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 興起、發展與崩解 (3冊合售) | 誠品線上

馬克思主義: 興起、發展與崩解 (3冊合售)

作者 Leszek Kołakowski
出版社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馬克思主義: 興起、發展與崩解 (3冊合售):即使天堂不存在,深陷於塵世泥沼中的人類也不能放棄在思想中構築天堂的權利!為什麼在這個時刻讀馬克思?因為人類永遠都應該讀馬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即使天堂不存在,深陷於塵世泥沼中的人類也不能放棄在思想中構築天堂的權利!為什麼在這個時刻讀馬克思?因為人類永遠都應該讀馬克思!馬克思《資本論》和馬克思主義的出現、流變及其影響,是過去150年來世界史最重要的歷史事件,無法被取代,也不能被取代!克魯格獎(Kluge Prize)得主,「當代波蘭文化中最偉大的創造者之一」──萊謝克‧科拉科夫斯基,經典、震撼世界力作!「生產與生產關係」,這就是哲學家馬克思用以剖析歷史的工具,一種全新的洞見。150年來,許多人深受他的洞見所啟發,衍生出自己的思辨論述,這許許多多思想流派共同形塑成「馬克思主義」的系譜。科拉科夫斯基挑選這套系譜中的主要枝幹,寫成了《馬克思主義:興起、發展與崩解》。《馬克思主義:興起、發展與崩解》像是一套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但它絕不僅止於此。出身共產波蘭的科拉科夫斯基,是無庸置疑的馬克思主義權威,他曾經深信馬克思主義,見證過這套思想如何被後人在國家的場域中運作、如何以之形塑社會體制,科拉科夫斯基對於馬克思主義發展過程的批判和剖析,至今無人能望其項背。《馬克思主義:興起、發展與崩解》也是一套遠遠超越西方觀點的馬克思主義批判性鉅作,科拉科夫斯基展示了人類的心智如何以馬克思為基礎在不同的社會脈絡和歷史階段下衍生發育,展示了人類如何期盼以馬克思思想為工具去解決什麼樣的現實困境,展示了這150年來人類為天堂而掙扎奮鬥的軌跡。即使天堂不存在,深陷於塵世泥沼中的人類也不能放棄在思想中構築天堂的權利。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科拉科夫斯基這三本剖析馬克思主義的書被公認為是這個主題最好的作品。」--《紐約時報》/莎拉‧萊爾「《馬克思主義》是西方思想史上無可比擬的百科全書。」--《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約翰‧葛雷「這套書無疑是對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最完整也最具智慧的研究。」--《聽眾》/米洛拉德‧德奇高維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檢視整個馬克思傳統,並予以清晰正確而詳盡的解釋,長時間且高素質的分析。無論在詮釋或分析時,都熱誠地投入……不扭曲的視角。」--《紐約書評》/史蒂芬‧路克斯「其他任何大部頭書籍都無法企及的完整與清晰,這套書……呈現了馬克思主義自出現以來直至20世紀的發展、實踐,以及學者觀點。」--《圖書館期刊》「這是一部擁有卓越洞察力道的作品,對其所處理的素材進行嚴厲而敏銳的評判,與同類型作品相比更是出色。簡而言之,這是一部傑作。」--《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傑佛瑞‧霍桑「這套書必定可為馬克思主義評論開啟一個新世代。」--《美國學人》/悉尼‧胡克「《馬克思主義》令人激賞的不只是馬克思主義歷史,還有其評論與易讀性……只要思想對歷史與人類行為還能產生影響,我們就可以放心說萊謝克‧科拉科夫斯基的作品將持續有其重要性,並受人讚賞。」--《紐約太陽報》/保羅‧霍蘭德「這本書無人能超越……《馬克思主義》不只是一流的馬克思主義報導,也是目前為止最具有野心的……讀萊謝克‧科拉科夫斯基獲益良多。」--《紐約書評》/東尼‧賈德「這部作品中充滿知識分子的誠信,以及學者曖曖內含光的特質。」--Antioch Review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萊謝克‧科拉科夫斯基(Leszek Kołakowski, 23 October 1927-17 July 2009)波蘭哲學家、思想史家,以對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性分析聞名。曾輾轉任教於加拿大和美國,並於英國牛津大學萬靈學院(All Souls College)任教多年。終其一生發表了三十多部著作,最主要著作有:《馬克思主義:興起、發展與崩解》、《宗教,如果沒有上帝……》、《形而上學的恐怖》等。文學方面則有三本短篇故事集在世界上廣泛流傳:《關於來洛尼亞王國的十三個童話故事》、《天堂的鑰匙》和《與魔鬼的談話》。其中,《馬克思主義:興起、發展與崩解》被認為是20世紀重要政治理論著作之一。1986年獲選為「傑斐遜講座」(Jefferson Lecture in the Humanities)的主講人,傑斐遜講座由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創立,被認為是美國政府授予人文學者的最高榮譽。2003年,美國國會圖書館又授予他「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Kluge Prize),被譽為「當代波蘭文化中最偉大的創造者之一」。■譯者簡介馬元德 /第一卷專業譯者,通德文、英文。譯作有《西方哲學史》(下卷)、《理想的衝突》等。孫均島/第二卷專業譯者劉本鑒/第二卷專業譯者劉旭文/第二卷專業譯者張金言/第三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退休學者高銛/第三卷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譯審吳永福/第三卷專業譯者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科拉科夫斯基的扛鼎之作──寫在《馬克思主義:興起、發展與崩解》中譯出版之前/劉東2004年新版序言1981年版序言譯者小記 《馬克思主義:興起、發展與崩解》中譯本問世的漫長道路第一卷 奠基者引用文獻緒論第一章 辯證法的起源第二章 黑格爾左派第三章 馬克思思想的初期階段第四章 赫斯和費爾巴哈第五章 馬克思的早期政治和哲學著作第六章 巴黎手稿──異化勞動理論──青年恩格斯第七章 《神聖家族》第八章 《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九章 小結第十章 19世紀上期的社會主義思想同馬克思社會主義的比較第十一章 馬克思和恩格斯1847年後的著作和鬥爭第十二章 資本主義看作非人性化的世界:剝削的本質第十三章 資本的矛盾和消滅資本的矛盾分析和行動的統一第十四章 歷史進程的動力第十五章 自然辯證法第十六章 小結和哲學評論文獻選目第二卷 黃金時期引用文獻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和第二國際第二章 德國的正統馬克思主義者:卡爾‧考茨基第三章 羅莎‧盧森堡和革命左派第四章 伯恩施坦與修正主義第五章 尚‧饒勒斯:作為救世學說的馬克思主義.第六章 保爾‧拉法格:樂觀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第七章 喬治‧索雷爾:詹森派馬克思主義第八章 安東尼奧‧拉布里奧拉:建立開放正統派的嘗試第九章 路德維克‧柯祖維茨基:作為社會學工具的馬克思主義第十章 凱利斯—克勞茨:波蘭式的正統馬克思主義者第十一章 斯坦尼斯拉夫‧布爾佐佐夫斯基:作為歷史主觀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第十二章 奧地利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運動中的康德主義,倫理社會主義第十三章 俄國馬克思主義的早期階段第十四章 普列漢諾夫和馬克思主義的法典化第十五章 布爾什維克主義興起前的德國馬克思主義第十六章 列寧主義的興起第十七章 布爾什維克運動的哲學和政策第十八章 列寧主義的命運:從關於國家的理論到國家的意識型態文獻選目第三卷 解體前言引用文獻第一章 蘇聯馬克思主義的第一階段:史達林主義的開始第二章 1920年代蘇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論戰第三章 作為蘇聯國家意識型態的馬克思主義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定形化第五章 托洛斯基第六章 安東尼奧‧葛蘭西:共產主義的修正主義第七章 基奧爾基‧盧卡奇:理性為教條服務第八章 卡爾‧科西第九章 呂西安‧高德曼第十章 法蘭克福學派與「批判理論」第十一章 赫伯特‧馬庫色:作為新左翼極權主義烏托邦的馬克思主義第十二章 恩斯特‧布洛赫:作為未來真知的馬克思主義第十三章 史達林死後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結語新結語文獻選目中英文人名對照表

商品規格

書名 / 馬克思主義: 興起、發展與崩解 (3冊合售)
作者 / Leszek Kołakowski
簡介 / 馬克思主義: 興起、發展與崩解 (3冊合售):即使天堂不存在,深陷於塵世泥沼中的人類也不能放棄在思想中構築天堂的權利!為什麼在這個時刻讀馬克思?因為人類永遠都應該讀馬
出版社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0850536
ISBN10 / 9570850531
EAN / 9789570850536
誠品26碼 / 2681533461001
頁數 / 1432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內文選摘(節錄)

現存的每一派近代哲學思潮,都有自己的一段成形前歷史,幾乎可上溯到有文字記載的哲學思想萌芽期。因此,這些哲學思潮比思潮的名稱和分明形式歷史悠久;提孔德以前的實證主義,或者提雅司貝爾斯以前的存在主義哲學,完全有意義。初看來,好像馬克思主義情況不同,因為它是借創始人的姓名取名的;說「馬克思以前的馬克思主義」,跟「笛卡兒以前的笛卡兒主義」或「基督以前的基督教」一樣,彷彿是自相矛盾。然而,連起源於某個人的思想潮流也自有一段前史,具體表現是一連串已然突出的問題,或一個個孤立的問題答案,由某個見解高超的人組織成一個整體,於是轉變為一種新的文化現象。當然,「基督以前的基督教」可能純粹是玩弄詞句,是按照和「基督教」一詞的正常含義不同的意義使用這個詞;但畢竟大家意見一致,認為沒有學者們一向苦心獲得的關於基督降臨前不久猶太宗教生活的知識,就無法了解早期基督教的歷史。對於馬克思主義可以下類似斷言。「馬克思以前的馬克思主義」這話沒有意義,可是馬克思的思想假如不在整個歐洲文化史的背景下來考察,看作對哲學家們幾百年來以某種形式提出的一些根本問題的答案,馬克思的思想也就成了空架子。只有連結到這些問題上,連結到這些問題的發展和以往各種提法上,才可以理解馬克思的哲學,知道它在歷史上獨一無二、價值永存。

最近二十五年,許多馬克思主義史家做了有價值的工作,研究德國古典哲學留下來而由馬克思提出了新答案的那些問題。可是那種哲學本身,從康德到黑格爾,卻是要給古老的基本問題構想新概念形式,不從這些問題出發,根本莫知所云。不過,這些問題當然沒有說盡德國古典哲學;假若這樣的簡化法真行得通,哲學史就不存在了,因為這會抹殺哲學上的一切發展同那個時代的獨特關係。一般說來,論哲學史要守著兩條彼此限制的原則。一方面,每個哲學家感到根本興趣的問題,必須看作人頭腦中好奇心的外在表現,也正是面對生活中呈現的不變狀態,人頭腦中的那種好奇心。另一方面,我們應該使每一派思潮、每一種觀察得到的事實顯出在歷史上是獨特的,而且是儘量找出同那個時代最密切的關係,就是時代造就了那位哲學家,而那位哲學家也促進了時代的形成。很難同時遵守這兩條準則,因為雖然我們知道兩條準則一定彼此限制,但不確切知道限制的方式,所以只好又依賴靠不住的直觀。因而這兩條原則當作安排科學實驗或鑒定文件的方法絕不是那麼可靠或明確,但是當作準則,當作避免兩種極端歷史虛無主義的一個手段,還是有用的。一種虛無主義根本是把一切哲學研究有條有理地簡化成一套永遠重提不休的問題,從而忽略了人類的文化發展全貌,一般說來,還蔑視文化發展。第二種虛無主義是,但求把握每一個現象或文化時期的特質,所依據的前提(無論是明說的還是暗含的前提)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構成某個歷史複合體的獨特性的那種東西,這種複合體的每一個細節雖然也可能無疑是重演先前的觀念,但是在同複合體的關係上取得一種新意義,而且在別的哪方面也再沒有意義。這個為解釋問題而設的假定,顯然要造成它自己的一種歷史虛無主義。因為既然強調每一個細節獨獨和一定時期某個整體(不論是一個單獨的精神還是一個完整文化時期)有關係,便排除解釋上的任何連續性,使我們不得不把那精神或那時期當作一串封閉的、單子式的實體當中一個看待。這個假定預先規定這樣的實體之間沒有互通的可能,而且也不存在能夠把這種實體總括來描述的語言;每一個概念應用於不同的複合體有不同的意義。

也談不上創造高級的或非歷史性的範疇,那是違反研究方法基本原則的。為了要避免走這兩種虛無主義的極端,本書的宗旨是把馬克思的基本思想當作曾長期叫哲學家絞盡腦汁的一些問題的答案來認識,但同時也從思想的獨特性方面來理解。既當作馬克思的天才外露,也當作一定時代的現象。提出這樣的原則來容易,運用得成功比較難;要想運用到十全十美,恐怕就得寫一部哲學全史,甚至寫一部人類文明全史了。代替這件辦不到的工作,我們的適當做法是打算簡單講一講某些問題,關於那些問題,馬克思主義可以說是在歐洲哲學的發展中構成一個新階段。

內文選摘(節錄)

現存的每一派近代哲學思潮,都有自己的一段成形前歷史,幾乎可上溯到有文字記載的哲學思想萌芽期。因此,這些哲學思潮比思潮的名稱和分明形式歷史悠久;提孔德以前的實證主義,或者提雅司貝爾斯以前的存在主義哲學,完全有意義。初看來,好像馬克思主義情況不同,因為它是借創始人的姓名取名的;說「馬克思以前的馬克思主義」,跟「笛卡兒以前的笛卡兒主義」或「基督以前的基督教」一樣,彷彿是自相矛盾。然而,連起源於某個人的思想潮流也自有一段前史,具體表現是一連串已然突出的問題,或一個個孤立的問題答案,由某個見解高超的人組織成一個整體,於是轉變為一種新的文化現象。當然,「基督以前的基督教」可能純粹是玩弄詞句,是按照和「基督教」一詞的正常含義不同的意義使用這個詞;但畢竟大家意見一致,認為沒有學者們一向苦心獲得的關於基督降臨前不久猶太宗教生活的知識,就無法了解早期基督教的歷史。對於馬克思主義可以下類似斷言。「馬克思以前的馬克思主義」這話沒有意義,可是馬克思的思想假如不在整個歐洲文化史的背景下來考察,看作對哲學家們幾百年來以某種形式提出的一些根本問題的答案,馬克思的思想也就成了空架子。只有連結到這些問題上,連結到這些問題的發展和以往各種提法上,才可以理解馬克思的哲學,知道它在歷史上獨一無二、價值永存。

最近二十五年,許多馬克思主義史家做了有價值的工作,研究德國古典哲學留下來而由馬克思提出了新答案的那些問題。可是那種哲學本身,從康德到黑格爾,卻是要給古老的基本問題構想新概念形式,不從這些問題出發,根本莫知所云。不過,這些問題當然沒有說盡德國古典哲學;假若這樣的簡化法真行得通,哲學史就不存在了,因為這會抹殺哲學上的一切發展同那個時代的獨特關係。一般說來,論哲學史要守著兩條彼此限制的原則。一方面,每個哲學家感到根本興趣的問題,必須看作人頭腦中好奇心的外在表現,也正是面對生活中呈現的不變狀態,人頭腦中的那種好奇心。另一方面,我們應該使每一派思潮、每一種觀察得到的事實顯出在歷史上是獨特的,而且是儘量找出同那個時代最密切的關係,就是時代造就了那位哲學家,而那位哲學家也促進了時代的形成。很難同時遵守這兩條準則,因為雖然我們知道兩條準則一定彼此限制,但不確切知道限制的方式,所以只好又依賴靠不住的直觀。因而這兩條原則當作安排科學實驗或鑒定文件的方法絕不是那麼可靠或明確,但是當作準則,當作避免兩種極端歷史虛無主義的一個手段,還是有用的。一種虛無主義根本是把一切哲學研究有條有理地簡化成一套永遠重提不休的問題,從而忽略了人類的文化發展全貌,一般說來,還蔑視文化發展。第二種虛無主義是,但求把握每一個現象或文化時期的特質,所依據的前提(無論是明說的還是暗含的前提)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構成某個歷史複合體的獨特性的那種東西,這種複合體的每一個細節雖然也可能無疑是重演先前的觀念,但是在同複合體的關係上取得一種新意義,而且在別的哪方面也再沒有意義。這個為解釋問題而設的假定,顯然要造成它自己的一種歷史虛無主義。因為既然強調每一個細節獨獨和一定時期某個整體(不論是一個單獨的精神還是一個完整文化時期)有關係,便排除解釋上的任何連續性,使我們不得不把那精神或那時期當作一串封閉的、單子式的實體當中一個看待。這個假定預先規定這樣的實體之間沒有互通的可能,而且也不存在能夠把這種實體總括來描述的語言;每一個概念應用於不同的複合體有不同的意義。

也談不上創造高級的或非歷史性的範疇,那是違反研究方法基本原則的。為了要避免走這兩種虛無主義的極端,本書的宗旨是把馬克思的基本思想當作曾長期叫哲學家絞盡腦汁的一些問題的答案來認識,但同時也從思想的獨特性方面來理解。既當作馬克思的天才外露,也當作一定時代的現象。提出這樣的原則來容易,運用得成功比較難;要想運用到十全十美,恐怕就得寫一部哲學全史,甚至寫一部人類文明全史了。代替這件辦不到的工作,我們的適當做法是打算簡單講一講某些問題,關於那些問題,馬克思主義可以說是在歐洲哲學的發展中構成一個新階段。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