽媽,我常想問兒科醫生許多問題,可是太小的疑惑,去一趟醫院蠻麻煩的,也怕打擾到醫生,於是就都做罷。如今,孩子可能發生的許多疑難雜症及育兒上的資訊,通通都會出現在這本書,真是太棒了! 時尚新手媽咪 宋米秦
作者介紹 阿包醫生(巫漢盟)阿包醫生(巫漢盟) 長庚大學醫學系學士,在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完成住院醫師訓練,並擔任兒童胸腔科研究醫師。現任禾馨醫療體系兒科專任醫師。 當了爸爸之後,更懂媽媽的心情。也深信養寶包絕對不能只靠醫學理論,學著自己帶小孩,當老婆的神隊友。 喜歡用生活化的故事來分享兒科醫療知識,以及養育孩子的點點滴滴。 合作媒體:親子天下、良醫健康網、媽媽經、媽咪拜、媽咪愛、BabyHome、NOW健康、照護線上Care Online、YOTTA線上學習平台。 FB「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擁有11萬名粉絲。
產品目錄 推薦序 關於兒科醫師和醫師娘的育兒經 蘇怡寧 推薦序 睡不飽,但是心靈滿足的育兒人生 林思宏 推薦序 有兒科醫師氣質的好爸爸 賴申豪 推薦序 新手媽咪的福音 宋米秦 作者序 我是兒科醫師,也是個爸爸阿包醫生與你分享育兒經 第1章 歡迎加入睡不飽俱樂部 老婆變媽媽,如何洞察她的心? 只出一張嘴的豬隊友,會讓媽媽心好累 互相神支援,夫妻才能成為最佳拍檔 管他什麼育兒派,你可以自成一派 該進或退,都幫孩子設定界線 善用「溝通」+「無傷害的處罰」予以告誡 高需求寶寶是天降大任給父母 敏感、固執……,五大特質認識高需求寶寶 耐心靜待敏感但體貼的五、六歲時期 阿公阿嬤帶孩子,我有意見怎麼辦? 女人就該帶小孩?先聽媽媽怎麼說 如何化解長輩帶孫的「異」見? 尋求外援,減少隔代教養爭執 突破爸爸育兒常見的障礙 兄兼父職的成長歷程 讓我提早認識父親的角色 把握父母的保存期限,讓「陪伴」成為孩子最好的禮物 「間接育兒」也是種支持與幫忙的方式 【醫師娘的媽媽經】沒有人天生就會當媽媽 第2章 光是孩子的吃喝拉睡,就是一門學問 這不是補身體!別亂餵孩子保健食品 補進健康,還是補進危險? 瞭解內容物,不要傷了荷包又傷身 為孩子的健康把關!服用兒童保健食品前的四大重點 補鈣,孩子就能高人一等? 為孩子的「骨骼銀行」儲存骨本 正確攝取營養,為孩子的「骨骼銀行」儲存骨本 多做負重運動有助長高 少吃會抑制生長激素的NG食物 和孩子一起做好準備,跟尿布說掰掰 讓孩子學會上廁所的五大技巧 不勉強,才能降低恐懼感 六歲後再請醫師評估也不遲 孩子的便便充滿學問 爸媽必知的寶寶便便知識 一歲前嬰幼兒的「嗯嗯」問題 均衡飲食+訓練排便時間,讓便便通行無阻 寶包好好睡是每個爸媽的期望 建立規律作息,才能一覺到天明 讓寶包睡飽又睡好的技巧 孩子睡多久才夠?睡眠時間表大公開 孩子作息亂掉了怎麼辦? 【醫師娘的媽媽經】寶包真的不是隨便養就長大的 第3章 孩子生病大小事,爸媽如何接招? 沒有孩子不發燒!照顧發燒兒應避免的NG行為 關於發燒的四大迷思 發燒一定要吃退燒藥嗎? 使用退燒藥物的三大原則 最惱人的孩童常見病感冒 體質與環境決定孩子是否容易感冒 感冒和流感大不同 感冒後多痰、久咳不癒該怎麼辦? 感冒一定要吃藥嗎?抗生素、類固醇會傷害孩子嗎? 照顧感冒兒經驗分享 又吐又拉!腸胃問題如何解? 當心「一人生病,全家淪陷」! 寶包嘔吐和腹瀉需特別觀察的事 怎麼吃,怎麼喝,才能快點好? 開學了,更要小心腸病毒 傳染力極強的手足口病 來勢洶洶的腸病毒71型 預防腸病毒三大攻略 咳嗽、流鼻水、皮膚癢!帶孩子遠離過敏 過敏和感冒有什麼不同?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要趁早 氣喘,不一定會「喘」 過敏性鼻炎會讓孩子長不高 降低過敏機率,要從日常生活做起 爸媽最想知道的三大骨骼問題 一、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走路姿勢異常和長短腳要及早治療 二、O型腿、X型腿、扁平足:下肢骨骼健康成長,才能站得穩走得遠 三、保母肘:大人的疏忽行為,造成孩子脫臼 寶包口腔衛生,從0歲就開始 長牙順序僅供參考,寶包會有自己的規律 七坐八爬九發牙?長牙齒又會發生什麼事? 遠離蛀牙的五大關鍵 拒絕惡視力!護眼行動從小做起 小心!3C正在吃掉孩子的視力 養出不近視的孩子 關於疫苗,你一定要知道的觀念 疫苗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抗拒讓孩子施打疫苗的五類型父母 施打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全方位的接種計畫,負擔更輕、保護更完整 爸媽最想知道的流感疫苗問題 【醫師娘的媽媽經】每一次對抗病菌的難熬時刻,更加見證媽媽的偉大 第四章 放下焦慮及比較,用欣賞和耐心陪孩子長大 小時候的胖就是胖!胖小孩長大也容易變成胖大人 控制體重,不能等到長大後 台灣小孩亞洲第一胖!「肥」安問題超級大 拿回孩子的飲食主導權,搶救胖小孩 養寶包不是比賽!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的成長步調 群體生活,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力及適應力 不要怕摔跤!孩子的大肢體動作發展需要更多練習 用輕柔音樂陪伴入睡,戒掉陪睡習慣 育兒沒有絕對的答案,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 把孩子養在溫室,感覺統合會出問題 感覺統合發展的四個階段 感覺統合發展良好的優點 反應慢,有時是父母過度保護造成 訓練感統請善用遊戲及運動 為孩子找到適合的醫生,讓你育兒更安心 兒科良醫的四大基本特質 十八歲以下不確定看哪科?找小兒科就對了 【醫師娘的媽媽經】少聽謠言少比較,煩惱就會少一半
書名 / | 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養育孩子不輕鬆, 暖爸兒醫幫父母解決育兒難題 (附育兒常見難題手冊) |
---|---|
作者 / | 阿包醫生 (巫漢盟) |
簡介 / | 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養育孩子不輕鬆, 暖爸兒醫幫父母解決育兒難題 (附育兒常見難題手冊):「我是兒科醫師,也是個努力的丈夫與爸爸。」阿包醫生與你分享育兒經關於孩 |
出版社 /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1382234 |
ISBN10 / | 957138223X |
EAN / | 9789571382234 |
誠品26碼 / | 2681887656009 |
頁數 / | 272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關於孩子的大小事,請問阿包醫生就對了!
內文 : 高需求寶寶是天降大任給父母
「醫生!為什麼我家寶包老是哭個不停,從嬰兒床上抱起來就哭,才吃飽沒多久又哭,一睜開眼睛沒看到人更是哭鬧不休,實在好難帶啊⋯⋯」,每次在診間聽到筋疲力竭的爸媽問我這個問題時,我腦中的雷達就會偵測到,這個寶包可能就是「高需求寶寶」。
通常「高需求」特質也會伴隨著「高敏感」。為什麼我會這麼理解呢?因為小肉包年幼時,就是一個非常敏感的「高需求寶寶」,他有很靈敏的聽覺,所以哪怕只是微小的聲音,也會讓他驚醒。而且他在一歲左右時常夜哭,我必須睡在嬰兒床旁邊哄他入睡,有時以為他睡熟了,我躡手躡腳要悄悄離開,他會立刻醒來又是驚天一哭,我只好繼續陪他,這種狀況維持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另外,他的嗅覺和味覺也很敏銳,食物中只要有一點點他不喜歡的味道,他就會立刻吐出來,所以我和琦琦花費了很多時間與精神,耐心地陪伴他。小肉包長大後,這些惱人的情況才比較穩定好帶些。雖說現在新的挑戰仍持續進行中,但他卻變成一個愛撒嬌又貼心的小傢伙!
固執、亟需安撫……,五大特質認識高需求寶寶
平時在門診檢查這麼多的寶包,會讓我懷疑是高需求寶寶的孩子,最常見的表現就是高頻又激昂的哭聲。這類的寶包通常也很敏感,只要輕輕碰到他們,或是從爸媽身上、提籃裡把他抱出來時就會大哭。高需求寶寶也稱為「困難寶寶(Difficult baby)」,他通常需求很多、要人安撫、對環境特別敏感,又很堅持、固執,想做的事與想要的東西一定要達成,如果跟親密的人接觸,會讓他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所以極需要父母或照顧者長時間的陪伴,隨時承接他的情緒感受,也因此會使得照顧的人精疲力盡,不時感到很崩潰。
但我要特別強調,高需求寶寶並不是一種疾病,只是每個寶寶狀況不同。這類型寶寶有下列五項特質,只要符合其中一、兩項,就要考慮孩子可能是高需求寶寶,必須用一些特殊方法加以引導與對待。
【特質一】反應強烈,一點小改變就會大哭。
對於他人的觸碰,一般寶寶說不定會笑或不會有太過度的反應,但高需求寶寶只要別人一接近,他就開始大哭,而且可能是無法安撫的崩潰大哭。看診時也發現,有些孩子進到診間後,一直無法停止哭泣,而且很難安撫,但是一走出診間馬上就好了,甚至,有時寶寶的情緒反應很劇烈,一生氣頭就會亂撞,容易發生危險,關於這點爸媽要小心注意。
【特質二】精力旺盛,活動量大,不愛睡覺。
高需求寶寶不管男生或女生都是精力旺盛,醒來後即使還躺在床上,也一刻間不下來。這些寶寶未必是過動,只是活動力十足,無時無刻動來動去,因此爸媽視線很難離開寶寶。
由於他們體力比別的寶寶更好,因此睡眠需求大多不高。等他們長大些,到托嬰中心或幼兒園就讀,在午休時間可能是不睡覺、會擾人的小搗蛋。
【特質三】餵食頻繁,喜歡人抱。
就算不餓,高需求寶寶也會用哭聲要求餵食,透過吸吮,能讓他獲得口慾的滿足,或許一至兩小時就要餵一次。雖然這些寶寶餵食頻繁,但吸一下就會讓他們覺得很安心,沒多久便會睡著。但也因此造成許多親餵母乳的媽媽覺得很疲憊,因為寶寶似乎無時無刻都黏在她們身上。
高需求寶寶也喜歡跟人相處、有人陪伴,因此很依賴爸媽或主要照顧者,常要人抱,一放下就來會容易大哭大鬧。
【特質四】反覆無常,高度敏感。
原本對高需求寶寶有效的安撫方法,常常實行一陣子就失效。例如,有些爸媽利用喝水聲音等白噪音,來讓寶寶比較不哭鬧,但這招的有效期只有一下下。安撫高需求寶寶方法要不斷調整,因為總是有意想不到的狀況出現。
此外,高需求寶寶的嗅覺、聽覺非常敏感,常會第一個聞到奇怪味道,或能聽到很微小的聲音,並且容易因為一點點聲響就醒來。
【特質五】無法自行安撫,對分離非常警覺。
這類型寶寶通常早上睡醒後,不會自己玩,會要求媽媽或爸爸一起陪他玩。他們對分離也十分警覺,很多媽媽想趁寶寶睡著後,做一些自己的事,但當媽媽一離開,他很快會察覺,因此媽媽幾乎無法擁有自己的時間。
高需求寶寶需要與照顧者建立親密關係,若寶寶一開始沒有獲得良好的安全依附,未來內心可能會變得比較封閉,長大後更不容易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但只要用對方法,爸媽和高需求寶寶就能建立非常好的關係,寶寶長大後也會主動關懷別人,社交、人際互動都會不錯。
但這類型的寶寶有完美主義傾向,常因某個點卡住而生氣,努力卻做不到時不知如何釋懷,此時爸媽要適時引導,當寶寶想做的事無法達成時,要讓他學習接受、懂得自我安慰,並找到臺階走下來。
耐心靜待敏感但體貼的五、六歲時期
面對高需求寶寶,爸媽要先調整自己的作法和心態,這樣會比「想要調整寶寶」有效得多。至於許多父母推崇的「百歲醫師教養法」適合高需求寶寶嗎?我認為,百歲醫師的方法,是用行為主義心理學派去制約孩子,卻未必能考慮他情感層面的需求。由於高需求寶寶很固執,可能會以一直哭、跟你拼到底的方式表現,用百歲醫師的方式,可能會讓爸媽感覺更挫折。因此,親密育兒比較適合這類型寶寶,但這當然也要考量照顧者的體力和心情。
而高需求寶寶幾歲會變得比較好帶呢?目前並沒有定論,一切因人而異。有些寶寶六個月後就會改善,因為等他發展比較成熟,會看表情、會有反應,坐姿也比較穩後,較會自己玩,就不會這麼依賴照顧者。
我的建議是:「一歲前處理寶寶生理需求,一歲後處理他的情緒。」寶寶大腦大概在一、兩歲後,會漸漸發育完成,而兩、三歲後就會跟大人差不多,因此許多爸媽會說,高需求寶寶似乎在一、兩歲後稍微比較穩定、好帶,一方面是因為認知能力比較躍進,另一方面也聽得懂人話、比較能表達。但兩到四歲可能會因為自我意識的發展又混合了敏感的情緒,爸媽仍須費心引導,等到了五、六歲後,他有可能漸漸蛻變為敏感卻體貼的人,這個時候,爸媽們就會覺得之前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沒有孩子不發燒!照顧發燒兒應避免的NG行為
發燒是兒童最常見、也是最令父母擔憂的問題。
在過往,當孩子發高燒時,家中長輩一定會緊張萬分地問醫生:「唉呀!溫度這麼高,會不會把腦袋燒壞啊?」,時至二十一世紀,還是有老一輩的阿公阿嬤、甚至是一些新手爸媽帶孩子來看病時,也會問我同樣的問題,可見這個錯誤的觀念至今已深植在許多人心中。
其實,真正會讓腦部受到損害,傷及智能或感官機能的,是藏在發燒背後的重大疾病,如腦炎、腦膜炎等。所以當發燒時,要先處理的是「找出病因」,而不是「急著退燒」。否則把燒壓下來,以為看不見燒,疾病就會消失,事實上這是眼不見為淨的鴕鳥心態,如果病還是在,燒仍會出現。
關於發燒的四大迷思
「發燒」的定義,不論大人小孩都一樣,是指耳溫、肛溫攝氏三十八度以上,腋溫攝氏三十七.五度以上。
其中又以量肛溫最準確,因為肛溫最接近身體內部真正的溫度,腋溫則比較容易受到皮膚黏膜血管收縮等因素的影響而偏低。
雖然現在額溫槍又快又方便,對於因為害怕而亂動的孩子來說也比較容易量測他的體溫,但是孩子的體溫很容易受外界影響,例如剛從大太陽的室外進入診間,或是孩子全身被包緊緊,還來不及調節而造成體溫稍高,所以若額溫約三十七度多,我們還是建議再輔以耳溫來判斷。
此外,嬰幼兒的體溫控制中樞穩定性更不如成人,所以體溫變化會比大人還要大,如果天氣較熱、穿得太多,又或剛洗完熱水澡,就可能會讓體溫上升。若對寶包是否發燒有疑慮,可以讓他安靜半個小時後,再測量一次體溫。
誠如前面所說,父母對於發燒,或多或少都會有些不正確的觀念。尤其是當孩子高燒不退或反覆發燒時,更是令爸媽擔憂不已,總想著有什麼方法能趕快讓孩子退燒、身體舒服些,情急之下有時就會亂投醫。
以下就列出父母最常見的四種發燒迷思,幫助大家改正錯誤觀念。
迷思一:發燒不需要看醫生。
小孩發燒的原因以感染為主,其中又以病毒感染居多,少部分則是細菌感染。還有其他原因,例如一些自體免疫疾病或癌症。但是不見得有感染就會發燒,像是有的孩子得了腸病毒還是活蹦亂跳,也沒有發燒的症狀,所以是否發燒也要看孩子當時的免疫細胞對發炎或感染的反應。其中又以三個月以下的寶包最需注意,因為這時候小嬰兒的免疫系統較薄弱,加上無法表達哪裡不舒服,因此若是有發燒現象就應盡快送醫。
我也曾遇過有媽媽在網路上問我:「孩子發燒三天了,可是活動力看起來還好,究竟要不要去看醫生?」我當然不建議隔空問診,但發燒就是身體的一種警訊,當爸媽有擔心及顧慮時,還是趕快帶孩子去看醫生吧!
迷思二:生病發燒的時候,睡冰枕就會有退燒效果?
人體內的體溫調節中樞是將體溫「設定」在攝氏三十七度左右,但是當人體因為感染等各種疾病出現發炎反應的時候,會進行很多生理反應,使得體溫上升。
當出現發燒現象時,大腦會認為三十八度以上才是正常體溫,此時若是使用冰枕、退熱貼等局部物理性降溫的方式來退燒(也就是用一些溫度比正常體溫低很多的物品貼在身體表面,來達到「冷卻」的效果),這種違背當時腦部的體溫設定,會使熱量流失,不但讓孩子有溫度驟降的畏冷不適感,同時人體為了要將溫度拉回三十八度,只好又開始發抖打顫來增加溫度,這樣會增加無謂的能量消耗。
過去也曾經有許多家長會使用酒精擦澡的方式,希望讓發燒的孩子能夠藉由散熱來達到退燒的效果,但是酒精快速揮發散熱會引起表層血管急速收縮,體內溫度其實還是一樣高,此舉反而會阻礙散熱,所以我不建議使用這個方法來退燒。
對於發燒的孩子,目前建議的物理性退燒法是利用溫水擦拭身體或是以溫水泡浴,用較溫和的方式減少身體發熱造成孩子的不適,並可以同時將身上的汗水帶走去除。
至於化學性退燒法,也就是利用退燒藥,包括口服、肛門塞劑、注射之藥物,可以調整腦部對於體溫的定位點,是較理想的方法。
迷思三:發高燒就一定要打點滴才會退燒?
在反覆發燒與退燒的過程中,孩子會流很多汗來散熱,所以身體容易缺乏水分,打點滴只能增加體內水分,對於發炎性疾病引起的發燒並沒有退燒效果。如果發燒與退燒過程反覆太多次,因為大量流汗而導致脫水的狀況出現,此時才需要特別注意水分與電解質的適度補充。
所以爸媽千萬不要認為發燒就一定要打點滴,因為這樣做不但沒有治療效果,也會導致醫療資源的浪費。
迷思四:使用退燒藥後仍有發燒現象,一定是這個醫生開的藥沒有效?
我想很多爸媽都曾遇過寶包吃了退燒藥,但是後來體溫又再度高燒的現象,這時有些家長就會認定這個醫生開的藥沒有效,而再去找其他醫師看診。事實上,各種退燒藥的效果都只能維持幾個小時,如果疾病的病程還沒結束,退燒以後又再度發燒是很常見的事情。
常見的呼吸道或腸胃道病毒感染大多沒有特效藥,其中有些病毒感染,例如腺病毒,可能持續發燒達一週或甚至更久。倘若發燒不退,就必須持續就醫尋找有無其他特殊病因,而不是責怪醫生開的藥物沒效。
發燒一定要吃退燒藥嗎?
有不少人認為生病就要吃藥,藥吃越多、復原就越快。但是我也遇過怕孩子吃藥會傷肝傷腎,或是擔心濫用抗生素會造成抗藥性,因而拒絕醫師處方的爸媽;還有家長認為人體有自癒力,生病或發燒能自然好,不需要吃藥。對於過度迷信藥到病除,以及完全不依賴藥物、講究自然療法這兩種極端的人,做醫師的就必須以極大的耐心來說明孩子的病症以及用藥的安全性。
的確,發燒是人體發炎或感染時,自然抵禦的反應,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加強對疾病的抵抗力。但是發燒也會加速新陳代謝率,增加氧氣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產生,對於健康的孩子來說,或許傷害不是很大,但若是孩子有先天性疾病或體質虛弱,發燒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每一種疾病都有病程,用藥也有不同的時機與劑量,以退燒藥來說,就是要告訴我們身體調節體溫的中樞,是要讓溫度下降的時候了。當孩子繼續燒到三十八度.五度,或是體溫三十八度、而且已經出現很疲憊而且不舒服的狀態時,其實就可以考慮使用退燒藥物。
使用退燒藥物的三大原則
目前使用於孩子的退燒藥物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口服藥水(或是錠劑),另一類則是肛門塞劑,因為使用後退燒效果出現時間不一,請爸媽們務必要注意使用的原則。
原則一:每次服用退燒藥水要間隔四至六小時。
若是口服退燒藥水(或是錠劑),因為藥物需要經由腸胃吸收,效果比較慢,平均約三十至六十分鐘才會慢慢退燒,但效果會持續好幾個小時。
所以如果寶包發燒時使用退燒藥水,中間要間隔四至六小時再服用。爸媽若太心急就再給藥,就會像是重複用藥、造成劑量過高、甚至引發寶包低體溫的危險。
原則二:若體溫超過三十九度,可使用肛門塞劑。
若是使用肛門塞劑,也是要間隔四至六小時,但建議超過三十九度再使用,因為藥物是透過直腸黏膜吸收,大多在三十分鐘內就能出現退燒效果。
原則三:退燒藥物不可密集使用。
若服用完退燒藥水(或是錠劑)兩小時後體溫仍在三十九度,也可考慮使用退燒塞劑,因為這時口服退燒藥的效果也差不多沒有了,間隔兩個小時再使用,也能避免使用退燒藥物太密集,當多種藥物效果加乘起來時,反而會使體溫降太低。
當孩子的體溫漸漸下降後,爸媽仍不能掉以輕心,還是要繼續觀察孩子身體及精神各方面的表現,因為退燒只是症狀的緩解,而非疾病的痊癒。我希望每個孩子都不需要用到這些藥物,但也希望爸媽別因為太害怕藥物而讓孩子因為發燒而受苦,重點是病症若未改善就要盡早就醫。
【醫師娘的媽媽經】沒有人天生就會當媽媽
我是阿包的另一半、小肉包的媽媽琦琦,在每一章的最後,我會以媽媽的身分,分享我的育兒經。
每當有爸爸說:「我就是不會帶小孩啊!我是第一次當爸爸!」我會告訴他:「也沒有人天生就會當媽媽。」
在這精實的人生階段,爸爸更要拿出積極的態度,無論是收集育兒相關資訊,或者實際上與媽媽一起學習如何照顧與陪伴孩子。
會讓媽媽心寒無助的,往往是最親近的伴侶消極被動的姿態,總覺得老婆就該站在育兒前線!我啊!外出工作賺錢也辛苦受氣!老子平常就是要休息。
如果爸爸們發現老婆脾氣暴躁、憂鬱、眼神失去昔日光彩,其實也該意識到她可能快要戰死在前線了。別懷疑寶包的威力!不少人都發現即使是只有一個寶包,也有可能搞得全家人仰馬翻(尤其是高需求寶包或者身心有特殊狀況的寶包)。千萬別想著我們上一代的媽媽都可以,老婆為何撐不下去?孩子是會進化的,跟以前小時候的我們完全不同。)
沒有人天生就會當媽媽,而且,也不是每個人天生都適合當全職媽媽!
零到六歲這段期間,最需要夫妻雙方協力了解自己孩子的天生氣質,去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育兒教養策略;再思考育兒人力的安排,是媽媽主力、或爸爸當主力,又或是長輩支援、保母、托嬰等,這些都得衡量每個家庭經濟狀況及家庭成員的個性及健康、體力,做出妥善的規劃。傳統將母愛無限上綱,認為媽媽可犧牲奉獻獨攬一切的想法,在現代已經不合時宜。
此外,若非媽媽親自帶寶包,真的不要以高標準放大檢視其他人育兒的小細節,有時要勸自己,寶包只要健康、平安、快樂,其他人帶小孩的方式有沒有按照自己的標準,就是其次了!適時「放下」、「退一步」、「充分授權」、「大原則監督」,才能當個快樂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