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故事: 我們的生活記憶 | 誠品線上

北投故事: 我們的生活記憶

作者 沈松僑/ 毛維凌/ 黃正中/ 王水祥/ 戴朝霞/ 鹿俊為/ 王一樵/ 陳彥儒
出版社 成陽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北投故事: 我們的生活記憶:《北投故事》是以北投地方文脈、家庭情懷為線索的攝影計劃,用圖片敘事的方式傾聽、記錄北投在地人物的今昔。時間會改變心中情景,而穿越不同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北投故事》是以北投地方文脈、家庭情懷為線索的攝影計劃,用圖片敘事的方式傾聽、記錄北投在地人物的今昔。 時間會改變心中情景,而穿越不同的空間、文化則是最好的對話方式。《詩書風雅、誠信無價》是百姓的敦厚善良。我們在一年半的時間裏,選取了九個北投人物訪談…談火車、談戲曲、談染布、談人性之美。文字融入在地的人情事理 ,圖片分享北投的時空演變。 時間不會定格,我們持續探詢舊日時光裡的文化基因。故事會延續,因為故事的內涵是傳承文化的責任。 故事是成長初心的印記,是未來歲月的徜徉。打開記憶的閘門、 關渡、石牌、陽明山、熟悉的一些人,一些事,都是故事的元素、情感的歸屬。揮去歲月的封塵, 《北投故事》讓北投有跡可尋。 故事編寫:邢定威 (1990)台灣新聞攝影獎 (1994)金鼎獎新聞攝影 中國千島湖事件。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沈松僑.毛維凌 等攝影作者沈松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關渡)毛維凌﹕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天母)黃正中﹕中租迪和公司‐副總經理(石牌)王水祥﹕北投區農會推廣組‐組長(北投)戴朝霞﹕自營者 (竹圍)鹿俊為﹕自由時報新聞攝影組‐組長(石牌)王一樵﹕銘傳大學新聞系‐學生(北投)陳彥儒﹕ 銘傳大學新聞系‐學生(北投)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 錄 1.萬春的店 (北投百年雜貨店) A century-old grocery store … 2.戲.永不落幕(王金櫻的歌仔戲)The Theatre Never Ends! … 3.糖果先生 (森永牛奶糖)Mr.Morigana … 4.唭哩岸石(老石匠的心願) Telling the truth of Beitou Stone … 5.歸來(家的記憶)Return … 6.小妹妹的天空(藍染與陶藝)Little Sister’s Sky … 7.渴望(財福海芋田)Desire … 8.食光路線(酒家菜。八塊雞)100 years Earlier than Kentucky Fried Chicken … 9.目送青春(北淡線火車)Seeing our youth disappearing …

商品規格

書名 / 北投故事: 我們的生活記憶
作者 / 沈松僑 毛維凌 黃正中 王水祥 戴朝霞 鹿俊為 王一樵 陳彥儒
簡介 / 北投故事: 我們的生活記憶:《北投故事》是以北投地方文脈、家庭情懷為線索的攝影計劃,用圖片敘事的方式傾聽、記錄北投在地人物的今昔。時間會改變心中情景,而穿越不同的
出版社 / 成陽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882255
ISBN10 / 9869882250
EAN / 9789869882255
誠品26碼 / 2681978465008
頁數 / 21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5X2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導讀 : 導讀

照片因人有故事,因景而生動
經歷過動盪的時 代,照片記憶了每個家庭情感。 有人說「照片/照騙」照片是騙人的,事實上,攝影是因人而「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拍照風格;同 一個時代,也有南轅北轍的作品產生。但是能留存下來的照片必須是感人的、是真實的。 19世紀當攝影術傳入中國之初,當時的中國畫家們說這是西洋的「奇技淫巧」,這種按按手指頭的攝影 ,根本不是藝術。這是因為他們擔心攝影會代替繪畫,當歐美的攝影師進入中國,用影像記錄封建制度下 平民百性的生活實況時,中國的畫家們還耽溺在「小橋.流水.人家」的閒情逸趣中。日後的中國攝影大師 們也服膺繪畫大師們的思維,紛紛或是把照片拍成跟中國山水畫一樣,這種東方美學的智慧,也成為攝影 的主流。 當然,古今中外還是出了不少「偽照片」,但這類照片如果應用在創意、美學、上或是服務於特定人物的 形象考量而拍攝,難道就不算是「奇技淫巧」?還是可解釋為是一種夢想與想像? 21世紀,隨著數位攝影的普及,一些畫面透過電腦後製技巧補強了傳統攝影技術的不足,讓人的視覺上 得到更多出口,透過電腦後製技術,「小橋.流水.人家」類的照片,讓人在視覺產生療癒的作用,更是眾 人學習攝影標準處方簽,也是攝影術發明之初始料未及的事。 無論是「美學照片」或「記憶照片」相機只是個工具,攝影,則是因不同人的運用,而產生不同的值價吧 !

序一: 藏富於民 藏智於民

本書是一冊豐富多彩的攝影專輯,它的作者群十分可觀,有企業界、現職記者、農會人員及自營者, 還有兩位在學青年。 編者邢定威先生曾在新聞界任職,活力和熱力十足,又兼有無盡的創意,使本書的貢獻大大超越了同 類型的書籍。 作者群中,沈松僑先生是中研院近史所的樑柱之一,毛維凌教授是我平日敬重的經濟學大家和學長, 二位均係舊識,但我最近才知悉兩位竟具備了特殊才藝,所謂「藝多不壓身」,正是兩位博學多能的寫 照。 其餘作者中,有黃正忠先生(企業界)、王水祥先生(農會)、戴朝霞女士(自營商),以及在新聞 界任職的鹿俊為先生。王一樵和陳彥儒,則是尚在新聞系求學的後起之秀。 抗戰期間,中國人民受盡苦難,但除了日軍和少許外國記者的影像記錄外,極少見到中國人民拍攝的 影像,原因無他,全係中國人經濟生活困難,根本買不起相機!如今,人手一部(或數部、幾十部)手 機(即相機),真希望能見到多一些影像作品,發揚和儲存國人的才智。

序二: 守護北投的觀音

初見邢老師,老舊牛仔布衣、一身粗曠的外表;一開口,卻是細膩溫柔的情懷。邢老師以平實關懷的眼光 、深富詩意的影像文字、在地脈絡的觀點,記錄描述北投今昔的人事物。埋首再三,閱讀每件作品,一股悠 遠綿長的溫暖烙印心中;似乎,我也在其中生活和成長在作品中回憶回味身體裏既存的老派味道,溫潤於故 事影像裡的時光歲月。而抬起頭來,驀然看見,是在日常生活的遠方,人與土地深厚雋永的情感。 透過簡潔日常的文字與豐富深厚的影像,我們得以重新認識這熟悉而未曾覺察的故事與情感:從兒時到青 春與雜貨店的老年家常,從身邊不經意的生命景觀到習而不察的人情味,生命的流轉,人事物的變遷與運轉 。引領我們,以更體貼善意的眼,理解欣賞殘缺與不足,更加樂天知命、豁達生趣。 邢老師為即將消失逝去的時代留下餘溫,以撫觸般的心意,凝視消逝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更在不斷記錄創 作書寫的回顧中,發現新意與趣味,那隨著生活的困境與生命情境的挑戰,不斷的再出發的韌性。在閱讀後 ,腦海中不斷浮現映照出的竟是侯孝賢的戀戀風塵。作品中,不斷述說情感,隱約傳遞卻又確實的是那股傳 承的責任,傳統藝術與技藝的傳承,邢老師企圖用影像傳遞穿越時空與世代的情感,如同唭哩岸石為百年來 景觀的變遷與北投小鎮的人事留下美麗的見證。以細膩的眼光,在溫泉熱氣裊裊的煙霧中,尋覓出世代的情 感與故事。邢老師如同打磨唭哩岸石的石匠,循著記憶的脈絡,慢慢敲慢慢磨,以他的深情,將故事溫潤在 生活中...恰似守護北投的觀音。
臺北市北投國小校長 翁 世 盟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北投故事》是以北投地方文脈、家庭情懷為線索的攝影計劃,用圖片敘事的方式傾聽、記錄北投在地人物的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