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日本的美學意識
作者 | くろかわまさゆき |
---|---|
出版社 |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八個日本的美學意識:「為美而生的日本人--將生活一切準則交託在秩序感與美學意識底下,甚至可以說,日本人為了追求美之極致,連喪命也在所不惜。」●日本設計界達文西- |
作者 | くろかわまさゆき |
---|---|
出版社 |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八個日本的美學意識:「為美而生的日本人--將生活一切準則交託在秩序感與美學意識底下,甚至可以說,日本人為了追求美之極致,連喪命也在所不惜。」●日本設計界達文西- |
內容簡介 「為美而生的日本人--將生活一切準則交託在秩序感與美學意識底下, 甚至可以說,日本人為了追求美之極致,連喪命也在所不惜。」 ● 日本設計界達文西--黑川雅之 ● 建築、室內設計到工業設計⋯⋯跨領域設計大師 ● 本書為其第一本在台灣出版發行的代表著作 並列的八個關鍵詞、八個深植日本文化的美學意識: 「微」、「並」、「氣」、「間」、「秘」、「素」、「假」、「破」--彼此相互為前提,也彼此互補。 本書同時是黑川雅之對自我潛行探索「藝術是什麼?」的論證與整理。從八個視點出發,進入日本建築、都市規劃、設計、茶道、繪畫、家具器物、服裝、文學、社會文化、人與自然的關係等面向,對比西方世界觀,啟發反轉思路,剖析獨特的日本美學邏輯。 八個日本的美學意識 「微」:美學意識中的首要概念。日本人相信身體最原始的感動,珍惜眼前瞬間並相互體諒。舉例藉由茶室主人的位置與庭園借景的設計,展開視線延展的宇宙觀照,從「現在」、「這裡」、透過「自己」的位置與感受來理解世界。由細微處掌握並體現全體。 「並」:基督教與佛教宗教觀可並列共存於日本、同時擁有漢字、平假名與片假名三種書寫系統並行,由此可看出日本人喜好並施行「並」的思維。從古至今日本人一方面保持著自我為獨立個體,一方面又因為「恥的意識」小心翼翼顧及他人感受,此種在競爭中尋求共存與調和的「並」的思想,似乎也最合乎現在社會的需要。 「氣」:日本城市即是由氣場所打造的「聚落」。從人與物到建築空間都有非物理性的、「氣」的存在。存在宇宙其中的人、自然界的樹木花草與大小物體都不斷向外散發生命能量,即為「氣」,為的是要和宇宙維持一體感。「氣」是促使著宇宙整體調和的關鍵所在。 「間」:日本美學意識的核心。從繪畫來看,「間」以「留白」呈現;在音樂裡,「間」化身為餘韻。無實體存在的「間」,必須理解前述的不可視之「氣」、並捨棄了「整體」的概念、能覺察「細節與細節」之間的關係,也就能夠察覺並感受「間」之韻味。 「秘」:把某部分隱藏起來以誘發觀者創造力的逆向思考。以長谷川等伯的〔松林圖〕為例,屏風上的構圖留白處創造「間」的餘韻,也召喚著觀者的想像力,令觀者繼續展開無邊無盡、延展無限的豐富創造性,最後停留觀者的腦海中的是獨一無二的繪畫作品。另,例如在視覺設計上,「陰翳」與「逆光」也是呈現「秘」的必要條件,幽暗微光使得陰翳的魅力閃耀動人。 「素」:保持本色最為美麗。好比日本傳統房屋喜好使用木材、竹、泥土與紙張等天然素材作為建材,隨時間更迭,展現風化美感的斑駁事物,成就了日本獨特的侘寂(wabi-sabi)美學。另從傳統和服到三宅一生從「一塊布」為起點的服裝設計等「原型」的創造,也流露著「素」美學。 「假」:日本人觀念中沒有絕對的生與死,生或死皆為歷程中一閃即逝、不斷重複的形式,深信「人生的一切都是幻影」,也就好比現在的房子和正在過的人生是虛幻的、是「假」的,而日本人全面接受這個世界本就被支配在宇宙自然法則之下的事實,生命歷程不斷輪迴轉生。日本傳統房屋室內僅用拉門或屏風區分空間使用,即便仍有客廳、茶室、餐廳等區分,一切仍為暫時的、「假」(借)的用途,隨時可以調整改變,此融通無礙的思想即來自「假」的意識。 「破」:謹記傳統的基本原則,進而捨棄框架、探索其他更多的可能性即為「破」。茶聖千利休的一生奉獻給茶室建築形式的改革和文化:他提出了左右不對稱的空間規劃、小而美的草庵型態建築,可謂實踐了「破」的主張。又好比將前述七個美學意識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並加以破壞,如此的「破」,方能成就出日本人的究極之美。 黑川雅之從自己的內心深處探索日本人的美學意識,以上述八個富含力量的漢字訴說其發現,藉由本書,期望台灣的讀者也能深入理解黑川雅之心中的獨特日本美學。他認為日本文化源頭根柢深受印度與中國的影響、再依著日本風土氣候發展出特殊的美學觀,而唯有瞭解「我們到底是誰」的深度文化價值,即是在找出對於未來的指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黑川雅之(Masayuki Kurokawa)1937年出生於名古屋的建築世家。1967年早稻田大學建築工學博士畢業,同年成立黑川雅之建築設計事務所。黑川雅之被譽為日本建築與工業設計教父-東京的達文西;他不僅從事建築設計,另專精於工業設計、室內設計、家具、照明等多領域設計,並創立了自己的家居品牌「K」。其設計作品曾獲31次日本優良設計金獎(Good Design Award)、27次德國iF設計獎(iF Design Award)、日本每日設計獎(Mainichi Design Awards)、日本室內設計師協會年獎等。其中多系列作品被丹佛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永久收藏。從本書與《野生的衝動-東亞的美學意識》、《設計與死》、《依存與自立》、《素材與身體》、《設計曼荼羅》、《21世紀設計提案-設計的未來考古學》⋯等多本代表著作更可讀見他梳理設計思考、化身思想家的一面。本書《八個日本的美學意識》繁體中文版為其第一本於台灣出版發行的文字作品。■譯者簡介李柏黎1974年出生。日本同志社大學美學與藝術學科畢業、京都大學美術史碩士。現為雄獅美術總編輯。著有《遺民‧深情‧劉錦堂》;譯有《資訊視覺化設計的潮流—資訊與圖解的近代史》、《waterscape 水中風景》、《SUBTLE—纖細的、微小的》、《欲望的教育—美意識創造未來》、《原研哉的設計》。
產品目錄 作者序日本是西方世界觀的奴隸並列的八個關鍵詞為美而生的日本人微一期一會細微處體現全體野性的身體感內外之等質性日本城市是一種聚落都市的描繪從室內開始情感與羞恥心的聯繫並日本的民主主義眾神絕對與相對扁平的組織大腦與網際網路風神與雷神氣氣與氣場樑柱與氣場的建築女性生殖器與男性生殖器以氣場所營造的日本建築間氣場與間陰陽並列的細部力學的空間間的妖豔秘隱密是花秘與間,或者留白逆光的效果使陰翳顯得華麗藏在「秘」中的期待素保持本色是最好的方案素材與造形一張摺紙原型假對大自然的完全信賴融通無礙日本的房屋不是建築反轉與西方全然不同的美學意識破超越人的技藝序破急・守破離破滅與秩序總論究竟日本的美學意識為何反其道而行重視直觀的身體感民主的相信自身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無政府主義女性特質的秩序感為美而生結語寫在繁中版出版前夕
書名 / | 八個日本的美學意識 |
---|---|
作者 / | くろかわまさゆき |
簡介 / | 八個日本的美學意識:「為美而生的日本人--將生活一切準則交託在秩序感與美學意識底下,甚至可以說,日本人為了追求美之極致,連喪命也在所不惜。」●日本設計界達文西- |
出版社 / |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4741571 |
ISBN10 / | 9574741575 |
EAN / | 9789574741571 |
誠品26碼 / | 2681718101005 |
頁數 / | 192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H:精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4CM |
級別 / | N:無 |
注意事項 / | 2 11發行 |
最佳賣點 : 「為美而生的日本人—
將生活一切準則交託在秩序感與美學意識底下,
甚至可以說,日本人為了追求美之極致,連喪命也在所不惜。」
● 日本設計界達文西—黑川雅之
● 建築、室內設計到工業設計⋯⋯跨領域設計大師
● 本書為其第一本在台灣出版發行的代表著作
自序 : 作者序
日本是西方世界觀的奴隸
因著要闡述八個「日本的美學意識」,我思量了近代以後日本的狀況,然後不禁發出日本或許是西方世界觀的奴隸之喟嘆。
明治時代以後,近代化的潮流勢如破竹般地降臨日本。西方的近代思潮是以基督教思想為背景,其中以包浩斯為出發點的近代設計思潮,更是深深地反映以德國為中心之日耳曼民族思想。然而,日本出乎意料地以非常快的速度被西方思想所覆蓋,以至於日本傳統以纖細的感性作為切入點的美學意識,也有大部分被西方的近代思想所取而代之了。
「桂離宮」是日本傳統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但西方的近代建築家在沒有完全理解日本思想的情形下,站在西方角度來思量與解釋日本的傳統房屋建築,便認為日本建築特徵之一的「柱樑空間」的概念是來自於近代建築理論。
西方與日本的建築有各自的源頭發展至今,且彼此甚少交流,而我們在大學教授建築,講的幾乎都是西方的建築學。日本傳統的建築思想或技術,在大學課堂上幾乎都不會被提到,甚至可以說遭到了完全的忽視。長期以來,日本傳統棟樑結構是依賴對此有興趣的極少數年輕人拜師學藝,以師徒制的方式被繼承下來。上述只不過是「日本是西方世界觀的奴隸」此觀點其中一個小例子罷了。
全力朝向近代化奔馳的現代日本,連日本人自己也不得不從西方角度來闡述日本思想,對此我覺得相當悲哀。
並列的八個關鍵詞
其實我自己的大學時代也是學習西方近代建築,並以其理論為基礎進行建築相關工作直到現在。現在回想起來,這彷彿是將存在於自身的某種「日本特質」蓋上沉重的蓋子,甚至是盡全力不讓所謂的「日本性」散發出來。
不過,某天有機會重新凝視少年時代在故鄉度過漫漫時光的民家與茶屋,突然發現在傳統空間中其實潛藏著現代化的表現。這就彷彿發現過去所封閉的自我之中,其實是潛藏著嶄新的時代!那個瞬間我絕對無法忘懷。從那個時候開始,我便將蓋子掀開,重新審視自己的過去,並得以用一種誠實的心境來面對日本的美學意識。
於是,我開始了自我解剖的過程,也就是開始檢視自己的DNA。於是我發覺有「八個日本美學意識」隱藏在我的內心。不過,我必須斷然說明的是,我並非將這八個日本美學意識視為一種學問,它們並不是從各種書籍中擷取精華、再歸納而成的日本文化論。
這個試論的出發點並不是想要將「八個美學意識」當作是日本美學意識的八個部分;打個比方,它們只像是龐大的日本美學意識底下的八個剖面圖;它們之間絕非各自獨立,反倒是在彼此相互為前提、並彼此互補的狀態下,將所謂的「日本美學意識」呈現在大眾面前。
除此以外,還必須強調的一點是這八個概念並不存在所謂的「主從關係」。日本社會的秩序可說是建立在對身旁之人的顧慮上,換句話說,也就是重視每一個獨立的個體,然後在個體與個體間的關係逐漸建立的同時,社會秩序於焉成形。「八個美學意識」就像個人與個人的關係是相互獨立的,但又同時是並列且互相影響的概念。
據說腦細胞是非連續性的一種浮游狀態,需求產生了,它們才會根據需求讓彼此產生連結。上述八個概念就彷彿腦細胞一樣,在浮游狀態下保持著獨立性,但不同的是,它們同時保持著某種連續性。或許聽起來有點矛盾,但卻是極重要的視點。
因為有「微」跟「並」的美學意識,才會有「間」之美學意識的產生,這是一種連續性,這種關係同時也涵示了某種並列性。在這個意義之上,我們可以論證,要說明日本的美學意識這件事本身,乃是存在於日本的秩序感之中。
為美而生的日本人
事實上,「美學意識」一詞從發想到廣被使用,其實是走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日本人所重視的價值觀究竟算是一種思想?還是一種哲學?用怎麼樣的語詞去表現日本人所重視的事比較適當?為此著實苦惱了好一陣子。
所謂美學意識,可以是表現美,或者是令人愉悅或令人內心一顫的事物,總之,應該是沒有任何理由就能讓人的身心靈舒爽的物事吧。透過自我探索的過程,我認為「美學意識」應該被定義為:日本人在對任何事物下判斷時所依據的規範。也就是說,不是根據信念,也非基於神的旨意,不是從哲學角度來判斷正確與否,也不是善惡的問題,而是比較接近我們身體的直覺—直觀上覺得身心舒暢的,可稱之日本人的美學意識。甚至接近某種野性的,或是動物性的判斷。日本人為美而生,也是為了使心情愉悅而生。發現這個結論對我來說是十分衝擊的。
日本人並不是被規範在一個絕對的價值(可以是神、信念或哲學)底下來生活、行動,有關於此我在後面章節將會詳細論述。「不能對不起世人」、「不能讓身邊的人感到羞恥」等對於旁人的顧慮是十分重要的,日本人可說是生活在「不要使人不愉快」的氛圍之中。與其說是「罪」的意識,倒不如說日本人的內心是被「恥」的意識所支配,他人的心情愉悅與否—是日本人價值判斷的重要依據,這並非是以某種絕對價值為中心的姿態,而是人與人之間相互體諒相互提攜的情況下所塑造出的一種調和氛圍。與其說美學意識是一種哲學,我認為將其視為一種秩序感則更為恰當。
日本人常會說「沒有所謂的自我」;或者會問自己:「為何無法率直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呢?」好比問日本人:「你要喝咖啡還是紅茶?」日本人似乎只會回答:「都可以」。所以從日本人口中會經常聽到「理念或信念這種東西在我身上找不到」的台詞。上述對日本人稍帶批判的意見,其實完全是站在西方價值觀的立場所發生的。
現今我們都是因著近代思想所孕育出來的科學技術而能擁有汽車、搭乘飛機,被各式各樣的家電製品包圍,過著便利的生活。我身為人類的一份子,絕非否定近代化所促成的今日成就,我所強調的議題乃是:太依賴西方的世界觀,而造成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國族認同被埋沒的這件事。
我們必須將確實遺留且深植在我們深處的日本美學意識給挖掘出來,然後明確認知「我們到底是誰」。世界已然進入多種文化可以共存共榮的時代,我們一方面可以認同異文化或美學意識之間的差異,一方面也能歡欣地欣賞其中差異,邁入多種美學意識共存的時代。而日本人唯有理解自己深層的價值觀,才有未來可言。
內文 : 微
一期一會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是非常著名的一句話,出自於近代建築大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的名言(註1)。另外一句常聽見的話:「神明寄宿在細節裡」(註2),這意味從建築或產品的細節中,才能體現出創作者的思想。
日本的思想或美學意識在近代給予西方極大的影響,無論是藝術或建築等各方面都有顯著的痕跡。上述「少即是多」這個之於近代建築極為重要的思想,我認為與日本美學意識的關鍵辭之一:即「細微之處體現全體」,其中「微」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般而言,「細節」僅僅是「全體」的一部分,「全體」當然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細節」存在其中。考量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也是如此,個人當然是屬於社會的一份子,無論是都市還是社會,甚至是宇宙觀,傳統的觀念都認為從大局觀的角度來窺見全貌是比較重要的事,若是拘泥於細節,反倒容易招致批判。
不過,對日本人來說,我認為這樣的思考模式反而並非平常。日本人的感性思考中,認為在個人之中有社會,細節之中含括了整體,即纖細的事物中隱含著全體性。一下就掌握住全體—並不是日本人傳統的作法,而是要從非常微觀的角度開始發想。
舉例來說,日本人從古至今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一期一會。」(註3)這句話的內涵隱喻當下與某個人對話的瞬間是不會再發生第二次的,所以應該要珍惜此時此刻、在此地、與此人共度的時光。
也就是說,並不會站在一種大局觀的角度來思索與人相遇的時刻:「與此人會面對我的意義是什麼?對我的將來有加分嗎?」等等,也不會有「反正明天也會見面,所以今天就可以隨便」的想法。日本人專注於「現在」,也就是這個瞬間與對話之人的關係,這代表了「全部」。
即便是面對每天都在一起的妻子,以「現在這個瞬間不會有第二次了,要珍惜當下」這樣去思考的話,彼此就會重視每一個瞬間,然後累加上去就是重視一輩子了。
「現在」的這個瞬間,蘊含著「過去」,也蘊含著「未來」,這正是「微」的真義。「細微之處體現全體」的思考模式並非只關係到時間或人際關係,還包括建築設計、庭院規劃⋯⋯甚至每一個獨立個體與世界全般都根植於此,稱之為日本思想的重要背景之一並不為過。
細微處體現全體
眼前的瞬間包含過去的記憶,也有未來的夢想;因此我們或許可以這麼說,某個瞬間其實包含了整個時間軸。同理也可引伸,所謂稱作「這裡」的地方,可包括東京、台灣或全世界的所有地方。
我們無法把整個台灣都納入視野,即便從空中鳥瞰也無法;假使可以的話,我們也不可能用身體感知台灣的一切。但你現在所身處在台灣的「這裡」,其實可能蘊含了台灣的所有;你可以聞到台灣的空氣,感知她的味道,因為這裡確實是台灣。甚至我們可以說,正因專注在「這裡」的點上,才有可能覺察實際的台灣。
也好比,我這個人存在於所有人類當中,人類的本質也存在我裡面。因此想要明白何為人類?是無法從外部得知的,而必須從自己內部去追尋,才能發現人的本質。
我們可以這樣小結:於「現在」這個時間點中有時間的一切;在「這裡」這個地方有空間的一切;最後,是在「個體」之中有人類的一切。這樣的觀念深植於日本傳統思想之中,它與「細微處體現全體」以及「神明寄宿在細節裡」的理念是緊緊相繫的。
在日本建築逐漸西洋化的進程之中,如今茶室(數寄屋)還繼承著日本建築的傳統精神。
茶室建築中隱含著數個可被視為日本美學意識的線索,其中一個線索是「主人的位置」。據我的觀察看來,主人的位置極為重要,從主人的座位往前看,首先,三到四位客人會進入視野,然後客人背後有榻榻米,當日茶會的美好主題就此展開。榻榻米的另一邊有窗戶,窗外是巧心經營的庭院視野;庭院的另一邊有植木形成的矮牆,再過去有遠山作為借景。主人位置的視點彷彿可以望向全世界,這是一種呈現放射狀的寬廣視野。
從主人座位的一個點開始連結到了世界,世界的風景從這個點開始;又或者可說世界被收斂到主人所在的這個點之中。以放射狀的方式環顧世界,結果促成整個宇宙被聚合在一個點之中。茶室之中有宇宙,又或者茶室本身就是一個小宇宙,從一個小小茶室便可以窺見世界。日本傳統之「由些微之處可以掌握全體」的思想—我認為便是由茶室的上述視線所生。
「從一個點來看世界」,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從西方文藝復興時代開始流行至近代的「遠近法」,但事實上兩者有本質上的差異。日本的「微」的思想應該被視為「複數的遠近法」,也就是一種多視點的共存。
以日本傳統庭園為例來說明,可稱之為「回遊式庭園」,視點並不侷限在一個視點,而是從任一角度切入,都可以得到完整風景之計畫式庭園。也就是說,從所有的細節各自開始,都可以掌握到全局。
在西洋繪畫的世界中,有畢卡索(註4)或布拉克(註5)等畫家嘗試以多重複合的四次元空間來跳脫文藝復興式的遠近法,構築出近代繪畫的出發點。十六世紀中葉為日本的文藝復興,上述空間與時間的多重性已然存在於當時的日本人心中。「在微細處便蘊含了宇宙」的發想孕育了俳句的誕生,甚至是幕之內便當(註6)等等。
李御寧(註7)所著《日本人的縮小意識》一書中提出以下問題:「為何日本人總是致力發展微小精美的物事呢?為什麼無論什麼東西都想朝向微小化發展呢?」不只是電器用品,現代的年輕人更習慣將所有日常用語給簡化表達。尤其是行動電話上使用的簡訊,更是產出多而又多的簡化用語。這個簡化、濃縮的才能,我想便與日本從微小細部開始放射式的觀看世界之傳統思想息息相關。
就像整個世界都被濃縮到茶室一般,「微小處體現全體」的思想孕育出除了幕之內便當以及俳句以外,如此精神也被應用於盆景與盆栽之中,我認為這是從一個點觀看世界,而世界最後又被歸結到一個點—世界與時間同時都被濃縮了。
註1: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
德國建築師,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知名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之一。
註2:神明寄宿在細節裡
日本格言。上述德國建築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也說過類似的名言:「God is in the details.」
註3:一期一會
源於日本茶道的成語,具記載為茶聖千利休所說。
註4: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 1881-1973)
西班牙著名畫家,也創作雕塑、陶藝、版畫、舞台設計、寫作。二十世紀現代藝術重要代表之一。
註5: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 1882-1963)
法國畫家、雕塑家。和畢卡索同為立體派創始畫家,影響了後來的藝術史發展。
註6:幕之內便當
此種日本便當最早出現在江戶時代後期,因在能劇、歌舞伎劇場幕間食用而稱為「幕之內便當」。由米飯和多款配菜,透過各種季節、產地食材與組合方式,色香味多角度呈現日本文化。
註7:李御寧(Lee O-young, 1934-)
韓國文學研究學者、文化評論家,也是小說家、詩人、前文化部長,對二十世紀的韓國社會與文壇深具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