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常見室內節肢動物圖鑑: 居家常見101種蟲蟲大集合, 教你如何分辨與防治
作者 | 李鍾旻/ 詹美鈴 |
---|---|
出版社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台灣常見室內節肢動物圖鑑: 居家常見101種蟲蟲大集合, 教你如何分辨與防治:與節肢動物朝夕相處,其實是人類日常生活的寫照。住家室內的各個角落,往往存在著許多你很少去 |
作者 | 李鍾旻/ 詹美鈴 |
---|---|
出版社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台灣常見室內節肢動物圖鑑: 居家常見101種蟲蟲大集合, 教你如何分辨與防治:與節肢動物朝夕相處,其實是人類日常生活的寫照。住家室內的各個角落,往往存在著許多你很少去 |
內容簡介 與節肢動物朝夕相處,其實是人類日常生活的寫照。住家室內的各個角落,往往存在著許多你很少去留意的「房客」,牠們的多樣性甚至超乎你所想像。 為何這些蟲蟲會出現在你家? 牠們會對房子、家具或食品造成影響嗎? 有必要趕走牠們嗎?還是可與牠們和諧共處? 然而大家對於這些生活在我們周遭的居家室內節肢動物,卻很少細心觀察與了解,也因此對牠們並不熟悉,甚至常對牠們感到害怕與厭惡。正確知識缺乏、生活中的誤解、各式網路謠言,這些都加深了大眾與牠們之間的距離。然而事實上,其中大多數的種類其實對人類並無害處。 《台灣常見室內節肢動物圖鑑》收錄了101種物種,幫助大眾能正確認識一般家庭中與人類關係緊密,卻令多數人感到陌生的小生物。仔細瞧瞧,你會也許會發現牠們迷人而奇妙的地方呢! 本書特色 第一本專以台灣本地的家屋節肢動物為主題的圖鑑與介紹 昆蟲綱77種、蛛形綱16種、倍足綱5種、唇足綱2種、內口綱1種,共101種居家常見物種 超過600張精彩珍貴的照片,完整呈現各種物種的特徵與形態。 金鼎獎科普作家李鍾旻,與科博館副研究員詹美鈴合著,內容專業詳實,文字流暢易讀。 理解節肢動物出現的前因後果,破除迷思與誤解。
各界推薦 「台灣有史以來最實用、專業又精美的居家生物圖鑑,是提升居家品質的秘笈!」——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 李後鋒 「疫情期間在家找蟲玩,滿足自己和孩子的好奇心 。」——uHandy行動顯微鏡推廣召集人 林建明 「作者李鍾旻十多年來持續投入在昆蟲相關的科普寫作工作上,促成了更多人認識居家、身邊的昆蟲,許多人願意試著和牠們相處,甚至願意接受蜘蛛來剋制蟑螂等昆蟲,或像我家則是壁虎在協助維持蟑螂等的數量。相信這本書可以發揮更多的力量。」——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祕書長 陳瑞賓 「專業與生態關懷兼顧,最實用的居家寶典。」——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農資學院副院長 黃紹毅 「這本書可以說是在家研究生物學的最佳指南,不用出門就可以一窺動物的生命奧秘。」——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焦傳金 「本書收錄節肢動物門下5綱17目101種常見居家共生節肢動物,搭配作者細緻的觀察力和卓越的微距攝影技術,提供特徵明顯、畫質清晰的生態圖像,助益讀者可以快速上手並辨識這些居家共生節肢動物的類群和生態環境。」——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兼副主任 蔡坤憲 「從最基礎的形態、分類到個別種類的辨識、行為與生活方式等完整地介紹給讀者,輔以清晰的攝影照片,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些居家生活中的角落小夥伴們。」——國立台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蕭旭峰 共同推薦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 李後鋒 uHandy行動顯微鏡推廣召集人 林建明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祕書長 陳瑞賓 科普作家 張東君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農資學院副院長 黃紹毅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焦傳金 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兼副主任 蔡坤憲 國立台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台灣昆蟲學會理事長 蕭旭峰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顏聖紘 (依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介紹 李鍾旻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碩士,擔任過多年的科學編輯,現為自由寫作及攝影工作者、台灣蝴蝶保育學會解說員。熱衷於觀察動植物生態,近年為撰寫本書而實地探究各地建築物內的節肢動物樣貌。曾獲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獎、世界華人科普新秀獎、人與自然科普寫作桂冠獎肯定。詹美鈴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博士,現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副研究員。著有《我家蟲住民:我們所不預期的蟲室友》。曾策劃「蟲語佐藤」、「鳴蟲特展」、「福蝶。Formos」和「我家蟲住民」等特展與巡迴展。專長與興趣:嚙蝨目分類研究、居家節肢動物、博物館蟲害管理。
產品目錄 推薦序 觀察、接受與探索你的蟲室友/焦傳金 推薦序 不可不知的居家共生生物/蔡坤憲 推薦序 認識家中的角落小夥伴們/蕭旭峰 作者序 換個角度看世界,從你家裡開始 認識節肢動物 形態常用詞彙簡介 初步辨識指引 [昆蟲綱] 衣魚目 灰衣魚 蜚蠊目 美洲家蠊 澳洲家蠊 棕色家蠊 家屋斑蠊 德國姬蠊 棕帶姬蠊 台灣家白蟻 格斯特家白蟻 黃肢散白蟻 台灣土白蟻 截頭堆砂白蟻 嚙蝨目 穀粉茶蛀蟲 嗜蟲書蝨 黑茶蛀蟲 拉氏擬竊嚙蟲 外嚙蟲 頭蝨 半翅目 溫帶床蝨 熱帶床蝨 鱗翅目 粉斑螟蛾 外米綴蛾 印度穀蛾 麥蛾 家衣蛾 小菜蛾 白粉蝶 鞘翅目 菸甲蟲 藥材甲蟲 紹德擬腹竊蠹 米出尾蟲 擬白帶圓鰹節蟲 花斑鰹節蟲 米象 甘藷蟻象 長角象鼻蟲 穀蠹 對竹長蠹 鱗毛粉蠹 半白長轉姬薪蟲 角胸粉扁蟲 鋸胸粉扁蟲 大眼鋸胸粉扁蟲 四紋豆象 綠豆象 擬穀盜 長首穀盜 外米擬步行蟲 暹邏穀盜 紅胸隱翅蟲 赤足郭公蟲 家天牛 膜翅目 黑頭慌蟻 小黃家蟻 中華單家蟻 花居單家蟻 熱帶大頭家蟻 大頭家蟻 長腳捷蟻 狂蟻 疣胸琉璃蟻 蜚蠊瘦蜂 雙翅目 白線斑蚊 埃及斑蚊 熱帶家蚊 地下家蚊 鹽埕搖蚊 白斑蛾蚋 星斑蛾蚋 疽症異蚤蠅 黃果蠅 東方果實蠅 普通家蠅 肉蠅科 黑水虻 黑翅蕈蚋科 蚤目 貓蚤 [蛛形綱] 蜘蛛目 安德遜蠅虎 雙帶扁蠅虎 褐條斑蠅虎 白額高腳蛛 簷下姬鬼蛛 大姬蛛 壺腹蛛 擬幽靈蛛 球腹幽靈蛛 黃昏花皮蛛 縮網蛛 船形埃蛛 疥蟎目 腐食酪蟎 歐洲室塵蟎 美洲室塵蟎 真蜱目 血紅扇頭蜱 [倍足綱] 山蛩目 磚紅厚甲馬陸 小紅黑馬陸 擬旋刺馬陸 帶馬陸目 霍氏繞馬陸 粗直形馬陸 [唇足綱] 蜈蚣目 長足衛蜈蚣 蚰蜒目 大蚰蜒 [內口綱] 彈尾目 長角跳蟲科 蟲蟲為什麼會出現在家中?我該如何看待牠們? 聽說這些蟲子有毒,牠們會傷害我嗎? 建築物裡的蟲蟲危機 搭乘食物便車的訪客 伴「黴」而生的蟲 延伸閱讀 後記 學名索引 中文索引 圖片索引
書名 / | 台灣常見室內節肢動物圖鑑: 居家常見101種蟲蟲大集合, 教你如何分辨與防治 |
---|---|
作者 / | 李鍾旻 詹美鈴 |
簡介 / | 台灣常見室內節肢動物圖鑑: 居家常見101種蟲蟲大集合, 教你如何分辨與防治:與節肢動物朝夕相處,其實是人類日常生活的寫照。住家室內的各個角落,往往存在著許多你很少去 |
出版社 /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0860054 |
ISBN10 / | 9570860057 |
EAN / | 9789570860054 |
誠品26碼 / | 2682088161002 |
頁數 / | 376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X17X2.5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觀察、接受與探索你的蟲室友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焦傳金
很開心,我一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擔任館長就得知,本館生物學組副研究員詹美鈴博士與她的學弟科普作家李鍾旻先生合寫的《台灣常見室內節肢動物圖鑑》即將在近期內出版。這本書可以說是在家研究生物學的最佳指南,不用出門就可以一窺動物的生命奧秘。
美鈴博士是國內的昆蟲專家,她在科博館任職多年,除了長期研究她熱愛的嚙蟲外(嚙蟲是什麼?你在家裡的牆上、書櫃與舊紙堆中就可以發現這群幾乎隱身在每個家中的小精靈!若是你不確定是否認識牠,那就趕緊在《台灣常見室內節肢動物圖鑑》看看牠的長相),她也積極推動居家蟲蟲的科普推廣,特別是她在2018年籌備策劃的「我家蟲住民特展」,不僅在科博館展出時得到熱烈迴響,之後也巡展各地,讓許多人認識這些又近又陌生的居家節肢動物。
這本書的第一作者李鍾旻先生,擅於將自然知識轉化為易讀的文字,他與美鈴博士同樣是畢業於中興大學昆蟲系,他曾擔任科普雜誌的主編,熱愛科學攝影與寫作,過去還曾獲得金鼎獎等出版獎項肯定,是位優秀的科普作家。這本書是他們兩位的精心聯手之作,主要目的就是要縮短社會大眾與居家生物的距離,雖然動物園裡的大象與長頸鹿很可愛,但我們不會每天去動物園,其實只要用心觀察,在家裡也可以發現許多有趣的生物,因為牠們就在我們身邊,因此會天天有彩蛋!
一般人被問到家中有哪些蟲蟲,或許都會回答「蟑螂」與「螞蟻」。然而,我們的家居「室友」們,其實種類甚至比想像中的還要多。在《台灣常見室內節肢動物圖鑑》這本書中,鍾旻與美鈴博士介紹了101種各式各樣的節肢動物,包括6隻腳的昆蟲、8隻腳的蜘蛛,以及腳很多的馬陸,所有你曾看過或未曾謀面的室友,在這本書中都有非常詳細的介紹。無論你是想先閱讀之後再去家中找尋牠們,或是等牠們意外出現在你面前時,才去書中確認身份,這本書都提供了豐富的資訊,絕對收穫滿滿。
也許你不是蟲蟲的愛好者,不想和我一樣與這些動物有近距離的接觸,那也沒關係,《台灣常見室內節肢動物圖鑑》可以讓你成為生活智慧王!這本書的內容會告訴你:為何這些蟲蟲會出現在你家?牠們會對房子與家具產生影響嗎?該如何與牠們和平相處呢?這些生活常識也在這本書中有詳細介紹,不可錯過。
當然,若你本人並非對蟲蟲極度恐慌,我會真心建議你,每次遇到一位「室友」時,先不要急著將牠趕走,不妨仔細觀察牠一番。雖然多數蟲蟲都很小,肉眼未必能看清楚,然而就算手邊沒有放大鏡,你也可以借助手機相機的放大功能,將牠看個仔細,順便將牠拍照記錄。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肯定會驚奇的發現,原來每一種蟲子都有獨特的地方。觀察就是探索自然現象的第一步,希望大家都可以跟著鍾旻與美鈴博士的指引,發現你身邊微觀生命形式的美麗。
▍不可不知的居家共生生物
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兼副主任 蔡坤憲
全球氣候變遷已是不可逆的現象,極端氣候愈來愈常發生,例如長期高溫不雨造成乾旱,或短時間強降雨造成水患,都直接影響大自然生物的律動和作息,包括動物遷徙習性改變或花期錯亂等。其中,數量超過一百萬種的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生物,對環境變化的反應更是敏感,棲地喪失和食物匱乏經常造成區域性族群崩壞甚或族群消失。當野外的昆蟲面臨種種生存挑戰時,有一群昆蟲自人類構築庇護所後便頻繁造訪作客,甚至進駐同居(有趣的是:誰是主?誰是客?值得深思!)久而久之,不僅調適和掌握了人類的居所環境和生活習慣,並學會擅用人類居室環境的各個角落。令人驚訝的,這類生物反而在氣候異變的危機下,嶄露其絕佳的生存潛能和優勢,這類生物我們稱之為居家昆蟲、居家節肢動物或居家共生物。
從生物求生存和延生命的過程,總是給人類很多啟發。如何欣賞昆蟲?以昆蟲為師?就從認識牠們、認識環境開始!印象中,許多人在整理東西把紙箱搬開時,經常會看到一類銀灰色、尾巴有三根毛狀構造的昆蟲快速爬出的經驗,那就是衣魚,或稱銀魚,以纖維為食物。或者抬頭突然發現家裡天花板的角落,吊著幾個紡錘形瓜子形狀的灰色不明物體,有時候還會慢慢移動,原來那是衣蛾的幼蟲,牠們會收集撿拾周遭環境中的沙粒粉屑當成基質,築巢保護自己。又或者是朋友送的舶來品茶包,打開來卻已經破掉,還有咖啡色的小甲蟲跑出來,原來是菸甲蟲危害。另一方面,當家中的昆蟲越來越多時,可以預期會吸引以牠們為食的天敵進駐。以蟑螂為例,牠們的天敵——白額高腳蛛(即台語所稱的喇牙/蟧蜈)就會出現,這類不結網的蜘蛛移動十分迅速靈活,總是出其不意地將獵物咬在口中,在網路上也經常可以看到關於牠如何獵捕蟑螂的影片。此外,偶爾也可以觀察到一種身體暗藍色略帶金屬光澤的蜂類,停棲時會頻繁地、不間斷地上下擺動牠的腹部,這類便是另一類蟑螂剋星——蜚蠊瘦蜂,牠是蟑螂的卵寄生蜂,透過將卵產在看起來像「紅豆」的蟑螂卵鞘中,待孵化後,寄生蜂幼蟲便以蟑螂的卵蛋白質為食。如此繼續發展下去,一個小型的居家共生生物生態系儼然逐漸形成。透過不同階段的發展和發現,對於環境敏感的人,或許也已經預先收到禮物(present),提醒自己該適度整頓一下環境了!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能接受與節肢動物共生在一起,尤其當居家節肢動物反客為主,大肆擴張地盤,不斷干擾生活作息造成困擾,便會被視為不速之客,而以「害蟲」的罪名羅織入罪。居家害蟲可概分為騷擾性害蟲、倉儲害蟲及病媒節肢動物。騷擾性害蟲指的是那些讓人感到不舒服的昆蟲,例如逡巡飛繞在餐桌或廚房的螞蟻與果蠅,或是頂天立地躲藏於隙縫中,腳上長刺令人望之生畏的蟑螂。倉儲害蟲又稱食品害蟲,相信許多人都有在儲放綠豆的罐子中發現小甲蟲的經驗,而綠豆也被吃的坑坑洞洞,這些都是豆象的傑作。病媒節肢動物則是泛指可以媒介病原體而致病的節肢動物,例如在吸血時將病原體傳播出去的蚊蟲、跳蚤或蜱蟲,包括傳播瘧疾和登革熱的蚊蟲、傳播鼠疫的跳蚤和傳播萊姆病的蜱蟲等。其他藉由物理性媒介微生物者,也是需要管理的對象,例如家蠅、蛾蚋和蟑螂等。對付這類害蟲,最有效的管理策略就是孳生源清除和管理,通常還不需要立即使用化學武器殺蟲劑,因為過度倚賴殺蟲劑會得到負面的效果。
自2000年以來,健康一體(One Health)的概念逐漸受到推廣和重視,健康不能僅僅考慮或侷限思考於人類本身,還需要考量共同生活環境的穩態和健康,因此兼顧環境中動物和植物的健康才是上策,也就是評量一個健康生態和環境的綜合指標。本書收錄節肢動物門下5綱17目101種常見居家共生節肢動物,搭配作者細緻的觀察力和卓越的微距攝影技術,提供特徵明顯、畫質清晰的生態圖像,助益讀者可以快速上手並辨識這些居家共生節肢動物的類群和生態環境。文中亦提及人與共生節肢動物的關係,希望可以因此讓讀者在環境管理上有更全面的思維,以及準備對牠們進行相關防治措施時,同時兼顧居家環境其他生物在該生態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恐懼來自於未知,認識環境,管理環境,透過本書能讓讀者更加了解生活周遭的節肢動物,讓您結交更多的節肢動物小朋友!
▍認識家中的角落小夥伴們
國立台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蕭旭峰
就時間上來說,昆蟲及其他節肢動物在地球上的出現,是遠遠早於人類的;而人類的居所正提供了這些小生物遮風避雨的地方,更重要的,也提供了源源不絕的食物來源。話說人類開始建造居所以來不過幾千年,這些不請自來的小生物們就已經與人類共存,這是一個既成的事實,不管你喜不喜歡、歡不歡迎牠們。也許因為我本身是學昆蟲的緣故,我一直視牠們的出現為理所當然。換句話說,即便你是一個人獨居,你也不會是孤單的,因為這些小生物們其實是一直在你身邊的。
有人曾說人類與這些昆蟲或節肢動物是地球上兩股最大的勢力,這種說法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只是當這兩股勢力相遇時,衝突似乎也難以避免。在有人類的歷史以來,昆蟲與人類的戰爭從來就不曾少過,從對農作物的破壞到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人類對於害蟲深惡痛絕,也發明了許多方法嘗試滅除牠們。或許你會認為人類已經獲得了勝利,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試想,人類為了除去昆蟲,將環境搞得不再適合自己生存,不是得不償失嗎?對於昆蟲而言,人類可能只是牠們長遠演化歷史中的一個過客罷了,如果地球上的昆蟲都被消滅了,地球恐怕再也不適合人類生存了;反過來說,如果有一天人類滅絕了,也許很多的昆蟲仍然繼續著他們的生活而渾然不知吧!
這幾年來我有機會協助民眾鑑定家屋或倉庫的害蟲種類,我深深覺得,恐懼與害怕,往往都只是來自於無知。其實絕大多數的蟲對人類是無害的,而在家中的蟲,充其量可以算是進來借住的房客;如果我們試著了解他們,知己知彼、學習共存,我們與蟲的關係,其實是不用如此緊繃的。
而學習共存的第一步就是先認識他們。然而因為牠們的種類確實很多,因此,認識昆蟲其實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我很高興今天本書的兩位作者:李鍾旻先生與詹美鈴博士,願意將他們實務的經驗分享給大眾。兩位作者都是學有專精的昆蟲界菁英,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家居的昆蟲與其他節肢動物。從最基礎的形態、分類到個別種類的辨識、行為與生活方式等完整地介紹給讀者,輔以清晰的攝影照片,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些居家生活中的角落小夥伴們。而這101種小生物們都是家中很常被看到的物種,從此大家再也不用大眼瞪小眼,相見而不相識了。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本書的最後提出了一些非常寶貴的經驗,告訴我們應該如何以正確的觀念來看待這些生物,哪些有毒?從何而來?如何避免?我想這是本書中最為精華的地方。就如同前面所提,我們與昆蟲的關係,其實並不是那種你死我活的戰爭,趨吉避凶也許才是上策。話說回來,當你看完此書之後,你很可能會發現,許多的蟲也許被你誤會很久了;也有可能許多蟲的出現,根本是你自己造成的啊!認識、理解與共存,人類與這些節肢動物的關係理應如此才對!
這是第一本專以台灣本地的家屋節肢動物為主題的圖鑑與介紹,是一本很容易親近的入門書籍,對於那些怕蟲的、想防蟲人的提供了一盞指引的明燈,我在此很鄭重地推薦給大家!
自序 : 換個角度看世界,從你家裡開始
你喜愛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命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請你試著在心裡回答下一個問題:你喜歡生物,那麼住家中的各種節肢動物是否也包括在內呢?可以預料的是,第二個問題,多數人應會猶豫,或者直接給予否定的答案。
確實,許多對動植物感興趣的大眾,往往偏愛野地裡外表亮麗、體型大、稀有的生物。相較之下,日常與我們緊密相依的「居家型」節肢動物,大部分人對牠們絲毫不感興趣,甚至一見到便心生厭惡或恐懼。之所以如此,多半是由於牠們外表普遍樸素而黯淡,又時常在陰暗角落出沒,容易給人醜陋、骯髒的印象。有很多種類因為體型微小,牠們的存在還時常讓人給忽略了。
人類看待生命,有著不平等的出發點,向來是無可避免的事,就連在科學家、作家、攝影師的眼中,常常也是如此。各種接觸大自然的人,總是醉心於探尋地球上美麗的動植物,而那些住家中的節肢動物卻無法使他們提起興致。一直以來,關注居家室內節肢動物的人很少,也因此,絕大部分的人對牠們並不熟悉。正確知識缺乏、生活中的誤解、各式網路謠言,這些都加深了大眾與牠們之間的距離,儘管這些生物平日就與人類住在一起。
所以,我們有什麼理由要去認識家裡的那些節肢動物呢?
你是否曾經在室內角落見到了某位「不速之客」,卻對牠的一切一無所知?你有沒有思考過,牠的出現隱含著什麼樣的意義?因為不了解牠,便不知牠是否對人有害;不了解牠,便不知牠為何會出現在家裡;不了解牠,也不知該如何與之應對。那麼,去認識、了解,至少對牠的習性有基本認識,是不是其實挺重要的?
本書的目的,當然就是讓大家正確的認識一般家庭中容易撞見、與人類關係緊密,同時卻讓多數人感到陌生的小生物。你只要稍微搜索一番,對照書中的資訊,便能對家庭中的節肢動物作初步的識別。很可能,你還會感到訝異,原來許多微小不起眼的物種就在身旁,只不過自己以往很少去注意牠們罷了。
實際上,與節肢動物共處一室,原本就是人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都市裡的每戶房子,一年內少說數十種節肢動物出沒是常態,甚至超過百種都有可能。然而大多數在家屋裡出現的節肢動物屬於無害的同居者,牠們平時只是靜靜的棲息在角落縫隙,對人類的生活幾乎不會造成影響。倘若特定種類的活動,突然對生活起居造成了困擾,往往也是不良的環境因素使然。我們平時並不需要,也沒有必要對牠們心存恐懼與偏見。
就算你從來都不喜歡室內的節肢動物,不希望牠們在家中出現,或者深受家中的蟲害問題煩惱,你反而更有必要去了解牠們。若能夠對家中節肢動物的種類及習性有了初步的認知,便有機會掌握牠們出現、造成麻煩的主要原因,並得以解決孳生源。反之,如果你對家中出現的節肢動物毫無概念,抑或誤認了種類,在企圖防除的同時很可能便會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
倘若對家裡的節肢動物有了基本的認識,你或許還能發現牠們有趣、有用的地方。比如說,建築物中常見的節肢動物,有不少種類有著令人訝異的強韌生命力,易於飼養繁殖,相當適合作為教育的教材。我們幾乎在任何季節,不需要準備繁複的採集用具,就得以近距離探究牠們的行為、觀察牠們的成長過程。
最後,希望能請你思考:生命是否有貴賤之分?在現實裡,我們時常興奮的談論著、讚嘆著電視螢幕上自己一輩子可能都不會親眼見到的珍奇物種是多麼高貴華美,卻對生活週遭頻繁出現、近在眼前的生物視而不見,這是不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呢?當我們在高呼重視生物多樣性、注重生態保育等口號時,卻僅僅關注著那些所謂的明星物種,這樣單憑美醜來定義生命優劣的我們,是真的打從心底關心自己口中的環境嗎?
對筆者而言,世上的事物有各式面貌,不論美或醜,生命都是值得欣賞與愛惜的。那些與人類同住一個屋簷下的節肢動物,牠們都有各自的特色,也都是很有趣的存在。期望本書不僅僅是讓讀者認識伴隨人類左右的節肢動物,更能喚起大眾對牠們的關注與興趣。
內文 : 蟲蟲為什麼會出現在家中?我該如何看待牠們?
人類平時所生活的室內環境,看似與戶外隔絕,但其實仍能發現多種節肢動物。屋子裡整潔也好,髒亂也好,偶爾都會有小蟲子出沒。因而,許多人肯定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牠們究竟打哪來的呢?
我們大致可以從「主動」或「被動」兩種進入室內的途徑來看。主動入侵的蟲子,多是經由建築物的出入口、窗戶、通風口、排水孔或各種縫隙來到室內,牠們可能是偶然,或受某些物質的吸引而進入家中。被動入侵的蟲子,則是透過人類的食品、衣物、日常物品挾帶,甚至附著在人類及寵物的身體而來到室內。
舉幾個很頻繁發生的例子,當門窗沒關好時,熱帶家蚊隨即趁隙而入,這便是主動入侵很常見的情況。而購買的食品中混有菸甲蟲的卵,成蟲羽化後出現在室內,則是被動入侵的情形。
另一方面,地球上自從人類創造了房舍、建築,這些非天然甚至是干擾自然環境的構造,反倒意外的成為特定種類的節肢動物能夠棲息、躲避天敵的空間。而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當中的特定種類也逐漸更加適應這類人工環境,得以利用室內的特定資源,在當中長期生活,甚至隨著人類的擴張而增長族群。因此,來到家裡的蟲,某些可能只是短暫出現,有一些則可能就這樣長期定居下來。
許多居家常見的節肢動物,體型極其微小、輕盈,偶爾經由主動或被動的方式進入室內確實是在所難免。我們必須要明白,住家中有蟲與人類共存,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而住家所處的地理位置、周邊環境、房屋類型、通風與採光等各種環境條件,以及屋主的生活習慣,都會影響家庭中出現的節肢動物種類與數量。因此,在每戶人家中出現的節肢動物,種類及能見度未必相同。
一般在家庭中活動的節肢動物,依照食性則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1. 取食建築物內外的各種碎屑、殘渣、真菌等——例如家衣蛾、長角跳蟲。
2. 取食人類囤放的食品或廢棄食材——例如菸甲蟲、米象。
3. 食性廣泛,幾乎家庭中的有機物都吃,甚至垃圾、腐敗物也能取食——例如美洲家蠊、德國姬蠊。
4. 破壞室內家具或物品——例如台灣家白蟻、鱗毛粉蠹。
5. 捕食或寄生其他節肢動物——例如安德遜蠅虎、寄生蜂類。
6. 吸食人類及居家寵物之血液——例如貓蚤、熱帶家蚊。
家裡的蟲會造成健康問題嗎?
確實,有部分的節肢動物與疾病有關,但也別把牠們想得很可怕。在所有的節肢動物中,會傳播疾病的種類僅佔極少數。整體上而言,生活在室內空間的節肢動物,其實九成以上的種類對人類都是幾乎無害的,我們不須過度對牠們感到恐懼。
蒼蠅、蟑螂等是屬於大多數人較反感的對象,原因之一便是牠們時常在髒汙場所活動、接觸腐敗物,與人類生活的空間接觸時,有可能會造成病毒、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散播。雖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宜多加提防,但其實現今的社會注重公共衛生,且現代化的汙水處理系統普及,由居家節肢動物引起重大傳染病的案例已相當少見。
在節肢動物媒介的疾病中,儘管蚊子所傳播的瘧疾、日本腦炎等多種流行病,以及蟎蜱類所媒介的恙蟲病、萊姆病等,在熱帶國家是較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但是在現今的台灣,除了登革熱外,大部分的傳染病風險主要來自戶外,而非棲息在室內的節肢動物。居家環境比較需要留意提防的是由埃及斑蚊、白線斑蚊所媒介的登革熱,近年仍持續有案例發生。
另一類情況是節肢動物引起過敏症狀。「過敏」是由於人體免疫系統對特定物質所產生的過度反應。節肢動物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死亡後的身體殘片等,都可能成過敏原,造成人體呼吸道過敏、氣喘、皮膚過敏等問題。在一般家庭中,尤以塵蟎和蟑螂為最為重要的過敏原。不過,我們仍可以透過控制環境條件來改善這些問題。
如何減低蟲蟲出現的機會?
事實上,我們並不需要把所有在家中出現的節肢動物都視作敵人。我們應該要有的心態是,理解到牠們和我們人類一樣,都是自然環境中的一員,在地球上都有各自的角色與生態意義,人類時時刻刻也都在與牠們接觸。儘管極少數種類因為會吸血、叮咬人畜、偷吃食物、破壞家具,還可能夾帶病原微生物,而被人類視為是有害的。
倘若節肢動物的出現已對生活造成困擾,我們該做的是:了解牠們出現的原因,並以正確的方式減低牠們出現的頻率。
對於適應居家環境的節肢動物來說,住宅內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適合繁殖的環境,以及能夠棲息或躲藏的空間,還有讓牠們入侵的通道。因此,必須抑制這些條件,讓環境不利於牠們生存。尤其「食物」常常是最重要的因素,食物來源因節肢動物種類而異,從黴菌、任何有機物殘渣碎屑、人類的食物與各式用品,到家具、建材、蟲子和動物的活體或屍體,都有可能成為節肢動物的食物。在「環境」方面,高溫潮濕的環境往往較適合節肢動物繁殖,而濕度又與採光、通風、水管漏水等常有密切關係。至於棲息或躲藏的「空間」,任何縫隙、不常搬動的雜物或廢棄物都可能成為蟲子的棲所。「通道」則如前所述,建築物必然存有門窗或縫隙等各種大小不一的開口與外界相通,從而讓牠們被動或主動的來到室內。
所以說,一般的家庭只要確實定期清理垃圾、廚餘,清除地板上的各種汙垢、積水、食物碎屑,囤放的食材收納妥當,並保持環境的整潔、通風,盡量減少家裡的濕度,便能抑制大多數種類節肢動物的發生。當然,注意門窗的密閉性、牆壁是否有裂縫等,並減少這些可以讓牠們進入的途徑,也是很重要的。同時,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自然也毋須擔憂染上傳染病。
至於殺蟲劑的使用,在大部分情況,其實是不需要的,也不建議大家太常使用。畢竟,這些化學藥劑雖然效果快,但對人體、家中寵物同樣也存在著健康風險,過於依賴並沒有好處。並且,殺蟲劑雖然能立即除去許多蟲子,但如果沒解決孳生的源頭,造成危害的蟲子可能在藥效過後又會再度繁殖、捲土重來。而殺蟲劑的過度使用,還可能導致節肢動物產生抗藥性,反而變得更不容易防除。建議只有在萬不得已情況下,再考慮使用這種方式來處理家中蟲害問題。
雖然市售的合法殺蟲劑商品,皆有經過安全性及效力的評估,在正確的用量下,對人體的影響很小,但仍建議大家在使用前,宜先詳閱使用說明,挑選符合需求的藥劑類型。無論是任何種類的殺蟲劑,務必了解成分及正確的使用方式,並審慎考量家中是否有嬰幼兒、貓狗等寵物,以免有安全上的疑慮。適量使用,並注意須保持通風,避免讓人體接觸藥劑。如果實在沒辦法自行解決家中蟲害問題,則不妨進一步尋求值得信賴的專業病媒防治業者(除蟲公司)提供專業防治服務。
總而言之,維持居家環境整潔是最重要的,但毋須過度排斥家裡出現的蟲子,因為絕大部份的蟲子並不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就算家中節肢動物的活動造成了危害,只要能確實了解發生原因,以正確方式應對,和牠們和平共處並非難事。
最佳賣點 : 第一本專以台灣本地的家屋節肢動物為主題的圖鑑與介紹
昆蟲綱77種、蛛形綱16種、倍足綱5種、唇足綱2種、內口綱1種,共101種居家常見物種
超過600張精彩珍貴的照片,完整呈現各種物種的特徵與形態。
金鼎獎科普作家李鍾旻,與科博館副研究員詹美鈴合著,內容專業詳實,文字流暢易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