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作者 | 賴永海/ 編 |
---|---|
出版社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法華經:《法華經》、《楞嚴經》、《華嚴經》並稱「經中之王」《法華經》在佛教思想史、佛教文學史更具有不朽地位對中國佛教思想的影響無遠弗屆,歷代各種經典受持讀誦書寫 |
作者 | 賴永海/ 編 |
---|---|
出版社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法華經:《法華經》、《楞嚴經》、《華嚴經》並稱「經中之王」《法華經》在佛教思想史、佛教文學史更具有不朽地位對中國佛教思想的影響無遠弗屆,歷代各種經典受持讀誦書寫 |
內容簡介 《法華經》、《楞嚴經》、《華嚴經》並稱「經中之王」《法華經》在佛教思想史、佛教文學史更具有不朽地位對中國佛教思想的影響無遠弗屆,歷代各種經典受持讀誦書寫者無出其右根據聖嚴法師的統計,《法華經》中約有60種修行方式。胡適更讚譽《法華經》是部優美的文學作品。為人所熟知的著名《法華經》「法華七喻」,就是用七個生動的故事,來闡釋大乘佛教的教理。《法華經》在弘揚三乘歸一佛乘,調和大小乘的各種說法,主張一切眾生都能成佛。將佛陀教說真理運用詩、譬喻、故事等文學手法呈現。是生活中非常實用有用的佛法。在菩薩信仰中,影響最大的當屬觀世音菩薩的信仰,而這一信仰與《法華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雖然在《法華經》出現之前佛經中已經出現觀世音菩薩的記載,但後世奉行的經典依據,卻是源於本經中〈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生動有趣的法華七喻巧妙地展現佛陀的慈悲教化,也是大家奉持本經的原因之一。本經後半部再再宣說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法華經》的功德利益,是其他經典所不及。證嚴法師說:《法華經》可以說是三根普被,上、中、下各類根性的人,都易接受,從生活中善加體會,必可相互印證。本書《法華經》開本大方,編排清晰疏朗,共分題旨解說、原典、譯文、注釋,以深入淺出的文字重新詮釋和解析佛經旨意。讀者可透過此書輕鬆運用《法華經》的心法,當作讀經的誦念本,同時清楚了解《法華經》的文句涵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賴永海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財政部、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南京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旭日佛學研究中心主任,江蘇宏德文化出版基金會理事長,鑑真圖書館館長。出版《中國佛性論》、《中國佛教文化論》、《佛學與儒學》等16部著作,主編第一部《中國佛教百科全書》(11卷,近300萬字),主編第一部《中國佛教通史》(15卷,700萬字)。王彬 譯注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博士,師從賴永海,主要從事藏傳佛教、佛教藝術、佛教與醫學研究,現為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博士後研究人員。
產品目錄 前言 序品第一 方便品第二 譬喻品第三 信解品第四 藥草喻品第五 授記品第六 化城喻品第七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法師品第十 見寶塔品第十一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勸持品第十三 安樂行品第十四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囑累品第二十二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法華經》的主要結構 延伸閱讀
書名 / | 法華經 |
---|---|
作者 / | 賴永海 編 |
簡介 / | 法華經:《法華經》、《楞嚴經》、《華嚴經》並稱「經中之王」《法華經》在佛教思想史、佛教文學史更具有不朽地位對中國佛教思想的影響無遠弗屆,歷代各種經典受持讀誦書寫 |
出版社 /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0840544 |
ISBN10 / | 9570840544 |
EAN / | 9789570840544 |
誠品26碼 / | 2680720978001 |
頁數 / | 640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前言(節錄)
《妙法蓮華經》(通常略稱為「法華經」)(Saddharma-Puṇḍarīka Sūtra)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之一。本經以喻而立經名,Saddharma譯為「妙法」,係指本經微妙而不可思議的深奧法義,或云「第一最勝之法」;Puṇḍarīka則意為「蓮花」。「蓮花」在佛教中是最為常見的譬喻和形象,有「微妙香潔」的功德,而又以「微妙」之功德代表智慧,以「香潔」代表慈悲德行,以喻大乘菩薩悲智雙運,為悲憫眾生,而發弘願,於五濁惡世中行難忍之行救度眾生,卻又不為五濁所染,如同蓮花生於淤泥之中卻不為所染,故有此名。本經在印度即受到廣泛重視,傳至中國後,更是盛行於世,其於中土盛興之勢,正如唐代道宣在〈妙法蓮華經弘傳序〉中所云:「自漢至唐六百餘載,雖歷群籍,四千餘軸,受持盛者,無出此經。」可見其影響之大,以至於後世有人將其與《楞嚴經》、《華嚴經》並稱,譽為「經中之王」。
一、《法華經》的成書及漢譯本
通常認為,本經於大乘佛教初期即已形成(最晚不超過西元二世紀),屬於大乘佛教的早期經典。《法華經》產生後,逐漸流傳於印度、尼泊爾及中亞等廣大地區。自十八世紀以來,在喀什米爾、尼泊爾和中國新疆、西藏等地已經發現本經各種寫本四十餘種,寫經文字有梵文、藏文及和闐文等。這些寫本的年代約為五至十一世紀。
根據《開元釋教錄》記載,《法華經》約有六種漢譯全本,其中最早的譯本為三國時期支疆梁接所譯的《法華三昧經》(二五五年)。但在六種譯本中,三種已經佚失,而後世流傳下來的尚有三種,按翻譯時代先後順序分別是:西晉竺法護據西域胡本譯出的《正法華經》,後秦鳩摩羅什所譯的《妙法蓮華經》,隋代闍那崛多、達摩笈多共同譯的《添品妙法蓮華經》。
《法華經》的諸譯本中,後世通行並影響較大的譯本是鳩摩羅什的譯本,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該譯本不像羅什之前諸譯本那樣文辭艱澀,難以理解,另外也與羅什門下諸弟子及後世大德的廣泛宣揚密不可分。正如唐代道宣所云:「三經重沓、文旨互陳,時所崇尚,皆弘秦本。」(〈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以上三種譯本中,內容也互有出入。如後世流通最廣的羅什譯本,我們現在看到的通行本為七卷二十八品,但羅什初譯此經時原為七卷二十七品。後世補入的內容主要有幾方面:一是南齊法獻於高昌所得〈提婆達多品〉;二是隋闍那崛多等所譯的《添品妙法蓮華經》中的〈普門品偈頌〉;三是唐代玄奘大師所譯的〈藥王菩薩咒〉;在編入這些內容後,方才形成後世通行的流通本。在上述三種譯本中,一些品目的順序也略有不同。如晉譯本和隋譯本均將〈囑累品〉列為全經的最後一品;而秦譯本中,〈囑累品〉列在第二十二品,其後尚有〈藥王菩薩本事品〉等六品,而將〈普賢菩薩勸發品〉作為全經的最後一品。
《法華經》諸譯本的差別,可能主要是由於譯經所依據的底本不同所致。《正法華經》根據梵文本翻譯,但卻為流行於西域的所謂「胡本」,《妙法蓮華經》則是據西域龜茲文本所譯,而隋代闍那崛多、達摩笈多等的翻譯則是根據從印度傳來的梵文本。
二、《法華經》的主要思想
《法華經》中包含著豐富的哲理思想及信仰體系。限於篇幅,我們在此僅從以下四個方面,對本經的重要思想進行歸納。
1.開權顯實,會三歸一
本經始終貫穿著一條重要的主線,可歸納為「開權顯實,會三歸一」,這可以說是本經最為核心的思想。所謂「開權顯實」,又稱「開方便門,顯真實義」;「權」即所謂「方便」、「權宜」之法,係指因為眾生具有不同的根機,對於法義的堪受也存在差異,因而佛陀以種種權宜之法,如譬喻、語言等種種不同方式,引導初機眾生,令其入於佛法之門,而走上修行解脫的道路。因此根據眾生的不同根性,分別說聲聞、緣覺、佛乘(即「三乘」);但這種法義上的差別歸根結柢,是要引導眾生契悟最為究竟的實相之境(即為與「權」相對之「實」,或與「方便」相對的「真實」),這才是佛陀真正的本懷,也就是說,唯有一佛乘才是佛陀的真實教義和歸趣所在。正如本經〈方便品〉中所說的:「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
基於這一思想,在本經中,佛陀不僅給諸大菩薩授記成佛,也為諸聲聞弟子(包括已證得阿羅漢果者)授記當得作佛。以一佛乘為真實究竟,毫無虛妄。從而令信仰者捨棄相對狹隘的「三乘」之見,以志求無上佛乘,證得諸法實相之究竟無上之智為修行的終極目的。
正是基於把體證諸法實相作為修行的最高目標的認識,《法華經》提出著名的「十如是」說,並指出「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這意味著唯有志求佛道,並如理修行,才能達到佛陀證得的無上之智,了達一切諸法實相。而眾生欲要達到這一究竟本質的境界,就必須發心修習成就無上佛道。
2.開近顯遠、開跡顯本的佛陀觀
大乘佛教的佛陀觀念中,最有影響的即為法身、報身、應身的「三身論」。在這一理論的形成過程中,《法華經》無疑起到重要的作用。《法華經》中雖未出現完整的「三身」概念,但經中對釋迦牟尼佛的描述,實則已賦予釋迦佛法身的意義。如〈見寶塔品〉中,釋迦佛說《法華經》時,從地湧出的寶塔中,有過去久遠已成佛並且早已「滅度」的多寶如來,因願力緣故,為釋迦佛說《法華經》涌出品〉中,在此「娑婆世界」地下湧出無量菩薩,都是釋迦佛所教化的弟子,表示將於未來護持、弘傳《法華經》,實現教化眾生的弘願。會中彌勒菩薩及大眾遂起疑問,釋迦如來成道四十餘年,為什麼能在很短暫的時間內教化無量大眾。在接下來的〈如來壽量品〉中,釋迦佛向大眾宣說,如來已於久遠劫前成佛,但為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而示現滅度(應身)。佛陀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他方無量無邊國土教化利導眾生。如來壽命亦不可計數(「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在〈如來壽量品〉中出現的佛身「常住不滅」的觀念,實際上已經具有報身兼具法身的意義。
《法華經》中釋迦久遠成佛的思想,又被歸納成「開近顯遠」(示釋迦應身壽命之近,顯釋迦法身壽量之遠)、「開跡顯本」(開示釋迦應身及其說法,顯釋迦法身實相之理)。
3.菩薩行及一切眾生皆當成佛思想
在《法華經》的思想中,菩薩行的觀念也得到充分地闡釋,這些豐富的修習思想著重體現在〈安樂行品〉及〈常不輕菩薩品〉中。所謂「菩薩行」,是指志求佛果的眾生(菩薩)為證佛果,而必須精勤修習的自利利他的各種方法。如在〈常不輕菩薩品〉中,記述了常不輕比丘隨見四眾悉皆禮拜讚歎,無論人們對他怎樣輕罵侮慢,他都對眾生禮敬如故,並預言眾生皆當作佛。這可被認為是較早出現的「一切眾生皆可成佛」思想。如東晉時期的竺道生,即對當時中土流行的所謂「一闡提人不得成佛」的思想提出異議,而提出「一闡提人亦當成佛」的觀念,他之所以孤明先發地提出這一觀點,實則與他對《法華經》真實思想的解悟不無關係。這一點可以從他所作《法華經疏》中看出。如在注疏〈譬喻品〉時有言:「聞一切眾生,皆當作佛。」在〈見寶塔品〉的注疏中言:「既云三乘是一,一切眾生,莫不是佛,亦皆泥洹。」由此也可看出《法華經》思想對他的影響。
4.觀世音菩薩的信仰
從佛教發展的歷史角度看,在大乘佛教的菩薩信仰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當屬對觀世音菩薩的信仰。而這一信仰的根本依據,則直接地溯源於《法華經》。在《法華經》中,對於菩薩行的修習方法多有論述,而菩薩行的宗旨所在,即是要救度一切苦難眾生,幫助他們得到究竟的解脫;而由於眾生種種因緣不同,菩薩救度眾生的方式也隨之千變萬化。在《法華經》中,至少有兩品的內容集中體現了這一思想,一是〈妙音菩薩品〉,二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在這兩品中,都出現了隨應眾生機緣差別而顯示相應化身而為說法救度的觀念。如〈妙音菩薩品〉中,妙音菩薩具「現一切色身三昧」,「妙音菩薩住是三昧中,能如是饒益無量眾生」。而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則宣說了觀世音菩薩以大威神力的緣故,能夠救度眾生脫於諸難。眾生若聞稱觀世音菩薩名號,當得離諸苦難,並宣說觀世音菩薩以各種應身普門示現救度眾生的功德。〈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成為《法華經》中最廣為人知的篇章,以至於經常被單獨列出,並成為歷代無數修學佛法的信士所必修的諷誦內容。
三、《法華經》的影響
《法華經》自產生以後,其豐富的義理及信仰模式為大乘佛教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其所產生的影響廣泛而深遠。在此,我們僅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對《法華經》的影響進行介紹。
1.本經注疏
首先,歷代圍繞《法華經》而進行闡釋的各種著作極為豐富。尤其在中國,早在六朝時期,古印度著名論師世親著的《妙法蓮華經論》即被譯為漢文(此論元魏時先後兩譯:即勒那摩提譯的《妙法蓮華經論》和菩提流支譯的《法華經論》)。這可說是中國最早流傳的對《法華經》的疏論。之後,竺道生、曇影、道融、法雲、法瑤、智顗、吉藏、窺基等諸多大德紛紛為其注釋闡發。據初步統計,目前收錄於《大正藏》及《卍續藏》中的各種《法華經》相關著作約有八十餘種;由此可見《法華經》所受到的重視程度,這也表明《法華經》的廣泛影響。
2.天臺宗的形成和發展
《法華經》對後世的影響中,最顯著的即是天臺宗的產生。天臺宗又稱「法華宗」,是中國第一個大乘佛教宗派。這一宗派的創始人為隋代智顗(智者大師),並奉持《法華經》為根本經典。天臺宗的創立,是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也是佛教完成中國化並走向成熟的標誌之一。
由智者大師創立的天臺宗教理中,最重要的即是「三諦圓融」的思想。這一思想的形成,直接來源於《法華經》中以「十如是」來闡釋「諸法實相」的思想。在《法華經》的諸譯本中,「十如是」的內容為鳩摩羅什譯本中所獨有。但之前羅什本人及其門下弟子,對於「十如是」並未予以特別的重視。直至慧思,才真正注意到「十如是」與「諸法實相」之間所存在的重要意義,他通過《法華經》的修習而證「法華三昧」;並依據本經中著名的「十如是」思想,提出頗具特色的「一心三觀」等觀法原則,形成了獨特的禪法體系。後經過智者大師的發揮,形成了「三諦圓融」的實相義理理論,並由此創立了「一心三觀」的圓頓觀法。
智者大師對《法華經》極為推崇,他曾依據《法華經》作《妙法蓮華經玄義》、《妙法蓮華經文句》及《摩訶止觀》等,闡釋法華大義,這三部著作成為天臺宗的重要經典,即著名的「天臺三大部」。在他創立的「五時八教」的判教體系中,更是將《法華經》尊為至高的圓教一乘大法。由此亦可見《法華經》於天臺宗的巨大影響。
天臺宗形成之後,對東亞的日本及朝鮮半島等地的佛教文明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唐代鑑真大師最早把天臺教觀弘傳至日本。後來日本的最澄入唐求法,回國後再傳天臺教觀,天臺宗遂在日本成為一個獨立而兼具「圓義」的宗派。其後日本佛教形成的諸多宗派中,幾乎都與天臺宗有著諸多關係。這些宗派中影響較大的當屬日蓮創立的「日蓮法華宗」。
日蓮(一二二二︱一二八二)年輕時,曾遊歷研習包括《法華經》等諸經教義。但他對當時日本佛教的現狀頗多不滿,尤其是對淨土、禪、真言、律諸宗大肆攻擊,卻唯獨對《法華經》極為重視。尤其是經過十餘年對天臺教典的修學,最終認定在末法時代,唯有以弘揚釋尊教義精髓之《法華經》,才能成為拯救末世眾生的最根本的方式。日蓮認為唯有《法華經》才是真正的佛教。他以《法華經》、《無量義經》、《觀普賢經》等為依據,提出《無量義經》為《法華經》的「開經」,《觀普賢經》則是《法華經》的「結經」,實則是以《法華經》為中心,尊為本宗的根本經典。並承襲了天臺宗的「五時八教」之說,在法脈上,與智者大師亦有溯源。他主張釋迦教化的精髓即為《法華經‧如來壽量品》,而於此品中包含的真理──「一念三千」即體現在「南無妙法蓮華經」的七字中,因而提倡禮拜《法華經》、念誦「南無妙法蓮華經」等為基本的修行方式。日蓮一生亦以口誦、身行《法華經》等親身經歷以證《法華經》的真實性。
3.修行方式的影響
《法華經》不僅把體證無相空慧的諸法實相作為佛法修學的最高目標,同樣也極為注重實際的修學。《法華經》包含著極為豐富的佛教修行方法,如根據聖嚴法師的統計:《法華經》中約有六十種修行方式。《法華經》中豐富的修行方式,也對印度佛教和中國佛教諸宗派的修學理念,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在菩薩信仰中,影響最大的當屬觀世音菩薩的信仰,而這一信仰與《法華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雖然在《法華經》出現之前的大乘佛教經典中已經出現觀世音菩薩的記載,但後世奉行的經典依據,卻是源於本經中〈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本品在中國甚至成為一部獨立的經典而得以廣泛奉持。
在《法華經》的諸多信仰中,值得注意的另一個理念,即是禮拜、供養、讀誦《法華經》所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歷代流傳著很多修習《法華經》而產生的靈異記載,這些在如《高僧傳》等著作中是經常見到的。日本佛教的法華信仰也極為普遍,成書於平安時代末期(不晚於1120年)的《今昔物語集》,收錄了大量的佛教故事,很多題材都源自日本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或者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不少內容都與《法華經》有關,大多是通過讀誦《法華經》而消災免難的事蹟。這也從另一側面反映了《法華經》的重要影響。
◎內文選讀(節錄)
譬喻品第三
世尊宣說「火宅四車」之譬喻,內容為:大宅起火,長者諸子於門內嬉戲,不肯從火宅中出來。長者為使諸子得免諸難,而以權宜之計告訴諸子說,門外有三車,可供娛樂,諸子為其所誘,競相出離火宅。長者則不予三車,而賜給諸子更為華麗珍貴的大白牛車。此中以「長者」譬喻「如來」;以「家」譬喻「三界」;以「門」譬喻「一乘究竟佛乘」;以「五百人」譬喻「五道眾生」;以「火」譬喻「五濁八苦」;以「三車」譬喻「三乘」;以「大白牛車」譬喻「一乘」。終不予三車,而賜以大白牛車之喻,顯示開三乘之權,顯一乘之實。本品中著重強調如來所言無有虛妄,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能予一切眾生大乘之法,但由於眾生根機差異,不盡能受。因此諸佛以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從而進一步說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實」之旨。
本品中的「火宅四車」之喻為著名的「法華七喻」之第一喻。
爾時,舍利弗踊躍歡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今從世尊聞此法音,心懷踊躍,得未曾有。所以者何?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授記作佛,而我等不豫斯事,甚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世尊,我常獨處山林樹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說所因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脫;然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初聞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證。』世尊,我從昔來終日竟夜每自剋責,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斷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隱。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聞是法音,得所未曾有,
心懷大歡喜,疑網皆已除。
昔來蒙佛教,不失於大乘,
佛音甚希有,能除眾生惱,
我已得漏盡,聞亦除憂惱。
我處於山谷,或在樹林下,
若坐若經行,常思惟是事:
嗚呼深自責,云何而自欺?
我等亦佛子,同入無漏法,
不能於未來,演說無上道;
金色三十二1,十力諸解脫2,
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
八十種妙好3,十八不共法4,
如是等功德,而我皆已失。
我獨經行時,見佛在大眾,
名聞滿十方,廣饒益眾生,
自惟失此利,我為自欺誑。
我常於日夜,每思惟是事,
欲以問世尊,為失為不失?
我常見世尊,稱讚諸菩薩,
以是於日夜,籌量如此事。
今聞佛音聲,隨宜而說法,
無漏難思議,令眾至道場。
我本著邪見,為諸梵志師5,
世尊知我心,拔邪說涅槃。
我悉除邪見,於空法得證,
爾時心自謂,得至於滅度,
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
若得作佛時,具三十二相,
天人夜叉眾,龍神等恭敬,
是時乃可謂,永盡滅無餘。
佛於大眾中,說我當作佛,
聞如是法音,疑悔悉已除。
初聞佛所說,心中大驚疑,
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
佛以種種緣,譬喻巧言說,
其心安如海,我聞疑網斷。
佛說過去世,無量滅度佛,
安住方便中,亦皆說是法。
現在未來佛,其數無有量,
亦以諸方便,演說如是法。
如今者世尊,從生及出家,
得道轉法輪,亦以方便說。
世尊說實道,波旬無此事6,
以是我定知,非是魔作佛,
我墮疑網故,謂是魔所為。
聞佛柔軟音,深遠甚微妙,
演暢清淨法,我心大歡喜,
疑悔永已盡,安住實智中。
我定當作佛,為天人所敬,
轉無上法輪7,教化諸菩薩。
【譯文】
這時,舍利弗極為歡喜,即站起身來,雙手合掌,雙目仰望凝視世尊,開口說道:「今天,我們從世尊這裡聽聞了如此微妙的法門,心中充滿喜悅之情,這是從前沒有出現過的。為什麼這樣說呢?我過去曾跟從佛陀,聽聞過此稀有之法,又看到各位菩薩都蒙佛授記作佛,而我等二乘弟子卻沒有獲得佛陀的授記,心中覺得十分悲傷,錯失如來無量難測的智慧見地。世尊,我經常獨自一人,在山林之中,或者靜坐,或者經行漫步,常常產生這樣的想法:『我們這些弟子同樣得入如來的智慧法性,為何如來佛以小乘法來度化我們呢?這都要歸咎於我們的根性不夠,並非因為世尊的偏心。為什麼如此呢?如果我們這些修習小乘之人,能夠達到大乘的根性,那麼慈悲的佛陀必然會以大乘法門教習我等修行,而讓我們修習大乘法而獲得解脫;但是,我們未能了解佛陀以方便之法,隨宜不同根器的眾生相機說教,因此初聞佛陀方便說法時,便執其為究竟之法義而信奉受持,思維以求獲得小乘的果位。』世尊,我從過去至今,日日夜夜,常常因此而自責,如今從佛這裡聽聞到過去從未聽聞過的稀有妙法,方能斷除了心中的諸多疑惑和悔意,達到身心愉快、安穩自得的狀態。今天,我才知道自己為真正的佛弟子,這一切都是從佛陀親口所宣的言教中產生的,也可以說是佛陀宣說的法義讓我們發生這種變化,這才可算是真正得到了如來的清淨妙法。」
這時,舍利弗想再次重述他所說的言意,即用偈頌說道:
我聞是法音,得所未曾有,心懷大歡喜,疑網皆已除。
昔來蒙佛教,不失於大乘,佛音甚希有,
能除眾生惱,我已得漏盡,聞亦除憂惱。
我處於山谷,或在樹林下,若坐若經行,
常思惟是事:嗚呼深自責,云何而自欺?
我等亦佛子,同入無漏法,不能於未來,演說無上道;
金色三十二,十力諸解脫,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
八十種妙好,十八不共法,如是等功德,而我皆已失。
我獨經行時,見佛在大眾,名聞滿十方,
廣饒益眾生,自惟失此利,我為自欺誑。
我常於日夜,每思惟是事,欲以問世尊,為失為不失?
我常見世尊,稱讚諸菩薩,以是於日夜,籌量如此事。
今聞佛音聲,隨宜而說法,無漏難思議,令眾至道場。
我本著邪見,為諸梵志師,世尊知我心,拔邪說涅槃。
我悉除邪見,於空法得證,爾時心自謂,
得至於滅度,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
若得作佛時,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眾,
龍神等恭敬,是時乃可謂,永盡滅無餘。
佛於大眾中,說我當作佛,聞如是法音,疑悔悉已除。
初聞佛所說,心中大驚疑,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
佛以種種緣,譬喻巧言說,其心安如海,我聞疑網斷。
佛說過去世,無量滅度佛,安住方便中,亦皆說是法。
現在未來佛,其數無有量,亦以諸方便,演說如是法。
如今者世尊,從生及出家,得道轉法輪,亦以方便說。
世尊說實道,波旬無此事,以是我定知,
非是魔作佛,我墮疑網故,謂是魔所為。
聞佛柔軟音,深遠甚微妙,演暢清淨法,
我心大歡喜,疑悔永已盡,安住實智中。
我定當作佛,為天人所敬,轉無上法輪,教化諸菩薩。
【注釋】
1 三十二(相):係轉輪聖王及佛之應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種殊勝容貌與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三藏法數》四十八謂:(一)足安平相,足裡無凹處者。(二)千輻輪相,足下有輪形者。(三)手指纖長相,手指細長者。(四)手足柔軟相,手足之柔者。(五)手足縵網相,手足指與指間有縵網之纖緯交互聯絡如鵝鴨者。(六)足跟滿足相,跟是足踵,踵圓滿無凹處者。(七)足跌高好相,跌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圓滿者。(八)腨如鹿王相,腨為股肉,佛之股肉纖圓如鹿王者。(九)手過膝相,手長過膝者。(十)馬陰藏相,佛之男根密藏體內如馬陰也。(十一)身縱廣相,頭足之高與張兩手之長相齊者。(十二)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一毛而不雜亂者。(十三)身毛上靡相,身毛之頭右施向上偃伏者。(十四)身金色相,身體之色如黃金也。(十五)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十六)皮膚細滑相,皮膚軟滑者。(十七)七處平滿相,七處為兩足下兩掌兩肩並頂中,此七處皆平滿無缺陷也。(十八)兩腋滿相,腋下充滿者。(十九)身如獅子相,身體平正威儀嚴肅如獅子王者。(二十)身端直相,身形端正無傴曲者。(二十一)肩圓滿相,兩肩圓滿而豐腴者。(二十二)四十齒相,具足四十齒者。(二十三)齒白齊密相,四十齒皆白淨而堅密者。(二十四)四牙白淨相,四牙最白而大者。(二十五)頰車如獅子相,兩頰隆滿如獅子之頰者。(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二十七)廣長舌相,舌廣而長,柔軟細薄,展之則覆面而至於髮際者。(二十八)梵音深遠相,梵者清淨之義,佛之音聲清淨而遠聞也。(二十九)眼色如紺青相,眼睛之色如紺青者。(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勝如牛王也。(三十一)眉間白毫相,兩眉之間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三十二)頂成肉髻相,梵名「鳥瑟膩」,譯作「肉髻」,頂上有肉,隆起為髻形者。亦名「無見頂相」。以一切有情皆不能見故也。
2. 十力:指如來十力,唯如來具足之十種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種。又作「十神力」。謂如來證得實相之智,了達一切,無能壞,無能勝,故稱為「力」。十力即:(一)處非處智力,又作「知是處非處智力」、「是處不是力」、「是處非處力」。處,謂道理。謂如來於一切因緣果報審實能知,如作善業,即知定得樂報,稱為「知是處」;若作惡業,得受樂報無有是處,稱為「知非處」。如是種種,皆悉遍知。(二)業異熟智力,又作「知業報智力」、「知三世業智力」、「業報集智力」、「業力」。謂如來於一切眾生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業緣果報生處,皆悉遍知。(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又作「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發起雜染清淨智力」、「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禪定解脫三昧淨垢分別智力」、「定力」。謂如來於諸禪定自在無礙,其淺深次第如實遍知。(四)根上下智力,又作「知諸根勝劣智力」、「知眾生上下根智力」、「根力」。謂如來於諸眾生根性勝劣、得果大小皆實遍知。(五)種種勝解智力,又作「知種種解智力」、「知眾生種種欲智力」、「欲力」。謂如來於諸眾生種種欲樂善惡不同,如實遍知。(六)種種界智力,又作「是性力」、「知性智力」、「性力」。謂如來於世間眾生種種界分不同,如實遍知。(七)遍趣行智力,又作「知一切至處道智力」、「至處道力」。謂如來於「六道」有漏行所至處、涅槃無漏行所至處如實遍知。(八)宿住隨念智力,又作「知宿命無漏智力」、「宿命智力」、「宿命力」。即如實了知過去世種種事之力;如來於種種宿命,一世乃至百千萬世,一劫乃至百千萬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飲食、苦樂壽命,如實遍知。(九)死生智力,又作「知天眼無礙智力」、「宿住生死智力」、「天眼力」。謂如來借天眼如實了知眾生死生之時與未來生之善惡趣,乃至美醜貧富等善惡業緣。(十)漏盡智力,又作「知永斷習氣智力」、「結盡力」、「漏盡力」。謂如來於一切惑餘習氣分永斷不生,如實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