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後巷: 非典型旅人的美國探索紀實 | 誠品線上

美國後巷: 非典型旅人的美國探索紀實

作者 楊佳榮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美國後巷: 非典型旅人的美國探索紀實:《報導者》記者李易安、「巫師地理」粉專社群版主巫仰叡強力推薦!,從極圈部落、偏遠海島到城市角落,發現美利堅不為人知的一面。《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從極圈部落、偏遠海島到城市角落,發現美利堅不為人知的一面。 《報導者》記者李易安、「巫師地理」粉專社群版主巫仰叡 強力推薦! 作為當今世界上能見度最高的超級強國,美國的強大與無遠弗屆的影響力眾所皆知;然而當我們從它熟悉的「門面」繞到「後巷」時,才發現在原來這片土地上,還存在著更多我們未曾注意到的人事物── 在廣袤荒涼的極圈大地,因努皮亞克人以跳躍慶祝捕鯨的豐收; 在冰火交加的阿留申群島,人去樓空的營舍封存著冷戰的劍拔弩張; 在沒有觀光客的夏威夷海島,玻里尼西亞人正努力尋回與土地的連結; 在車水馬龍的紐約地鐵橋下,流亡藏人插著雪山獅子旗用餐車賣傳統料理; 在繁華落盡的加州淘金小鎮,玄武、觀音和關帝依然默默等候信眾的到來; 在事端頻發的六零年代南方,自由乘車者以生命為代價換來旅行路上的平權。 這不是一本旅行景點指南,也不是一本文化觀察筆記。這是一本探索冷門地點的採訪記實,讓你跟著旅居美國多年、喜愛挖掘角落故事的Jerome,一起去發現美利堅不為人知的那一面!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報導者》記者李易安、「巫師地理」粉專社群版主巫仰叡 強力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楊佳榮Jerome Yang楊佳榮Jerome Yang 出生成長於台灣台北,大學時學的是地理學與社會學,沒讀過理工科系卻誤打誤撞進入資訊產業,目前在軟體科技業擔任小小基層工程師糊口。 因為喜歡旅行,又是個地理歷史知識控,放假總喜歡往冷門地區跑(尤其是前蘇聯國家、漠南非洲、伊斯蘭世界),或是鑽進大城市裡的移民社區,想要親自去了解那裡的人事物,以及值得關注的議題。 經營一個中文podcast節目《旅行熱炒店》,持續透過聲音和圖像,把旅行見聞與國際議題分享給社會大眾。節目曾入圍僑務委員會《2022海外華文媒體報導大獎》廣播報導類──台灣亮點節目獎。 官網:ltsoj.com FB:facebook.com travel.wok IG:instagram.com travel.wok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非典型」的美國,成就了美國的「典型」 《報導者》記者 李易安 推薦序 美國是個聯合國縮影,也是豐富地景的國度!「巫師地理」粉專社群版主 巫仰叡 自序 關不掉的好奇心雷達 1 北極海畔的捕鯨小鎮:烏特恰維克 飛往北極圈 祭典會場的社會百態 因努皮亞克人的捕鯨文化 是誰住在北極圈裡? 因努皮亞克的未來 2 冰火齊發的冷戰最前線:阿留申群島 埃達克島,和你想的不一樣! 身兼四職的斜槓民宿主人 我們與核子戰爭的距離 陰柔美麗的那一面 埃達克的未來 附錄:阿留申群島旅行實用資訊 知識大補帖:環太平洋火山帶上的阿留申群島 3 飛越白令海峽:聖羅倫斯島 降落之後 往外一看,就知道飛機不會來了! 好山好水,生活卻是艱難 釣魚的村民與建造超市的包商 集會所的週日夜晚 4 加勒比海風情的美國:維京群島 CP值高的「國內旅行」 夏洛特阿馬利亞 山頂之旅 聖約翰島 甘蔗、蘭姆酒與殖民經濟 聖克洛伊島 建國大老的年少時期 維京群島的西印度料理 5 血液中流著音樂:波多黎各 波多黎各到底是不是美國? 雷鬼動的魅力 追尋音樂的旅程 尋找的終必尋見,音樂聖地洛伊薩 持續活躍的蹦巴傳統 6 被遺忘的夏威夷:摩洛凱島 蜻蜓點水式的Kalaupapa半島探訪 夏威夷群島中的異類 我們與海的距離 與日裔移民三上家的相遇 從土地開始,找回原本的摩洛凱 附錄一:夏威夷冷門島嶼 附錄二:夏威夷歐胡島日本神社、寺院與教堂巡禮 7 在一座城市裡環遊世界:紐約 是誰住在大蘋果裡? 曼哈頓小福州 皇后區國際特快車 紐約其他延伸推薦 8 菜鳥移民在美國的起點:波士頓 中國城,彼此競爭的兩個中國 北角美食與義大利移民 沃特敦的兩面亞美尼亞國旗 東岸最大的柬埔寨移民社區 9 亞裔移民的歷史軌跡:舊金山與北加州 不存在天使待遇的天使島 幸運餅乾的歷史軌跡:從日本茶園到中國城餅乾工廠 碩果僅存的鄉村型華埠:樂居 淘金小鎮裡隱藏的神祕廟宇:北溪廟 10 真實人生的寫照:洛杉磯市中心 洛杉磯聯合車站 洛杉磯歷史街區與奧維拉街 洛杉磯市政廳 格蘭德公園與市民中心 華特.迪士尼音樂廳 天使鐵路與天使高地 中央市場 布拉德伯里大樓 百老匯劇院區 11 通往西班牙殖民過往:加州皇家大道 傳教所系統的建立 傳教所的樣貌 傳教所系統的終結 傳教所旅行推薦 12 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浪漫:橫貫美國鐵路旅行 美國長途鐵路交通簡史 旅程的開始:芝加哥聯合車站 密西西比河夕照下的列車晚餐 中途下車:堪薩斯市聯合車站 連續漸變的地表景觀 退休銀髮族與社會新鮮人的相遇 旅程的終點與人生下一篇章的起點 13 開著車追逐遙遠的夢想:66號公路 貫穿美國東西的「中山路」 能見度超高的公路 66號公路的末日 66號公路旅行推薦 14 以生命為代價:民權運動之路 吉姆.克勞法:種族隔離的法律基礎 蒙哥馬利公車抵制運動與羅莎.帕克斯 危險的長途巴士旅行:自由乘車者運動 兒童十字軍與伯明罕16街浸信會爆炸案 薩爾瑪─蒙哥馬利遊行 自由的代價

商品規格

書名 / 美國後巷: 非典型旅人的美國探索紀實
作者 / 楊佳榮
簡介 / 美國後巷: 非典型旅人的美國探索紀實:《報導者》記者李易安、「巫師地理」粉專社群版主巫仰叡強力推薦!,從極圈部落、偏遠海島到城市角落,發現美利堅不為人知的一面。《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535039
ISBN10 / 6263535032
EAN / 9786263535039
誠品26碼 / 2682340464001
頁數 / 272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非典型」的美國,成就了美國的「典型」
《報導者》記者 李易安
我們今日在談到美國時,腦海中經常會浮現各種刻板印象:它是當代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能憑藉政經實力,將流行文化向世界各地輸出;舉凡可口可樂、漢堡、好萊塢這些商品或符號,早已和美國文化劃上等號,影像力輻射及於世界上幾乎所有地方。
但也正是這種刻板印象、以及我們對美國多少都有的熟悉感,讓我們很容易忽略,其實美國可能比我們想像得還要更加多元,也有很多不太符合典型美國印象的角落,被遺落在主流的再現之外。
我第一次意識到這件事,是2006年在美國旅行的時候。當時我買了美國國鐵(Amtrak)的月票,以火車作為移動方式,於是也和佳榮在本書裡的經歷一樣,貼著地面橫越了整個美國。
但即便如此,我和旅伴當時心儀的目的地,還是一般人更熟悉的那個美國,也就是加州和美國東北岸地區;整片中西部,只被我們當作必須克服的「空間障礙」──坐在火車上,我只是默數著穿越了幾個州,卻沒有想過要下車停留。
但就在那幾趟橫越美國的列車上,我認識了幾位美國的「鄉下人」,那是我第一次認識不那麼「主流」的美國。
比方說,從芝加哥到西雅圖的列車上,我遇到了一位堅稱自己是佛教徒的農夫(主要作物是大麻),背著吉他正要去大城市錄唱片。他的菸癮很重,所以每當車掌經過時,他都會用顫抖的聲音詢問列車什麼時候停站,停站後有沒有時間下車抽根菸。
因為菸癮,他痛恨坐飛機;如果沒有必要,也絕不會長途旅行。當時他聽到我從芝加哥到西雅圖,必須在火車上待兩天兩夜,便用憐憫的眼神看著我。下車前,他塞了一根大麻菸送給我──我想,他大概是真的很憐憫我吧。
另一位則是一個高中生,年紀只比我小一歲;祖先來自日耳曼語區的血統,還嵌在她的姓氏裡。她住的小鎮離加拿大的邊界不遠,但沒有大醫院,所以只能花幾個小時搭火車到大城市進行手術後的複檢。
我因為無知,也為了找話題,所以隨口開玩笑地問她,聽說加拿大和美國很像,為什麼會是兩個國家?她想了想,告訴我她也不知道。然後又突然補了一句,或許只是因為美國還沒打下加拿大吧。
而他們兩個人,幾乎就是我對美國中西部唯一和人有關的印象了。
後來我第二次意識到自己對美國的不暸解,則是2016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的時候。
當時我認識的美國人裡頭,沒有一個認為川普可能當選、或應該當選。於是選舉結果出爐後,我便和我的美國朋友們一起陷入了震驚。
但漸漸地我意識到一件事:就算我去過美國、曾經坐在火車上路過中西部,但我能認識到的大多數美國人,不是來自加州,就是來自美國東北部的都會區。那些投給川普的人,我幾乎沒有機會遇到;開票地圖上那些標示川普勝選州的紅色塊,對我來說其實全然空白。在我的印象裡,它們頂多只是車窗外無止盡的麥田和玉米田,以及那位菸癮很重的農夫和高中生。
不知道農夫今日是不是煙癮更重了,也不知道那個高中生,後來有沒有申請上心目中的理想大學。我也不知道,全球矚目的美國總統大選,他們把票投給了誰。
但除了中西部之外,美國其實還有很多其他「非典型」的地方。比方說,佳榮的「非典型探索行程」,就到了我一直很嚮往的布萊頓海灘。
我曾經一度很想搬去紐約住,原因就是紐約近郊的布萊頓海灘,居然連「中亞高麗人」開的「中亞風/蘇聯風朝鮮餐廳」都找得到。
所謂的「中亞高麗人」,指的是十九世紀期間,從朝鮮半島遷徙到西伯利亞、俄羅斯遠東地區,二戰前夕再被史達林大批流放至中亞的移民;他們到了中亞之後,艱苦地適應了陌生的環境,發展出了融合朝鮮、俄羅斯和中亞特色的文化,而這種雜揉多元族裔風格的文化,就像佳榮在書中所說的,也展現在他們的料理上面。
然而這群高麗人,有些在蘇聯解體之際,又再次移民到了美國、在布萊頓海灘這樣的族裔社區落腳,和其他前蘇聯、東歐移民比鄰而居;而過去一百多年裡的三次遷徙,也讓中亞高麗人成了「多重離散」的群體。
於是某個意義上來說,布萊頓海灘就是美國這個移民國家、以及近兩百年來世界局勢的小小縮影:原本由東歐猶太裔聚集的這個社區,因為原鄉的地緣因素而逐漸吸引到其他東歐、蘇聯移民,而因為帝國角力、世界大戰而被遷到蘇聯中亞的高麗人,才會這樣意外地來到紐約的海濱一隅。
如果我們拉長歷史縱深來看,其實布萊頓海灘也證明了一件事:人類的歷史,幾乎可以說就是由「移民史」寫成的,只不過作為「移民國家」的美國,用了更短的時間、更濃縮的版本讓「移民」更容易辨識出來,而這些看似「非典型」的族裔地區,其實本就是美國的「典型」。
不過有點可惜的是,由於疫情的因素,佳榮的阿拉斯加之旅,沒有辦法涵蓋我也很感興趣的戴奧米特島(Diomede)。這座位在俄羅斯和美國邊界上的小島,和它的「孿生」島嶼「大戴奧米特島」(俄方稱拉特曼諾夫島,Ratmanov Island),距離只有兩、三公里,卻分別屬於美國和俄羅斯的領土,上個世紀直到鐵幕瓦解之前,就是世界上最不為人知的冷戰前線之一。
很有意思的是,這對孿生島嶼不只被國界分開,還正好就落在國際換日線的兩側,所以雖然近在咫尺,彼此卻有二十多個小時的時差,也再次凸顯了人類界線落在自然環境中的荒謬之處。
但佳榮在阿拉斯加的旅行,依然捕捉到了近年美中角力、「新冷戰」序幕再啟的幽微變化,比如為了因應中國崛起和北極航路的開通,另一個阿拉斯加的極地小島便再次迎來了軍隊駐紮,或許也將再次成為強權爭霸的前線,讓這本書更加貼近了時勢脈動。
而發生在阿拉斯加的這些變化,也再次應證了史學家里博(Alfred J. Rieber)在《歐亞帝國的邊境》裡給我的啟發:如果想真正感受帝國的力量,你必須到帝國的邊境地帶才行,那裡才是帝國施展力量的場域與前線。
話說回來,身處地緣政治前線上的台灣,也同樣就是文明衝突、帝國施展力量的核心場域;我們的未來,很大程度上也終究和美國的意向有關,但我們對這個國家的認識,卻又經常相對扁平。就此而言,佳榮的這本書,就提供了一個非常貼地、卻又不太主流的視角,能幫助我們理解這個世界大國的多元樣貌,衷心推薦給大家。

推薦序 美國是個聯合國縮影,也是豐富地景的國度!
「巫師地理」粉專社群版主 巫仰叡
大概是2019年,疫情之前,podcast漸漸地在台灣流行了起來,由於巫師地理這個粉專,也在網路接觸了不少知識性分享者,發現了旅行熱炒店。除了他的節目主題、主廚的口條,更多的是地圖精美,每每看到Jerome繪製的地圖,可以清楚地搭配該主題內容,印象有一集是世界各地的客家人,透過主廚的包裝設計,很容易可以進入遠方國度的情境。後來輾轉知道Jerome是台大地理系的背景,飛往美國留學深造並在加州落腳,持續分享地理有趣之處,以及旅行經驗,這些著實讓很多地理人有很深的共鳴,透過主廚的視角,豐富聽眾的視野!很榮幸巫師地理有這樣機緣,推薦Jerome的新書,關於美國的探索。美國國旗的五十顆星與十三條紅白條紋,說明了北美十三州到現在達到五十州的版圖,橫跨大西洋的美東與太平洋的美西,以及緯度最高的阿拉斯加,熱帶島嶼的夏威夷。所以,我們對於美國的意象,不僅止於好萊塢電影,加州的洛杉磯還是最大都會的紐約,極圈極光也是美國的一部分、沙漠仙人掌也是美國的一部分,它還有著名的黃石公園、優勝美地、密西西比河等。因此,幅員遼闊的美國,從Jerome親身造訪的經驗,他與原住民的交流,描述當地景色背後蘊含的故事,石油經濟如何讓阿拉斯加的社會有所變動,阿留申群島在美蘇冷戰的戰略地位。這些文筆內容讓人進一步思考,看到地景背後有什麼因素在這環境產生的交互作用。那些沒有與美國本土相連的,屬於海外領地,因為低緯度而有陽光普照的度假島嶼,有別於一般對於美國的想像。Jerome造訪加勒比海的美屬維京群島,透過歷史與族群的脈絡,勾勒出這裡非洲裔美國人的故事,穿插著當地自然地景的體會,讓讀者有種身歷其境的感受。
確實,大西洋三角貿易,歐美非之間的不對等關係,有段長時間黑暗奴隸的壓迫歷程,直至今日,族群仍是重要探討的議題,我們如何看待族群之間的融合,以及平等的追求。美國不應是白人視為主體,它是海納世界各地追尋自由民主,接納多元為夢想的國度,也許有很多問題存在,有待努力成為更好的國度。
就像是Jerome探討「波多黎各」,這個容易被誤會是個國家,也曾與台灣在棒球比賽對戰過的隊伍,原來是美國的屬地,然而是否成為美國的一個「州」,已經交付公投多次,這個議題確實需要尊重當地民意,也是美國如何看待各個屬地的背景,整個國家與社會如何一起,成為更融合的共同體?雖然還有一段路要走,這過程卻令人玩味。像這些想法,融合了Jerome造訪的地點,遊記不僅是旅遊的敘事,更多元素是人文社科的視角,也許同為是地理人,可以從這本書當中,得到很多各角度看待「地景」,為什麼是這樣的景色呈現在眼前?
很吸引我的段落是,許多景點是比較少人造訪的,像是人類學的角度在觀察當地的社群,像是因努皮亞克人、蹦巴傳統、南島民族的夏威夷等。細細地透露出人們日常的生活,在飲食、音樂、建築、器物等各方面,作為讀者也可以運用這樣的觀點,特別是在背包客的規劃上,應用在自己造訪的旅行,如何梳理在地的文化脈絡,留下更深刻的啟發。我想這是Jerome值得讓我們學習的取徑。
另一個很吸引我的內容是,描寫在美國城市各社區的移民文化,所謂的「小台北」,或是其他東南亞、中國、拉美、歐洲等不同移民背景的組合,在美國這土地上,猶如文化的「飛地」,綻放出那族群的文化元素。有人形容美國是族群融合,各種族裔之間的交流與新創,有人形容美國是族群拼盤,在各州各城市的社區,轉個不同街區就有不同的移民背景。族群融合還是族群拼盤,好像都是,是什麼樣的角度看待美國這個國度。
Jerome在美國求學過程,直到工作及旅遊在美國的記事,勾勒出許多我身旁同學在美國生活相似的體會,由於美國歷史背景,所謂的「美國夢」,接受了很多國家的移民或是難民庇護,成為了世界上少有已開發國家,仍然人口增長,就在於機會在美國實現的可能性。
確實,美國影響力仍是世界強大的,無論跨國企業、影劇娛樂,甚至自由民主的理念。著實讓我連想台灣與美國之間的關係,特別是近年來,美中競爭,兩個不同體制與路線的競爭,台灣儼然是兩大陣營爭奪的籌碼,當然這一言難盡,卻也是在閱讀這本書當中,許多台灣人在美國生活,也有許多美國人在關切台灣。全球化的時代,各個地方彼此都有所連結著。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關不掉的好奇心雷達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美國,甚至整個英語世界,其實不是一個令我特別感興趣的地方。
我不喜歡總是上演著正邪交戰的好萊塢電影,旁人琅琅上口的美國流行音樂我一無所知,小學時班上風靡的麥可喬丹也沒能吸引我的目光,就連國中時學校指定要收看的《大家說英語》教學節目,大多數時候我都是在家開著電視、半躺在沙發上補眠度過。
對美國不感興趣、英文程度又差(大學差點因為英檢沒過無法畢業),偶爾身邊有人提起「要不要去美國留學?」在我聽來像是天方夜譚。即使後來真的有幸來到這裡讀書,一開始不過是為了「拿學位」和「體驗異國生活」罷了,對這個國家真的沒有太多嚮往,更別說是寫出一本以美國為主題的書。
即便如此,這本書最後還是誕生了。最關鍵的原因,或許還是我那對周遭事物無比敏感、想關都關不掉的好奇心雷達。
無論住在什麼地方,喜歡也好、討厭也罷,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只要有空就會在附近亂跑,將腦袋中內建的雷達開到最強,到處感測一下周遭有沒有什麼有趣、但很少人知道的事物。國高中的我對台北沒有特別熱愛,卻騎著腳踏車拜訪了與信義計畫區一街之隔的老社區、淡水河中央沙洲上的菜園、新店溪畔的都市原住民部落,這些和一般印象大相徑庭的台北風貌,重建了我對這座城市的認識。
同樣的,來到美國之後,我也沒有停下腳步,持續去探索身邊的人事物,尤其是各國移民居住的地方。從一間餐廳或一家超市開始,我試著去挖掘這群人背後的故事、他們是如何來到這裡,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延續他們的文化。這些看似只是「附近隨便走走」的小旅行,實際上是一扇扇的任意門,讓我即使在自己的城市裡,也能夠輕易走進地球彼端的文化中。
這本書出現的另一個契機,則是橫掃全球的COVID-19。國際旅行的停擺,讓我被迫停止探索世界的腳步,將目標轉回美國國內。「既然這個國家那麼大,那就到它最遙遠、最邊緣的地方去看看吧!」我抱持這個心態挑戰「國內旅行」的極限,先到了阿拉斯加居住三個月,後來又去了加勒比海的維京群島、波多黎各,以及一個多數人可能聽都沒聽過的夏威夷島嶼。
這些閒暇時的城市小旅行,以及不能出國旅行時的國內替代方案,最後成為了這本書的內容。東一點、西一點地撿拾麵包屑,最後竟也做出了一塊完整的大餅!
感謝時報文化總編輯、美編與校對的協助,包容了我身為作者的許多任性與矜持;也感謝身邊家人朋友們在寫書過程中的陪伴與傾聽;最重要的,是要感謝收聽《旅行熱炒店》PODCAST節目的每一位聽眾,你們的支持和回饋,讓我有動力將節目上分享的內容重新精煉成文字,解鎖了人生第一次出書的成就。
現在打開這本書的你,正住在地球上的什麼地方、忙著怎樣的事情呢?期待這些從美國「門面」繞到「後巷」的小小旅行故事,能夠刺激你的好奇心雷達,無論是住在哪裡、生活是苦悶還是精彩,都用力地去探索周遭的世界、挖掘那些事物背後的故事吧!

試閱文字

內文 : 北極海畔的捕鯨小鎮:烏特恰維克
2021年夏天,趁著從波士頓搬家到北加州灣區的空檔,我利用COVID-19疫情期間遠距工作的機會,搬到阿拉斯加居住了三個月的時間。我想要以在地人而非遊客的身分,好好了解這個地方的環境、歷史,還有人;而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一群人,正是阿拉斯加的原住民(Native Alaskan)。
在美國,想要好好認識原住民其實非常困難,甚至比在台灣還要難!
美國的大陸原住民(也就是童書裡面所稱的「印第安人」)僅占總人口0.7%,就算加上極圈原住民與太平洋南島民族,也不過占0.9%,不只能見度遠遠不及其他族裔,就連要在生活中認識一位擁有原住民血統的美國人都不太容易。
阿拉斯加的情況則稍有不同。在1867年美國購買阿拉斯加之前,當地人口幾乎全為原住民;雖然今天比例已經大為降低,目前仍有15%的人口為原住民。也就是說,走在街上,每7人之中就有一位是當地原住民,比例之高居全國之冠。
我拜訪的第一個部落,坐落在北極圈的北極海畔,正好也是鼎鼎大名的美國最北城市──烏特恰維克(Utqiagvik,又名巴羅);而吸引我來的,是他們在仲夏時分舉行的慶典「Nalukataq」。關於這項慶典,網路上能查到的資料不多,我事前唯一知道的是,這是個「用毯子把人拋向空中的活動」。
飛往北極圈
和大多數阿拉斯加極圈的部落一樣,烏特恰維克雖然位在北美大陸上,卻沒有公路與外界相連,唯一前往的方式是搭飛機。這段航程看似與一般國內旅行並無二致:一樣的安檢、一樣的737機型,但不一樣的是,身邊的乘客帶的行李多了不少。我後來才知道,原來不少偏遠小鎭居民會定期飛到安克拉治進行大採購,尤其是像衛生紙、尿布這種日常消耗品。阿拉斯加航空也順應民情地提供每個人兩件行李的免費托運服務,讓居民們能將這些物品帶回家。
離開安克拉治後,首先翻過白雪皚皚的阿拉斯加山脈,不時能夠透過窗戶看到氣勢磅礡的冰河,機長也會善意提醒遊客「左邊可以看到北美最高峰狄納利山!」;然而,過了這段山脈,地表就恢復了單調,廣大的苔原平緩而荒蕪,在陰沉的天色下更顯黯淡。不久後眼前出現一個個還未完全融冰的湖泊,海上有著像碎玻璃一樣的浮冰漂移著,看來接近北極海了!
烏特恰維克的機場建築與其說是航廈,稱之為「機庫」或許更為貼切。在建築物的一角騰出了大約兩間教室大的空間,候機、托運行李、安檢、抵達、提領行李全部都在這裡進行。每當航班起降時,裡面得容納整整兩架737飛機的乘客,可以想見有多麼擁擠。
走出機場,鎭上的景象讓人以為置身於外星球!由於車輛溫度容易導致永凍層融化、路基不穩定,所有的道路都是以沙土鋪面,車輛大多是小貨車或高底盤呼嘯而過,揚起滿天塵土,好似台灣南部河床上的砂石場。同樣因為永凍層因素,所有房屋都建造在架高的木樁上,好讓冷空氣能夠通過房屋底部,防止下方的地層融化,看上去彷彿是在火星上建立的太空基地。
祭典會場的社會百態
安頓好住宿,我便趕緊出發前往Nalukataq祭典的會場,深怕錯過了任何活動細節;然而,初來乍到會場的我,看到的景象卻令人摸不著頭緒──那是北極海畔的沙地上,一個操場般的橢圓形場地。四周圍著的塑膠布,雖然是為了抵擋攝氏零度寒風而設置,但許多部分早已禁不起吹襲而破裂。場內居民們各自準備桌椅聚集在此,從聊天、玩樂到教訓小孩的都有,彷彿整個村子的日常都瞬間濃縮在這座廣場裡。活動無人主持,也沒有具體時間表,沒有人知道何時開始、何時結束。身為外來者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雙眼觀察。
就在這時,村民們突然叫我去幫忙。原來廣場中間放著幾塊長條木板上,還殘留著鐵釘,一個男孩在嬉戲時被刺傷了,當場血流如注!村民們趕快忙著止血,並且請我幫忙扛著他去找爸媽。
我馬上義不容辭地加入,還因為自己有機會參與當地的生活而暗自欣喜。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極圈氣候寒冷、當地居民熱量攝取高的緣故,這裡的孩子發育都不錯,很快地我就意識到自己無法支撐男孩太久,只能請其他人接手。
之後,我才逐漸進入狀況──原來這是從中午持續到半夜的活動,整個祭典是以分發當年捕獲的鯨魚肉展開。
村民們依照家族傳統,組成不同的捕鯨隊伍,每支隊伍都擁有自己的名稱與隊服。當全村人都來到廣場後,部落長老會帶著眾人以基督教儀式祈禱、感謝上帝賜予該年的收穫,接著各隊成員就開始分發漁獲,其中包括煮熟後質感神似牛排的魚肉、擁有生魚片口感的皮下脂肪層「木克土克」(muktuk)、醃漬過的魚腸小菜,以及讓大家帶回家料理的大塊冷凍鯨肉。
除了鯨肉之外,會場也有年輕人提供咖啡、紅茶,以及香味四溢的馴鹿湯、鴨湯與鵝湯,讓大家暖胃。整個現場雖然奇冷無比,卻被這種分享與互助的氛圍給塡滿;即使是外來者的我也有分,甚至還有村民好心地提供夾鏈袋,讓我能把領到的木克土克帶回家。在一個所有東西都得空運過來、超市售價是其他地方三倍的小鎭,這樣的慷慨讓我特別感動。
至於剛才讓男孩不愼被扎傷的木板,原來是晚上的重頭戲Nalukataq所使用的支架。村民們利用三組支架配合繩子,將一塊海豹皮做成的跳墊架高到空中約2公尺處。彈跳的時候,一位部落成員站到跳墊上,其他人則站在四周將跳墊下拉,利用往上回彈的力道,將上面的人拋向空中。每一次的跳躍,都伴隨著歡呼,有時還會從空中撒下一大袋糖果,孩子們興奮地爭相撿拾。
號稱晚餐後就展開的Nalukataq,實際進行時間已接近晚上10點,並且一路延續到午夜;在極圈永晝的陽光照耀下,一點都不像是個「深夜活動」。
經過第一天的洗禮,我對這場祭典有了粗略的了解;然而,這個活動究竟為何會存在?彈跳和捕鯨又隱藏著什麼神祕的連結?
因努皮亞克人的捕鯨文化
住在北極海畔的這群人,稱自己為「因努皮亞克」(Iñupiaq),在族語中的意思是「眞正的人」,和賽德克語中的「賽德克巴萊」(Seediq Bale,也是指眞正的人)有異曲同工之妙。因努皮亞克在學術上是因努伊特人(Inuit)的一支,也就是兒童讀物或卡通裡所稱的「愛斯基摩人」;只不過他們並不會像卡通裡演的那樣,在冰上挖洞釣魚或住冰屋,也不會追著北極熊到處跑。
在土地生產力低的極圈,維生資源非常稀少,陸地上的大型動物也不多,因此在部落傳統裡,海中的鯨魚是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除了作為食物之外,鯨魚身上的脂肪也是油的主要來源,而堅硬的鯨魚骨還能做成工具或飾品。
在阿拉斯加北方的海域中,棲息著一種巨無霸級的鯨魚:弓頭鯨(bowhead whale),平均長約15公尺,重量可達90公噸,是其他鯨魚如小鬚鯨(minke whale)的十幾倍大,壽命更可以長達200歲。
這群弓頭鯨有著季節性遷移的習性。每當寒冬來臨,牠們就從北極海沿著阿拉斯加海岸南遷,游到極圈以南的白令海峽度過冬天;到了隔年春天,牠們又循著不同的路線北上,回到北極海,如此周而復始的循環。由於體型巨大,而且洄游路線離岸邊不遠,對於這些資源匱乏的海岸部落來說,簡直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每當洄游季節來到,部落中的捕鯨隊就得蓄勢待發了!傳統上,女性擔任岸上後勤的角色,將好幾張海豹皮縫製成防水的捕鯨船身,搭配木頭骨架做成捕鯨船;而男性則在結冰的北極海上開闢出一條小徑,直通鯨魚游過的海面,並在那裡設置營地,24小時待命。等到水面下一有什麼動靜,立刻出動捕鯨船,以魚叉(harpoon)獵捕弓頭鯨。
捕鯨的場景是神聖而嚴肅的,那是一隻鯨魚即將奉獻自己靈魂養活他人的時刻,必須不苟言笑,並且保持安靜。即使成功捕獲鯨魚,在冰上後續處理的過程中,同樣必須認眞以待。在因努皮亞克人的認知裡,鯨魚的靈魂在死後會回到海中,告訴牠的同伴們自己所受到的待遇,因此要是不愼重看待這個過程,未來很有可能就再也捕不到鯨魚。
等捕鯨隊伍從冰上回到部落,歡慶的時刻才正式來到!這時候族人們齊聚一堂,捕鯨隊將處理好的鯨魚肉分給部落成員,一起慶祝該年的收穫;而原本作為船身的海豹皮,這時候也就順勢拆了下來,成為Nalukataq慶典中,將人拋向空中的跳墊。
在晚上11點的「午夜豔陽」照耀下,我加入了Nalukataq的行列,和族人一起將跳墊上的人拋向空中。不少族人穿上藍色布料配上傳統花紋的服飾,在陽光下顯得鮮豔動人,也為這片看似單調陰沉的大地,增添了少見的華麗色彩。
因努皮亞克人為何要彈跳?有一說是在這平坦遼闊的大地上,藉由跳高能看到更遠的地方,便於掌握獵物的動態,也有人說純粹就是為了慶祝而存在。但就在活動現場,身邊兩位部落媽媽的對話,讓我發現了彈跳的另一層意義──
「咦,上面那個人是誰啊?」
「喔,那是某某某家裡的小孩,現在在某某城市工作……」
原來,在這個年輕部落成員大多外出工作的年代,Nalukataq如同台灣的豐年祭,是部落成員返鄉齊聚一堂的時刻;而站到跳墊上的年輕人,有了被族人認識的機會,也讓好不容易相聚的部落成員能夠更新彼此的近況。
是誰住在北極圈裡?
今天的烏特恰維克不只是美國最北邊的聚落,也是整個北坡地區(North Slope)的行政中心所在,擁有醫院、學校與政府機關,居民大約一半為因努皮亞克人,另一半則是外來的居民。這不禁讓我感到疑惑:究竟誰會想要從外地搬來這個一年之中有兩個月不見天日、超市價格貴到不可思議,又幾乎沒有任何休閒娛樂的地方?
於是我在早餐時問了年約60、在這裡住了30年的民宿主人夫婦。他們可說是這個部落的活歷史。
原本連歐洲殖民者都毫無興趣的這片荒涼大地,在1968年發現了石油。1970年代初,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衝突造成的贖罪日戰爭(Yom Kippur War),以及後續造成的能源危機,讓美國決定加速開發阿拉斯加北坡的石油。於是短短幾年內,一條油管拉進了極圈,直通北極海畔,將地下藴藏的黑金源源不絕地灌進太平洋岸的油輪裡。
至於已經居住在這裡數千年的因努皮亞克人呢?他們一夕之間成了「家裡噴石油」的地主,幾個部落組成一個大型資本集團,向石油公司收取權利金。這些豐厚的利潤,讓北坡的部落得以大肆投資公共建設,興建現代化的道路、房舍與基礎設施。大量的工程需求以及優渥的工資,是吸引外地人到這裡謀生的主要原因,我的民宿主人夫婦也不例外。
「絕大多數人都只會在這裡待幾年,錢存夠了就離開,會在這裡待5年以上的非常少!」男主人這麼說,不過也有例外,「像那個鎭上的韓國餐館,他們已經在這裡經營了三、四十年,把小孩養大,努力存錢再去投資下一個目標。」最後他不忘補上一句:「這些亞洲人家庭眞的很懂得怎麼存錢賺錢!」
賺錢賺得快,又沒有什麼地方可以花錢,讓不少外來居民在這裡存到一桶金;但是眞的定居下來,有些開銷還是相當可觀的,像是買一輛車子,必須付8,000到10,000美金的運費。我好奇地問男主人,車子是怎麼運來的呢?
「用飛機空運。貨輪一年只會在海面沒有結冰的8月來一次,運費也不會比較便宜。或者到了冬天,他們有時會在結冰的北極海上開卡車送貨。」他說。
因努皮亞克的未來
烏特恰維克的博物館,是保存傳統文化的中心,裡面完整介紹了整個捕鯨的流程,並且展示他們所使用的器具。我問館員,現在族人們還會說族語嗎?
「要看家庭。有的家庭講得比較多,有的比較少。」館員這樣回答。「因為我們在1950-1960 年代也曾經經歷過文化打壓和寄宿學校(boarding school),那個年代出生的人很多都不會講族語。喔~不過現在我們有沉浸式的學習環境,也有用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軟體,效果還不錯。」
作為因努伊特的一支,因努皮亞克在文化上和加拿大北部、格陵蘭的原住民雖然相距數千公里,文化卻是緊密相連的。「我們曾經和他們交流過,雖然字彙有些不同,但他們講話,我們是聽得懂的!」館員馬上講出了好幾個因努皮亞克語的單字,並且說明這幾個字在其他部落語言中的發音,的確可以聽出來是十分相似的。
在祭典會場,我也遇見了其他人:一個來自其他部落、帶著攝影團隊來這裡採訪的創業者兼網紅,還有一位因為父親是部落社會議題學者而與當地結緣的加州女生。極圈的生活並不容易,長期被邊緣化的傳統文化也還在慢慢被找回之中,但看到這些默默努力的人們,我感覺因努皮亞克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
「嘿,還記得你昨天幫忙抬著的那個小男生嗎?」在第二天的祭典現場,身邊突然傳來這樣一句話。
「喔,當然!」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就是那個小男生,謝謝你昨天幫我!」他說完,就和同伴們活蹦亂跳地跑走了。
那一刻,我覺得心裡好溫暖。作為一個外人來到部落,短短兩三天所看到的有限,更不用說眞正理解當地人的實際生活;那短暫幾分鐘的交流,讓我和烏特恰維克有了難以言喻的特殊連結。
「我們不會拒絕任何人。」那是我剛到祭典會場還搞不淸楚狀況時,一位和我聊天的大叔說的話。
只要你願意抱持著學習與尊重的心情來到這裡,每個人都是受到歡迎的。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從極圈部落、偏遠海島到城市角落,發現美利堅不為人知的一面。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