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時文集 24: 余英時序文集
作者 | 余英時 |
---|---|
出版社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余英時文集 24: 余英時序文集:,余英時先生不喜著墨於應酬式的文字,寫序必細讀全稿,力求把握住作者的整體意向或就原著旨趣加以引伸發揮,或從不同角度闡述自我心得無論 |
作者 | 余英時 |
---|---|
出版社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余英時文集 24: 余英時序文集:,余英時先生不喜著墨於應酬式的文字,寫序必細讀全稿,力求把握住作者的整體意向或就原著旨趣加以引伸發揮,或從不同角度闡述自我心得無論 |
內容簡介 余英時先生不喜著墨於應酬式的文字,寫序必細讀全稿,力求把握住作者的整體意向 或就原著旨趣加以引伸發揮,或從不同角度闡述自我心得 無論從什麼方向下筆,都堅守一個原則:序文必須環繞著原作的主題發言 《余英時序文集》收錄余英時先生為他人著作之書序,言為心聲,序可明志,從中亦可見余先生對學術、人文關懷之所在。全書依其性質分為五輯,從著眼近代中國歷史與重要人物(如胡適、汪精衛、陳克文等)、師友論述(如錢穆、李遠哲、吳文津等),到關聯中共近代史(如文化大革命、魏京生、劉曉波等)、西方學術譯著,並蒐羅余先生未於台灣刊行著作之自序,更有未出版《余協中、尤亞賢文集》的卷頭語,以誌余先生著述流傳之紀錄。 書系總目 歷史與思想 紅樓夢的兩個世界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 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 未盡的才情:從顧頡剛日記看顧頡剛的內心世界 十字路口的中國史學 東漢生死觀 漢代貿易與擴張:漢胡經濟關係的研究 人文與理性的中國 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 近代文明的新趨勢:十九世紀以來的民主發展 民主革命論:社會重建新觀 到思維之路 民主制度之發展 自由與平等之間 文明論衡 香港時代文集 我的治學經驗 中國歷史研究的反思:古代史篇 中國歷史研究的反思:現代史篇 余英時雜文集 余英時序文集 余英時時論集 余英時政論集(上、下) 余英時書信選 余英時詩存
作者介紹 余英時(1930-2021)祖籍安徽潛山。燕京大學肄業,香港新亞書院第一屆畢業,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及漢學泰斗楊聯陞先生。曾任教於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1973至1975年間出任香港新亞書院校長兼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2001年6月自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榮退。 2004年獲選美國哲學會會士,2006年獲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發有「人文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2014年獲頒第一屆「唐獎」。其著作等身,作育英才無數,並長期關心華人社會的民主發展,為當代史學研究者及知識人的典範。
產品目錄 余英時文集編輯序言 輯一 胡適在今天的中國:《胡適與近代中國》序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增補版》序 中國思想史上最難索解的一頁 從傳統到現代的見證 《從美國外交文件看民國誕生》序 《燕京大學:1919-1952》代序 《陳克文日記:1937-1952》序 《雙照樓詩詞藁》序 《南京大屠殺:歷史照片中的見證》序 《從五四到河殤》代前言:開幕詞 輯二 《余協中、尤亞賢文集》卷頭語 《疏園遺作集存》序 《錢穆先生書信集》序 《蠹餘集:汴梁陳穎士先生遺詩稿》序 《古鏡記讀法》序 《李遠哲傳》推薦序 《美國東亞圖書館發展史及其他》序 親不失親,故不失故:為呂武吉《中華文化的情懷》作序 《儒道天論發微》序 《近世儒學史的辨正與鉤沉》序 《民主評論》新儒家的精神取向:從牟宗三的「現世關懷」談起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開幕致詞 輯三 《鄉村社會的毀滅》序 《中國文化大革命文庫》光碟序言 為中國詩史別開生面:《文革詩詞鉤沉》序 《秦城監獄:中國的政治監獄》序 《民族主義與中國前途》序 思想交流及其文化後果:《中國大陸當代文化變遷》引言 一部中國人的必讀書:《魏京生獄中書信集》序 《中共風雨八十年》序 中國徵文史上的空前豐收:《紅潮謊言錄》序 中國人苦難的根源:《五十個人的五十年》序 《追尋自由:劉曉波文選》序 《我無罪:劉曉波傳》序 廖亦武,反抗黨天下統治的現代箕子!:《六四.我的證詞:從先鋒派詩人到底層政治犯》代序 事事關心:《為自由而自首:吾爾開希的流亡筆記》代序 輯四 偶讀巴森文化史巨著 《啟蒙運動》推薦序 幾句推薦的話 《新橋譯叢》總序 輯五 《現代儒學論》自序 《論士衡史》自序 「余英時作品系列」總序 「余英時文集」總序 「余英時文集」新序 「余英時文集」二版序 「余英時作品系列」自序
書名 / | 余英時文集 24: 余英時序文集 |
---|---|
作者 / | 余英時 |
簡介 / | 余英時文集 24: 余英時序文集:,余英時先生不喜著墨於應酬式的文字,寫序必細讀全稿,力求把握住作者的整體意向或就原著旨趣加以引伸發揮,或從不同角度闡述自我心得無論 |
出版社 /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0865806 |
ISBN10 / | 9570865806 |
EAN / | 9789570865806 |
誠品26碼 / | 2682297264006 |
頁數 / | 384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X2.3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余英時文集編輯序言
余英時先生是當代最重要的中國史學者,也是對於華人世界思想與文化影響深遠的知識人。
余先生一生著作無數,研究範圍縱橫三千年中國思想與文化史,對中國史學研究有極為開創性的貢獻,作品每每別開生面,引發廣泛的迴響與討論。除了學術論著外,他更撰寫大量文章,針對當代政治、社會與文化議題發表意見。
一九七六年九月,聯經出版了余先生的《歷史與思想》,這是余先生在台灣出版的第一本著作,也開啟了余先生與聯經此後深厚的關係。往後四十多年間,從《歷史與思想》到他的最後一本學術專書《論天人之際》,余先生在聯經一共出版了十二部作品。
余先生過世之後,聯經開始著手規劃「余英時文集」出版事宜,將余先生過去在台灣尚未集結出版的文章,編成十六種書目,再加上原本的十二部作品,總計共二十八種,總字數超過四百五十萬字。這個數字展現了余先生旺盛的創作力,從中也可看見余先生一生思想發展的軌跡,以及他開闊的視野、精深的學問,與多面向的關懷。
文集中的書目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余先生的學術論著,除了過去在聯經出版的十二部作品外,此次新增兩冊《中國歷史研究的反思》古代史篇與現代史篇,收錄了余先生尚未集結出版之單篇論文,包括不同時期發表之中英文文章,以及應邀為辛亥革命、戊戌變法、五四運動等重要歷史議題撰寫的反思或訪談。《我的治學經驗》則是余先生畢生讀書、治學的經驗談。
其次,則是余先生的社會關懷,包括他多年來撰寫的時事評論(《時論集》),以及他擔任自由亞洲電台評論員期間,對於華人世界政治局勢所做的評析(《政論集》)。其中,他針對當代中國的政治及其領導人多有鍼砭,對於香港與台灣的情勢以及民主政治的未來,也提出其觀察與見解。
余先生除了是位知識淵博的學者,同時也是位溫暖而慷慨的友人和長者。文集中也反映余先生生活交遊的一面。如《書信選》與《詩存》呈現余先生與師長、友朋的魚雁往返、詩文唱和,從中既展現了他的人格本色,也可看出其思想脈絡。《序文集》是他應各方請託而完成的作品,《雜文集》則蒐羅不少余先生為同輩學人撰寫的追憶文章,也記錄他與文化和出版界的交往。
文集的另一重點,是收錄了余先生二十多歲,居住於香港期間的著作,包括六冊專書,以及發表於報章雜誌上的各類文章(《香港時代文集》)。這七冊文集的寫作年代集中於一九五○年代前半,見證了一位自由主義者的青年時代,也是余先生一生澎湃思想的起點。
本次文集的編輯過程,獲得許多專家學者的協助,其中,中央研究院王汎森院士與中央警察大學李顯裕教授,分別提供手中蒐集的大量相關資料,為文集的成形奠定重要基礎。
最後,本次文集的出版,要特別感謝余夫人陳淑平女士的支持,她並慨然捐出余先生所有在聯經出版著作的版稅,委由聯經成立「余英時人文著作出版獎助基金」,用於獎助出版人文領域之學術論著,代表了余英時、陳淑平夫婦期勉下一代學人的美意,也期待能夠延續余先生對於人文學術研究的偉大貢獻。
內文 : 從傳統到現代的見證
整整二十年前,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到三十日,《中國時報》在宜蘭的棲蘭山莊舉辦了一次研討會,主題是「近代中國的變遷與發展——人文及社會科學的探討」。主要的目的是:「對百餘年來的中國歷史作一反省,從社會結構與文化的變遷中汲取寶貴的經驗與教訓,進而為我國未來的發展尋找生路。」這個討論會的倡議來自多位關心社會的知識分子,但原動力則是剛剛離開了我們的余紀忠先生。他在艱苦的情況下創辦《中國時報》,其基本宗旨便是「為我國未來的發展尋找出路」。當時正值陶百川先生八十壽期,大家十分欽敬陶先生數十年來不斷為民主法治呼號,特以這個討論會作為祝賀。
如果我的記憶沒有太多錯誤,紀忠先生和我們這一群與會的知識人其實都有一個共識:中國的唯一出路是從傳統的社會、文化結構中蛻變出來,建立起一個開放、民主、自由的現代結構。用當時流行的語言說,即如何從「傳統」轉化為「現代」。二十年前我們雖然仍在所謂「現代化理論」(modernization theory)的餘波蕩漾之下,但早已脫出了「五四」以來「反傳統」的激情。我們並未將「傳統」與「現代」看成兩個互不相容的對立概念,我們毋寧以二者之間存在著一種辯證的關係,換言之,即似相反而實相成的。作為社會學、政治學或史學的概念,「傳統」與「現代化」當然都是普世的,然而落實到經驗層面,「現代化」為相對於某一特定的「傳統」而成立。西方社會文化從「傳統」到「現代」的轉變是一個重要的參照系統,但並不足以構成「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模式。中國怎樣才能從「傳統」向「現代」轉化,首先便離不開它本身的歷史經驗。當時研究非西方社會(如印度)的專家,已指示了一個可能性,即每一特定「傳統」中都涵有它的特定「現代」因素,從「傳統」到「現代」,關鍵不在「破舊立新」,而在「推陳出新」,這裡有一個微妙的「弔詭」(paradox),越想掃盡「傳統」以追求「現代化」,「現代化」反而越遙不可及。這個可能性在最近二十年來的學術發展中得到更多的印證,而不是否定。出身印度的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阿瑪提亞.森(AmartyaSen)最近一連串的論述便是一個具體的例證,他在印度十六世紀的歷史中發現,伊斯蘭教義中早已包含了「宗教容忍」的成分,不過由於種種客觀因素,未能持續成長而已。就我個人的直覺而言,我當時已感到作為中國文化傳統的特定地區,台灣和香港都是經濟、社會方面「現代化」比較有成就的地方,其所以為此,恐怕與這兩個地區所保存和發展的「中國傳統」不無重要關係。這兩個地方恰恰都躲過了二十世紀「革命暴力」的摧殘,因此我當時深信台灣從「傳統」轉化為「現代」的可能性是很高的,如果撇開實際狀況不論,僅從結構方面著眼,二十年後的台灣確已大大接近了開放社會的境界。這部論文集,由於種種顧慮,不能在討論會結束後立即出版,而今天問世或已引不起強烈的社會反響,這一事實本身便十分說明了「結構」的重大變遷。至於今天台灣的政治和社會中所面臨的種種新困境,那是屬於完全不同範疇的問題,這裡不必,也不可能做任何討論了。
在結束這篇短序之前,我不能不去回憶一下當時開會的景況。棲蘭山莊是一個非常優美的所在,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中。討論會上無數熱烈爭論的內容早已模糊了,但是我們對於台灣未來發展所懷抱的一種深切期待卻好像是昨天才發生的一樣。我尤其不能忘懷的是開會期間的颱風。一九八三年七月三十日我乘摩托車下山回台北的一幕,也已成為個人記憶中永遠不能磨滅的印象。寫到這裡我又不禁想起了八月一日在台北師大的一場演講,這也是由《中國時報》主辦的,為了把我們的討論傳達給更多的社會大眾。我還清晰地記得演講中一個有趣的插曲。我大概在口頭隨意發揮中提到毛澤東,說他是個「中共的最高領袖」。有一位穿著綠描金龍衣衫的聽講者,誤將「共」字聽作了「國」字,曾對我提出了十分嚴重的抗議。這一抗議把會場的熱度頓時提高到沸點,當時台北的思想氛圍由此可見一斑。我不知道這位龍衣人現作何狀。依我所了解的二十年前「人心的變化」而言,即使我說的真是「國」字而不是「共」字,他今天大概也不會提出抗議了吧!
二○○二年七月三日於台北
(原載《中國時報》,二○○二年七月三十日)
最佳賣點 : 余英時先生不喜著墨於應酬式的文字,寫序必細讀全稿,力求把握住作者的整體意向
或就原著旨趣加以引伸發揮,或從不同角度闡述自我心得
無論從什麼方向下筆,都堅守一個原則:序文必須環繞著原作的主題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