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立命: 現代華人公私領域的探索與重建 | 誠品線上

安身立命: 現代華人公私領域的探索與重建

作者 李淑珍
出版社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安身立命: 現代華人公私領域的探索與重建:在西化、現代化、全球化的衝擊下,華人如何奮鬥掙扎,在公私領域裡安身立命?從思想史的角度切入,就家族倫理、宗教信仰、美學思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在西化、現代化、全球化的衝擊下, 華人如何奮鬥掙扎,在公私領域裡安身立命? 從思想史的角度切入, 就家族倫理、宗教信仰、美學思想、政治理念、文化衝擊、自我認同等面向, 析論梁啟超、李叔同、林語堂、徐復觀等民國知識分子, 深入呈現20世紀的華人精神世界。 在舊社會、舊道德傾頹之際,現代華人不僅要創建公私領域內的制度性架構,更要摸索相應的信仰與價值觀。《安身立命》探討梁啟超、李叔同、林語堂等人,如何分別在儒家、佛教、道家、基督教的引領下做生命的實踐;也以徐復觀在台灣的經驗為例,說明兩岸文化如何激盪交融,和以儒家民主及儒家美學建立「華人現代性」的可能性。最後,作者李淑珍思考人格主義在全球化時代的意義,肯定儒家不論在公領域或私領域,依然是華人安身立命的重要精神資源。全書理性與感性兼具,值得細細品味。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李淑珍1961年生於台南,高雄女中、台大歷史系、師大歷史研究所畢業,美國布朗大學歷史學博士。求學時曾經歷文學、經學、史學等階段的思想轉折,三者共同形塑日後的學術關懷︰文學直視人生真實,經學安定人心憂疑,史學則體現生命的渺小與莊嚴。目前任教於台北市立大學,以史學從事生命教育。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中國思想史、當代儒學,並持續觀察台灣文化與政治。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 江序 誌謝 第一章 導論 一、「歷史三峽」中的「大我」與「小我」 二、儒家與現代公私領域的重建 三、人生史學 第二章 私領域中的梁啟超──兩性關係與家族倫理的轉型 一、前言:梁啟超的「公德」與「私德」 二、維新人物的家族倫理 三、「男女有別」格局下的兩性觀 四、「戀愛神聖」? 五、「大大小小的孩子們」 六、結論:私領域與公領域的關連性 第三章 從李叔同到釋弘一──意義危機時代的信仰歷程 一、前言:三個課題 二、李叔同/弘一的生命階段與生命基調 三、儒學階段:從名士到嚴師 四、出家契機:「無常感」與「罪業感」 五、出世間法:律、淨、華嚴 六、世間修行:自利利他,律己律人 七、病、老、死 八、結論:「美」與「無常」的超越 第四章 論林語堂的改宗經驗──東西信仰的個人抉擇 一、前言:林語堂的「一團矛盾」 二、東風與西風 三、從清教徒到異教徒 四、二十世紀道家 五、回歸精神原鄉 六、結論: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 第五章 徐復觀在台灣──兩岸文化的激盪與交融 一、前言:大陸/台灣,1949 二、三個方向的反省 三、台灣的中華文化傳統 四、近代西方文化的光與影 五、結論:外省知識份子在台灣思想史上的意義 第六章 《民主評論》的民主想像――儒家/民主的多重詮釋 一、前言:流亡者的「建國方略」 二、徐復觀與《民主評論》 三、中國傳統與民主政治:徐復觀與錢穆的思想歧異 四、學術與政治之間:徐復觀與唐君毅的君子之爭 五、結論:廿一世紀初的省思 第七章 徐復觀論現代藝術──藝術、政治與人性 一、前言:現代藝術與現代文明──台灣版 二、「從異鄉人到失落的一代」: 五○、六○年代的台灣文藝青年 三、劉國松的崛起 四、美善合一:「人性主義者」徐復觀的美學思想 五、「毀滅的象徵」──徐復觀眼中的現代藝術 六、現代藝術的文化意涵與政治意涵 七、結論:「現代畫論戰」的文化背景與思想理路 第八章 全球化的我在哪裡?──儒家人格主義在全球化時代的意義 一、前言:全球化時代的失根感 二、中華文化:從「人格主義」到「個人主義」 三、西方文化 :現代性下的個人主義認同危機 四、儒家人格主義在全球化時代的意義:資源及限制 五、結論:安身立命之道的追尋 第九章 結論 一、百年世變下華人精神價值的追尋 二、現代華人公私領域的變遷 三、安身立命:永恆的問題,暫時的答案 引用書目 中文論著 英文論著 索引

商品規格

書名 / 安身立命: 現代華人公私領域的探索與重建
作者 / 李淑珍
簡介 / 安身立命: 現代華人公私領域的探索與重建:在西化、現代化、全球化的衝擊下,華人如何奮鬥掙扎,在公私領域裡安身立命?從思想史的角度切入,就家族倫理、宗教信仰、美學思
出版社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0842654
ISBN10 / 9570842652
EAN / 9789570842654
誠品26碼 / 2680819255006
頁數 / 48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