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zta Literacka Czyli Jak Zostac (Lub Nie Zostac) Pisarzem
作者 | Wislawa Szymborska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辛波絲卡談寫作: 致仍在路上的創作者們:,寫作這條路,如何開始,何時停止?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波絲卡的創作建議懇切﹑慧黠﹑幽默﹑詼諧﹑諷刺。「世界必須一再被重新書 |
作者 | Wislawa Szymborska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辛波絲卡談寫作: 致仍在路上的創作者們:,寫作這條路,如何開始,何時停止?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波絲卡的創作建議懇切﹑慧黠﹑幽默﹑詼諧﹑諷刺。「世界必須一再被重新書 |
內容簡介 寫作這條路,如何開始,何時停止?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波絲卡的創作建議 懇切﹑慧黠﹑幽默﹑詼諧﹑諷刺。 「世界必須一再被重新書寫,因為此刻已不同於以往,或者只因當時我們尚未存在。」 一九五三至一九八一年,辛波絲卡(Wisława Szymborska)以編輯身分任職於波蘭雜誌《文學生活》,期間曾與另一名同事負責「文學通訊」專欄,匿名回覆、評論投稿作品。刊登文壇新星之作的專欄吸引來自各地、懷抱夢想的文學愛好人士來函,雜誌編輯則以詼諧諷刺交織的機敏意見答覆。多年後,這些點評終於集結出版,與所有仍在路上的寫作者交流其迷人的文學觀點。《辛波絲卡談寫作:致仍在路上的創作者們》這本書涵納對有志創作者的懇切忠告,也能看見詩人回應其寫作生涯的告白,行文間更收錄十五幅辛波絲卡的拼貼作品,圖文相映置放極富趣味性。 從事文字工作的讀者也許能在辛波絲卡促狹中帶點鼓勵的編輯心內話求得共鳴,她同理創作的辛勤,也不忘拿自身經歷敦促沮喪的後進夥伴:「我自己也是從拙劣的詩詞和故事開始的。」從生活的如常中提取那份不尋常的詩意,那正是寫作者要做的事。辛波絲卡在書裡化身專屬編輯,替創作新手梳理寫作策略,給予忠實的建議與思想上的啟發。 「讓我們解下翅膀,嘗試徒步進行創作吧?」辛波絲卡這麼說。
作者介紹 維斯瓦娃.辛波絲卡維斯瓦娃·辛波絲卡Wis?awa Szymborska 一九二三年出生於波蘭,二0一二年離世。波蘭詩人、翻譯家,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曾於一九九六年獲諾貝爾文學獎。著作豐富,在臺出版詩集包含《辛波絲卡》、《辛波絲卡.最後》、《黑色的歌》等。粘肖晶粘肖晶 輔仁大學英語系畢,1992年隨波蘭籍夫婿至波蘭南部定居,在異鄉度過的歲月早超過在家鄉的日子。誤打誤撞進入翻譯界,有過各種新奇的體驗,在不接口譯工作後,生活就更順理成章地宅了。
產品目錄 關於「文學通訊」的對話 文學通訊 關於「文學通訊」的另一名編輯
書名 / | 辛波絲卡談寫作: 致仍在路上的創作者們 |
---|---|
作者 / | Wislawa Szymborska |
簡介 / | 辛波絲卡談寫作: 致仍在路上的創作者們:,寫作這條路,如何開始,何時停止?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波絲卡的創作建議懇切﹑慧黠﹑幽默﹑詼諧﹑諷刺。「世界必須一再被重新書 |
出版社 /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3530348 |
ISBN10 / | 6263530340 |
EAN / | 9786263530348 |
誠品26碼 / | 2682271812001 |
頁數 / | 200 |
開數 / | 32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9X12.8X1.2CM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文學通訊
致克拉科夫的觀察者
您指責我們扼殺年輕的文學人才,「這些脆弱的植物」——我們讀到——「應該細心呵護和照料,而非像你們那樣批評其軟弱和無力以結出成熟的果實」。我們不鼓吹以溫室栽培文學作物,植物必須在自然天候下成長,並適時地適應環境條件。有時植物自覺是棵橡樹,在我們看來,卻不過是普通的草,再細心的照料也無法使它變成橡樹。當然,有時我們的診斷可能出錯,然而我們並不阻止這些植物成長,也不會將其連根拔起,它們可以繼續成長,以便有朝一日證明我們的錯誤,我們將歡欣地承認自己的失敗。再說,如果您願意更細心閱讀我們專欄的話,應該能留意到,只要有值得讚美之處,我們都會盡力去強調,至於好評相對來說不多,並非我們的錯,畢竟,文學天分不是種普遍現象。
致洛石尼查的H. J.
負責「文學通訊」的編輯經常收到帶威脅的信函,內容差不多是這樣:「請告知我的文章是否具有某種價值,如果沒有——我會立刻停止,將它們撕毀、扔掉,從此與成名的夢想告別,我將陷入絕望、自我懷疑、崩潰、喝個爛醉並從此懷疑生命的意義。」編輯往往不知如何回應這種狀況,無論寫什麼都可能變得危險,如果寫說詩作或散文很糟,悲劇就此產生;說作品很好,作者將對自身才華有偏執的妄想(曾經有過這樣的例子)。有些人甚至要求要立刻回覆,不然就會有可怕的事發生,連讓人考慮的時間都不給呢。
致什切青的哈利
您列出一長串的作家名單,其才華初期未能被編輯和出版商發掘,後來這些人為此感到遺憾且羞慚。我們很快就讀懂暗示,因此虛心地閱讀文章,以免誤判。只是這些文章都已過時,不過沒事,如果您能寫出類似《娃娃》(Lalka)和《法老王》(Faraon)這樣的作品,一定能被收入《文集》(Pismach zebranych)中。
致斯翁尼基的H. C. (G?)
請您,何止是請——我們求您,何止是求——我們直接祈禱,願您能將可辨識字跡的作品寄來,我們一直收到的是——也許恰似可敬的托瑪斯.曼(Thomas Mann)那樣——以密麻小字所寫的手稿,不僅帶墨點,字體還如簽名般龍飛鳳舞。我們無法以相同的方式作為回報,因為印刷技術的大師們還未發明出難以辨認的字體,如果有一天成功了,我們再來評價您的作品。
致凱爾采的A. B.
人生的第一首詩,您就將它寄來讓我們講評?確實為時過早,其中關於接骨木的兩個詩節只對獻詩對象有價值,如果他還不約您去散步,我們就找他算帳。小心點啊,卡洛!
致比托姆的芭芭拉 D.
有時不只是手稿字跡難辨識,打字稿也可能如此,您寄來的有可能已是第十次轉印了,行行好吧!他們可不會賣眼睛來賺取外匯。起初,我們以為您放入信封內的是餐廳菜單,因為大型飲食供應商通常將清晰可讀的拷貝版本送到會計部門,比較差的版本就交到客戶顫抖不已的手中。
致盧布林的E. T.
我們一讀再讀,在沾滿汙跡和塗抹至變全黑的頁面間掙扎,突然靈光一閃:為什麼我們不能就此宣布挫敗?別人能,難道我們不能?既然連作者自己都不想重新抄稿,為什麼我們就必須閱讀下去?當然,我們不一定要這樣做,理由並不難找:因為下雨;因為格妮雅呆傻;因為我們膝蓋痛;因為雅拉有貓;因為科瓦爾斯基這麼活著;因為沒人帶我們去看電影;因為時間流逝;因為無聊;因為總有一天世界末日會來到等等。過後,我們又再度謙卑地彎下身埋首文字間,努力試著讀完文章,但回信就真的沒必要了。
致森濟舒夫的Kryst. J.
親愛的女士,我們不購買創意也不銷售,更不仲介其間的買賣。僅有一次,出於善意且完全無私地,我們極力向友人推薦一個自我引爆的商人故事。然而,友人認為這個念頭太古怪了,謙稱沒辦法處理,自此以後我們就不再如此做了。
致華沙的M. Z.
負責「文學通訊」的編輯,生活實在充滿驚喜,常被要求一些不可能做到的任務。例如,曾被要求在信中(私人信件!)寫下如何寫作才能被刊登,也有人要求我們收集學校作業所需的資料,或者寫報告。更有人要求我們提供完整的必讀書單,彷彿作家的發展過程不需獨立性似的。馬雷克先生,您剛好可以補充我們這份名單的不足,貼心地寄給我們一些芬蘭詩作(原文!),提議讓我們選出想刊登的作品,一旦選出,您保證會將作品翻譯出來。一眼望去,這些詩作都很讓人滿意,抄寫用的紙漂亮,字體簡潔而且明晰,間距和邊距均衡,而且其中只有一個字被用藍筆劃掉,整體維持完整,沒有被破壞,可見作者仔細檢查過打字稿。
致卡利什的阿塔
那些優雅又充滿宮廷式拘謹的詩作讓人充滿遐想,如果我們有座占地廣大的城堡,會請您擔當宮廷詩人,吟唱出關於玫瑰的懊惱,只因花瓣上停留著不請自來的蒼蠅。然後您又對我們只要微動手指,就將醜物從美麗花卉上驅走而讚美不已。當然,以比哥斯毒死十二位叔伯為作品內容的詩人只能被鎖入地牢,被視為毫無才華之人。最奇怪的事是,吟誦玫瑰的詩能被視為傑作,而以叔伯為題的詩則成為劣作⋯⋯。沒錯,繆思無關道德且反覆無常,有時就偏愛這樣的瑣碎內容。最重要的是,詩人要能使用時代的語言,您的作品無論在形式或想法上都很老套,於十九歲女孩身上很少見,或許這些詩是從曾祖母輩的紀念冊中抄來的?
致維利奇卡的火星
跟我們認識可不是什麼太美好的事情,我們常會拿一些奇怪的問題來煩寫作新進,像是認識弗雷德羅(Fredro)嗎?是或不是都請說明為什麼。然後會突如其來地問有關卡繆(Albert Camus)《鼠疫》(La Peste)一書中的某些細節,才過一會就又大聲問:「有關農業報編輯的趣聞是誰寫的,到底是誰啊?」對有些人而言,這些問題實在難以回答。
致克雷尼察的馬格羅
親愛的各位,你們對我們的要求太多了,兩位都寫作,而且還一定要知道到底誰寫得比較好,我們不想淌混水,何況信中「主要取決於⋯⋯」這樣的句子嚇到我們,婚姻生活中的競爭,只有在喜劇電影中才能得出好結局。你們的風格都很接近,難以區分,作為家庭的擁護者,這場所羅門式的審判就止於此吧!
致羅茲的J. Szym.
嗯!您認真抄錄了揚.斯托貝爾斯基(Jan Stoberski,波蘭散文作家)的小說片段,寄給我們想當成處女作發表。不過這跟來自格但斯克的某位工作狂相比之下不算什麼,他抄錄了《魔山》(Der Zauberberg)中的一整個章節,為了不被識破,還將人物的名稱都改過,整章節算來有三十頁之多。相較之下,您那四頁的手抄稿看起來顯得寒酸,得加緊追上。先推薦您《人間喜劇》(La Comédie Humaine)這部作品,故事不錯且頁數多。
致格丁尼亞的Wł. P.
我們不只一次強調了對信件的重視,許多寫作者卻要求只就一官方式句子下評論,顯然他們認為文字本身就說明一切,不需多做解釋,因而我們對寫作者的年紀、教育、職業、喜歡的讀物,甚至是對自我的要求等方面一無所知。以您的例子來說,我們甚至不知道您寄來的作品是初試啼聲之作,還是從兩百篇小說中選出的,對評審來說,這當中有極大區別。對首次跳探戈的舞者提出糾正是一回事,如果品評對象是擁有十幾年經驗的舞者又是另一回事,所以還請提供多一點訊息吧!
致斯武普斯克的Il. C.
這次的信件不同,雖然也是短小且無直接訊息,然而卻不如寫作者意般透露出許多細節。如同您可能料想到的,我們要講的是信件中凌亂而潦草的字跡(通常還錯字連篇),紙張看來也像多次使用過,只要瞄一眼信件就失去進一步閱讀的興致,說明作者的審美觀不足,對自己作品的態度也不莊重。我們經營「文學通訊」多年,這樣的信件未曾有過值得留意之處,從來沒有發生過。所以我們可以問心無愧地停止閱讀這種到此一遊的可悲之作。
致耶萊尼亞古拉的T. Z.
您的來信屬於第三類,有諸多引人關注之處。「我的信件?」您如此問道,「我寫了好幾頁!看起來應該還不錯,真不知你們還要怎麼樣。」信件的確落落長而且齊整,但真的不知所云。作者大概用了三頁半的篇幅傾訴他如何決定寫信給我們,起初雖然不想,但後來還是下了決定。一旦開始寫作,就應該知道寫得怎麼樣,自己難以斷定,所以需要讓別人看,儘管一開始還是有些抗拒和遲疑,不知是否要寄出信件,最後還是寄了出去。有時喜歡自己所寫的文章內容,有時又完全不喜歡,在此情況下,只能交由作者以外的人去評判,讓他決定是否值得繼續寫作,是否值得寄出⋯⋯等。從這類信件內容就可以想見文筆如何,一眼就可看出作者缺乏形式感,認為寫得愈多,愈讓人印象深刻,實際上卻缺乏活力和想像力。我們的評斷有百分之九十五是正確的,隨信所附的作品通常都有同樣的缺陷,然而我們還是認真地閱讀,畢竟還是有百分之五的希望啊!僅以此語作為今天評論的總結。
致什切青的J. G.、羅茲的A. Z.、格涅茲諾縣的H. K.
春天,春天啊!殘忍的女孩們拋棄詩人,投入另一批詩人的懷抱,造成的後果是大量詩作湧入編輯部,內容不外乎:一、悔恨——「儘管滿是缺陷,妳還是讚美我。」二、決心——「沒有用的,誰也不能將妳從我身邊搶走。」三、苦澀——「我躺在墓地時,妳不在身邊讓人悲傷,然而我的靈魂將與妳同在,思緒則在天上。」四、倉促的承諾——「我絕不會讓妳走入命運的荒野。」還有就是,五、善意的鼓勵——「當我成為妳的,妳將在我眼中游移。」這些都是人之常情,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顯得迷人,也難怪年年到來的春天每每都在我們編輯部的靈魂中喚起難以言喻的恐懼?
最佳賣點 : 寫作這條路,如何開始,何時停止?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波絲卡的創作建議
懇切﹑慧黠﹑幽默﹑詼諧﹑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