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崩壞: 人類社會的明天? | 誠品線上

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

作者 Jared Diamond (贾雷德.戴蒙德)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大崩壞: 人類社會的明天?:【95年1月、2月好讀推薦】環境破壞、氣候遽變、人口爆炸、國際動盪……人類有沒有明天?當前唯一兩度獲得英國科普書獎的戴蒙,其《槍砲、病菌與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重量級暢銷書(非文學類) ◎《紐約時報》:上榜34週(Hardcover,2005年1月至11月13日止)◎《出版人週刊》: 非文學類進榜10週(精裝本)◎《華盛頓郵報》:進榜11週(精裝本) 1998年普利茲獎得主戴蒙繼重量級百萬暢銷書《槍炮、病菌與鋼鐵》後,以更為寬廣的視野,檢視歷史上文明的衰頹與延續之因:何以一些曾經繁榮鼎盛的文明從此殞落、滅亡,走上毀滅之路,而一些文明得以存續下去?我們又能從這些歷史教訓中學到什麼? 從復活節島上的玻里尼西亞文化、美洲的阿納薩茲印第安部落與馬雅文明、到格陵蘭島的維京人族群等等,戴蒙試圖從中尋找出這些文明最後滅絕的原因與模式。除了生態環境的破壞、氣候變化、強鄰威脅、友邦的支持等因素之外,他認為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一個社會面對環境問題的應變能力如何。一些文明社會沒落了,另一些社會卻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得以存續發展。 今日的人類社會面臨了全球化所帶來的問題,相較於過去,大崩壞的危機甚至更為逼近。戴蒙透過《大崩壞》提供讀者反思現代處境的角度,也提出一個迫切、亟待解決的問題:人類社會要如何避免這種生態性的毀滅?即使我們擁有看似取之不盡的豐富資源,也有強而有力的政治力量,生態界出現的警訊卻開始出現--不論是偏遠如美國蒙大拿州的環境變化、南亞的海嘯劫難,還是颶風所帶給美國的創傷--這些都是尋求社會永續發展所必須深刻思考的課題。本書字裡行間充滿智慧光芒,極具啟發性,引人入勝,勢必成為當代的必讀經典之一。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95年1月、2月好讀推薦】環境破壞、氣候遽變、人口爆炸、國際動盪……人類有沒有明天?當前唯一兩度獲得英國科普書獎的戴蒙,其《槍砲、病菌與鋼鐵》更同時囊括包括普立茲獎在內的三項殊榮,在本書中他愷切提出,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任何一個社會毀滅都會使其他社會受到衝擊,我們是史上第一個面對全球崩壞危機,卻也是首度可以掌握全球資訊的世代,人類興亡就在我們一念之間。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院生理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他除了是實驗室科學家,還是田野生物學家、人類學家,也是當代少數幾位探究人類社會與文明的思想家之一。戴蒙的研究成就使他獲獎無數,包括美國國家科學獎(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泰勒環境貢獻獎(Tyler Prize for Environmental Achievement)、日本國際環境和諧獎(Japan’s International Cosmos Prize)、麥克阿瑟基金會研究獎助(MacArthur Foundation Fellowship)等。戴蒙是全球唯一兩度榮獲英國科普書獎殊榮的作家。他的《槍炮、病菌與鋼鐵》,同時榮獲 1998 年美國普利玆獎(Pulitzer Prize)、英國科普書獎與萊南文學獎(Lannan Literary Award for Non-fiction),探討人類社會不平等的起源與地理成因,與《第三種猩猩》合稱為「人類大歷史」。■譯者簡介廖月娟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現專事翻譯研究。譯作豐富,包括:《槍炮、病菌與鋼鐵》、《生命的臉》、《出賣愛因斯坦》、《一顆價值十億的藥丸》、《鎢絲舅舅》、《旅行的藝術》、《一個外科醫師的修練》、《旁觀者:管理大師杜拉克回憶錄》等多部作品。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曲 兩個牧場的故事第一部第一章 在蒙大拿的長空下第二部第二章 暮色中的復活節島第三章 死絕之島:皮特凱恩島和韓德森島第四章 史前時代的大廈:阿納薩茲印第安遺址第五章 馬雅文明的殞落第六章 維京:序曲與賦格第七章 繁華如煙:維京人在格陵蘭第八章 輓歌 第九章 另闢蹊徑:紐幾內亞高地、蒂蔻皮亞島和日本等成功的故事第三部第十章 非洲的人口悲劇:盧安達的種族屠殺第十一章 一屋二家:多明尼加與海地第十二章 中國:搖搖擺擺的巨人第十三章 淘空澳洲?第四部第十四章 千古恨事:群體決策的失誤第十五章 大企業與生態環境第十六章 相倚為命

商品規格

書名 / 大崩壞: 人類社會的明天?
作者 / Jared Diamond (贾雷德.戴蒙德)
簡介 / 大崩壞: 人類社會的明天?:【95年1月、2月好讀推薦】環境破壞、氣候遽變、人口爆炸、國際動盪……人類有沒有明天?當前唯一兩度獲得英國科普書獎的戴蒙,其《槍砲、病菌與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1344287
ISBN10 / 9571344281
EAN / 9789571344287
誠品26碼 / 2680112152002
頁數 / 634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導讀 :

戴蒙在《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中分析人類社會不平等的由來,探討為什麼有些地區的族群在文明的跑道上一馬當先,發展出威力強大的武器與驚人的科技,累積財富,成為世界超級霸權,有的卻還在起跑點上打轉,停留在石器時代,過著原始的狩獵/採集生活。儘管如此,全球化已是抵擋不住的趨勢,即使是地球最偏遠的一隅,如太平洋東南小小的奧埃諾島和杜西島,海灘上都還撿得到從日本漂流過來的三德利威士忌角瓶。難怪紐幾內亞部落的亞力會有不平之鳴:「為什麼白人能製造這麼多的貨物,運來這裡?我們黑人就沒搞出什麼名堂?」然而,人類各個社會的勝敗並非恆久不變:有的社會雖然文明昌隆,極其繁盛,早就滅亡了;有的社會雖然原始、落後,現在還活得好好的。
在《大崩壞》這本續篇中,戴蒙挑選幾個具有代表性的人類社會/文明,放在歷史長河中來檢視,發現不是每一個白人社會都占盡優勢,歷久不墜,也不是每一個黑人社會都落後、短命。最後的贏家應該是能活下來的人。以立足於北美洲的美國而言,雖然號稱世界強權,富足繁榮,但從殖民時期發展至今,不過四百年光景。至於亞力的族人,他們在紐幾內亞高地發展農業,已有七千年以上的歷史,進行永續農業實驗的時間幅度堪稱世界第一。孰勝孰敗還很難說。


《大崩壞》無疑是最壯觀的世界末日之旅。戴蒙是最用心良苦的嚮導,帶我們穿梭古今,以信實的筆法、逼真的描述,佐以科學證據,使曾經盛極一時、燦爛輝煌的人類社會在我們眼前重現,然後看他們轟然崩塌:例如不敵嚴寒或乾旱的考驗,活活餓死;或為了爭奪土地或食物,拔刀相見,甚至以敵人的屍體果腹,最後所有人口死絕;華美的宮殿、神廟或崩塌成一堆亂石,或成廢墟,如馬雅、皮特凱恩島、中古時期維京人在格陵蘭建立的社會與阿納薩茲印第安人在美國西南發展出的文明。又以復活節島為例,島上曾有茂密的森林,棕櫚樹足足有二十公尺高,樹幹有九十公分粗,如今一棵不剩,變成光禿禿的荒島,岸邊矗立一尊尊石人雕像,像是默默地為這個曾經富足、有巨石人像搬運、雕刻技術的人類社會做見證。戴蒙還把我們拉到現今,想想BBC或CNN鏡頭下的盧安達,胡圖族人為了種族仇恨屠殺圖西族人;更可怕的是,在環境敗壞、生存不易的狀況下,為了爭奪一丁點的土地與資源,胡圖族人也把同族人殺了,就像倖存者說的:「沒有錢幫孩子買鞋的人,把有錢幫孩子買鞋的人殺了,自己的孩子就不必赤腳上學。」此外,本書也以美國蒙大拿州和澳洲為例,戳破現代社會富裕的假象。


戴蒙抽絲剝繭地檢驗好幾個人類社會的體質,從生態環境、農業、歷史、人口等具體資料下手,歸納出五個社會崩壞的重大線索:盲目破壞生態環境(不自覺地斬斷生存命根)、氣候變化、敵人入侵、與友邦的貿易關係生變以及社會面臨危機的應變能力不足。進一步尋思,我們會發現,人類社會的死因大抵自殺的成分多於他殺。生態環境破壞,社會體質虛弱,自然不敵氣候的嚴酷考驗,也難以應變。


沒有這種末日演練,我們實在難以察覺我們的社會到底是朝哪個方向前進:是往更美好的未來,還是一步步接近崩壞的邊緣而不自知?我們以為世界何其大也,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古代復活節島的島民最初也認為島上棕櫚樹永遠砍不完。我們認為農業發展可以餵飽更多的人口,讓社會更富足、科技更進步;盧安達人民也相信如此,他們不遺餘力地耕種,不斷生兒育女,人口密度居世界之冠,整個國家不是農田、園圃就是香蕉園,連陡峭的山坡上也都種滿了作物,到頭來卻有將近一百萬人死於饑饉、戰亂和種族屠殺。在特洛伊戰爭中,沒有人相信卡珊德拉的末日預言。如果特洛伊人肯聽卡珊德拉的話,不讓木馬進城,必然會有不同的命運。


就《大崩壞》沒分析到的地區(包括我們居住的台灣)來看,這正是最好的習題,留下思考的空間與方向。我們可利用戴蒙提出的人類社會崩壞之重要因素,檢視自己的國家與家鄉:台灣社會承載力的底線是多少?產業(農業、漁業、林業)是朝永續經營的方向前進,還是賺一天算一天,習於用完即棄的利用型態?氣候變化、天災(不管是洪水或乾旱)其中是否有人為因素?與友邦的經貿發展如何?有沒有敵人虎視眈眈地看著我們?在今日複雜的國際關係下,沒有永遠的盟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我們又該如何自處?此外,就社會的傳統核心價值而言,哪些應該固守,哪些又該修正甚至揚棄?


過去崩壞的人類社會,幾乎無一能為末日設想,似乎這也是末日來得令人措手不及的原因。我們可以藉由《大崩壞》一書,悄悄在腦海演練末日情景,並積極思考自己能做什麼(參看第十六章延伸閱讀的建議),共同為人類這個生命共同體的生存而努力。畢竟,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無異於另一個孤懸在太平洋中的復活節島。


本書翻譯期間,原文有疑義之處,承蒙作者戴蒙先生親自來信詳細解說,特此致謝。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本文作者為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


戴蒙是寫人類歷史大題目的作家,前一本大著《槍炮、病菌和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是如此,這本新書《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更是如此。前書副標題中有「命運」(fates)一詞,新書原文副標題則有類似「成敗、興亡的抉擇」(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之字眼。可見身為國家科學院院士的戴蒙,關切的確實在於解釋人類不同社會的興衰與浮沉命運。
照說這樣的「大哉問」應該由歷史學家、哲學家、人類學家或社會學家提出並解答,可是戴蒙卻以醫學院演化生物學的訓練,做出了頗有說服力的「環境典範」論述。他的前後兩本書也有一個共同的特色,也就是展現「科普」的魅力:戴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舉例遠至伊甸園起源,近至現今大企業的環境責任;或是撫今追昔,抑或是預知未來。


讀科普類的巨著,讀者必須有某種心理和情緒的準備,亦即一方面面對大量的故事、案例、資訊和知識,一方面卻又難步步檢驗作者運用多方訊息欲傳遞的某個大論述或特定大理論。因此,我建議讀者在閱讀本書的時候,不妨先以開放的心胸、帶著多少質疑的態度,隨著作者行筆與之進行一章一章的「對話」,然後找尋自己可以感到放心的「結論」(不管有多少結論)。


就像戴蒙所說,全書訴說的不全然是一個又一個過去人類社會的崩潰、滅絕或敗壞,也不盡然可用「物競天擇」的命定論來一語道破這些沉淪的歷史。本書有意點出的是,人類社會也可以發揮集體智慧去因應、克服並應變一道又一道足以挑戰人類存亡的關卡。戴蒙在這本長達十六章、厚達六百餘頁的書裡,最關切足以導致人類崩壞的大關卡與可能肇因:來自自然、環境和生態體系的大毀壞,以及人類自己「自作孽」破壞了賴以維生的生態環境資源,咎由自取;或是有「自知之明」的價值、制度去珍惜資源,應變環境變化,最後得以轉危為安?讓我獲益頗多的是各章陳述的生態破壞、氣候變化兩大「客觀因素」,以及敵對鄰國入侵、交易友邦的支持等兩大「主觀條件」。對不同社會的提升或沉淪,這些主、客觀因素代表了可能左右命運的力量,戴蒙並以幾個已崩壞和成功存活的人類社會做為比較研究的佐證。


這本書熱切地想與讀者分享的是,當今人類要記取諸多「前車之鑑」,以及諸多更應「銘記在心」的關鍵明智抉擇。對於中譯本副標題所問:「人類社會的明天?」本書提示的答案既直接,又富禪意:「在於抉擇。」此種抉擇即是人類在環境品質的經營上進行明智、嚴肅和良善的抉擇!


 

(本文作者為前暨南大學校長,現為暨南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人類歷史上有很多國家和社會崩潰的事件,馬雅文明是一個例子,復活島是另一個例子。在亞洲,最有名的應該是吳哥窟。這些都是比較極端的例子,除了這些極端例子之外,我們還有很多比較溫和的例子,例如:羅馬帝國的滅亡。
要研究一個社會如何崩潰,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本書作者戴蒙試圖以非常科學化的態度來試著解開這個謎,也試圖用非常通俗的言語來陳述他的研究結論。像這樣的做法,我們應該心存感激,因為我們誰都希望能知道人類社會如何崩壞的,但是我們又希望這些書淺顯易懂。


如果我們到坊間翻閱最近出版的書,一定會發現這本書是異類。絕大多數的書都是教你如何發財,或者如何成為電子新貴,或者教你如何帶領你的公司,使它有一天成為台灣的前一百名,甚至世界的前五百名。本書卻提出「居安思危」的觀念,我們不能只想發展,也要想想我們能不能永遠無限制地發展下去。


「永續發展」,或者是「永續經營」,是熱門話題,國科會也一直對此議題有興趣。但是,我們真的能永續發展嗎?我們的問題在於人類發展了科技文明,而且以此自豪,卻不了解當人類發明如此多的偉大玩意兒之際,同時也消耗了地球的寶貴資源。就以石油來說吧,石油遲早會用完的,用完了以後怎麼辦呢?會有替代能源嗎?既使有,也還是會用完的。可是,人類對此毫不關心,好像地球上的能源無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其實哪有這回事!我們的能源有一天會用完的,用完了以後怎麼辦?


我們能否永續經營,是一個很傷感情的問題。在我看來,我們大概不可能永續經營。因為地球上的資源有限,也不可能再生,總有用完的一天。一旦資源用完了,人類的科技文明也一定會結束。


我們雖然不能永續經營我們的文明,但我們應該至少設法延長文明的壽命。我是學電機出身的,容我在這裡提供大家一個建議。在電機的領域中,震盪器的原理最為奇特,任何一個震盪器都像無中生有的過程,我們由一個極小的訊號開始,經由放大器的作用,這個訊號被放大了一點。最重要的是,放大的訊號必須由一個回饋線路回饋出來,因此再輸入的訊號又稍微大了一點。如此反覆多次,訊號就越來越大,直到訊號穩定為止。


因此,我們不妨想想,我們的社會有沒有回饋的作用。如果我們人人都有回饋的作用,我們的社會就會穩定地運作。沒有回饋的社會,最後一定會衰敗。

(本文作者為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


本書討論的主題是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變化,這是一個非常複雜、跨領域的問題,橫跨環境、生態、經濟、社會、政治,憑一人之力很難寫得如此深入、正確此完整。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戴蒙舉出世界各地十多個大小國家、由古至今的社會實例,根據生物化學、地球化學(即生地化)進行深入與量化的分析,討論各個國家、社會盛衰興亡的各種可能因素。幾乎每一個例子,人為的生態環境破壞都是崩壞、衰亡的主要因素,甚至是決定性的因素;而在成功的例子中,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也不可或缺。
戴蒙的專長是生地化研究,但他除了絕頂聰明之外,顯然也博學強記。戴蒙從考古、社會、經濟到氣候變化的討論皆頭頭是道,尤其在缺乏完整資料(如歷史記載)的情況下,作者大膽假設、多方小心求證的嚴謹態度,是每個科學工作者學習的好榜樣。


全書最重要、也最精彩的部分就是這十多個實例,約占全書的四分之三篇幅,其中大部分的例子是失敗或接近失敗的。戴蒙舉出約十個古今的國家或社會來討論,當中明顯成功的實例只有三個。作者對失敗之例的描述最為詳盡,也最引人入勝。關於復活節島民及格陵蘭維京人的命運,作者的刻畫極吸引人。尤其是後者,戴蒙以三個篇章深入探討維京人盛衰興亡的遠由、近因,不放過任何考古佐證。這些篇章讀起來好像身臨其境,自己也跟著作者進行考古挖掘、研究分析,也在格陵蘭的冰天雪地為生存奮鬥。但是,讀完那三章之後,我一想再想也無法接受戴蒙認為格陵蘭維京人不吃魚的理由。我無論如何也無法原諒那些維京男人,竟眼看著親人餓死,卻不在夏天把隨手可捕得的魚曬成魚乾,以備不時之需。更何況,他們有好幾百年的時間可以向印紐伊特(愛斯基摩)鄰居學呀!


至於成功的例子,戴蒙以兩個極小的原始社會為例,即紐幾內亞高地居民與面積約四.六平方公里、人口約一千兩百人的太平洋熱帶島蒂蔻皮亞。第三個成功實例則是德川幕府時代(1603 -1867)閉關鎖國的日本。然而,戴蒙不認為現代的日本是成功的,因為日本依靠大量外國能源及木材等資源。事實上,戴蒙故意不舉現代的成功例子,就是因為全球化之故,各個國家互相依賴,牽一髮而動全身。也因為如此,戴蒙苦口婆心,希望全世界的人相倚為命,從遠方的人們或古人犯的錯學到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同時,他也希望讀者了解,全世界的興亡人人有責,盡一己之力永續經營,讓人類的明天變得更好。

(本文作者為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諮詢委員、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兼台灣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點四十七分,台灣中部南投縣集集鎮附近發生芮氏規模七.三的大地震,震央在北緯二十三.八七度、東經一百二十.七五度,也就是日月潭西方十二.五公里處,震源深度約七至十公里。此次地震造成嚴重的災害,包括二千四百五十五人死亡、一萬一千三百零五人受傷,房屋全倒三萬八千九百三十五戶、半倒四萬五千三百二十戶。九二一大地震揭露了台灣森林濫墾及其所引發的土石鬆動、河床淤積等問題,並深深地考驗著台灣政府當局對賑災的應變能力。
二○○一的九月十一日,美國紐約雙子星大樓發生恐怖攻擊事件。緊接著美國攻打伊拉克、南亞突如其來的大海嘯、侵襲美國紐奧良並引發世紀大遷徙的卡崔納颶風。這些陸陸續續發生的天災與人禍,對當今的人類文明是否意味了什麼?


戴蒙透過徒留巨大石雕的復活節島、遭遇連年大旱的阿納薩茲印地安部落、走上末路的美洲馬雅文明、消失於格陵蘭的維京人等古代社會,歸結出這些文明社會之所以消失的五個原因:一、生態環境的破壞;二、氣候變化;三、強鄰壓境;四、友邦的支持與否;五、當社會面對環境問題時有何應變能力。此外,戴蒙並以紐幾內亞高地的育林行動與日本德川幕府的森林管理等成功案例,說明文明社會若採取適當措施仍得以存續。


除了對歷史文獻與考古資料的解析研究,戴蒙更針對當今世界存在的諸多問題及危機提出警告,包括人口問題引發的悲劇(如盧安達)、生態環境破壞與汙染問題(如中國)等。接著他以「群體決策的失誤」為切入點,分析群體的理性及非理性決策所引發的問題與危機,並於書末以第一世界的諸多反省及實踐──如歐盟的誕生、第一世界人口成長率的下降──做為改善世界現況的期待與希望。


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甘迺迪曾說過:「權力的問題在於如何讓有權利的人為民而活,而非違背民意。」或許戴蒙最終的期盼是:現代世界因全球化的連結與人類對歷史教訓的學習,能透過當代社會的運作機制,延續人類文明的下一篇章。


別忘了,創造歷史的正是人類,而非歷史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