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張愛玲
作者 | 林幸謙/ 卓有瑞/ 陳啟仙/ 編 |
---|---|
出版社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印象.張愛玲:繪畫是張愛玲生前最喜歡的喜好之一,其首筆稿費,是來自她中學時代發表的一幅漫畫作品。2010年是著名文學家張愛玲誕辰90周年,香港浸會大學特別舉辦「印象‧ |
作者 | 林幸謙/ 卓有瑞/ 陳啟仙/ 編 |
---|---|
出版社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印象.張愛玲:繪畫是張愛玲生前最喜歡的喜好之一,其首筆稿費,是來自她中學時代發表的一幅漫畫作品。2010年是著名文學家張愛玲誕辰90周年,香港浸會大學特別舉辦「印象‧ |
內容簡介 繪畫是張愛玲生前最喜歡的喜好之一,其首筆稿費,是來自她中學時代發表的一幅漫畫作品。2010年是著名文學家張愛玲誕辰90周年,香港浸會大學特別舉辦「印象.張愛玲.首屆繪畫獎」,以鼓勵香港繪畫創作,提升創意。這些得獎作品在展出後集結成本書,即《印象.張愛玲》畫冊,讓世界各地的張迷都能得以欣賞,內容除了精采的畫作外,並收錄三篇張愛玲談到繪畫的文章,期望透過文字和影像,讓讀者更深入感受張愛玲的世界。此畫冊提供當代文學界與藝術界另一種交流與碰撞的文化空間:在解讀張愛玲的同時也解讀當代藝術世界;在創造當代藝術之中,同時也創造張愛玲的文化空間;在重構張愛玲之中,也重構當代藝術的想像與主題。通過這些參賽作品,點點滴滴建構起張愛玲主題的「情感結構」,以不同的藝術張力和非固定的藝術形式挖掘與展示此一主題的內∕外在情感及其直覺世界;既拓展了張愛玲主題新的內容和思想方向,亦以張愛玲為創作主體原型表現了寓言化思維的重讀與解構,成為我們理解張愛玲世界的新途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林幸謙卓有瑞
產品目錄 序 宋以朗 緒言 林幸謙 前言 卓有瑞 前言 陳啟仙 初審團代表感言 黃照達 決審團代表感言 蕭滋 張愛玲〈談畫〉 張愛玲〈忘不了的畫〉 張愛玲〈論卡通畫之前途〉 冠亞季軍作品 評審獎作品 入圍作品 得獎者名單 開幕禮、畫展現場 相關海報 謝誌
書名 / | 印象.張愛玲 |
---|---|
作者 / | 林幸謙 卓有瑞 陳啟仙 編 |
簡介 / | 印象.張愛玲:繪畫是張愛玲生前最喜歡的喜好之一,其首筆稿費,是來自她中學時代發表的一幅漫畫作品。2010年是著名文學家張愛玲誕辰90周年,香港浸會大學特別舉辦「印象‧ |
出版社 /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0839463 |
ISBN10 / | 9570839465 |
EAN / | 9789570839463 |
誠品26碼 / | 2680689448003 |
頁數 / | 174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H:精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9X21CM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談畫(張愛玲)
我從前的學校教室裡掛著一張「蒙納‧麗薩」,意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名畫。先生說:「注意那女人臉上的奇異的微笑。」的確是使人略感不安的美麗恍惚的笑,像是一刻也留它不住的,即使在我努力注意之際也滑了開去,使人無緣無故覺得失望。先生告訴我們,畫師畫這張圖的時候曾經費盡心機搜羅了全世界各種罕異可愛的東西放在這女人面前,引她現出這樣的笑容。我不喜歡這解釋。綠毛龜,木乃伊的腳,機器玩具,倒不見得使人笑這樣的笑。使人笑這樣的笑,很難罷?可也說不定很容易。一個女人驀地想到戀人的任何一個小動作,使他顯得異常稚氣,可愛又可憐,她突然充滿了寬容,無限制地生長到自身之外去,蔭庇了他的過去與將來,眼睛裡就許有這樣的蒼茫的微笑。
「蒙納‧麗薩」的模特兒被考證出來,是個年輕的太太。也許她想起她的小孩今天早晨說的那句聰明的話──真是什麼都懂得呢──到八月裡才滿四歲──就這樣笑了起來,但又矜持著,因為畫師在替她畫像,貴婦人的笑是不作興露牙齒的。
然而有個十九世紀的英國文人──是不是Walter de la Mare,記不清了──寫了一篇文章關於「蒙納‧麗薩」,卻說到鬼靈的智慧,深海底神祕的魚藻。看到畫,想作詩,我並不反對──好的藝術原該喚起觀眾各個人的創造性,給人的不應當是純粹被動的欣賞──可是我憎惡那篇「蒙納‧麗薩」的說明,因為是有限制的說明,先讀了說明再去看圖畫,就不由得要到女人眼睛裡去找海底的魚影子。那樣的華美的附會,似乎是增多,其實是減少了圖畫的意義。
國文課本裡還讀到一篇〈畫記〉,那卻是非常簡鍊,只去計算那些馬,幾匹站著,幾匹臥著。中國畫上題的詩詞,也只能拿它當做字看,有時候的確字寫得好,而且給了畫圖的結構一種脫略的,有意無意的均衡,成為中國畫的特點。然而字句的本身對於圖畫總沒有什麼好影響,即使用的是極優美的成句,一經移植在畫上,也覺得不妥當。
因此我現在寫這篇文章關於我看到的圖畫,有點知法犯法的感覺,因為很難避免那種說明的態度──而對於一切好圖畫的說明,總是有限制的說明,但是臨下筆的時候又覺得不必有那些顧忌。譬如朋友見面,問:「這兩天晚上月亮真好,你看見了沒有?」那也很自然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