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寮圳灌溉區農地經營與用水的關係變化 1933-2012 | 誠品線上

大寮圳灌溉區農地經營與用水的關係變化 1933-2012

作者 林威權
出版社 藍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大寮圳灌溉區農地經營與用水的關係變化 1933-2012: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研究叢刊大寮區是高雄市重要的農業區,區內的大寮平原受大寮圳灌溉。其中紅豆為本地的特產。大寮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研究叢刊 大寮區是高雄市重要的農業區,區內的大寮平原受大寮圳灌溉。其中紅豆為本地的特產。 大寮平原位於高屏溪下游右岸一帶,但以前沿岸尚未築堤,每逢雨季,溪水暴漲,平原低地易受水患,並缺乏水利設施,因此不利發展農業。 隨著平原沿岸的堤防於1921年完成,以及1933年大寮圳竣工通水後,土地水田化,農業逐漸發展,盛產稻米與甘蔗,大寮圳成為農地經營的命脈。即使隨著戰後經濟環境的變遷,大寮區仍維持著農業區的特色,但晚近工業化的影響,讓農業發展式微,並且灌溉方式的轉變,讓農地經營對於大寮圳的依賴,不同以往緊密。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林威權高雄市鳳山區人,生於1987年甫解嚴後的11月,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班,興趣是地理、臺灣史及古蹟。撰有〈大寮圳的興築和輪番灌溉的二三事〉,刊於《高雄文獻》第2卷第4期;學位論文〈大寮圳灌溉區農地經營與用水的關係變化(1933-2012)〉,獲得2014年國立臺灣圖書館「103年度臺灣學博碩士論文研究獎助——佳作」,並於2015年獲得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15寫高雄——年輕城市的微歷史」文史獎助計畫協助出版。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高雄研究叢刊序 I自序 III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目的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方法 第四節 研究範圍的選定與自然環境特質 第二章 大寮圳通水前的農業發展(1895-1933) 第一節 下淡水溪築堤前的農作型態 第二節 下淡水溪築堤後的農作型態 第三節 小結 第三章 大寮圳通水後農地經營的改變(1933-1945) 第一節 大寮圳的興建背景與過程 第二節 圳路分布與給水的區域差異 第三節 大寮圳通水後的農地經營與用水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戰後大寮圳灌溉區農地經營的變化(1945-2012) 第一節 戰後初期農地經營與圳水供應的依賴(1945-1960) 第二節 工業化後農地經營的變化與用水方式的轉變(1960-1990)第三節 現今農地經營的轉變與用水自主性的提升(1990-2012)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商品規格

書名 / 大寮圳灌溉區農地經營與用水的關係變化 1933-2012
作者 / 林威權
簡介 / 大寮圳灌溉區農地經營與用水的關係變化 1933-2012: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研究叢刊大寮區是高雄市重要的農業區,區內的大寮平原受大寮圳灌溉。其中紅豆為本地的特產。大寮
出版社 / 藍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0538748
ISBN10 / 9860538743
EAN / 9789860538748
誠品26碼 / 2681527127005
頁數 / 240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認識環境的方式有很多種。於我而言,以『地理學』的觀點來認識環境,是最適宜的方式。」


從研究所畢業迄今,即使已過數年,我仍懷抱著這句話,面對著生活與這變動的環境。喜歡地理,對於地理學研究的嚮往,甚是曾以地理老師做為我的志願,是源於高中的地理老師──林佳慧老師,她帶給我在地理學及研究上的啟蒙。


然而升學之路繞彎,地理系未竟,來到久仰的花東縱谷,就讀位於木瓜山及鯉魚山下的東華大學,成為四年的壽豐鄉志學村村民。除了修課,「腳踏實地」參與登山社,投入「後山自然人社」,親近自然人文,是我的生活方式。進而影響考研究所時,決心以地理系為目標,我以為是彌補當年大學時未竟的志願。


大學畢業後,再次回到闊別四年的高雄。志學村四年的點點滴滴,成為山另一邊的事情了。高師大地理系三年,透過修課與田野實察,以及擬定論文研究方向和進行研究調查時,大量閱讀高雄相關的文獻,因此我重新認識既熟悉但陌生的高雄。


本書是由碩士論文修改而成的,以位於大寮區的大寮圳灌溉區做為研究範圍,以地理學的人地傳統和歷史的研究途徑,透過文獻與官方資料的整理與分析,地圖比對與分析,以及半結構式問卷訪談的田野調查,探究在大寮圳通水前和通水後,以及在不同歷史時期和經濟環境下,灌溉區的農地經營和灌溉用水兩者各呈現什麼差異,並企圖理解灌溉區的農地經營與用水之間的關係是如何轉變。


我的田野調查,是從炙熱的盛夏七月開始,為期近一年的調查。從小在都市成長的我,對於農村相當陌生,我對於農村的認識,僅限於過去耳聞家中長輩所傳遞的知識。直到自己親身訪問農家,我才能理解農家的辛苦,也認識農村一年的農事作息。我們在餐桌上所吃的食物,都是農人辛苦栽植,並且要設法避免每年難以準確預測的天氣災害,才能歡喜收穫。


那一年的田野調查,是我人生中珍貴的經驗,第一次一個人騎著輕型機車,走在對我來說是陌生的鄉間道路;第一次必須突破心裡的障礙,跨出內心的障礙與素未謀面的受訪者打交道,並且要在研究訪問過程中,適時地參雜著閒聊交談,以延續及深化訪問內容,獲取更多的訊息。雖然調查訪問偶有挫折,但多數人的熱心及對我的信任,是我繼續前進論文和田野調查的動力。現在想想,能回到家鄉就讀研究所,並且能為家鄉記錄屬於這裡的人地故事,何其有幸。


碩士班三年,從懵懵懂懂地修課及撰寫報告,到完成田野調查及論文,這一路上很謝謝我的指導老師──許淑娟老師的諄諄教誨及鼓勵。謝謝許老師願意收我這非本科系出身的研究生,並比照本科系出身的研究生,一視同仁地要求我。謝謝吳育臻老師在人文地理調查法、地理論文寫作研究,以及讀書會時的教導。老師們嚴謹、實事求是及腳踏實地的研究精神和工作態度,是我畢生追求的目標。


再者,謝謝大學母系英美語文學系的王君琦老師,啟蒙我批判及多元思辨的能力,以及邏輯辯證的重要性,啟發我從不同的視角看待世界。君琦老師的學思歷程,也鼓勵我要勇於追求自己喜歡的地理。


歷史學系的陳鴻圖老師開啟我對於臺灣史研究的視野,對於臺灣史有更深度的認識;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的許世璋老師,於教育學程開設的環境教育,以及環境解說與戶外教學課程,啟蒙我對於環境議題的關懷與思考,謝謝阿圖老師與世璋老師對我的鼓勵。


最後,謝謝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及國立臺灣圖書館,對於本文的肯定,並謝謝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協助出版拙作。身為高雄人,能為高雄留下人地關係的記錄,是身為高雄市民的我之榮幸!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