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創造力: 哈佛教育學院的一門青年創新課 | 誠品線上

Creating Innovators: The Making of Young People Who Will Change the World

作者 Tony Wagner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教出創造力: 哈佛教育學院的一門青年創新課:冒險遊戲Play、發揮熱情Passion、懷有抱負Purpose3P教出創新力●培養新世代創新領袖●父母、學校老師、企業主管必看下一個翻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冒險遊戲Play、發揮熱情Passion、懷有抱負Purpose3P教出創新力●培養新世代創新領袖 ●父母、學校老師、企業主管必看下一個翻轉世界的人,也許就是你的孩子……開發出蘋果電腦第一支iPhone的產品經理菲爾普斯(Kirk Phelps)、在坦尚尼亞創辦公司銷售腳踏動力玉米打穀機的吳茱迪(Jodie Wu)、創立Sim Ops Studios 3D工作室的泰勒曼(Shanna Tellerman)……這些用創新能力改變世界的年輕人,他們有怎樣的成長過程?他們如何面對所處的教育環境、專注發展個人興趣,成就夢想?本書作者華格納訪談美國多位青年創新領袖與他們的父母師長,瞭解他們各自的成長環境、天賦個性與創新經歷,試著從家庭、學校與社會三個面向找出他們的共通點,以及如何培養出「創新人種」的家庭環境或教養方式。華格納發現:這些創新領袖的成長背景,以及父母師長給予的指導原則,都離不開3P:冒險遊戲(Play)、發揮熱情(Passion)與懷有抱負(Purpose)。在父母、師長、前輩們不同於傳統教育的行為模式與薰陶下,他們找到了發揮熱情的所在,學會跟別人想得不一樣,從而懷有理想和抱負,進而發揮「創造性思考能力」。書中專訪六十多位年輕創新者、學校老師、專欄作家、企業執行長、創業者,包括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卡曼(Dean Kamen)、尼爾(Annmarie Neal)等人。讀者可透過各章QR CORD觀賞訪談影片,啟發最具開創性的教養思維。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東尼.華格納(Tony Wagner)他是哈佛科技與創業中心(Technology and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at Harvard)第一位創新教育研究員,同時也是哈佛教育學院變革領導團隊創辦人暨前聯席主任。華格納廣泛接觸美國各界、獨立院校與基金會的諮商工作,並擔任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的資深顧問。華格納曾擔任過中學老師、國中小校長(K-8 Principal)、大學師資課程教授等職務,本身也是包括《教出競爭力》(The Global Achievement Gap)等五本書的作者。東尼的網站:www.tonywagner.com■譯者簡介陳以禮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貿協國企班、里昂二大經濟史碩士班畢業,曾任電子時報研究中心、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及燃料電池推動辦公室研究員,現為德拉邦(Deux Lapins)文化工作室成員,並擔任台灣安保協會特約譯者暨厚澤美術研究會季刊專欄作家,譯有《聽彼得杜拉克的課》、《我們為什麼老是犯錯》、《數學之書》(時報出版)。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一:台灣夢的世代挑戰/溫肇東教授(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推薦序二:永無止境的創新,來自冒險、熱情與抱負!詹益鑑博士(前appWorks Ventures之初創投創辦者與合夥人,現Fitmily親子動創辦人)寫給年輕創新者的一封信序文第一章 創新原貌面面觀──為何創新是未來的基本元素?第二章 創新者的身影──他的成長過程第三章 「數理工科」課程打造的創新者第四章 社會革新者第五章 創新式學習──教與學在二十一世紀所面臨的挑戰第六章 創新的未來

商品規格

書名 / 教出創造力: 哈佛教育學院的一門青年創新課
作者 / Tony Wagner
簡介 / 教出創造力: 哈佛教育學院的一門青年創新課:冒險遊戲Play、發揮熱情Passion、懷有抱負Purpose3P教出創新力●培養新世代創新領袖●父母、學校老師、企業主管必看下一個翻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1371511
ISBN10 / 9571371513
EAN / 9789571371511
誠品26碼 / 2681512827002
頁數 / 32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專業能力:你不可能從無知中創新,你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能力──或者說是知識──只不過,達到什麼程度才算是基本知識?這些知識什麼時候派得上用場?什麼才是取得知識的最佳途徑?這些重要問題將在後文詳述。創造性思考能力:培育真正夠格的創新者,傳授知識和知識本身都只能算是基本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你還要具有艾默伯稱之為「創造性的思考能力」──根據本書,IDEO的布朗,以及戴爾、葛瑞格森和克里斯汀生三人的定義,意指讓你提出正確的問題、善用人脈網路、仔細觀察、從他人視角出發的同理心、協調團隊群策群力並勇於嘗試。最後,你還需要提供適當的動機。

這一點讓艾默伯的研究成果變得相當有趣──甚至可以說是突破性的創見!她相信適當的動機遠比專業能力和技能來得重要,她解釋道:「專業能力跟創造性思考能力可以說是基本功──也可以視為創新者的先決條件,不過第三項因素──適當的動機──才是影響人們實際作為的關鍵因素。」艾默伯還區分外在(extrinsic)與內在(intrinsic)兩種不同的動機如下:

各種不同形式的動機對創造力會帶來不一樣的影響,基本上可以將之區分成兩種形式,即外在與內在動機,而後者又比前者重要多了。……外在動機來自於別人──不論動機的本質是棍棒還是胡蘿蔔。如果某個科學家的頂頭上司答應在她完成凝血劑研究案後頒發獎勵金,或者威脅她一旦搞砸的話就會被炒魷魚,她一定會願意設法順利完成這項研究案。……金錢報酬雖然不必然是斲傷人們創造力的動機,但是在多數情況下也不會帶來正面效果,尤其是讓人因此感覺到被買通或是被挾持的時後;更重要的是金錢本身不會讓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感到熱情。

反倒是熱情跟興趣──一個人對於完成某些事情的內在渴望──才是更重要的內在動機。以剛才那位科學家為例,進行凝血劑研究可以是出於她本身對醫治血友病的高度興趣,或者她把研究工作當成對自我的挑戰,還是她想要解決一個前人無法克服的問題等,這些都屬於內在動機的一種。當人們感受到自身興趣、滿足感或者是工作本身的挑戰性是鞭策自己的主要動機時──而不是來自於外部的壓力時,他們將被激發出最大的創造力。

那麼,什麼才是適當的內在動機?我們又該如何善用之?難道它只是艾默伯提到的「熱情跟興趣」而已嗎?我可不這麼想。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再加上身為人父的經驗談,我認為適當的內在動機建立在另外三個互動因素上:冒險遊戲(play)、發揮熱情(passion)並懷有抱負(purpose)。父母親、學校老師、職場前輩以及各行各業的雇主們有無鼓勵這些因素──以及,鼓勵到什麼程度──將大幅改變年輕創新者的人生。

冒險遊戲

研究結果顯示人類天生就有探索、實驗、想像不同可能性──簡單講,就是創新──的渴望,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學教授、《搖籃裡的科學家》(Scientist in the Crib)與《寶寶也是哲學家》(The Philosophical Baby)兩書的作者,發表過多篇論文並被國際公認是兒童學習發展研究領域翹楚的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近來彙整許多認知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後指出「這些成果顯示嬰兒跟幼童知道的、觀察到的、探索過的、想像得出與學會的事情超乎我們成年人所能夠想像」,她說:

我們發現就算是幼童也都已經有能力考量不同的可能,而且還會區分可能的情況跟現實狀況,甚至是根據其中的差異改變自己所處環境。他們能夠想像未來各種不同的走勢,因此有進行規劃的能力。他們可以想像過去能夠有什麼不一樣的發展,並比較各種不同可能的機率;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可以建立一個完全基於想像的世界,當中充滿狂野的幻想跟炫目的誇飾。

傳統上認為知識與想像、科學與幻想之間有著極大差異──甚至根本水火不容,不過現在的想法……卻認為孩子們學會認識世界的能力正是讓他們能夠改變世界──實現一個新世界──的同一種能力,也是讓他們去想像另一個不可能存在世界的能力。孩子們會在腦海中制訂出虛擬世界的專屬理論、空間概念與運作模式,所謂專屬理論讓孩子們必須正視不同於現實的新可能,因而讓他們徜徉在想像的世界中。

孩子們到底是如何學會這種技能的呢?簡單來講,就是透過冒險遊戲。

猜猜看,佩奇(Larry Page)跟布林(Sergey Brin)兩位Google的創辦人、亞馬遜創辦人兼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維基百科創辦人威爾斯(Jimmy Wales)、知名廚師兼暢銷作家蔡爾德(Julia Child)以及饒舌天王兼時尚達人的吹牛老爹庫姆斯(Sean “P. Diddy” Combs),這些名人有什麼共通點?之前提到葛瑞格森等人的研究揭露這些最會創新的名人有一個讓人吃驚的共通點:他們都就讀過蒙特梭利體系下的學校,一種透過遊戲學習成長的教育方式。針對遊戲對小孩成長重要性的研究持續了好幾十年,上個世紀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維谷斯基(Lev Vygotsky)、皮亞傑(Jean Piaget)等人針對兒童如何透過遊戲學習進行一項深具突破性的研究,之後蒙特梭利女士把她對於遊戲重要性的研究成果整合在自己開辦的學校課程中,如今世界各地都看得到蒙特梭利學校的蹤影。

不只是嬰兒或兒童會透過遊戲學習,麻省理工學院校友、現職為全球知名MIT媒體實驗室講師的邦森(Joost Bonsen)也提到該校著名的惡作劇傳統。

「創新是人類的核心本能」,邦森告訴我,「人類是好奇又貪玩的生物,直到我們一點一滴把它搾出體外為止。就以麻省理工學院的惡作劇傳統為例:上鎖的活板門是唯一的出入口,要如何通過它把一輛警車拉到十五層樓高的大圓頂上?(這是MIT學生最經典的惡作劇之一)這是一項難以想像的工程成就,學生們得先打造一輛警車,接著掩人耳目地運到大圓頂底下──接下來才是真正的挑戰,既要想辦法把車子送到圓頂上再平安下來,過程中還不能被人發現,在這些工作之外,學生們要能摸熟學校的警衛系統聲東擊西。把這些工作匯聚起來是個系統性的大工程,必須要有優秀的領導跟團隊合作才能完事。」

「這些惡作劇強化了MIT享受創意快感的校風」,邦森補充道,「用有限的預算跟時間克服充滿挑戰性的環境,這是值得被歌頌讚揚的事蹟,學生們不會期待校方的許可,甚至不在乎因此遭到責罰。」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