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比興系論 | 誠品線上

詩比興系論

作者 顏崑陽
出版社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詩比興系論:完整展現中國古典詩歌的「比興」觀念顏崑陽教授的《詩比興系論》創見有三點:一、漢儒箋釋詩騷以降,「比」與「興」即混同為一。自此,兩者涵義之別,始終未有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完整展現中國古典詩歌的「比興」觀念顏崑陽教授的《詩比興系論》創見有三點:一、漢儒箋釋詩騷以降,「比」與「興」即混同為一。自此,兩者涵義之別,始終未有學者能辨析明確。顏崑陽以「物性切類」釋「比」,而以「情境連類」釋「興」,乃有效辨識兩者之殊義。二、近現代學界之「詩比興」研究,不明動態歷史語境之視域,將「比興」抽離觀念史,而靜態化、簡化為形象思惟或修辭技法之義;《詩比興系論》力矯此弊,讓「比興」回歸動態的觀念史,以詮釋歷代觀念的變遷。三、「詩比興」不僅是文學創作的表現法則,更是古代文人階層之社會文化行為的特殊言語形式,具有「言語倫理功能及其效用」的意義,這更是《詩比興系論》的重要創見。本書第一篇〈從「言意位差」論先秦至六朝「興」義的演變〉。這篇論文的主題是提出「言意位差」的觀點,以詮釋先秦至六朝「興」義的演變。第二篇〈《文心雕龍》「比興」觀念析論〉。這篇論文中,做了幾個比較確當的導向:展示一套文本細讀法、視「比興」為開放性、演變性的觀念、對「比興」觀念史做出確當的理解,以做為參照架構;然後將《文心雕龍》的「比興」觀念置入此一架構中。第三篇〈論詩歌文化中的「託喻」觀念──以《文心雕龍.比興》為討論起點〉。本篇主題在於詮釋「託喻」這一觀念,在各時代的詩歌文化中蘊涵著什麼樣的意義。第四篇〈《文心雕龍》二重「興」義及其在「興」觀念史的轉型位置〉。本篇論文詮明二重「興」義的內涵;接著,從《文心雕龍》新舊「興」義並陳的狀況,揭明他在「興」觀念史的轉型位置。第五篇〈「詩比興」的「言語倫理」功能及其效用〉。古代士人階層的社會互動,都必須依循倫理關係;而「倫理」即是以「禮」的精神及形式,所建構的行為規範及秩序而「比興」是一種最典型的「詩性語言」。第六篇〈從應感、喻志、緣情、玄思、遊觀到興會──論中國古典詩歌所開顯「人與自然關係」的歷程及其模態〉。「人與自然的關係」既是群體共對的「存在結構」,也是個體殊歷的「存在體驗」。因此,從詩之創生與表現的實踐歷程而言,必然涉及賦、比、興之為「用」及其效果。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顏崑陽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現任輔仁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兼擅學術研究與文學創作,學術博及中國古典美學、文學理論、老莊思想、詩詞學等。著有:《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反思批判與轉向》、《詮釋的多向視域》、《詩比興系論》等十餘種。創作以古典詩詞、現代散文、小說為主,曾獲聯合報短篇小說獎、中國時報散文獎、中興文藝獎章古典詩獎,另著有《顏崑陽古典詩集》,短篇小說集《龍欣之死》,現代散文集《窺夢人》等十餘種。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轉向的領航者/鄭毓瑜批判性反思/廖棟樑導言從「言意位差」論先秦至六朝「興」義的演變《文心雕龍》「比興」觀念析論論詩歌文化中的「託喻」觀念──以《文心雕龍.比興》為討論起點《文心雕龍》二重「興」義及其在「興」觀念史的轉型位置「詩比興」的「言語倫理」功能及其效用從應感、喻志、緣情、玄思、遊觀到興會──論中國古典詩歌所開顯「人與自然關係」的歷程及其模態

商品規格

書名 / 詩比興系論
作者 / 顏崑陽
簡介 / 詩比興系論:完整展現中國古典詩歌的「比興」觀念顏崑陽教授的《詩比興系論》創見有三點:一、漢儒箋釋詩騷以降,「比」與「興」即混同為一。自此,兩者涵義之別,始終未有
出版社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0848892
ISBN10 / 9570848898
EAN / 9789570848892
誠品26碼 / 2681426937002
頁數 / 40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