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耀台灣精裝套書 (附明信片8張 8冊合售)
作者 | 徐宗懋圖文館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閃耀台灣精裝套書 (附明信片8張 8冊合售):閃耀台灣精裝套書八冊附贈精美明信片(八張)《閃耀台灣》:台灣土地情感與知識的傳家之寶從來沒有一套台灣書籍像《閃耀台灣》這 |
作者 | 徐宗懋圖文館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閃耀台灣精裝套書 (附明信片8張 8冊合售):閃耀台灣精裝套書八冊附贈精美明信片(八張)《閃耀台灣》:台灣土地情感與知識的傳家之寶從來沒有一套台灣書籍像《閃耀台灣》這 |
內容簡介 閃耀台灣精裝套書八冊 附贈精美明信片(八張) 《閃耀台灣》:台灣土地情感與知識的傳家之寶 從來沒有一套台灣書籍像《閃耀台灣》這般,讓人如此沉浸在台灣土地的百年時空,猶如步行其間,徜徉於四周炫目感人的風情,偶爾也因目睹具體的事件而感受到內心強大的衝擊。這套書已經超過傳統紙本書的視覺極限,而是台灣土地情感而知識的傳家之寶。不只是放在書架,而是注入未來世世代代的台灣人的心靈,不斷地被學習和重溫,具有永恆的典藏價值。 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閃耀台灣》使用了最精美的照片原材料,以及最高端的現代數位上色工藝技術。這是徐宗懋圖文館動用了累積20年的原照片收藏,以及過去5年建立的國際一流數位上色藝術師團隊,兩項優勢所取得的驚人成果。 以《台灣山鄉原民》這一本畫冊為例,本畫冊使用日本學術權威森丑之助先生在百年前所拍攝的經典原住民圖錄照片,一般出版社都使用舊出版品反覆翻拍的圖片,大多都已模糊不清;然而,徐宗懋圖文館卻使用用市價高達50萬台幣的森丑之助的精緻柯羅版原版圖片。如此投資只為了取得最好的印製效果,這也使得《閃耀台灣》中的原住民圖像無論內容和視覺效果,都達到了台灣出版界史上的最高峰。 至於物產和生態方面的圖片,則是使用了《大量台灣寫真大觀》、《亞細亞寫真大觀》和《台灣物產大觀》精美的原版照片,呈現了前所未有的視覺效果。有關過去台灣人生活和習俗的影像則是民國49年(1960年)薛培德牧師所拍攝的經典照片,每一張都是由原底片沖洗出來,並且進行精美的數位上色,展現了動人的往日情懷。 總之,在技術工藝層面,台灣沒有任何一本出版物像《閃耀台灣》做出如此大的財力,動用如此多的人力,以及付出如此深的心力,只為了留下一套值得代代相傳的台灣之寶。 《閃耀台灣》製作完成於台灣疫情最嚴重的兩年,很多人不能正常上學上班,收入和生活都受到影響。然而,就在此時此刻,我們做出最大的投資,投入最大的心力,完成這一套經典作品,代表台灣在艱困的環境中奮鬥不懈的精神,有如一顆閃亮的鑽石,永遠福星高照。 文 作者徐宗懋 以下是八冊書的主題: 《閃耀台灣一:台灣城市建築1860-1960》 台灣建築的時代演變代表著物質與精神的進展軌跡。本畫冊從清朝時期到日本殖民,一直到光復以後,台灣城市景觀的變化,包括建築的材料、風格、實用性,以及對生活實際的影響。時間橫跨一百年,包括日本時代現代城市的興建,書中有數張珍貴的全景圖,考證了過去城區、官署、街道和民房的位置和稱謂,成為十分珍貴的文獻和美學紀錄。 《閃耀台灣二:台灣鄉村景觀1860-1960》 台灣建築的時代演變代表著物質與精神的進展軌跡。本畫冊介紹鄉村地區建築的特色和景觀,清朝時期主要是傳統閩南和客家的農舍,富裕人家則住三合院,至於原住民則是傳統的茅草屋或石板屋。日本時期,城市建築出現較大的變化,不過鄉村建築的變化較少,直到光復以後大量的水泥房和磚石房,又呈現新的風貌。 《閃耀台灣三:台灣山鄉原民》 以日本的台灣原住民權威森丑之助的圖像原作為底本,圖像反映的山區景觀與原住民生活狀態,本書主要集中在山區原住民部落的人文風情,包括泰雅族、卑南、布農、排灣等部落,本書著重介紹這些部落在山區的生存方式,包括信仰、生產以及日常生活習俗等,內容豐富,為珍貴文獻和美學資料。 《閃耀台灣四:台灣近水部落》 以日本的台灣原住民權威森丑之助的圖像原作為底本,透過高端的上色技術賦予新的生命。本畫冊介紹靠近海洋和湖泊的原住民部落,主要集中在阿美族、達悟族和邵族,書中以豐富多彩的照片表現他們和海洋以即湖泊的生活關係,其中達悟族捕獲飛魚的圖像紀錄,更是珍貴的歷史文獻。 《閃耀台灣五:台灣原生物產1860-1960》 1960年代台灣輕工業興起之前,台灣的主要生產農業產品和大宗原料,同時包含部分漁牧事業,即以本身的土地為生產資源、包括稻米、蔗糖、樟腦、水果以及養蠶事業等等,充分反映台灣在工業化之前的生產情況,這也是早期台灣經濟的主體。 《閃耀台灣六:台灣自然生態1860-1960》 本畫冊使用民間老照片以及薛培德牧師的攝影作品,完整呈現台灣從清代、日本殖民,到光復初期的動植物自然生態,包括主要的動物和植物,以及高山景觀。這是台灣原生物種和大自然的完整呈現。 《閃耀台灣七:台灣往日生活》 1960年,即那個年代的人們習慣稱的民國49年,美籍牧師薛培德先生拍攝的約三千張台灣照片中,忠實地留下了基層台灣百姓的珍貴豐富影像紀錄。1970年代台灣快速工業化之前基層百姓仍然生活於農業社會的形態,包括婚喪禮俗、各種手工行業、飲食習慣,甚至鄰里關係等等。許多現象已經存在百年以上,但在1970年代以後卻逐漸消失了。今天50歲以上的台灣人,可能童年時期在農村地區還經歷了農業社會型態的尾端。 本畫冊主要集中薛培德牧師作品中有關早期台灣人生活的型態,包括信仰、工作、日常作息等,這些都是老台灣人走過的生命之路,因此,本書不僅是懷舊,也有社會學的紀實價值。 《閃耀台灣八:台灣古早容顏》 美籍牧師薛培德先生拍攝的約三千張的台灣照片中,忠實地留下了基層台灣百姓的珍貴豐富影像紀錄。除了生活型態,還拍下了當時人們的容貌神情、穿著打扮,透過帶著喜怒哀樂情感的容顏,那個年代的生活模式與精神,更生動地被記錄下來。 本畫冊集中表現老台灣人的容顏風貌,包括男女老幼的面容、服飾以及人際互動的狀態,不僅是老台灣生動的生活記憶,也是上一輩人不可抹滅的容顏。
作者介紹 徐宗懋圖文館徐宗懋圖文館 徐宗懋,《中國時報》二十年新聞工作經歷,主要採訪國際和大陸新聞。2000年成立台灣文史工作室「徐宗懋圖文館」,專門收藏和編輯歷史圖片,出版歷史影像書籍,以及舉辦相關展覽,致力於中華歷史文化傳播教育工作。由於認識到歷史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並倡議新的歷史影像的革命,堅持藉由歷史原件的蒐集,呈現讀者最高畫質的視覺知識饗宴。
產品目錄 《閃耀台灣一:台灣城市建築1860-1960》 閃耀台灣 福照寶島 城市建築的人文變化 原台北巡撫衙門前之西轅門 台北城西門外的輕軌 台北東門之內部 台灣總督府內部陳設(原清代欽差行台) 閩風徽式原創經典建築之淡水戲館 台灣總督府 台北新公園與總督府博物館 第二代台大醫院 台灣軍司令部 台北建功神社與中式牌坊造型之鳥居 台灣勸業共進會貴賓館(今國立歷史博物館原址) 台北龍山寺 鐵道飯店頂部眺望台北火車站廣場 由總督府塔樓眺望東門方向 由總督府塔樓朝北眺望原布政使司衙門方向 台北火車站及周邊空照圖 台北小南門街 「始政40周年台灣博覽會」之公會堂周邊環境整治工程 台北三線路朝東門方向以及環城牆綠帶公園的想像 台北市京町 台北市日本人官舍區佐久町 台北敕使街道朝台灣神社方向 敕使街道上的御成町郵局 台北御成町與早期敕使街道 敕使街道三線路與大正町高級住宅區 擴建成三線路的敕使街道(今台北中山北路) 剛修好的敕使街道 道路空曠車輛稀少的敕使街道 台北宮前町往明治橋方向 台北往圓山士林方向的道路景觀 台北市日本人高級住宅區 台北大正町高級住宅區的主道路(今林森北路) 台北敕使街道之原貌 台北南門外的日本官舍區兒玉町 台北西門町 台北市純台灣人商街太平町 「港都夜雨」的原型 基隆義重町 新竹火車站前大道 台中州廳 台中綠川 台中市新盛橋通 由台南州廳頂樓朝北望之全景圖 台南劇場宮古座 台南鳳凰木大道 嘉義市商圈榮町 高雄州廳 高雄市鬧區商圈山下町 花蓮港市街 台北羅斯福路新路新大樓 台北中山北路美式悠閒氣息 南京東路新大樓 台北華山車站 台北仁愛路往總統府 台北南門市場 高雄鹽埕區附近的街道 高雄巷道生活的寫照 《閃耀台灣二:台灣鄉村景觀1860-1960》 閃耀台灣 福照寶島 鄉村純樸的生活與景觀 清代台灣府城外圍砲台之珍貴圖像 熱蘭遮城遺址 打狗玫瑰聖母堂前身西班牙多明尼哥教堂之珍貴歷史圖像 淡水紅毛城中式外圍城牆之珍貴圖像 新竹東門城 新竹城牆的歷史典故 清代南台灣農村廍亭之珍貴照片 清代南台灣平埔族村落 清代高雄埤仔頭庄舊城壁 清代台灣鄉間的中式牌坊 清代台灣鄉間景致與時光 台北特一號排水溝之珍貴照片 台北霧裡薛圳之珍貴影像 大稻埕通往台北東側道路 台北南港 台北草山的日本人住宅街道 大正町往圓山方向的民居和稻田 台北近郊的農田和房舍 淡水稅關監視部與郵便局 優美浪漫的滬尾港 宜蘭孔廟原貌:全台最美的大成殿 羅東街 蘇澳街 南方澳漁港 竹南街 苗栗街 員林街 台中州埔里街 霧社村落 最早最完整赤崁樓之珍貴影像 整修完成的台南赤嵌樓 台南城大南門原貌 鄉下露天搭台演出的傳統戲 關仔嶺溫泉 屏東書院 恆春古城西門前的自動車活動 花蓮港廳港市街另一景 花蓮日本移民吉野村 花蓮佐久間神社 清水斷崖 馬公觀音亭 新竹木造建築市集 台南鄉下的茅草屋 載滿農產品的腳踏車 牛車拖著草繩 房子前的空地 農舍前曬黃豆根莖 遠處的山脈 利用農舍前的空地 在農舍前進行打平的工作 蓋房子的女工 龜山島普陀巖的珍貴歷史影像 金門的街景 金門的閩南風格村落 《閃耀台灣三:台灣山鄉原民》 閃耀台灣 福照寶島 活躍於山間的原民部落 泰雅族 泰雅族的一位婦人替另一位做臉部刺青 村民集體大合照 女子織布與傳統高腳屋 一位女子使用簡易空中索道運送物品 搗麻糬與慶典活動以及佩刀武士的戰績 婦女所肩負的責任 女子集體採集 「蕃童教育所」孩子們的合影 村落的軍事設施瞭望台 「蕃人學校」的年輕人 族人的標誌披肩 叼著煙斗的族人 傳統編織的風情 山前的家屋與犬隻 住家與穀倉 一位婦女與公共穀倉 兩位婦女巡視農地 族人步槍狩獵與漢人挑夫 獵首後的竹製頭骨架 赤裸上身背著嬰兒編織的婦女 超大型高腳式穀倉 村落與生活型態的逐步轉變 排灣族 兩位身穿珍貴雲豹裘衣的排灣族貴族 一位頭目與祖靈像 卑南大王後裔華麗的服飾和文明型態 頭目與穀倉合影 豐富多彩的服裝款式 住家與穀倉一景 三位貴族的文明縮影:豹裘、漢衣、石屋、蛇雕以及骷髏頭 部落男女合影 平民群像 族人日常的搬運工作 乾燥菸草與織布的過程 排灣族傳統營造技術的吊橋 少年公廨 牡丹社族人集合 村落蓄養的牛和豬 戴著日本警帽的兒童 族人與村落中央的骷髏架 排灣族建築之固與造型之美 貴族住宅與周邊環境的不凡氣派 穿著漢人華服的排灣族女子 排灣族觀景平台:石板夾層骷髏頭的美觀與榮耀 部落格局中社會階層與生產型態的關係 排灣族勇士、陶壼聖物以及百步蛇圖騰 自家門口的頭骨架 置放首級的板岩石架 最大的骷髏架 排灣族的熱鬧慶典「收穫祭」 一位穿珍貴雲豹裘皮的排灣族貴盛裝接待外地訪客 一位穿著珍貴雲豹裘皮的排灣族小貴族和外地訪客合影 布農族 家族合影與穿著漢人高級服飾的婦女 傳統手工紡織 族人生火稍做小憩 族人遷徙途中 男子、小孩以及屋簷下掛的骷髏頭 壯丁眾多的貴族家庭 《閃耀台灣四:台灣近水部落》 閃耀台灣 福照寶島 大江大海的原民文化 邵族 邵族人與風光明媚的日月潭 邵族人與日月潭的神話夢境 邵族乘坐日月潭的刳舟 鄒族 「家庭樂團」 三名出外採集的女子 居家生活 一個家庭展現民族服飾的菁華 運送採集作物回部落 赤榕樹下的年輕人 公廨裡藤編裝載的頭骨堆 鄒族人的公廨 樹林間的公廨 鄒族人的獸骨堂 趕鳥器守護田地 玉山上的獵人 祖先的發源地:玉山峰 阿美族 村民與精湛的陶藝文化 穀倉前曬乾小米 馬蘭社公廨與文明型態 三名族人的住家 使用木臼搗麻糬的婦女 阿美族的墓葬 竹籬圍成的道路 婦女製作陶器的過程 運水的途中 達悟族 幾位族人準備乘舟出航 一位頭戴銀盔的族長與家族具有強烈造型感的組合 到處亂跑的山羊 年輕族人造舟的技術 紅頭嶼的海岸 海邊的紅頭部落 山下的朗島部落 依山傍海的椰油部落 巨岩旁的漁人部落 附錄 紋面泰雅族女孩的先進時尚造型 紋面泰雅族男子之顛峰戰士造型 穿耳的紋面泰雅族女子 紋面泰雅族女子 紋面泰雅族女子服飾造型 排灣族女性漢化服飾造型 排灣族貴族男子服飾造型 端莊大方的排灣族少女與手紋文化 排灣族少女華麗頭飾造型 排灣族驍勇善戰之勇士造型 戴耳飾的布農族女子造型 布農族女性受漢人影響服飾之造型 布農族叼煙斗的男子之一 布農族叼煙斗的男子之二 阿里山鄒族纏頭巾的女子造型 阿里山鄒族勇士造型 阿里山鄒族的古典潮女造型 鄒族勇士的古典型男造型 裸著上身的達悟族婦人 達悟族男女的超奇幻造型 《閃耀台灣五:台灣原生物產1860-1960》 閃耀台灣 福照寶島 土地的原材料與生產 南台灣甘蔗田與小火車鐵道 甘蔗收割部分機械化 製糖工廠與工人運送甘蔗 製糖工廠裡的壓榨機 甘蔗搔卸機 製糖工廠裡的化學分析室 製糖工廠裡的分蜜機 製糖工廠的蒸發作業 傳統小型樟腦工坊 一群工人正在搬運樟腦砂 腦寮中的蛇管式冷卻裝置 一名工人用機器削樟樹碎片 樟樹砍伐場景 提煉樟腦的腦寮 稻田中的收割景象 兩個農夫踏踩龍骨車之南台灣農村美景 一位牽著水牛的農夫拿著而字耙犁田 南台灣的水圳、水稻與不平等的生產關係 穿過稻米田和甘蔗田的水圳 台灣的菸葉種植興旺之始 菸草的栽培 正在曬菸葉的農夫 幾位整理菸葉田的農民 專賣局台北菸草工廠內部 專賣局台北菸草工廠裡的機器加工 台北菸草工廠的捲菸工作 茶農婦女採茶的情景 茶菁的室外萎凋 茶葉的發酵、炒菁以及紅茶和綠茶之別 茶菁的室內萎凋 茶葉的揉捻工序 茶葉的精製工序 台北大稻埕茶行內工作的婦女們 嘉義的阿里山檜木貯木場以及日本最神聖三座建築的珍貴建材 阿里山檜木的大量砍伐 阿里山台灣紅檜的砍伐 太平山砍伐的巨型檜木由索道運送 基隆川開採砂金的情景 金瓜石礦坑中的礦工 金瓜石採金業的砂金篩選 金瓜石礦山的豆電車 基隆炭礦的猴硐選炭場 養蠶林間飼育場 兩位女技術人員檢視蠶種的品質 蠶蛾交配 養蠶所的蠶卵包裝 新竹一家蓪草紙工廠的女工與童工 新竹市一家女性從事手工藺草製帽 展示櫥窗中的台灣手編帽子 花蓮港的籐編織產業 豐原貯水池泡浸黃麻 豐原製麻工廠 九曲堂殖產局的鳳梨田採收 中台灣一處鳳梨罐頭工廠 橘子的採收狀況 植物檢查所內的柑橘檢驗 台灣植物檢查制度 台南鹽山與搬運鹽的工人 歷史悠久的台南鹽田 《閃耀台灣六:台灣自然生態1860-1960》 閃耀台灣 福照寶島 美麗的山川與動植物 日月潭風光 水位升高後的日月潭與湖底的邵族村落遺址 阿里山的檜木林 守護高山峻嶺的小黃花 玉山飛蓬 玉山薄雪草 台灣特產物「蓪草」 包種茶用料花 台灣栽培的曇花 台灣特產蝴蝶蘭 台灣名花蝴蝶蘭 台灣水牛:吃苦耐勞的精神象徵 台灣眼鏡蛇 台灣稀有動物穿山甲 中央山脈的雲海 中央山脈望向台中州方向的雲海 油婆蘭山及北部中央山脈 能高山的雄姿 合歡山雪景 合歡瀑布 雲龍瀑布 玉山冷杉林帶 台中州玉山 台中州雪山 聖稜線 大霸尖山山頂向南望的景色 大霸尖山與小霸尖山 大霸尖山山塊 北大武山山頂往台東廳方向望去 從二萬坪望向塔山山系 眠月的達摩岩 國家公園預定地太魯閣巴達岡全景 國家公園預定地太魯閣巴達岡大斷崖 清水斷崖 木瓜溪的溪谷 花蓮港郊外的加禮宛曠野 台東馬武窟溪與吉田橋 新店碧潭 小觀音山雪景 北投溫泉地獄谷 燕巢庄泥火山 嘉南大圳貯水池珊瑚潭 恆春海邊與鵝鑾鼻燈塔 盛行一時的珊瑚雕刻工藝手飾 台灣土檨仔 檸檬樹 柚子樹 咖啡樹 台灣特產鳳梨 台灣南部鳳梨田 台灣蓮霧 木瓜樹 椰子的果實 飽滿的香蕉 台中州的香蕉園 《閃耀台灣七:台灣往日生活》 閃耀台灣 福照寶島 樸實多情的往事 看人家娶新娘到自己當新郎新娘的人生 撐黑傘踏出女方家門的新娘 新郎迎娶新娘以及姊妹桌的離別宴 結婚鞭炮與街上的三輪車 牧牛的小女孩 三個蹲著吃飯和玩耍的小女孩 大年初一上午熱鬧的街頭 一位少年午後河邊的獨釣 一位小男生在台北植物園水池邊釣魚 唐榮鐵工廠少年工之珍貴紀實影像 操作粗重機器的少年 一位父親幫孩子們拍照留念 挑水的孕婦 挑著蔬菜的婦人與農家小康愉快的生活 養火雞同時照顧孫兒的阿嬤 一位正在整理牛車的婦女 鄉間販賣籐編家用品的板車 販賣傳統甜食的攤販 大年初一逛街購物的人潮 一位行走販售麵包的小販 一處夜市的菜刀地攤以及堆放紙鈔的風格 一處賣下酒菜的攤位 一名男子挑著擔子叫賣豆花 一位農婦騎腳踏車販賣水果 兩名爆米香小販 路邊販賣炸粿的攤販 一位賣黑輪的腳踏車攤販 鄉間路邊賣自產西瓜的女瓜農 客運站外賣水果的流動攤販 一位流動攤販向停站的省公路局客運乘客兜售冰淇淋 兩名漁夫準備乘坐竹筏出海捕魚 梧棲漁市熱鬧的光景 北台灣的海釣以及氣勢磅薄的大海 一群漁民在海邊使用三角漁網撈捕鰻苗 幾名漁夫在海灘上挖沙 捕魚結束後正在整理漁網的漁夫 台灣西南部沿海漁村景觀 一戶人家到北海岸海邊遊玩 中橫旁一家泰雅族人向外地訪客展示傳統手工織品:新時代來臨的象徵 中橫旁一戶布農族夫婦正烹煮食物 搬運救濟物資的男子 民眾爭先恐後的遞上領據 鄉間的送葬隊伍 傳統喪禮的出殯隊伍 參加喪禮的孩童拿著紙紮人偶 一位阿嬤與華麗的紙靈厝 台北送葬隊伍的彭城堂劉氏宗親會 金門駐地國軍官兵協助清理房地工事 金門發放救濟物資 金門一所小學的教唱課程:完整100年不中斷的中華民國土地 颱風天台北一處淹水的道路 颱風過後淹水的家園 颱風天過後村莊的泥濘路 安置在國小教室的颱風災民 鋪柏油路的作業情形 一位工人在路旁燒瀝青鋪柏油 宮廟的出巡隊伍 大年初一香火鼎盛的寺廟 火車站外等候客人叫車的三輪車夫們 傳統戲劇團演出三國故事 《閃耀台灣八:台灣古早容顏》 閃耀台灣 福照寶島 往日的悲歡容貌 小朋友在夜市玩撈魚遊戲 童年的玩伴 衣衫簡陋笑容甜美的女孩 台灣真善美的絕景 屏東山溪中裸泳的孩子 屏東山溪旁的小女孩 一位小姊姊抱著更年幼的弟弟 安撫弟弟別哭的小姊姊 一名女童背著年幼的弟弟 一位小女孩牽牛走過田間泥路 清明節跟家人來掃墓的小女孩 一位幫忙家裡顧攤的少女 兩位少女幫忙打理家裡金紙店 一位農村少年扛著兩捆姑婆芋的葉子 一位農村少年扛著兩籃乾草回家 唐榮鐵工廠兩位稚氣未脫的少年工 母親正在餵四個孩子吃飯 一位母親用自己的姆指給孩子吸吮 一位母親抱著孩子在苧麻田工作 在路邊哺乳的母親 大年初二帶孩子們回娘家的母親 一位婦人挑著兩大把的「豬菜」 吃檳榔的阿嬤 賣糖葫蘆的老先生 一位市場內走動叫賣野百合花的老先生 夜市一位修傘的老師傅 一位金仔店內的打金師傅 一位賣五彩沙灘球的攤販 市場上熱騰騰的「今川燒」攤販 一位戴郵差帽賣炸棗的老先生 販賣橘子的攤位 市場上一位自娛的賣笛人 和氣生財的五穀雜糧店老闆 一位孩子眼睛緊盯著烤好沾醬的魷魚 一處賣臭豆腐的流動攤販 天暗時休息吃飯的漁夫 一位海釣漁民釣得一隻大魚 「烏金」與漁夫的笑顏 背著竹子的泰雅族婦女 一位帶著兒子的泰雅族婦女 一位泰雅族婦女的無言臉龐 一位佩戴著飾有圓形鎳片的情人袋與額飾的阿美族男子 一位阿美族阿伯與傳統捕魚器魚筌 退伍軍人滿足的笑容 台北松山機場接送的笑顏 初抵達見水庫的救濟會同仁 一位救濟會女同仁初見中橫沿途風光的欣悅 一位老人領到一些美國人捐贈的舊衣物 一位領到美國人捐贈的舊衣物的婦女 一位剛領到嬰兒奶粉的母親 送喪隊伍中一位大伯抱著小弟弟 難忘金門當兵的日子 裝甲旅的班長 金門戰地的傳奇神父羅寶田 兩名金門兒童用水清洗軍用吉普車 國慶閱兵大典中的陸官學生隊伍
書名 / | 閃耀台灣精裝套書 (附明信片8張 8冊合售) |
---|---|
作者 / | 徐宗懋圖文館 |
簡介 / | 閃耀台灣精裝套書 (附明信片8張 8冊合售):閃耀台灣精裝套書八冊附贈精美明信片(八張)《閃耀台灣》:台灣土地情感與知識的傳家之寶從來沒有一套台灣書籍像《閃耀台灣》這 |
出版社 /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
ISBN10 / | |
EAN / | 4712966627301 |
誠品26碼 / | 2682179195008 |
頁數 / | 896 |
開數 / | 菊6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H:精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6.6X27X11.7CM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閃耀台灣一:台灣城市建築1860-1960》
台北新公園與總督府博物館
1930 年代,台北新公園與總督府博物館。日本政府在台北城大天后宮一帶空地闢建新式公園,1908 年初步完成,為台灣第一座大型公園,初稱為「台北公園」,因爲時間在「圓山公園」之後,遂改為「新公園」。1913年,當局拆除大天后宮,興建兒玉總督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紀念博物館,採西洋古典建築風格,1915 年興建完成,稱為總督府博物館,主要展示台灣自然生態環境。由於新公園位置接近主要殖民官署與日本人商街,經常成為日本人各種文化活動的場所,包括政治性的集會。1935年殖民政府舉辦紀念殖民台灣 40 年的「台灣博覽會」,將第二會場搭建在新公園內。光復後,總督府博物館改為省博物館,新公園內增建中式涼亭和水池。此照片顯示新公園內主要建物是水池與音樂台,博物館左側小塔樓為三井物產第一代建築,遠處為台北醫院鍋爐室的煙囪。
基隆義重町
1930年代,基隆義重町通リ,今基隆市的義二路,為日本時代基隆最繁華的市街,日本人聚居之地。義重町早期為哨船頭的一部分,1931年10月,哨船頭改訂地名,沿海岸一帶改為日新町,中心街道沿山一帶為義重町。街道兩側,兩層樓的商店林立。道路左邊,可見淺田飴、銘茶二葉園茶鋪之招牌。右側轉角的洋樓,為岸田吳服店,洋樓上方有「キ」字樣的招牌。(人文地理考證:何之浩)
台北火車站及周邊空照圖
1920年代末,台北火車站及周邊空照圖。火車站位於中上方廣場的右側,下方為鐵道員工宿舍。左邊為拆掉原台北府城城牆所改建的三線路,往上方頂端是北門,過了右側鐵道後的建築為鐵道部。至於照片中右側鐵道邊的兩棟建築,上為大日本製冰會社,下為公賣局煙草工場。中下則是頗具特色的扇形車庫,到1987年因鐵路地下化而拆除。(建築與地理考證:何之浩)
這張照片準確反映台北火車站和周圍建築物的相對空間位置,以及它們的面積比例。1930年代,台灣鐵路四通八達,不過以産業鐵路占大部分,客運因班次少,票價貴,客流量低。加上台北僅有約30萬人口,火車站廣場周邊行人稀少,並未形成繁榮的商圈,甚至鐵道部員工宿舍都在站旁占了一大區塊。此區從某一角度看似寬闊,主要是四周多為二層樓建築。儘管如此,爲了因應日增的流量,1939年改建了第三代的台北車站,大幅擴大車站和廣場的面積,並且使用了幾十年。19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人口激增,火車客運流量大增。台北火車站周邊車流馬龍,人潮不斷,原有的車站和周邊設施已不敷使用,尤其火車穿越市中區,大批的車輛和人潮每天不斷等候火車平交道的起落架,對都市交通形成嚴重的障礙。1980年代開始啓動鐵路地下化工程,1989年第四代台北車站正式啟用,現代化的車站大樓的面積覆蓋了原本鐵路橫向面,直向則已靠近過去的煙草工場,站前廣場則是1930年代的五倍之大,每天因應約50萬人次的客流量。車站對街高樓大厦林立,寸土寸金。日本時代遠看極為寬敞的三線路林蔭大道,如今成了兩旁大樓對照下忠孝西路,變成看似普通寬了。
《閃耀台灣二:台灣鄉村景觀1860-1960》
清代台灣鄉間景致與時光
1880年代,清光緖年間,台灣郷間景緻,茅草屋和土角牆,池塘中有水牛和鴨子,土路兩旁長著竹叢和樹叢。一個農民踽踽獨行,日出所作,日入而息,過著純樸清貧的生活。幾百年來均如此,時間彷彿靜止一般。
台北霧𥚃薛圳之珍貴影像
1920年代末,霧𥚃薛圳第二支線水道,大致與今天的新生北路並行。景美溪原名霧𥚃薛溪,清代乾隆年間,一群墾戶聯合集資由霧裡薛溪引水興建的灌溉渠道。灌溉範圍涵蓋台北盆地南側與西側的田地,開渠時間早於瑠公圳。其第二支線水道穿越今天的溫州街,經過師範大學,大致與新生北路並行。1901年,總督府將霧𥚃薛圳、大坪林圳和瑠公圳均列為「公共埤圳」1907年,更一起併入「瑠公水利組合」進行統一管理,並且整合規劃和修建,以利於灌溉功能,因此,霧𥚃薜圳也常誤為瑠公圳。此外,「特一號排水溝」與霧𥚃薛圳有一段相鄰,因此也常被誤為瑠公圳。
花蓮日本移民吉野村
1930年代,花蓮日本移民吉野村的面貌。由日本政府規劃的海外殖民地移民計劃,吉野村的日本移民主要來自四國德島縣吉野川沿岸的貧窮農民。在殖民政府的規劃下,以種植菸葉為生。不同於日本開拓團大規模地前往中國東北,日本政府大作宣傳,提供大量配備資源,包括訓練武裝民團,氣勢盛大,移民台灣的規模很小,較不受重視。
台南鄉下的茅草屋
1960年,台南縣郷下一處農村的孩子們,奔跑出來觀看外來的訪客,遠處即是農村最早見的茅草屋。早年台灣農村因受制於土地所有權分配問題,佃農的生活極為貧窮,一般農家均住在茅草屋或者五節芒草與泥土混合的土房,能住上土草厝的已經是生活較寬裕的小地主階層,至於磚石房則屬於極少數富裕的大地主。日本時代,當局大幅興建農業基礎設施,目的是將農業產量最大化,並沒有改變生產關係,亦不觸及土地分配問題,如此造成農民受到更嚴重的剝削。光復後,土地改革促成幾百年來首次根本的改變,然而前三十年農村生活多半仍然很苦,不過也逐漸改變,1970年代後改善的幅度越來越大。此照片中茅草屋旁已經堆放大量的右塊,顯示這戶農家已經準備改建或增建石房。
《閃耀台灣三:台灣山鄉原民》
泰雅族村落的住屋與蔬菜園
1910年代,泰雅族村落,位於高山的三座房屋。泰雅族的房屋爲木造平房,以茅草覆蓋屋頂。由於部落經常處於戰鬥狀況,村落和房子則建在高處。照片中三座房屋的前方空地是一片蔬菜園,顯示山區也有一定的種植面積。原住民一般種的有龍葵 、假酸漿或苧麻等。此時台灣山林尚未開發,山岳植被完整無缺,除了原住民村落外,無任何其他設施和建築物,十足的天然美景。
傳統編織的風情
1910年代,泰雅女人在部落中邊照顧孩子,同時教導尚未紋面的女孩編織技巧。婦女一天生活中除了務農、照顧孩子和採集,其餘的時間皆會用來編織。編織即是泰雅女人的人生,她們編織手藝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女人自身的尊嚴以及在部落中的地位,所以泰雅女人唯有不斷的織布,才能在過程中找到自己和奠定自己在部落中的地位。
畜養豬隻
1910年代,一名排灣族人正在茅草豬舍前餵食畜養的豬隻,旁邊較高的建築就是自己的家屋。豬隻占生活與慶典中頗為重要的部分,不只在結婚時會需要舉辦「殺豬儀式」(總共需要三隻,其中一隻為聘禮,一隻作為現場料理用,一隻則分送給部落族人),成年禮也會在出發前殺豬祭祀,並用豬骨作為祭品,祈求一切順利,由於對豬隻的需求,畜養豬隻是排灣族人常見的副業之一。
排灣族傳統營造技術的吊橋
1910年代,排灣族的大型吊橋,穿越山溪谷地,連結不同的村落。吊橋是以粗壯的樹藤相互纏繞而成,非常牢固,製作工法世代相傳,反映排灣族傳統上高超的編織、工藝以及營造技術能力。強固便捷的吊橋代表排灣族良好關係基礎設施,提高了部落生産、運輸以及作戰動員能力。此外,由於造型優美,具有藝術性,吊橋也成為了排灣族的民族象徵之一。
族人步槍狩獵與漢人挑夫
1910年代,一位族人勇士以步槍狩獵,進入熱兵器時代。最早步槍是西洋殖民者和漢人帶來的,族人用獵物交換,提高了狩獵的效率,而且也增強了部落戰爭的能力和殺傷力,對於原住民歷史代表著嶄新的一頁。照片中的步槍是火力強大的現代武器,並非落伍的土槍,右前方有一位漢人挑夫,無意間進入了畫面,顯示此山區是原住民和漢人混居的地帶。由於原住民依然有獵首的習俗,這種情況並不多見。
《閃耀台灣四:台灣近水部落》
邵族人與日月潭的神話夢境
1910年,邵族人在日月潭行舟,湖光山色,湖面明亮如鏡,景致充滿了詩意,亦如美麗的夢境,孕育了許多美麗的邵族民族起源的神話故事,包括先民追逐白鹿至此,隨之滿載魚穫,未婚懷孕的少女化身為貓頭鷹……等等。在台灣原住民中,邵族傍湖而生,發展出淡水捕漁、獨木舟製造,以及富浪漫色彩的文藝形式,綜合不同民族的特色而成為本身獨有的特色。日本時代,日月潭興建水庫,水位提高,邵族人集體遷村,原有村落遺址均沉入水中。
邵族乘坐日月潭的刳舟
1910年代,數名邵族人帶著獵器乘坐刳舟,四周群山繚繞。刳舟意即為獨木舟,邵族因為名稱類似、發源地也在阿里山,邵族家族內幾乎每戶都擁有1-3艘的船,也有最多可承坐30幾人的中型船隻,他們稱呼日月潭為Wazaqan,並會定時舉辦拜鰻祭。
幾位族人準備乘舟岀航
1910年代,幾位男子在沙灘上準備將船隻入海,木頭槳板已安置好等待使用,船上還有簡易的風帆。紅頭嶼是以往蘭嶼的稱呼,因為島上的巨石狀似男人頭部的側臉,且在夕陽西下時分巨石會被照的艷紅,故稱為紅頭嶼,居住在紅頭嶼的達悟族的族人正準備將拼板舟下水,拼板舟的每個部位會根據功能需求而使用不同的木材,船身則會雕刻圖紋,最有名的即是船眼紋,他們相信船眼能消除災難,且在製造船隻的過程中須遵守許多嚴格的儀式,可見達悟族對待船的態度是神聖而恭敬的。由於達悟族的拼板舟造型優美,已經成為民族文化的象徵。
年輕族人造舟的技術
1910年代,幾名年輕男孩坐在簡易搭建的涼亭下,打造船隻的骨架,表情尚未擺脫稚氣,造舟是每個達悟族的男人都必須學習的技能。大船被稱為Chinedkulan,會由整個部落共同建造,小船名為Tatala,屬於家庭私人船。船的材料來源都會截取自不同的木材,這樣可以避免單一木材耗竭,畢竟島山大樹樹量有限,而且每一棵樹的長成都需要數十年,因為有必要控制砍伐的總量。船身紅色的來源是紅土,白色部分則是使用貝殼灰;黑色則是蒐集木材燒製的飯鍋鍋灰,船體由21至27塊不同的木板組合,整個船隻不用一根鐵釘,都是使用木釘固定的。
《閃耀台灣五:台灣原生物產1860-1960》
南台灣甘蔗田與小火車鐵道
1930年代,南台灣,甘蔗田與運輸火車鐵道。台灣種植甘蔗製糖的歷史悠久,清代台南已經有許多糖廍,以傳統方式製糖,並銷售到富庶的江浙一帶。日本殖民時代,以台灣的土地和氣候條件,選擇甘蔗為重點的經濟作物,實行大規模科學化經營,包括農地規劃、水利建設、品種改良、統購統銷、小火車運輸等等。另一方面,台灣糖業主要由「大日本製糖」所有,由日本資本和技術所掌控,台灣人主要是少數的大地主以及擔任農工的佃農。由於台灣蔗農遭到嚴重的剝削,陷於貧困生活,曾經爆發了大規模的蔗農抗爭事件。
光復後,土地所有權重新分配,製糖業持續發展繁榮,蔗農生活大幅改善。台糖不僅是龐大的事業,也因僱用大量的員工,而形成獨特的生活圈。1990年代後,製糖事業走下坡,台糖逐步轉化為文創園區,提供蔗園、加工産品、小火車、田園景色等現代休閒生活設施。
台北菸草工廠的捲菸工作
1930年代初,台北菸草工厰內工人們工作的情況。由於菸草專賣利潤豐厚、日本殖民政府建立了完整的産銷體系。1910年開始籌備建台北菸草工廠,位置在台北火車站的北側,可以利用鐵路交通將運來菸草原料,也可將香煙成品送給全台各地,也反映菸草龐大的市場性,以及在當局財政中的特別地位。由於菸草包裝依靠人力,所以台北菸草工廠僱用了大量的女員工,從事手捲菸等包裝工作。
傳統小型樟腦工坊
1930年代,傳統樟腦工坊的刨片與蒸餾作業。右邊為樟樹的切片,以及樟腦油的容器。此爲傳統木造工坊,相當簡陋。儘管日本政府興建了新大型的樟腦工廠,使用機器設備,不過自清代台灣樟腦生產和輸出量極大,供不應求,民間小型的樟腦工坊很多,到日本時代仍然具有份量。
《閃耀台灣六:台灣自然生態1860-1960》
阿里山的檜木林
1920年代,阿里山的檜木林。檜木喜歡生長在氣候涼爽、潮溼的環境裡,台灣阿里山山區有大量的天然檜木林。日本時代因長期伐木開採,大型檜木所剩稀少,巨木林群幾乎已經被砍伐殆盡,現今所見的大型檜木,多半是在當時被認定為不良品,因此未經開採,得以生長至今。
台灣稀有動物穿山甲
1920年代,台灣稀有動物穿山甲。又稱為台灣鯪鯉、土龜等,身上覆有鱗片,屬於中華穿山甲的一個亞種,生活在中高海拔的山坡地,以舉尾蟻和白蟻為食,遭到天敵時,身體會縮成球狀,覆蓋著全身鱗片,使得掠食者難以吞食。由於過去曾遭到大量的捕食,台灣穿山甲瀕臨絕種,現已被列為被保護的稀有動物。
九曲堂殖產局的鳳梨田採收
1930年代,高雄九曲堂殖產局的鳳梨田,農民採收鳳梨的景象。鳳梨是熱帶水果,台灣的鳳梨種植主要分布在南台灣平原,它與香蕉、柑橘類並列為台灣三大水果物產,是台灣重要的外銷農作物。
《閃耀台灣七:台灣往日生活》
一位少年午後河邊的獨釣
1960年,一位少年午後在河邊一個人獨釣。薛培德牧師偶然間捕捉到這個簡單,卻充滿台灣鄉土情感的畫面。台灣氣候炎熱多雨,水系豐富,鄉村地區散佈著河流和水塘,水中有很多小魚。對於孩子們而言,最容易獲得的快樂就是放魚鉤在水中,靜靜等待魚兒上鉤時刹那的開心。照片中的少年,用一支細竹竿當釣竿,以及用在棄置磚頭下抓到的紅蚯蚓當魚餌,一個人在河邊釣魚。這是少年愁的年紀,一個人獨處的時光,也十足是那個年代台灣鄉土文學作品的意境。
大年初一逛街購物的人潮
1960年大年初一,台北一處百貨行,穿戴正式的購物人潮擠在櫃台前。此一時期,春節仍然保有傳統的氣息。過年前要辦年貨,在外工作的人要趕回家,除夕夜全家團圓圍爐,等著12點整爆竹聲四處響起,或者是在自家門口點爆竹,孩子們在一旁觀看,既興奮又害怕。大年初一早上穿新衣、戴新帽,親友們互訪拜年,或逛街購物。鬧市商店、遊樂場、電影院,甚至風景區等,常擠得水洩不通。基本上,初一到初三這些地方都很熱鬧。
1980年代以後,台灣步入工商業社會,過年氣氛一年比一年淡。近年甚至趁著過年,全家人到海外旅遊度假,刻意避開國內人情的繁瑣,以致於人氣最旺的地方變成機場辦理登機的航空公司櫃台前。
撐黑傘踏出女方家門的新娘
1960年,一對新婚夫妻踏出女方家門,由介紹人在新娘上方撐傘,新娘踩過火炭,代表避邪。撐黑傘也可能代表新娘未婚已孕,依各地習俗解釋而異。
由薛培德牧師所拍攝的這組結婚系列照片顯示,這對新婚夫妻最後是在基督教教會舉行婚禮的,有時候有些基督徒會有點排斥傳統信仰儀式,不過這對夫妻和雙方家庭仍遵循傳統禮俗。
《閃耀台灣八:台灣古早容顏》
吃檳榔的阿嬤
1960年,一位嚼食檳榔的阿嬤。阿嬤雖然皺紋已深、白髮蒼蒼,但笑容仍然非常燦爛。檳榔果是台灣常見的經濟作物,市售的檳榔是以檳榔果為主,加上荖葉、荖花荖藤和石灰作為配料,不少農民將嚼檳榔當成休閒嗜好。
市場上一位自娛的賣笛人
1960年,市場上一位賣笛人示範鼻笛的吹奏方式。竹笛是早年台灣常見的傳統簡易樂器,在農業社會中,娛樂活動較少,愛好音樂的人常以吹笛自娛。台灣桂竹遍植,竹笛製作簡單,價格低廉,自然成為音樂愛好者最好的伴侶,連牧童都以吹笛打發時間,田間郊野笛聲處處可聞,笛聲成為典型的田園之樂。因此,在一般市場或旅遊區的紀念品店,均可見販售笛子和竹簫的攤位,通常也跟萬花筒、木劍等擺在一起賣。許多台灣人都有童年遠足時,在紀念品店購買一支笛子的經驗。即使不會吹奏,偶爾試吹一下也很好玩。
屏東山溪旁的小女孩
1960年,屏東山溪旁的一位小女孩,小心翼翼地吃著零食,衣衫簡單,反映了山區生活的真實情況。
衣衫簡陋笑容甜美的女孩
1960年,一位衣衫簡陋笑容甜美的女孩,倚靠在姊姊身旁。早期生活普遍較為困苦,物資缺乏、生活清貧,衣服破舊也只能繼續穿,或穿哥哥姊姊留下來的衣服。由於貧窮,反而很容易滿足。
最佳賣點 : 閃耀台灣精裝套書八冊
附贈精美明信片(八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