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任用的佛教徒
作者 | 陳世賢 |
---|---|
出版社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天主任用的佛教徒:是時候了,打開窗,讓聖神的風吹進來吧。──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東均一國際教育實驗中學董事長)宗教交談只說給準備好的、有信仰的人 |
作者 | 陳世賢 |
---|---|
出版社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天主任用的佛教徒:是時候了,打開窗,讓聖神的風吹進來吧。──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東均一國際教育實驗中學董事長)宗教交談只說給準備好的、有信仰的人 |
內容簡介 是時候了,打開窗,讓聖神的風吹進來吧。 ──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東均一國際教育實驗中學董事長) 宗教交談只說給準備好的、有信仰的人聽,無須爭辯,不必勉強。 宗教,是幫助人們認識世界的一扇窗, 不同的宗教以不同的方式打開心靈地圖,帶你去遊歷豐富的心靈世界。 而宗教交談,就是和不同信仰者分享彼此體會到的心靈世界, 因為交流,而擴大對世界的認識; 因為交流,或許就在某個瞬間,你將以嶄新的視野重獲新生。 ‧封面畫作〈比西里岸之夢 Pisilian 17-17〉(2017年,油彩 畫布 170 × 270 cm) 由著名藝術家江賢二授權。 陳世賢: 我是誰?我是一名佛教徒,在天主教醫院擔任執行長長達十年,白天讀〈天主經〉,晚上念〈大悲咒〉,二十年的宗教交談經驗,我與其他宗教信徒一起經驗了許多神秘奇蹟。 神秘呼喚我、引導我,逐漸發現自我,我慢慢地理解到我的「天命」──種種奇妙的安排,就是要我去做「宗教交談」。 因宗教所引起的流血衝突年年發生,是造成人心惶惶的不定時炸彈,但是許多人仍不知警醒。如果宗教沒有和平,世界不可能和平! 宗教交談重要嗎?可不可以拿香拜拜?可不可以拜祖先?拜過的供品能不能吃?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如何相處?能談些什麼?有沒有禁忌?如何避免衝突?不同信仰可不可以結婚?婚後如何生活?從生到死,與宗教相關的問題實在太多了。 馬天賜神父曾說:「宗教交談是什麼?是傳什麼好消息嗎?不是。是瞭解你周圍的每一個人在你生命中的意義,你對他們都有一個特別的責任,要幫助他們知道,他們可以得到的幸福有這麼大。由愛來推動,讓所有的人都能分享這個愛。」 宗教交談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幸好我們還有佛陀、有耶穌、有經典、有信仰,還有無數精彩的人物千百年以來示範了信仰的真意,帶給我們信心。 陳世賢嘗試從《法華經》的架構,以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去探究宗教交談在人間的種種可能,或許也可以替不同意識形態的衝突提供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可能。希望本書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禁得起考驗。更希望,大家都可以因為宗教交談,找到屬於自己的神恩,獲致更大的幸福。 《法華經》人稱經中之王,在佛法流布的紀錄上,《法華經》是佛陀生命晚期最後八年的說法內容。在歷史考證上,《法華經》出現在公元前後,是小乘佛教進入大乘佛教的重要關鍵,從強調個人修持、離苦得樂的「阿羅漢」層次,擴展到幫助世界解脫的「菩薩」境界,直到覺悟成「佛」。 全書二十八品,佛陀鼓勵不同層次的修行人,讚嘆不同世界的覺悟者,不斷破除許多既定概念:無論學識高低、性別差異、年齡資歷、善惡好壞、甚至時間與空間等限制,「超越」的發展出「與神對話」、「與神同在」的覺悟境界,最後匯流成法花盛開的美好天堂。 著名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即是其中一篇,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三種化身尋聲救苦,恰恰呼應了宗教交談的開始,是從「聆聽」開始,是友誼、是服務,正是菩薩的慈悲本懷。 換言之,對於佛教徒來說,宗教交談是大乘佛法的具體實踐。對於不同宗教信徒而言,宗教交談可以擴大自己信仰的深度與廣度。
作者介紹 陳世賢擅長跨域整合、設計美學、創意執行。參與過三所博物館的規劃與營運,曾任編劇,寫出全國收視率冠軍的電視劇《台灣變色龍》。 身為虔誠的佛教徒,卻獲邀擔任天主教醫院執行長長達十年,白天讀〈天主經〉,晚上唸〈大悲咒〉,曾創下八天募款一億元的社福奇蹟。 曾任宗教與和平協進會秘書長,策劃跨宗教的交流與合作,和中外各意見領袖友好,一起經驗過許多不可思議的神蹟。獲頒世界和平大使。 花蓮教區黃兆明主教說:「馬天賜神父,是很像佛教徒的天主教神父;世賢,是很像天主教神父的佛教徒。他們兩位都是有信仰的人,只不過天主給他們的恩惠和我們不完全一樣。」經歷1996坪林茶業博物館副館長。當年最成功的公共造產範例之一。1999世界宗教博物館教育推廣部主任。國內第一個跨宗教的交流平台。2000《陪伴月刊》主編。各宗教團體關懷九二一地震,深深為宗教人的情操所感動。2002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會訊總編輯,開始參與醫療與健康領域。2007台東聖母醫院執行長。以佛教徒的身分,實際參與不同信仰團體的工作模式。2016宗教與和平協進會秘書長。促成多次國內外宗教交談。2017寶桑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劇本台視《台灣變色龍》,民視《大輪迴》等著作《你的耶穌,我的佛陀》《宗教與和平20年》《心領神會:體驗世界宗教博物館》《松喬神父:若瑟醫院的老爹》《奇葩:盲人導師蓮懺法師》《真愛烘焙坊:台東聖母醫院的故事》《不只是醫院》《台灣糖尿病權威:林瑞祥教授傳》《醫在雲林》《尊榮跡痕:文字生與死的故事》《FUN風箏》《Your Juses! My Buddha!》《Taiwan Lambaréné》
產品目錄 推薦序:打開窗,讓風吹進來/嚴長壽 前言:我是無名小卒! 你是誰? 虛擬實境讀法華 序品第一 一名佛教徒在梵蒂岡的夢幻旅程 方便品第二 聖神的風吹向何方 譬喻品第三 醫院CEO的導演功課 信解品第四 去掉「佛」,就覺悟了 藥草喻品第五 不只是醫院,也不只是農夫 授記品第六 五十年修來的一場宗教交談 化城喻品第七 在南韓所舉行的「和平特別諮詢會議」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被遺忘的時光,在愛爾蘭 附文 天主給「散者人」的一個希望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宗教人深刻的靈性交流──懷念維生先生 法師品第十 祖先洗禮與超薦拔度 附文 今天的台灣絕對不是一九七六年的台灣(杜維浩處長演講稿) 見寶塔品第十一 博士級的宗教交談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兩個女人合力在做美麗的事 勸持品第十三 聖婚祝福與純愛運動 安樂行品第十四 台東泰源部落營造經驗 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人與人及神與神之間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六祖點了哪顆心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一次讀懂《金剛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第一次基督宗教與道教民間信仰的對話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芳療是一場美麗的修行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天主教的常不輕菩薩──馬天賜神父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要改變的不是制度 囑累品第二十二 我是人,我追求幸福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真愛人、全犧牲、常喜樂」的松喬神父 附文 若瑟醫院的老爹──松喬神父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台灣歡樂頌」計畫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攜手開拓扶貧新路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我在伊斯坦堡所看到的葛蘭運動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看不見的台東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花房瑪麗亞 後序 圖片來源
書名 / | 天主任用的佛教徒 |
---|---|
作者 / | 陳世賢 |
簡介 / | 天主任用的佛教徒:是時候了,打開窗,讓聖神的風吹進來吧。──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東均一國際教育實驗中學董事長)宗教交談只說給準備好的、有信仰的人 |
出版社 /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0856514 |
ISBN10 / | 9570856513 |
EAN / | 9789570856514 |
誠品26碼 / | 2681942806004 |
頁數 / | 400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X2.4CM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序品第一
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獄,上至阿迦尼吒天。於此世界,盡見彼土六趣眾生;又見彼土現在諸佛,及聞諸佛所說經法;並見彼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修行得道者。復見諸菩薩摩訶薩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種相貌,行菩薩道;復見諸佛般涅槃者;復見諸佛般涅槃後,以佛舍利起七寶塔。
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今者、世尊現神變相,以何因緣而有此瑞? 今佛世尊入於三昧,是不可思議現稀有事,當以問誰? 誰能答者?」
──《法華經.序品第一》
《法華經》以「如是我聞」開始,佛陀在某特地時空,與千百名弟子、數十萬名聽眾,還有另一空間的菩薩、天龍八部等數十萬眾生齊聚一堂,忽然間,滿天花雨,大地湧動,奇幻景象前所未見。原來,佛陀要講《法華經》了,他從文殊和彌勒的前世因緣說起……
對我而言,《法華經》所描述的場景是不可思議的,可望而不可及,我多麼期待也能參與這樣的盛會、與所有偉大人格者交談,向他們學習。當然,我也曾幻想,若我能知曉每個人與我的前世因果,我的生命應該會很不一樣。
沒想到,因為參與了「宗教交談」,我竟然有機會經常與許多宗教領袖深度交談、參與聖事、遊歷聖地、見證奇蹟…… 我的生命從此完全不同。
一名佛教徒在梵蒂岡的夢幻旅程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然而我經常作夢,夢中有我的夢想,我期待美夢成真。二○一六年十月,我竟然有機會到梵蒂岡面見教宗,此事對於我這個小小佛教徒而言,簡直不可思議! 故事要從二○一五年的三個夢說起。
第一個夢。夢中,天主高舉一塊好大的麵餅,感覺就像主持彌撒,祂擘開一片給我。我知道我沒有受洗不該接受,主教卻示意這是天主給的,應該接受。我吃了,內心激動不已。
第二個夢發生在三月底,新聞報導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 1936-)就任後,頻頻打破慣例,不僅為女囚與穆斯林囚犯濯足,更在主持復活節活動時說要為穆斯林祈禱,要加強「跨宗教的交談」。我在夢中寫了一封信給花蓮教區黃兆明主教談及此事,主教隨即召開會議,並寫下未來宗教交談的優先順序。一、海峽兩岸的宗教和平交流。二、台灣與梵蒂岡之間的聯繫。三、國內的跨宗教對談與合作。甚至具體規劃了執行細節。夢境如此清晰,夢醒後,我馬上寫信給主教。隔天,主教團寄來一封信,表示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邀請台灣五大宗教組成參訪團前往大陸訪問(一個宗教兩位代表)。我既驚且喜,夢中訊息的回應竟如此快速。我主動向負責宗教交談的鍾安住主教請纓,若有機會可否讓我一起參加。沒想到主教真的同意了,我成為台灣天主教僅有的兩位代表之一。
第三個夢是我與教宗見面。夢中的我知道時間有限,我緊握著教宗的手不停講話,恨不能將台灣二十年來的宗教交談經驗一口氣說完。教宗笑容滿面的看著我。夢醒後,我便清楚了,我會去梵蒂岡,而且我會見到教宗。
話雖如此,怎麼去? 去找誰? 做什麼? 況且要和教宗握到手應該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吧?
天主在考驗我們的決心
二○一四年剛好是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TCRP)成立二十週年,也是梵蒂岡宗座宗教交談委員會(PCID)成立五十週年,而馬天賜神父是PCID委員,又是TCRP創會的首任理事長,協進會便計劃由台灣十三個不同宗教組成代表團前往梵蒂岡進行訪問。美夢彷彿即將成真,雖然我不見得能去,但我也與幾位跨宗教夥伴合力準備要送給梵蒂岡的禮物,包括記錄了台灣宗教交談經驗的專書《宗教與和平二十年》以及馬天賜神父(Fr. Poulet Mathis, 1927-2010)的英文傳記Your Jesus ! MyBuddha !(《你的耶穌,我的佛陀》)。
然而,朝聖計畫並不如想像中順利,幾經波折,理事長決定暫時取消。
取消? 我簡直不敢相信。教廷都已經回函歡迎台灣的宗教代表了,而我們竟然不去了? 數日後,秘書長緊急召開會議,她只約了五個人,包括天主教鮑霖神父、天帝教的光弘開導師和我。光弘直言:「說取消,其實很容易,但是要成就一件事,很難。一輩子能有幾個二十年? 說不定這是天主在考驗我們的決心。」光弘拿出一張他與馬天賜神父二十年前的合照,他說當他在整理房間再看到這張相片時,就決定一定要帶著馬神父回去梵蒂岡了。光弘說:「我已經報名參加去歐洲的旅行團,參訪教廷委員會那天,我們的團剛好在梵蒂岡,我可以脫隊。總之,當天我一定到。」
光弘的決心讓大家很感動。然而,教宗的公開接見還是沒有人代表呀。現場陷入一陣沉默。然後,大家不約而同看著我。我知道大家的意思,我當然也是滿腔熱血,我說:「我願意代表宗教與和平協進會前往梵蒂岡。」
就這樣,我變成台灣、宗教與和平協進會的唯一代表。鮑霖神父幫我聯絡了目前在義大利讀書的林之鼎神父就近照顧,我則聯絡了大使館、明愛會、耶穌會(馬天賜神父是耶穌會會士),在有限的時間內準備好應該做的事,不抱任何期待,我獨自前往我不曾造訪過的義大利。
讓我們成為一家人
經過了二十個鐘頭的飛行與等待,我終於抵達羅馬。我先到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館拜會,王豫元大使在三年前曾熱情接待過我們的主教與醫院同仁。我和大使聊了很多梵蒂岡與台灣的關係,畢竟梵蒂岡是台灣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大使表示政府很需要國內天主教會的協助。我們也聊到台東與醫療,大使對於我的背景非常好奇,一個非醫療背景的佛教徒怎麼會在天主教醫院擔任執行長? 怎麼現在又代表台灣宗教團體來梵蒂岡進行宗教交談?我只能笑說一切都是緣分使然。確實,緣分或天主替我們安排了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大使提到梵蒂岡的瑞士侍衛隊隊長,他說他家有人曾在台東服務。大使竟然從《海岸山脈的瑞士人》書中找到了隊長的祖叔父「池作基神父」。大使將池神父的文章翻譯成英文交給隊長,隊長將文章帶回瑞士,成為他們家族當年最美好的一件事。
隔天,教廷宗教交談委員會的索羅神父(Fr. Solo)帶著我和大然(天帝教在拿坡里工作的同奮)前往聖彼得廣場參加教宗的公開接見。穿過數以萬計的人群和層層警衛,我們來到了教宗演講的平台,座位安排在觀禮席第一排最前面的位置。索羅神父興奮地說,我們很有機會和教宗握到手喔。
陽光刺眼。廣場上大概擠滿了十萬人,前排有許多身心障礙者坐在輪椅上等待教宗的祝福,而我穿著一身台灣原住民的服裝坐在台上,感覺很不真實。我何德何能坐在這裡? 我一直想起引領我進入「宗教交談」領域的馬天賜神父。
忽然現場響起一陣歡呼,教宗進場了,所到之處,群眾毫不掩飾他們對方濟各教宗的熱愛。教宗也熱情回應,他擁抱群眾,甚至抱起兩個小孩上禮車一起繞場,還脫下小禮帽送給教友,盡可能的停下來為所有人祈禱。我不禁想起教宗剛接任時所說的話:「請所有善意的男女為我祈禱,幫助我領導天主教會。」需要他的人這麼多,教宗卻謙卑的請所有人為他祈禱。
儀式中,司儀向教宗介紹今天蒞臨現場的各國團體,沒想到教宗在演說時特別提到,來自台灣的我們專程來梵蒂岡作宗教交談。教宗說:「今天在這裡與我們一起分享耶穌基督的愛,有許多是與天主教不一樣的宗教團體。若在過去,這很可能是造成紛爭與痛苦的原因。究竟我們對於不同宗教的態度為何?我們能自絕其外呢?還是無動於衷?或者我們相信『和解與共融』是有可能的?」教宗從基督徒合一,談到與不同的信仰團體之間的交談與合作,他特別強調「是基督的愛團結了我們」。他說:「從基督身上,我們學習原諒,感覺我們同為一個家庭的一分子,我們要去思考如何成為別人生命中的禮物,一起為人類開展出更美好的將來。」他邀請全場十萬人與他共同祈禱:「讓我們真正的成為一家人。」
儀式結束後,教宗走向觀禮席跟我們致意。我和教宗握手,他知道我是台灣代表,而我就像在夢中一樣急著和他講一大堆話。教宗只是一直笑(因為手被我握住)。我將Your Jesus ! My Buddha ! 親手送給他,這是我記錄馬天賜神父的宗教交談經驗。教宗的表情很驚喜,因為他也寫了一本他與猶太教拉比的對談。後來,教廷的攝影官告訴我,我和教宗的合照將刊載在《羅馬通訊報》,因為我身上穿的衣服實在太美了。
宗教大同的新契機
此行的第二件任務是拜訪PCID。PCID對於我們與教宗的會面過程感到驚喜,他們也沒有料想到教宗會如此重視。而光弘也準時抵達,他背著六公斤重的「宗教大同獎座」繞過半個歐洲,只為了今天短短兩個小時的拜會,他說他要親自送來這座表彰促進宗教交流有特殊貢獻的獎座給PCID(這個獎座過去只頒贈過兩座,馬天賜神父即曾獲此殊榮)。PCID由秘書長米格爾.阿尤索(Rev. Miguel Angel Ayuso Guixot)和副秘書長印度尼神父(Fr. Indunil)代表接見。我簡介了台灣的宗教交談經驗,我們也一起規劃了進一步的交流計畫。印度尼神父說:「今天是台梵宗教交流的第一步,下一次你們再帶團來時,我也會邀請在梵蒂岡的其他團體一起參與會談。」他也知道我送給教宗Your Jesus ! My Buddha !,他邀請我以英文為教廷專刊寫一篇文章,讓更多人認識馬天賜神父與台灣經驗。
隨後,我們參加大使館所舉辦的雙十國慶餐會,正巧遇見了印度尼神父提及的普世博愛運動(Focolare Movement)宗教交談中心的招婉玲女士(Stella)。她邀請我們到位於弗拉斯卡蒂(Frascati)的總部,這裡曾是已逝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Sanctus IoannesPaulus PP. II, 1920-2005)以及法鼓山聖嚴法師(1931-2009)生前進行宗教交談的地方。我好高興呀! 原來在世界上還有這麼多志同道合的好夥伴一起在為和平默默努力著。
導讀 : 我是無名小卒,你是誰?
I’m nobody ! Who are you ?
Are you nobody, too ?
Then there’s a pair of us-don’t tell !
They’d banish us, you know.
How dreary to be somebody !
How public, like a frog
To tell your name the livelong day
To an admiring bog !
我是無名小卒! 你是誰?
你也是無名小卒?
那麼我們是一對無名小卒了,噓,別告訴別人!
你知道的,他們會把我們趕走。
做個重要人物多沉悶哪!
像隻青蛙一樣,多庸俗!
一天到晚介紹自己的名字,
沉溺在讚美的泥沼之中!
某日,我在書局的架上看到美國詩人艾蜜莉.狄金生(Emily Dickinson, 1830-1886)的英文詩集,是全新版本,我隨手一翻,竟然是這篇〈我是無名小卒! 你是誰?〉。我既驚且喜,因為這是我唯一背過她的一首詩。
我是誰? 我是一名佛教徒,在天主教醫院擔任執行長長達十年,白天我讀〈天主經〉,晚上我唸〈大悲咒〉,二十年的宗教交談經驗,我與其他宗教信徒一起經驗了許多神秘奇蹟。神秘呼喚我、引導我,逐漸發現自我,我慢慢理解到我的「天命」──種種奇妙的安排,就是要我去做「宗教交談」。
「宗教交談」,是在一九六四年天主教大公會議之後才出現的專有名詞,對於唯一真神的信仰而言,是一個前所未聞的觀念。其實在佛教經典也存在著宗教交談的概念,那就是《法華經》,全名《妙法蓮華經》。
《法華經》,人稱經中之王,在佛法流布的記錄上,《法華經》是佛陀生命晚期最後八年的說法內容。在歷史考證上,《法華經》出現在西元前後,是小乘佛教進入大乘佛教的重要關鍵,從強調個人修持、離苦得樂的「阿羅漢」層次,擴展到幫助世界解脫的「菩薩」境界,直到覺悟成「佛」。
全書二十八品,佛陀鼓勵不同層次的修行人,讚歎不同世界的覺悟者,不斷破除許多既定概念:無論學識高低、性別差異、年齡資歷、善惡好壞,甚至時間與空間等限制,「超越」的發展出「與神對話」、「與神同在」的覺悟境界,最後匯流成法花齊放的美好天堂。著名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即是其中一篇,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三種化身「尋聲」救苦,恰恰呼應了宗教交談的開始,是從「聆聽」開始,是友誼、是服務,正是菩薩的慈悲本懷。
換言之,對於佛教徒來說,宗教交談是大乘佛法的具體實踐。對於不同宗教信徒而言,宗教交談可以擴大自己信仰的深度與廣度。
當然,沒有宗教交談不會怎麼樣,各個宗教光是自己的活動就已經夠忙的了,多數宗教人士習慣活在各自宗教的同溫層,對於其他宗教根本漠不關心,甚或扭曲批評,連基本尊重都做不到,遑論交談? 而目前枱面上負責宗教交談的神職人員,宗教交談多半不是他們工作上的第一優先,偶而有機會與不同宗教的神職人員參與活動,也只能各自表述,然後自我感覺良好的說:「不同宗教能坐在一起已經很不容易了。」
啥?層次差太遠了吧!
有趣的是,《法華經》第二品認為對於那些心胸狹隘、性格偏差、驕傲自大,沒有悟道卻自以為悟道的人,不用跟他說這麼重要的經典。這些人聽了,不但不會相信,只怕徒增困擾。宗教交談也是,只說給準備好的、有信仰的人聽,無須爭辯,不必勉強。
那麼說,宗教交談重要嗎?可不可以拿香拜拜?可不可以拜祖先?拜過的供品能不能吃? 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如何相處? 能談些什麼? 有沒有禁忌?如何避免衝突?不同信仰可不可以結婚? 婚後如何生活?從生到死,與宗教相關的問題實在太多了。通常代為解答問題的人是神職人員,偏偏觀念狹隘的神職人員所在多有。
還記得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時,有好些基督教牧師在禮拜時說,地震死傷的人是因為沒有信仰基督。我的天呀,他們知道他們在說什麼嗎?(到現在還有)信主得永生,不信主的呢? 難道全世界不跟他們同一信仰的幾十億人都該死嗎?再激進一點,世界上也充斥著假宗教之名卻是進行殘酷殺戮的宗教狂人。二○一八年五月,印尼發生自殺攻擊,一個伊斯蘭教家庭的父母親帶著十八歲及十六歲兒子,還有十二歲和九歲女兒,以自殺炸彈攻擊三間天主教教堂,造成重大死傷。這麼小的孩子跟天主教能有什麼仇恨? 還不是大人的無知和神職人員的誤導。二○一一年七月,負責頒發諾貝爾獎的挪威,一名自以為是中世紀天主教組織聖殿騎士團的青年,長期主張以暴力消滅伊斯蘭教和多元文化,持槍殺害參加夏令營的無辜青年,造成七十七人死亡。最可怕的是,凶嫌聲稱殺戮是殘暴而必要的,表示他的整個想法完全偏差。這些因宗教所引起的流血衝突年年發生,是造成人心惶惶的不定時炸彈,但神職人員仍不知警醒。難道他們不知道,宗教沒有和平,世界不可能和平!
教宗方濟各原是阿根廷主教,曾發生過這件事:
福音派教會第一次邀我參加他們在月神公園(Luna Park)的聚會時,整個運動場都坐滿了。那一天,一位天主教神父及一位基督教牧師都做了講演。他們兩人穿插著各講了兩場,中午時間休息吃三明治。中間某個時候,一位基督教牧師請大家為我及我的牧職工作祈禱。他有先問過我,是否接受他們為我的祈禱,我回答說,我當然接受。當他們祈禱時,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跪下接受他們的祈禱與在場七千人的祝福,這是非常天主教的姿勢。事後的第二個星期,有本雜誌的標題寫著:「布宜諾斯艾利斯,群龍無首。總主教變節叛教。」為他們而言,與外教人一同祈禱就是
變節叛教。即使是一個對天主抱著懷疑的不可知論者,我們也可以一起仰望,尋找超性的啟示;每個人都可以以他自己的傳統祈禱。這有什麼問題嗎?
──摘自《與教宗對話》
宗教交談,實在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幸好我們還有佛陀、有耶穌、有經典、有信仰,還有無數精彩的人物千百年以來示範了信仰的真意,帶給我們信心。可是有時我仍不免懷疑,像我這樣的無名小卒有什麼資格去要求神職人員做宗教交談?我是誰?自以為是? 自討苦吃?
曾經,我想效仿悉達多離家出走,尋求解脫。靜默中,有個聲音告訴我:「你不是悉達多,也不要成為釋迦牟尼佛。你是你,獨一無二的你,要發揮自己,成為覺悟的獨特的人。」
這就是《法華經》的主題:每個人都能成佛!「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並非自傲,而是存在的事實。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端視你活出怎樣的生命意義。自覺?覺他?神秘的聲音不斷指引我要活出自己名字的意義──陳世賢,「陳」述「世」界「賢」哲之事。那不就是所有佛經起頭的四個字「如是我聞」?
這本書,我嘗試著從《法華經》的架構,以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去探究宗教交談在人間的種種可能,或許也可以替不同意識形態的衝突提供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可能。我希望,這本書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禁得起考驗。我希望,你也可以因為宗教交談,找到屬於你的神恩,獲致更大的幸福。
推薦序 : 打開窗,讓風吹進來
嚴長壽
認識世賢應該是在一九九八年,當時我擔任台灣觀光協會會長,想以「茶」作為當屆中華美食展的主題,便帶著各大飯店主廚參觀坪林茶業博物館,而協助導覽的就是時任副館長的世賢。世賢很熱情,有專業,應對得體,我毫不考慮就邀請他加入我們的團隊,促成了茶鄉廚師與星級飯店的交流,出版一套茶食譜,並完成美食展。
後來,我受辜振甫董事長的邀請,暫時從亞都借調到圓山大飯店,協助重建圓山的新形象,也找世賢來經營茶餐廳。那一段與不同思維的人共事的過程很有啟發性,我嘗試從同理、同心、到同事,與同仁們一起朝向共同目標邁進。一年半後,圓山轉虧為盈,我完成了階段性任務,回到亞都。
二○○一年,世界宗教博物館開館,台北接待了許多世界級的宗教領袖,我則受邀參加開幕典禮,又看到世賢。我問他怎麼會在這裡? 他說他是佛教徒,心願是成立佛陀博物館,但是心道法師為各宗教服務的志願更大,所以他就來此地上班了,讓我重新認識世賢另外帶著一種宗教人使命感的一面。
生命如風,流轉迅速,無論是逆風而行或御風而上,都是對自己生命的負責。二○○九年,我決定放下創立三十年的亞都飯店,實現生命中最後一個改變偏鄉的願望,於是成立了公益平台基金會,後來又進一步接手經營均一中小學,希望為偏鄉教育帶來一些翻轉的力量。
平日,我多半在學校或家裡自己準備三餐,偶爾到市區用餐,經常選擇的就是聖母健康會館,這裡有好吃又健康的素食。沒想到,我又意外的見到了世賢,原來他已經來台東聖母醫院服務好多年了。多年不見,更見沉穩。聽他講著白冷會神職人員奉獻的故事,令我悠然神往。除了第一次深談,大多數時間世賢都不會打擾我,讓我可以一個人安安靜靜享受用餐,這是他的體貼。有一陣子菜價大漲,健康會館的客人特別多,大家都來搶便宜。我當然知道經營成本,幾乎是買一賠一,我不禁擔心撐得下去嗎?不久後,會館宣布下個月起即將調漲,有一個經常來此用餐的均一小朋友及家人跑來告訴我,要我趕緊買餐券,可以省很多錢。我謝謝他,但並沒有行動。小朋友又跑來勸我,我告訴他,我就是要等調漲了才買,過去經營餐旅事業的我,更能夠體驗餐廳經營的困難,也算是間接對會館的支持。
因為工作關係,我曾經旅行世界各地,宗教始終是各國文化最精彩的部分,幾乎無所不在,也最吸引人。包括聖誕節、嘉年華、媽祖繞境等世界各大節慶,表現於建築的金字塔、馬雅遺址、高第聖家堂、敦煌石窟等,藝術作品如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聖母與聖子〉、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聖殤〉等,數不盡的人類遺產。宗教經典對安定人心的力量很大,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宗教有時也具有強烈的排他性,甚至於有些戰爭也因為宗教而起。
世賢是個有福的人,有機會親身接觸這麼多跨宗教精彩的人物,參與過許多和平工作,他從經典學習,活出自己的生命,以不一樣的語彙,向我們介紹經典。我很為他高興,也樂於向你推薦此書。或許有些觀念不一定是每個人都認同,但這不就是對話的開始?
書中有這麼一段話:「宗教,是幫助人們認識世界的一扇窗,不同的宗教以不同的方式打開心靈地圖,帶你去遊歷豐富的心靈世界。而宗教交談,就是和不同信仰者分享彼此體會到的心靈世界,因為交流而擴大對世界的認識。或許有那麼一個瞬間,你將以嶄新的視野重獲新生。」
是時候了,打開窗,讓聖神的風吹進來吧。
最佳賣點 : 是時候了,打開窗,讓聖神的風吹進來吧。
──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東均一國際教育實驗中學董事長)
宗教交談只說給準備好的、有信仰的人聽,無須爭辯,不必勉強。
宗教,是幫助人們認識世界的一扇窗,
不同的宗教以不同的方式打開心靈地圖,帶你去遊歷豐富的心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