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夢與浮花: 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
作者 | 鍾正道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鏡夢與浮花: 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文學與電影是張愛玲一生的迷戀,豐富的觀影經驗,讓迷人的「張腔」一再註記著電影留下的痕跡。文學與電影雖是兩種不同的媒介材料所構成 |
作者 | 鍾正道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鏡夢與浮花: 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文學與電影是張愛玲一生的迷戀,豐富的觀影經驗,讓迷人的「張腔」一再註記著電影留下的痕跡。文學與電影雖是兩種不同的媒介材料所構成 |
內容簡介 文學與電影是張愛玲一生的迷戀,豐富的觀影經驗, 讓迷人的「張腔」一再註記著電影留下的痕跡。 文學與電影雖是兩種不同的媒介材料所構成的不同的符號系統,但彼此在形式上卻經常「脫胎換骨」──文學常成為電影的素材,而電影也屢屢轉化為文學,《鏡夢與浮花: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便是從電影的觀點,來閱讀張愛玲的小說。 張愛玲雖然以小說與散文創作聞名,但其實她與電影之間也有層深厚的關係 從小,她愛看電影,愛讀電影雜誌,嘗試寫影評,創作電影劇本;她曾將自己的小說改編為電影劇本,曾將別人的小說、電影、舞台劇本改編為電影劇本,也曾將自己的電影劇本改寫成小說;許多電影導演紛紛將她的小說搬上銀幕,其小說本身也具有濃重的電影感。 本書以「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為題,企圖透過電影技巧與本體的觀念,全盤爬梳張愛玲小說對電影技巧的挪移與對電影本體意識的掌握,以挖掘小說中的電影幽魂,肯定其美學及歷史上的意義。 本書在進行主要的電影閱讀之餘,亦同時運用文學閱讀的方法。在電影閱讀上,由文本中對電影技巧的感官知覺層面出發,連結故事,進入主題層面,最後歸納審美特徵,確立其中的影像美學;在文學閱讀上,則觀察作家的背景經歷與思想意識在字裡行間的滲透,再輔以修辭學、精神分析、女性主義等觀點,進而整體而深入的把握張愛玲小說具有電影化想像的藝術價值。 張愛玲與電影之間,存在一段漫長的「華麗緣」,從一名欣賞電影的影迷,到寫作電影評論、電影劇本,到將自己的電影劇本改為小說,再到將自己與別人的小說改為電影劇本;兩種符號系統的相互轉換,固然強化了各自的優勢,卻也突顯了彼此的限制,於是,她選擇了讓小說來互補缺憾──在小說中融入電影藝術。
作者介紹 鍾正道鍾正道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教於東吳中文系,研究領域為「現代文學」、「文學與電影」。著有《佛洛伊德讀張愛玲》、《文學與電影讀本》、《張愛玲與《傳奇》》及相關論文。曾獲中央日報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國軍文藝金像獎、東吳大學教學傑出教師。
書名 / | 鏡夢與浮花: 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 |
---|---|
作者 / | 鍾正道 |
簡介 / | 鏡夢與浮花: 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文學與電影是張愛玲一生的迷戀,豐富的觀影經驗,讓迷人的「張腔」一再註記著電影留下的痕跡。文學與電影雖是兩種不同的媒介材料所構成 |
出版社 /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1389127 |
ISBN10 / | 9571389129 |
EAN / | 9789571389127 |
誠品26碼 / | 2682010188008 |
頁數 / | 384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X1.9CM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摘錄自「第一章‧緒論」)
「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就是從電影的觀點來閱讀張愛玲的小說。各種藝術體之間會交相產生作用,文學與電影也不例外,儘管兩者是由不同的媒介材料所構成的不同的符號系統,但彼此在形式上卻經常「脫胎換骨」,文學常成為電影的素材,電影也屢屢轉化成文學;而文學門類中,又屬小說與電影的關係最為密切,僅僅從著名小說被搬上銀幕的不可勝數,便可想見這兩大氏族聯姻史的洋洋可觀。電影於一八九五年問世,與其他藝術形式比起來,相當晚出,由於它在二十世紀二○年代以後,發展成為一種新興的城市娛樂商品,成本極高,因此為了平衡成本並創造更高的利潤,便由單純的「影戲」結合了「敘事」,注重情節,擴大篇幅,藉以吸引更多愛看戲劇性故事的大眾;正是如此,它才急切地與小說聯姻,而小說在敘事藝術上已積累了光輝的成就,遂與電影結下了百年之緣。
然而當電影確實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體,小說與電影之間,便不只是小說向電影的單方傳輸而已了,電影以其獨特的個性與形象思維的規律,揮軍進駐小說園地,開拓了小說的表現方式。周蕾在《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中提到:「我們或許可以將思考文化生產『進化』的習慣方式顛倒過來──比如,這一思考堅持認為文學『先於』電影而存在。受年代學延續性的支配,該思考通常認為用更早的話語模式為標準來衡量後來出現的事物才可以被接受,而不是反過來。我認為恰恰相反,在二十世紀,正是由新媒體如攝影和電影所帶來的視覺性力量促使作家改變了對文學本身的思考;無論有意識還是無意識,新的文學樣式可爭議地完全被媒介化了,其自身內部包含了對技術化視覺性的反應。」的確,電影以其強大的影音優勢,帶領現代人的感知經驗,小說家也在意識或無意識之間,啟動了嶄新的觀察世界與展現想像的機制,自此,小說與電影開始壯大彼此,電影繼續在小說深厚的資產中尋幽訪勝,小說也不斷透過影像的呈現方式豐富自己的樣貌,而那些潛藏在小說中的電影質素,於是成為一項可深究的問題。
張愛玲(1920-1995),便是在一九四○年代將電影藝術巧妙的融入小說體式的創作標誌。她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傳奇,創作顛峰只有一九四三到一九四五兩年多,一冊《傳奇》,一冊《流言》,就足以讓她進入「文學家」的行列,一起步便是完成。有史家寫成了現代文學史,對她隻字不提 …
最佳賣點 : 文學與電影是張愛玲一生的迷戀,豐富的觀影經驗,
讓迷人的「張腔」一再註記著電影留下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