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人: 范毅舜攝影文集 | 誠品線上

老家人: 范毅舜攝影文集

作者 范毅舜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老家人: 范毅舜攝影文集:名人推薦(依照姓名筆畫排序)王安祈|石守謙|辛意雲|杜正勝|余範英|洪簡靜惠|陳永發|陳若曦|楊渡|楊照|董陽孜|嚴長壽,內容簡介三十多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三十多年前,范毅舜陪同母親返鄉探親,在深秋北國大地一處農村裡,以攝影及文字完成了以母親家族為題的《老家人》攝影專題。1991年4月,時報出版公司發行了《老家人》—范毅舜攝影文集。同名攝影個展除了在彼時的「誠品藝文空間」展開,日後更去到了美國華府參議院及德國徠卡藝廊展出。 數十年後,范毅舜再度拿起相機,回到母親的故鄉,雖然《老家人》敘事開端的兩位母親(范毅舜的姥姥與母親),都已離世多年。而原書中的嬰兒、孩童卻已長成了青壯年,中生代更步入耄耋之年。源自范毅舜姥姥口中前清以來的記事,及母親的故事雖已消逝,卻繼續有人在譜寫新章……。 中國在變,世界也在變,唯一不變的是家人中的血緣親情的關聯。 范毅舜結合新拍、及昔日影像,交織對比出了一部如史詩般的常民詩歌。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莊子》,《知北遊》 1991年4月,時報出版推出了范毅舜的《老家人》攝影文集。2023年5月新版《老家人》讓我們再一次有機會去凝視、去感受,在同一個文化傳承中的天地人及他們的真實樣貌。 全書自萬千影像中精選148張影像,精裝呈現。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依照姓名筆畫排序) 王安祈|石守謙|辛意雲|杜正勝|余範英|洪簡靜惠|陳永發|陳若曦|楊 渡|楊 照|董陽孜|嚴長壽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范毅舜范毅舜 Nicholas Fan 美國加州布魯克攝影學院碩士(Brooks Institute of Photography)曾受邀於美國華府參議院、德國的Leica藝廊、法國尼斯的Alian Coutuier藝廊、臺北的誠品藝廊及新光三越百貨公司藝文館舉行攝影個展。著名的德國Leica相機公司、瑞士的Sinar相機公司、瑞典哈蘇Hasselblad相機公司、英國的Illford相紙公司及美國的Kodak軟片公司,都曾以他的攝影作品做為產品代言。臺灣的Sony索尼公司,近年更支援他最新的數位攝影器材。瑞典哈蘇專業相機公司更曾推崇他為全球最優秀的150位攝影家之一,他更是135相機發明者──德國Leica相機公司在德國總部舉行攝影個展的唯一華人。除了專業攝影外,范毅舜的出版資歷也相當豐富,過去數年他已經出版了近五十本圖文並茂的著作。在臺灣出版的作品包括:《山丘上的修道院》、《公東的教堂》、《野台戲》、《普羅旺斯的聖誕夜》、《臺南‧家》、《焯焯光影》、《逐光獵影》、《海岸山脈的瑞士人》、《走進一座大教堂(精裝版)》、《歐陸教堂巡禮》、《老家人》、《漫步普羅旺斯陽光中》、《悠遊山城》……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 老家人三十年記 卷一 白駒過隙 卷二 光影溯源 卷三 重回一九九一 家族和民族史的波紋——陳映真 新中國的誕生——田默迪 Preface——M. Christian 第一章——李家的四合堂 第二章——母親的故事 第三章——姥姥與她的老弟妹們 第四章——二舅 第五章——餓 第六章——大舅 第七章——老家的年輕人 第八章——小孩子們 後記 銘謝

商品規格

書名 / 老家人: 范毅舜攝影文集
作者 / 范毅舜
簡介 / 老家人: 范毅舜攝影文集:名人推薦(依照姓名筆畫排序)王安祈|石守謙|辛意雲|杜正勝|余範英|洪簡靜惠|陳永發|陳若曦|楊渡|楊照|董陽孜|嚴長壽,內容簡介三十多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537835
ISBN10 / 6263537833
EAN / 9786263537835
誠品26碼 / 2682375536001
頁數 / 248
開數 / 16K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4X19X2.3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家族和民族史的波紋
文=陳映真

當我看到范毅舜兩度陪伴他的母親,回大陸探親過程中拍下的照片時,我是驚異和感動的。

驚異,是因為這一組的照片和我看見過的他的其他作品有極大的差異。范毅舜有極為纖巧、敏銳而唯美的明顯頹廢視覺。在我看到過他的有限作品裡,都表現出強烈的、異質的官能主義 (sen- sualism),執拗而又恁恣的自我意識 (egoism);和一種精細地揉合了宗教性的虔信和肉慾,世紀末的頹廢與傲慢的氣質。他對於顏色、光影、形象具備了駭人的敏銳,予人不由得不對他的攝影作品不安地瞪目屏息。然而這一次他的照片是古老而蒼勁的北方中國,高遠的天空、蒼蒼的田野,經過無數次年豐年荒的北國農村,以及千年貼著北中國土地生活著的,老的、壯的、少的、小的農 民。而這些農民,竟是范毅舜的血親們。

感動,是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見到范毅舜踏踏實實地拍了人,而且不少還是正經八百的肖像。我藉著范毅舜對這些人,對這些中國大地上農民的深情凝視,凝視了,也凝視著鏡頭中瞬間的不同臉孔。對我而言,攝影的魅力,是把一個人川流不拘的生命中的某一個瞬間,那個永遠不可能雷同的瞬間,不可思議地捕捉下來,隔著多少時間和空間,那令人神馳的,栩栩如生的瞬間,猶似童話中的魔術一般,令人嚮往不已。

范毅舜以八個章節寫了這些被他拍下來的人物,包括外婆、舅舅、舅媽和表兄弟姊妹們……。如果沒有一九四九年的歷史性巨變,照片裡的人就不是穿著深藍色人民服的農民,而是長袍馬褂的先生老爺吧。范毅舜的母親系出舊時中國的豪門大姓。在〈李家的四合堂〉這篇故事的開章中,有極為動人的敘述。歷史翻天覆地的巨變,使當時年僅十五的范毅舜的母親,和夫婿流亡來台。而她的娘家,甚至在今日河北淮淀的老農民記憶中,盛名猶在的李家四合堂和李家的親族,也經歷了滄海桑田的大變。
一九六〇年出生於台灣的范毅舜和無數其他的「第二代外省人」一樣,因為海峽四十年的禁斷,成了那風飈雷動的歷史局外人。然而,無疑地具有過人的智慧和勇氣,恒抱著生動而傑出的記憶力,並且擅長生動地敘說往日故事的范母,為幼小以迄青年時代的范毅舜的想像和記憶中,重建了四合堂,一幕又一幕令人心思嚮往和悸動的往日世界。

一九八八年,台灣開放人民到大陸探親。范毅舜領著母親回到睽隔了四十年的夢中家園。母親故事中的外祖母,外祖母的弟妹、舅舅們忽然都成了真實生活中真實的人。范毅舜從「局外」不可自由地撞進了無法推諉的歷史和血親的系譜。

往日的豪門大室,今日成了歷經磨難的農民。不管中國大陸經歷了怎樣複雜而巨大的歷史、政治和社會經濟的變貌。生於一九六〇年台灣的范毅舜一旦撞見了從「母親的故事」,一變而為活生生的家族歷史中的真實,范毅舜對於那一場捲去母親一系過去繁華的「大革命」不能無怨。這淡淡的怨悱,以一種意外地復生的親情,表現在他的八章娓娓敘述中。

瀕臨解體瓜分,經濟和社會疲憊,佔人口百分之八十許的農民貧困而飢餓,貧富懸殊,社會正義崩潰的舊時中國在內在的強大壓力下,迸發了一九四九年的「革命」,自一九四九年迄今,中國大陸以「動員的集體主義」 (Mobilizational Collectivism) 十億人口的國家,尋求一條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當對於中共的過度頌揚和貶抑都在「後冷戰」的歷史中趨於鎮靜,四十年來,中國大陸發展的實際圖像,是複雜而且矛盾的。

比起其他貧困和不發展的社會,中國大陸顯示了相當快速的經濟發展,但廣大的農村,卻依然貧困。許多西方評論家指出,四九年以後的中國,基本上消除了主要以財產為基礎的不平等,縮小城鄉的不平等,大量而迅速地完成了積累,為重工業奠定了基礎,消滅外來資本對中國工業和貿易的支配;中國的工人階級有了終生職業上的保障、安全、津貼和福利,並獲得在中國社會從未有的應有地位。一九六五到一九八〇年間,世界銀行對中國大陸和印度做了對比研究。

在國內生產毛額的增長率、工業增長率、糧食生產的數量, 中國大陸都超過印度一倍。而直到八〇年代之間,廣泛的中 國農村在糧食、副食、福利各方面遠不如城市的工人。在最 困難的時代,飢餓也是襲擊著大陸廣大農村中的農民。農村 人口的激增,限制農民的流動和市場活動,國家收購對農民 的壓榨,西方市場對中共的嚴密封鎖,農村內部及城鄉間依然存在著新的不公平⋯⋯,使中國農村長期在貧困和飢饉的
邊緣,踟躇而行。

遜清末代皇帝的日籍妻子,在戰後被遣送返日。一九四九年以後,溥儀被發交「改造」,而他的日籍妻子「愛新覺羅浩」和女兒,為了理解四九年以後的丈夫和父親的國家,認真學習了當時有關中國的知識,寫成了一本在二十多年前讀過,至今仍難忘的傳記。

但自八八年以後,兩岸可以往來的今日,對於中國大陸,依然缺少出於民族關懷的,認真而客觀的研究。四十年因內戰和冷戰造成的民族分斷,曾幾何時,早已深深地內化與合理化。對於自己,對於彼岸,依舊是不假思索地使用著內戰和冷戰的敘說 (narrative)和邏輯。當范毅舜的〈母親的故事〉忽然成了激動的親情和現實,四十年的隔絕和內化的民族自我排拒,終竟沒有成為范毅舜進一步探索民族和家族分斷的思索起步,反而迅速地回到分斷的起點。范毅舜寫道:「在完成此書後,我心裡不再有那些無足輕重的感慨!也不再有那些壯濶浪漫的政治神話。因為在我才開始做初步探索時,我已獲得了豐富的賞報——那就是塵封已久,桎梏不解的心結就此竟自由了起來⋯⋯。」

這未必是一段很明白的言語。然而范毅舜似乎在說,經過這一程探親,寫書的歷程,事情終竟告一段落。范毅舜證實了母親的故鄉,南淮淀確乎不僅僅是一個故事中,一個空虛的地名,但南淮淀似乎也不是一個魂牽夢繫的原鄉。

然而,范毅舜相機和筆下的母親、老爺、姥姥、李家「四合堂」、姥姥的娘家、姥姥的弟妹、二舅和大舅,都是那樣生動、那樣厚實而鮮活的人物,令人難忘。開放大陸探親以後,這怕是第一本描寫一個「第二代外省人」回到那在翻騰的中國民眾史中解體、流轉和重組的原鄉,和原鄉中血親的書。

從以四十年來欽定的邏輯去看大陸的四十年,向以家族和民族自己的邏輯,去凝視這民族互相陌生和分離的歷史,看來是需要一段相當漫長的時間。但不論如何,對范毅舜而言,母親的娘家,「四合堂」的往事雲煙,在他敏銳、易感的想像和創造世界,畢竟激起了不易平息的波紋。而這波紋,透過范毅舜獨特的視覺和感性,向著他的讀者漣漪而來,並且向我們民族的汪洋大海粼粼地擴散,沖淡而去,或者終於泯沒,也或者竟與別的波紋相錯而激起更其複雜的波濤⋯⋯。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老家人三十年記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莊子》〈知北遊〉

編寫這書時,收到法國友人李神父來信:

「我仍記得那雙鞋和破竹篩裡的胡蘿蔔,雖然簡單卑微卻被燦爛光線映照。在誠品展覽現場,我看到有人在你的作品前掉淚;你不僅讓觀者體會到他們的苦難,更明白生命仍在繼續……。」

三十多年前出版的《老家人》攝影文集,今日讀來恍如隔世。

一九八七年,台灣解除行之有年的戒嚴法,翌年,我陪母親返鄉探親。

三年後,我發表了書寫母親家族的《老家人》攝影文集,我掙脫政經表象桎梏,藉攝影觀照「人」在不同環境中的生活樣貌。

隨著攝影展在世界各地展開,我有了以母親家族為起點,進而為民族「造」像的企圖。

未料,威權崩解後的台灣悄然開始擺脫以大中華為框架的歷史觀點,彼岸更如一架鼓足馬力起飛、卻不知航向何處的巨無霸客機。這創作意圖在一波波排山倒海形勢中消磨殆盡。而當年在母親老家所拍的老人家,已然全部謝世,就連中生代也開始凋零。隨著父母親相繼過世,當年若不曾為他們留影、記上一筆,在昨日事不斷被今日事覆蓋的網路汪洋裡,他們彷彿從未存在過的、全然被無從表述或各說各話的歷史洪流吞噬。

當社會對彼岸思維越來越陷入意識型態鬥爭、日趨僵化時,我們除了無法持平、真切來看待問題背後的人及其生活處境,所有觀感竟也日益淺陋。就以母親老家曾被我拍過的孩童、少年為例;三十多年間,他們已悄悄從為人兒孫轉換成為人父母甚至爺爺奶奶,整個生活環境更是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位於大洋濱海地帶,以農業為主的老家農地近年已大多改做其他用途,就連老家祖墳地都成了福斯(大眾)在中國規模最大的汽車製造廠,每日幾百部大型車輛載著上萬名員工上下班的情景堪稱奇觀。

地表巨變,文化特質卻不見得隨之撼動。早在大眾汽車廠房動工前,老家人以補償金在村口建立了龐大的靈骨塔與祠堂。歷代宗親骨灰盒按照排行,井然有序地放在比人還高的玻璃櫃中,長年受香火供奉。大年初一,鞭炮煙霧中,老家子孫跪在祠堂廣場上給祖宗行三叩首的場面,映照在網路無遠弗屆的時代背景下,不禁讓人升起無限的遐想與感慨。

回想頭幾回陪母親探親,從北京下機,坐出租車到母親位於天津鄉下老家,前後都還要十來個鐘頭。今日只要搭上捷運、動車,兩小時半即可抵達。

物質社會不進則退,追求富裕之際,若將生命根本價值遺忘,恐怕只會讓生活益形空虛。李神父提到的鞋和胡蘿蔔,尤其是竹篩裡的胡蘿蔔,是昔日老家生命得以維繫的食物。若再對文化道統及倫理親情不明究理地嗤之以鼻,我們將如無舵、無錨之船,沒有方向地隨波逐流。

重啟《老家人》的機緣得自一位曾被我拍過的小童。一九九六年以人物為主題,這小娃兒的照片被德國徠卡(Leica)相機公司選為選為發行全球發行月曆裡的一幅。彼時,我以攝影將小童當下瞬間凍結,卻凍不住時光流轉。父母親的故事仍未載盡,孩子們卻已開始另一個篇章。已成影像經典的徠卡小童,今日已是兩個孩子的爹,目前正在村裡經營早餐店的生意。

生命生生不息無法歸零,渺小個人又如何在如共業般的龐大群體中秉持初心,游刃有餘地面對世間變化?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從老家今昔對比、尤其是人與環境變化中,我竟領悟莊子闡述的奧義。當我在《老家人》攝影文集中,為母親那代人抱不平,以及對一胎化政策下的孩子頗有微詞時,生命卻萬竅怒呺般有自己的步調。

三十年前,我甩掉所有意識形態,以「攝影」清晰而真切地來觀照人在歷史、文化、政治、生活環境中的面貌。這回也不例外!唯一不同的是:觀照器材從底片進入到數位相機。

今昔對比是攝影最有趣、最富魅力之處,它能掙脫所有似是而非思維與想像,提供人們一個客觀、正視時空變化的微妙渠道。本書【卷一】正是昔日所拍人物、尤其是孩童的今昔對比。【卷二】則完全保留三十多年前所拍的影像。綿延數代,已逝及在世的人,在新舊世代更迭中,悄然織出了個氣勢磅礡,無須多言,蘊含大美的生命風景。

三十年前的《老家人》雖已絕版,但母親那代人故事應被尊重。為此,我將原書所有文字僅稍作修訂,是為【卷三】內容,除了見證那代人的經歷,更可反思這一路如何走來。

回到李神父的信,提及當年有人在展場掉淚往事,我全無印象,但有個小插曲卻記憶猶新。展覽期間,有位專心看展男士得知我是攝影者時,竟對我鞠了個大躬,在電視台任攝影的他說,一輩子都沒有勇氣去觸碰這個題材。日後,當我有能力與他分享更多時,他卻已因病去世。此刻;我真想對這僅有一面之緣的朋友說:「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婁離上〉)只要對自己、尤其是人性情感還抱一絲信心,我們就能在積非成是、瞬息萬變的環境中獲得起而行的動力。

就當我掙扎是否要重啟這專題時?藉一次出遊機會,我刻意轉往許久不曾造訪的母親老家。那個嚴寒冬日,我自北京南下,滿懷忐忑地在天津站與久未謀面的小表侄見面,我對他的印象,仍停留在當年鼻涕兩行的在地上玩耍。那日他卻儀表堂堂出現在我面前,若不是他主動喊我,我肯定不敢相認。上車後,我問表侄何時將我到來消息告知他老爺——我的二舅。以我對老人的了解,只要得知我要來,定會成天盼望。

暮色四合的大冷天,車才進村頭,我就看到務農的全文大表哥在二舅家門口引頸翹望。小表姪車停穩仍未熄火,全文大表哥就迫不及待地開了後車門,他那因長期務農而滿是厚繭的手握到我手後緊緊不再鬆開。我單手蹭出車門後,他如獲至寶般,將我的手揣進懷裡,以另一隻手來回拍撫,興高采烈、樂呵呵的說:「弟弟來了!弟弟回家了!」我立時獲得重啟本書的能量。

真實影像,勝過千言萬語。為縮短與讀者距離,我為每張照片做了些許說明;或簡介或拍攝感觸,甚至是借題發揮。

在海峽兩岸幾乎停滯交流溝通的今天,我希望這本小書,能提供讀者另一個思考面向:例如本書所有已逝、在世的人,並無絲毫念想及興趣來與我們較勁、為敵,他們恰是如你、我一般的庶民、是應當互為關注與關懷(去愛的近人)。

「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他們要被稱為天主的子女。」(《瑪竇/馬太福音》5:6)

「天地有大美,四時有明法,萬物有成理。」我對莊子道理並無新解,但在陪母探親的記憶汪洋裡,仍有幾個吉光片羽時刻、歷久彌堅、難以忘懷,像是母親在離家四十二年後,與姥姥重逢當下及在暗夜寒風中、初見大表姊的溫柔,那出自人靈魂深處的情感與悲憫,縱然渺小卻是這文化底蘊最動人的真情至性,更是那已成老生常談、卻被嚴重低估的天道本質。

試閱文字

內文 : 老家人三十年記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莊子》〈知北遊〉

編寫這書時,收到法國友人李神父來信:

「我仍記得那雙鞋和破竹篩裡的胡蘿蔔,雖然簡單卑微卻被燦爛光線映照。在誠品展覽現場,我看到有人在你的作品前掉淚;你不僅讓觀者體會到他們的苦難,更明白生命仍在繼續……。」

三十多年前出版的《老家人》攝影文集,今日讀來恍如隔世。

一九八七年,台灣解除行之有年的戒嚴法,翌年,我陪母親返鄉探親。

三年後,我發表了書寫母親家族的《老家人》攝影文集,我掙脫政經表象桎梏,藉攝影觀照「人」在不同環境中的生活樣貌。

隨著攝影展在世界各地展開,我有了以母親家族為起點,進而為民族「造」像的企圖。

未料,威權崩解後的台灣悄然開始擺脫以大中華為框架的歷史觀點,彼岸更如一架鼓足馬力起飛、卻不知航向何處的巨無霸客機。這創作意圖在一波波排山倒海形勢中消磨殆盡。而當年在母親老家所拍的老人家,已然全部謝世,就連中生代也開始凋零。隨著父母親相繼過世,當年若不曾為他們留影、記上一筆,在昨日事不斷被今日事覆蓋的網路汪洋裡,他們彷彿從未存在過的、全然被無從表述或各說各話的歷史洪流吞噬。

當社會對彼岸思維越來越陷入意識型態鬥爭、日趨僵化時,我們除了無法持平、真切來看待問題背後的人及其生活處境,所有觀感竟也日益淺陋。就以母親老家曾被我拍過的孩童、少年為例;三十多年間,他們已悄悄從為人兒孫轉換成為人父母甚至爺爺奶奶,整個生活環境更是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位於大洋濱海地帶,以農業為主的老家農地近年已大多改做其他用途,就連老家祖墳地都成了福斯(大眾)在中國規模最大的汽車製造廠,每日幾百部大型車輛載著上萬名員工上下班的情景堪稱奇觀。

地表巨變,文化特質卻不見得隨之撼動。早在大眾汽車廠房動工前,老家人以補償金在村口建立了龐大的靈骨塔與祠堂。歷代宗親骨灰盒按照排行,井然有序地放在比人還高的玻璃櫃中,長年受香火供奉。大年初一,鞭炮煙霧中,所有老家子孫跪在祠堂廣場上給祖宗行三叩首的場面,映照在網路無遠弗屆的時代背景下,不禁讓人升起無限的遐想與感慨。

回想頭幾回陪母親探親,從北京下機坐出租車到母親位於天津鄉下老家,前後要十來個鐘頭。今日只要搭上捷運、動車,兩小時半即可抵達。

物質社會不進則退,追求富裕之際,若將生命根本價值遺忘,恐怕只會讓生活益形空虛。李神父提到的鞋和胡蘿蔔,尤其是竹篩裡的胡蘿蔔,是昔日老家生命得以維繫的食物。若再對文化道統及倫理親情不明究理地嗤之以鼻,我們將如無舵、無錨之船,沒有方向地隨波逐流。

重啟《老家人》的機緣得自一位曾被我拍過的小童。996年以人物為主題,這小娃兒的照片被德國徠卡(Leica)相機公司選為選為發行全球發行月曆裡的一幅。彼時,我以攝影將小童當下瞬間凍結,卻凍不住時光流轉。父母親的故事仍未載盡,孩子們卻已開始另一個篇章。已成影像經典的徠卡小童,今日已是兩個孩子的爹,目前正在村裡經營早餐店的生意。

生命生生不息無法歸零,渺小個人又如何在如共業般的龐大群體中秉持初心,游刃有餘地面對世間變化?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從老家今昔對比、尤其是人與環境變化中,我竟領悟莊子闡述的奧義。當我在《老家人》攝影文集中,為母親那代人抱不平,以及對一胎化政策下的孩子頗有微詞時,生命卻萬竅怒呺般有自己的步調。

三十年前,我甩掉所有意識形態,以「攝影」清晰而真切地來觀照人在歷史、文化、政治、生活環境中的面貌。這回也不例外!唯一不同的是:觀照器材從底片進入到數位相機。

今昔對比是攝影最有趣、最富魅力之處,它能掙脫所有是似而非思維與想像,提供人們一個客觀、正視時空變化的微妙渠道。本書「卷一」正是昔日所拍人物、尤其是孩童的今昔對比。「卷二」則完全保留三十多年前所拍的影像。綿延數代,已逝及在世的人,在新舊世代更迭中,悄然織出了個氣勢磅礡,無須多言,蘊含大美的生命風景。

三十年前的《老家人》雖已絕版,但母親那代人故事應被尊重。為此,我將原書所有文字僅稍作修訂,是為「卷三」內容,除了見證那代人的經歷,更可反思這一路如何走來。

回到李神父的信,提及當年有人在展場掉淚往事,我全無印象,但有個小插曲卻記憶猶新。展覽期間,有位專心看展男士得知我是攝影者時,竟對我鞠了個大躬,在電視台任攝影的他說,一輩子都沒有勇氣去觸碰這個題材。日後,當我有能力與他分享更多時,他卻已因病去世。此刻;我真想對這有一面之緣的朋友說:「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婁離上〉)只要對自己、尤其是人性情感還抱一絲信心,我們就能在積非成是、瞬息萬變的環境中獲得起而行的動力。

就當我掙扎是否要重啟這專題時?藉一次出遊機會,我刻意轉往許久不曾造訪的母親老家。那個嚴寒冬日,我自北京南下,滿懷忐忑地在天津站與久未謀面的小表侄見面,我對他的印象,仍停留在當年鼻涕兩行的在地上玩耍。那日他卻儀表堂堂出現在我面前,若不是他主動喊我,我肯定不敢相認。上車後,我問表侄何時將我到來消息告知他老爺——我的二舅。以我對老人的了解,只要得知我要來,定會成天盼望。

暮色四合的大冷天,車才進村頭,我就看到務農的全文大表哥在二舅家門口引頸翹望。小表姪車停穩仍未熄火,全文大表哥就迫不及待地開了後車門,他那因長期務農而滿是厚繭的手握到我手後緊緊不再鬆開。我單手蹭出車門後,他如獲至寶般,將我的手揣進懷裡,以另一隻手來回拍撫,興高采烈、樂呵呵的說:「弟弟來了!弟弟回家了!」我立時獲得重啟本書的能量。

真實影像,勝過千言萬語。為縮短與讀者距離,我為每張照片做了些許說明;或簡介或拍攝感觸,甚至是借題發揮。

在海峽兩岸幾乎停滯交流溝通的今天,我希望這本小書,能提供讀者另一個思考面向:例如本書所有已逝、在世的人,並無絲毫念想及興趣來與我們較勁、為敵,他們恰是如你、我一般的庶民、是應當互為關注與關懷(去愛的近人)。

「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他們要被稱為天主的子女。」(《瑪竇/馬太福音5:6》

「天地有大美,四時有明法,萬物有成理。」我對莊子道理並無新解,但在陪母探親的記憶汪洋裡,仍有幾個吉光片羽時刻、歷久彌堅、難以忘懷,像是母親在離家四十二年後,與姥姥重逢當下及在暗夜寒風中、初見大表姊的溫柔,那出自人靈魂深處的情感與悲憫,縱然渺小卻是這文化底蘊最動人的真情至性,更是那已成老生常談、卻被嚴重低估的天道本質。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費時三年,重新書寫、編輯所拍影像,企圖掙脫政治意識型態,用更宏觀與社會對談的藝術視野,重啟《老家人》專題。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