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界: 全球化下東西藝術交流史
作者 | 張省卿 (Sheng-Ching Chang)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新視界: 全球化下東西藝術交流史:【精彩推薦】在《新視界》這本匠心獨運之作中,張省卿教授以深厚學養旁徵博引,闡述中國文化從不同層面滋養西方文明,聚焦在十七、十八世 |
作者 | 張省卿 (Sheng-Ching Chang)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新視界: 全球化下東西藝術交流史:【精彩推薦】在《新視界》這本匠心獨運之作中,張省卿教授以深厚學養旁徵博引,闡述中國文化從不同層面滋養西方文明,聚焦在十七、十八世 |
內容簡介 "
各界推薦 【精彩推薦】 在《新視界》這本匠心獨運之作中,張省卿教授以深厚學養旁徵博引,闡述中國文化從不同層面滋養西方文明,聚焦在十七、十八世紀從中國到歐洲,以耶穌會士為中心展開的知識與物質文化交流。張教授論述中國文化各個面向,從植物學、出版物、園林設計、都市規劃,到哲學與宗教,在西方引起多元豐富的回響。這些回響不僅遍布於西方各種知識領域,也深切影響思想家與統治者們看待世界、闡述宗教思想,以及建造環境的方式,諸如在園林設計或都市規劃,皆可見到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張教授以宏觀視野研究早期全球化下的中西文明知識交流,富有深刻洞見,相當值得讚嘆。 ——漢斯.湯姆森(Hans Bjarne Thomsen) |蘇黎世大學藝術學院東亞藝術史系教授 哲學家萊布尼茲不僅是本書一大焦點,其單子論的多元視角論述方式,也被張教授化為己用。本書不斷翻轉視角,從世界整體到零散細節,再從細節回到整體,為中國與世界之間一段複雜的交流史,開啟前所未見的新視界。 法蘭茲.安格(Franz Engel)|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文藝復興時期古代藝術與建築調查計畫」研究助理 全球史議題正夯,不再僅限於政治、經濟和社會面向;藝術形式及其理念傳遞時,時代背景及交流認知條件,更是日益受到關注。《新視界:全球化下東西藝術交流史》便是這個研究的典範。本書向讀者呈現張省卿教授數十年來對早期歐洲與中國文化交流的研究成果,內容橫跨都市規劃、園林設計、政治理論與哲學思想,以精彩圖像及多語言的中西方史料為基礎,展現中國對歐洲的各種影響。在茫茫文獻大海中,作者以七大精選主題,提供了讀者明確的方向。 ——曲喜樂(Johannes Küchler)|德國柏林工業大學中國科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早自亞歷三大大帝東征或張騫通西域伊始,東西方世界在軍事、經濟或政治等目的下產生接觸,文化交流更不絕於途。絲綢之路成為貫穿歐亞非大陸之傳驛門徑,漢唐遼宋、金元明清之際胡風寖透,催化出多元紛呈的視覺美學與物質文化。過去治交流史者多留意外來影響,欠缺「由東殂西」的反向檢視,本書為張省卿教授近年力作,逆勢扭轉上述闕失,匯集多篇有關古中國城市規劃、庭園造景、花果動植及龍虎圖騰、易經卦像等西向影響之研究篇章,議題牽涉廣泛,內容趣味橫生。該書體制繁浩、收集史料圖像極其珍貴,兼具藝術史宏觀學理視野及考據學詳實論證功夫,系統性分析「中國熱」在十七、八世紀歐洲造成的跨文化效應及對統治階級美感品味、世界觀的整體影響,誠為近年該領域著作中成果最豐碩、最值得精覽詳讀的一本經典之作。 ——白適銘|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兼系主任 這是一本對東西方藝術交流暨宏觀又精微的鉅著。從交流的角度切入,讓我們從皇宮、園林、植物、動物等圖像背後盤根錯節的互動關係,理解這些看似烏托邦或奇幻的圖像,如何一方面彰顯東西方文化所隱含的認識論與知識論的差異,但卻又在創造力與想像力的推動之下,成就藝術史上絢爛的篇章。 ——何兆華|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教授兼院長 張省卿教授的《新視界》一書奠基在扎實的研究基礎,是圖像學、視覺藝術史與文獻分析搭配的研究方法,提供我們認識東西藝術交流史的新觀點,並洞察歐亞相對互動的關係與影響,閱讀上充滿新意又深具啟發。 ——林玟伶|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本書扎實探討西方近代的許多變化與革新都借鏡中國,透過比較東西方藝術作品及史料,以建築園林、城市規劃、花果植物、東西龍虎圖及易經符號等面向作為焦點,讓中國與歐洲的互動、交流和影響史在本書進行時空對話。作者藉由著墨這些地區之間如何產生連結,促進我們對全球過往東西文化交流的發展有進一步認識與理解,細節豐富,亦有足夠文獻支持其論點,是部慧眼獨具的「深歷史」。 ——郭怡汝|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館長、「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版主 日常生活中,「什麼東西」是頗為複雜的語意表達,驚訝、不滿、疑惑的急切態度都包含在裡面。這本書也是在呈現藝術是「什麼東西」——在不同文化激盪下,給予藝術另一種定義、另一層視野,甚至是另一番挑戰,值得一讀。 ——廖新田|2021年藝術文化廣播金鐘獎得主 本書作者透過文獻和史料的解讀,就建築、造園、傳統圖像和《易經》等方面,分析中國文化如何藉由西方學者和傳教士的轉譯詮釋,與西洋文化相會合,促使歐洲的政治、宗教、藝術、哲學和科學發生重大的變革;她提醒人,多元包容與謙沖為懷對文化發展非常重要,也提供有志東西文化交流研究者珍貴的資料。 ——賴瑞鎣|前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教授 專文推薦 柏磊德(Horst Bredekamp)|柏林洪堡大學藝術史教授 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教授 各界推薦 漢斯.湯姆森(Hans Bjarne Thomsen)|蘇黎世大學藝術學院東亞藝術史系教授 法蘭茲.安格(Franz Engel)|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文藝復興時期古代藝術與建築調查計畫」研究助理 曲喜樂(Johannes Küchler)|德國柏林工業大學中國科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白適銘|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兼系主任 何兆華|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教授兼院長 吳密察|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林玟伶|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郭怡汝|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館長、「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版主 廖新田|2021年藝術文化廣播金鐘獎得主 賴瑞鎣|前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教授 謝哲青|藝術史講師、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作者介紹 張省卿張省卿 現為臺北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所長及歷史學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畢業於德國漢堡和柏林洪堡大學,取得藝術史與歷史碩士、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全球化下之博物館收藏、東西藝術交流史、文化史方法學和殖民城市史。榮獲德國""Friedrich-Naumann-Stiftung""獎學金、 ""Heinrich-Boll-Stiftung""獎學金、「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獎學金;德國研究協會(DFG: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學術研究出版獎;輔仁大學專書著作學術研究獎;輔仁大學研究成果獎;「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專題講座獎助。 擔任臺北藝術大學、臺灣藝術大學與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等兼任教授。2019年為雅捷隆大學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特聘教授;擔任《輔仁歷史學報》《美術學報》《故宮學術季刊》《史物論壇》及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等審查委員與編輯;任臺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委員。 著有Natur und Landschaft(《自然與風景》,2003)、《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台北城官廳集中區之影響》(2008)、《東方啟蒙西方》(2015)、《新視界:全球化下東西藝術交流史》(2022年出版)等專書。
產品目錄 推薦序一 一個烏托邦式啟示 柏磊德 推薦序二 讓人驚嘆又心悅誠服的出色作品 雷德侯 導論 第一章 中國京城——王者之軸線與宇宙秩序 第二章 造園與造國——從帝國縮影轉變成世界縮影 第三章 東方啟蒙普魯士園林 第四章 異托邦鳳梨仙果之西傳 第五章 從龍虎圖看歐洲龍與亞洲龍之交遇 第六章 中國《易經》圖像與歐洲啟蒙時代 第七章 萊布尼茲與中國《易經》二元圖 註釋 徵引書目 圖片來源
書名 / | 新視界: 全球化下東西藝術交流史 |
---|---|
作者 / | 張省卿 (Sheng-Ching Chang) |
簡介 / | 新視界: 全球化下東西藝術交流史:【精彩推薦】在《新視界》這本匠心獨運之作中,張省卿教授以深厚學養旁徵博引,闡述中國文化從不同層面滋養西方文明,聚焦在十七、十八世 |
出版社 /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3531093 |
ISBN10 / | 6263531096 |
EAN / | 9786263531093 |
誠品26碼 / | 2682290916001 |
頁數 / | 448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H:精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X17X3.3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一個烏托邦式啟示
柏磊德(Horst Bredekamp)/柏林洪堡大學藝術史教授
1993年之前,當我還在漢堡大學任教時,一位亞洲來的學生詢問我,是否可以成為她的論文指導教授。我在幾門課程中認識這位學生,當時,還不確定她對於論文的具體想法。她說,想要研究居住在羅馬的德國耶穌會教士基爾學,因為他的書《中國圖像》(China Illustrata, 1667),在十七、十八世紀的歐洲,對塑造中國形象有著重大影響;她想試圖重新理解與建構,一個主導優勢的歐洲,是如何藉由異文化的洗禮,漸漸對改革中的歐洲產生影響;我回答她,是否已經讀過拉丁文原文,她說,她不會拉丁文。我要求她,要先學會拉丁文。一年後,這名學生─—張省卿,又出現了。這期間,她學了拉丁文,研究基爾學原文書。當我再詢問她,是否因此改變看法時,她反問我,作者基爾學並沒有被逐出教會,是否正因為他以敬重中華文化的態度,來呈現理想完美的遠東形象;因為這個不同於傳統的觀察,我答應成為她的指導教授。
我之前研究過柏馬佐(Bomarzo)花園,這座園林建於十六世紀下半葉的羅馬郊區。園林中,造園者試圖把世界上各地不同的文化,藉由龐大的雕塑藝術聚集在此,就如同園林是一個微觀的小宇宙;這裡包含了大型的龍獅打鬥嬉戲石雕,表現出對於中國藝術的精確認識;世界上其他地區的雕像,例如哥倫布之前的美洲文明,也被置放在這個園林內;在這裡,不會產生某個大洲是霸權的視覺效果,也不會因此對其他地區的文化,產生強勢主導的力量。園林裡,每個地區的文化都扮演對等角色,他們彼此相互輝映。園內形塑了一種新的大同世界觀,就如歷史學家特韋特(André ¬Thevet)1595年發表的《宇宙學》(La cosmographie universelle)一樣,展現出天下一家的普世價值。我研究過的羅馬基爾學典藏室(也是博物館),在這裡,同樣嘗試以最大的尊敬態度,把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藏品,以公平、對等的方式,展示在一個空間中。
張省卿優秀的博士論文,以密集、深入、嚴謹的交換視野,探討西方如何觀看中國,且發展出彼此相互尊崇的態度,重新建構了,十七、十八世紀時歐洲人所表現出對中國的真誠與熱情。這篇德文論文於2003年出版成書,受到學界極大關注。
作者現今出版一本以更為全面的宏觀視野,來探討文化交流史中的各個面向與脈絡。書中再度省視東、西方的交互關係,探討中國景觀設計對英國和德國園林文化的深遠影響;這些其實都是源於歐洲啟蒙時代對中國文明的高度推崇。書中一章提到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在萊氏的中國研究中,體認出《易經》二元思維,也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二元二進位計算系統,它僅由數字0和1組成,是電腦的先驅。萊布尼茲在沙皇彼得大帝的領導下,成為俄羅斯科學發展顧問,但事實上,他接下這個職位,是希望有一天,能夠經由俄羅斯,再前往中國遊歷,以見證中國這片他懷抱期望的土地。
本書顯示,在所有的這些文化相遇形式中,都存在著一種對事物的好奇心(Curiositas),讓人們體認到,這些外來陌生的事物並不危險,反而可使自身文化變得更為豐富充實。張省卿新書中對歷史的反思,於現今讀者來說,看起來似乎像是一個美麗烏托邦,可是,正因為本書的啟發,讓人們體認到,這個烏托邦,經由過去的見證,是可以實現,而且應該被實現。
內文 : 本書從城市規劃、建築風格、造園理念、花果植物與動物藝術造形、科學圖像及《易經》符號等面向,探討自十五世紀末地理大發現以來,東方中國文化如何慢慢藉由西方學者、傳教士、通商使者、探險家之介紹,與歐洲本地文化結合,在藝術、建築、文化、政治、宗教和科學等方面,對歐洲產生挑戰,引發變革。書中主要以藝術為例,探討東西文化交流之發展脈絡,行文中同時以圖像、文物與文獻為切入點,提供以往學者研究交流史之不同視角。過去,學者主要以文獻為研究主體,圖像、視覺藝術為輔佐,本書則同時以圖像、藝術與文獻為研究對象,在文化交流史的探索過程中,發現視覺藝術與文字文獻的同時兼顧,更能展現文化交流的深度與內涵。十七、十八世紀歐洲人的中國報導或藝術創作中,建構了一個混合事實與想像的中國樂園;部分歐洲學者甚至假設或想像中國文化,是一個以自由思想為基礎而建造的世界文化。由於歐洲對中國藝術文化的轉用與中國風尚在歐洲的盛行,使中國文化成為歐洲人想像具有模範色彩的人間仙境,這個以自由為基礎的人間仙境與世界文化特質,正可以讓歐洲學者與政治菁英對抗當時代的歐洲本位主義,形成歐洲改革的新契機。其影響甚至一直延續到十九與二十世紀,這類異國元素的轉化也存在於今日西方更為大眾化的公共建設與公眾藝術中。
歐洲人因受到地理大發現之影響,嘗試用一個比較全球化、世界性的角度來觀察中國,藉由比較的方式,觀察中國與歐洲、美洲、非洲,這是一個全新的視野,與中國傳統文人觀察在地文化的角度不同。此時期歐洲人對中國的觀察與報導也與中古晚期不同,例如與十三世紀末馬可波羅東遊記的報導便不同。馬可波羅報導所呈現的東方世界,與歐洲人的現實生活沒有太大關聯,也沒有太多交集。但在十七、十八世紀歐洲人的中國報導與中國風尚藝術中,包括城市軸線規劃、中國風園林設計、中式建築造形、異國花果與動植物圖像、《易經》符號、科學圖像等面向所呈現的東方世界,則是一個與歐洲現實生活比較貼近的世界,它們較接近歐洲人的文化與思考模式。因此,較之於馬可波羅的紀錄,更能對歐洲造成新的挑戰並產生批判效果,成為其借鏡的對象。歐洲人對中國的良好印象與正面評價,使這樣的亞洲借鏡變成可行:一個越來越實際與存在的亞洲,成為歐洲近現代改革的新途徑與新出路。亞洲的資訊越來越多元與豐富,是促使歐洲開始就本地文化及本位主義展開反思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使歐洲人思考文化具備相對性與比較的特質,這個特質也是今日全球化、世界性潮流中一個重要的元素。
本書分七個單元,〈第一章〉由較大的城市空間切入,探討京城軸線之交流。自地理大發現以來,一直到十七、十八世紀,歐洲人開始比過去更詳細地報導亞洲,對中國京城布局、皇權圖像、官僚體系與科舉制度進行較多討論。歐洲菁英階層開始模仿中國禮儀,看到中國北京京城方格棋盤布局代表規律、理性治理,紫禁城內代表皇權集中的王者中軸線,也成為歐洲開明君主造國效仿的範本。十九、二十世紀,歐洲宮殿園林中受中國影響的軸線設計,也影響到西方現代城市中軸林蔭大道的規劃。〈第二章〉從園林空間藝術切入,耶穌會傳教士報導中國皇家園林是「微觀世界」的展現,同時具備造園與造國的功用;這個造園理念傳到歐洲,被部分君主公侯借用在開明政策中,轉化成「把治國當治園」,企圖把國家打造成一座如詩如畫、充滿國際風情的大園林,之後也影響到十九世紀歐洲城市綠地景觀發展。除了歐洲傳教士、探險家、學者對中國的報導之外,歐洲各地陸續成立的通商公司,如英國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 1600-1874)、荷蘭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ine, VOC, 1602-1799)、法國東印度公司(La Compagnie française des Indes orientales, 1664-1794)、普魯士王國亞洲公司(Die Königlich-Preußisch Asiatische Compagnie von Emden [KPACVE] nach Canton und China),這些商貿公司促成遠東工藝品與商品的流通,直接、間接促成中國風尚的流行。因此,在〈第三章〉中,分析正值中國清朝黃金盛世時期,大量中國藝術品進入歐洲市場,影響日耳曼地區園林綠地規劃與開明改革。這批經由貿易進入歐洲上層社會的工藝品,很大一部分圖像題材與自然山水風景相關,它們展現自然造形的不規則曲線美學,體現東方世界對大自然的尊敬與推崇,強化了歐洲人在藝術創作中對大自然的關注,也改變了他們對藝術題材的選擇。〈第四章〉探討花果植物中的鳳梨圖像之交流。歐洲人以早期植物學角度報導具熱帶異國風情之各類果實,其中包括鳳梨。十七世紀的鳳梨圖像紀錄對十八世紀中國風(Chinoiserie)藝術產生影響,鳳梨由版畫藝術轉化成色彩鮮豔之掛毯、壁飾、工藝品、雕塑、建築等多元創作形式;鳳梨藝術在歐洲具有物產豐裕富饒與理想桃花源之象徵,這個來自熱帶、亞熱帶的鮮麗果實,大異於中國傳統文人繪畫中的溫帶、寒帶植物題材,它跳脫了對中國藝術刻板印象的圖像呈現,這正說明歐洲人的異國旅遊經驗,是藝術多元創作的有利條件,提供完全不同於中國本地藝術創作的新角度,也提供另一種藝術自由創作之可能性。〈第五章〉探討動物圖像交流,以〈龍虎對峙圖〉為例,分析歐、亞兩地神話動物之圖源與交匯,十七、十八世紀對於東方龍的圖像記錄,一是借用歐洲傳統造形,另一是採用東方中國龍形,前者更受歐人喜愛。雖然歐洲拒絕中國模式之龍形,但在意義上卻採用東方吉祥物的象徵,使龍由原來歐洲的惡魔轉變成帶來好運的聖物。而龍的多元題材性,至今仍在多元媒體藝術創作中,扮演重要角色。〈第六章〉進入哲學符號與科學的面向,探討科學圖像與《易經》之交流。啟蒙時代,歐洲人對中國《易經》有多面向介紹,把《易經》與歐洲在地文化與科學連結、融合。歐洲人連結《易經》陰陽二元元素與西方古典正負二元元素、組合《易經》圖像與歐洲神學「三位一體」、對比基督教與孔教倫理,與類比《易經》與聖經。在相提並論的過程中,此類介於「真實反映中國」與「自由組創中國」的兩種手法,一直是近代歐人報導中國的模式。由中西交流史的發展脈絡中,可以看出,要能接受外來文化,具備足夠的自由空間和適當想像力是重要的條件,而詳細、準確、真實的比較,也可能因看清兩地的區分,導致產生固定刻板印象,無法把兩種文化建立聯想,以產生規鑑作用;在歷史的經驗中可以看出,所謂對外來文化的吸收,有時也可能需要適當的想像力。〈第七章〉探討歐洲啟蒙學者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二進論(Binary)如何受中國《易經》圖像啟發。一位受歐洲傳統古典人文教育影響的知識分子,在近代化的過程中,對外來文化產生好感,尤其看出中國歷史之悠久,也看出中國在文化、宗教、哲學、宗教、自然與科學上之獨特性與優美特質。萊布尼茲體認出《易經》陰陽爻卦符號與二進理論同時具備簡易、效率的運動通則,可以最快的速度產生無限組合;在萊氏原有的二進理論符號中,並不具備像《易經》符號能在圖像上產生跳動、運動和循環無止境的視覺效果,它啟發了萊氏之研究。這個受《易經》啟發的二進理論,開啟後來機械應用與數位技術的發展;萊氏研究,除在科學產生影響外,把二元元素與造物形象作連結,更是具備文化上的重要意義。
全書論述的中心議題「兩地文化交流之意義」,是以歐洲角度觀察中國圖像視覺文化,也以中國角度觀察歐洲圖像視覺文化,以兩個文化為立足點而書寫,探討歐亞相對互動的關係與影響。以研究的角度來看,雖然許多案例探討東方中國對歐洲的影響,但在辨識接收與拒絕異文化的過程中,的確必須對歐亞兩地文化作深入探討。傳統歐洲學界研究藝術史,皆以西方歐洲在地文化發展為主流,較少涉及藝術交流。反之,此現象在東亞亦同。研究中國藝術史者,也以中國脈絡為主體,交流史或異文化影響,皆只是點綴。事實上,兩地文化因異文化的接觸,引發許多新的挑戰與現代化改革運動。本書之研究,對歐洲近現代的中國形象與中國觀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也看到異文化為西方世界所帶來的改變契機。針對這一點,值得現代人借鏡。
最佳賣點 : 全書收錄超過兩百幅圖片,
從建築設計圖、繪畫、古書,到雕塑和日常器物,
透過這些圖像,建構出近代中西文明的交流互動,
翻轉西方文明中心論,重現「東力西漸」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