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a Song
作者 | Duras, Marguerite |
---|---|
出版社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印度之歌:◎本書獲法國在台協會《胡品清出版補助計畫》支持出版Cetouvrage,publiédanslecadreduProgrammed’AideálaPublication《HuPinching》,bénéficiedusoutiendel’In |
作者 | Duras, Marguerite |
---|---|
出版社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印度之歌:◎本書獲法國在台協會《胡品清出版補助計畫》支持出版Cetouvrage,publiédanslecadreduProgrammed’AideálaPublication《HuPinching》,bénéficiedusoutiendel’In |
內容簡介 ◎本書獲法國在台協會《胡品清出版補助計畫》支持出版Cet ouvrage, publié dans le cadre du Programme d’Aide á la Publication 《Hu Pinching》, bénéficie du soutien de l’Institut Français de Taipei 莒哈絲1914年出生於法屬印度支那(越南)。這段童年經驗是她生命最底層的記憶,不斷在作品中湧現,成就了著名的「印度系列」:《勞兒之劫》(1964)、《副領事》(1965),《愛》(1973)和《恆河女子》(1973)……,《印度之歌》是其中唯一的劇本。 這一系列講的是圍繞在勞兒、麥克‧理查遜、安娜-瑪麗和副領事之間的愛情故事,但每本的重點放在不同的人物身上。印度之歌的焦點是安娜-瑪麗。她是所有人物(包括敘述的聲音)迷戀的對象。 這個劇本篇幅不長,野心卻極大:她企圖以文字構築一個綿密細緻的多部混聲交響詩。這首樂曲又得充滿氣味(莒哈絲要求氣味必須擴散至觀眾席):鮮花、熏香,混著火光閃爍的焚屍焦味…織就一首頹廢迷人、充滿感官氣息的「印度之歌」。作品中四個不現身的聲音交相敘述……敘述有時殘缺,有時重複;有時如夢囈,有時嘶喊,有時又如吟頌。通過這四個不同聲部,真實在不斷的敘述中重組、過濾、修正…… 《勞兒之劫》之中的勞兒(此劇中稱「沙塔拉的少女」)眼睜睜看著她的未婚夫麥克‧理查遜在舞會上被一名黑衣女子攝去了魂魄。他拋下一切,再不回頭。這位神秘女子就是安娜-瑪麗,法國駐印度大使夫人。麥克在般加拉開了一家海事保險公司,為了留在印度,為了留在她身邊。 而在《印度之歌》中,這一段轟轟烈烈已化為背景,麥克只是隨在安身側的影子。最鮮明的人物卻是著墨不多、甚至不知其名的的法國駐拉合爾副領事。他在拉合爾對著痲瘋病患開槍,被認為是瘋子,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他絕望地愛著安娜-瑪麗,卻只能以一陣陣撕裂肺腑的喊叫,吼出他一生的愛與痛。掩卷之餘,仍能聽到他淒厲的嘶吼,劃破暗夜的長空。驚心動魄。 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莒哈絲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最富魅力與個性的女作家之一,其作品享譽國際且廣受歡迎。瑪格麗特‧莒哈絲(1914-1996),無疑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最具個性、最富魅力的一位女作家。她在中國,在全世界都擁有廣泛的讀者。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學教師。她四歲喪父,童年的苦難和母親的悲慘命運影響了她的一生。她的作品包攬小說、劇本和電影三種敘事方式,雅俗共賞,在法國乃至全世界都擁有廣泛的讀者。 《印度之歌》1972年改編為電影伽利瑪*《印度之歌》;1975年,在坎城影展期間獲法國藝術片影院及實驗電影院協會獎。
各界推薦 「只有莒哈絲敢,讓《印度之歌》影像中的一名女子,分裂為聲音中的四名女子,讓過去現在未來斷裂,讓你我他你們我們他們人稱混淆,讓聲音與影像在斷裂中產生辯證的無盡迴路,讓所有的當下如真似幻。只有莒哈絲敢,可以將《印度之歌》的聲音,完完全全放到她的另一部電影作品《在荒涼的加爾各答有她威尼斯的名字》,全片只有空鏡頭,只有無盡的破敗殘毀,和那從亙古至今不曾停歇的聲音。」--《聲音的顏色》作者/張小虹 「作為一個女人,你可以愛她,也可以恨她,而作為一個作家,她的藝術魅力則無可抵擋,是不朽的。她的文字本身,就是一個謎。是關於記憶與遺忘,距離與背棄,蒼涼與激情、以及在黑暗中閱讀與愛戀的各種姿勢。她告訴我們迷戀是一種吞食,而她在燃燒後化為灰燼。冷靜也是有的。冷靜在莒哈絲從容不迫的敍述中,她在文字之中華貴。她以文字喚醒我們內心潛藏的欲念和淚水。可又有誰,真正讀懂了莒哈絲?」--摘自《Le Figaro》《費加洛報》 「莒哈絲的文筆與獨特風格使許多當代女作家為之著迷。她們拜倒在莒哈絲的腳下,把她的作品當作《聖經》,她們因為有一些令人心碎的感情經歷與生活痛苦而自以為在莒哈絲的作品中找到了一種源於女性的姐妹般的共鳴,她們寫作時把莒哈絲的作品放在工作桌上,她們刻意模仿莒哈絲式的優美、絕對而神秘的句子。」--摘自《Le Monde》《世界報》 莒哈絲小說中總有一個『他』和一個『她』。『他』並不是某個男人,甚至不是作為整體的男人;『她』也不是某個女人,譬如說,莒哈絲自己,甚至也不是作為整體的女人,他們是這世界上相距最遠的兩個點。距離,換句話說,也就是絕望。因為距離的一端或兩端,總是試圖縮小這一距離,結果總是徒勞的,所以是絕望。這也就是莒哈絲意義上的愛情。愛情,距離和絕望,是一個意思。我們也可以說,愛情,這是她的人物的生存狀態,或者說是一種基質。莒哈絲關注的不是人的生活,而是人的存在。」--摘自《Libération》《解放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瑪格麗特‧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1914-1996),法國傳奇作家。她的多部作品曾被改編成電影,包括《抵擋太平洋的堤壩》(Un Barrage contre le Pacifique,1950;電影由René Clément執導,1958)、《如歌的中板》(Moderato Cantabile,1958;電影由Peter Brook執導, 1960)、《夏夜十時半》(Dix heures et demi du soir en été, 1960;電影由Jules Dassin執導, 1967)等。她也寫電影劇本,如廣為人知的《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1959 60)即為她與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合作的電影。她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和六○年代的社運,所涉獵的領域十分廣泛。她關注的重點多是無助的兒童、行乞的女人、殘酷的戰爭、不可能的愛情……都是沒有國界的。她是生於越南的貧窮法國人,即使回到法國,都自覺是個「異鄉人」,這種無從歸屬之感反而讓她敏銳地瞭解到人生的憂慮與哀愁;同時她也在書寫、影像上打破各種拘束、挑戰一切界線,因此其小說被稱為「極限文學」。■譯者簡介劉俐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巴黎第七大學博士、巴黎第三大學影劇學院研究。現任淡江大學法文系副教授。譯有《劇場及其複象》、《電影美學》、《趙無極自畫像》、《攝影大師對話錄》等。
書名 / | 印度之歌 |
---|---|
作者 / | Duras, Marguerite |
簡介 / | 印度之歌:◎本書獲法國在台協會《胡品清出版補助計畫》支持出版Cetouvrage,publiédanslecadreduProgrammed’AideálaPublication《HuPinching》,bénéficiedusoutiendel’In |
出版社 /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0833850 |
ISBN10 / | 9570833858 |
EAN / | 9789570833850 |
誠品26碼 / | 2680408333009 |
頁數 / | 240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印度之歌:多部混聲的交響詩
莒拉絲不斷透過傳媒,編織自己的傳奇;又不斷透過作品,一而再、再而三的編織同一個故事。真實隨主觀意識而扭曲;記憶隨個人愛欲而修補、而遺漏。她迷戀於記憶的探索;扣問真實與虛構:迷離撲朔乃成為她作品最特殊的風景。
莒哈絲1914年出生於法屬印度支那(越南)。這段童年經驗是她生命最底層的記憶,不斷在作品中湧現,成就了著名的「印度系列」:勞兒之劫(1964)、副領事(1965),愛情 (1973)和恆河女子(1973)……,「印度之歌」是其中唯一的劇本。
這一系列都以1930年代的殖民印度為背景。講的是圍繞在勞兒、麥克‧理查遜、安娜瑪麗和副領事之間的愛情故事,但每本的重點放在不同的人物身上。印度之歌的焦點是安娜瑪麗。她是所有人物(包括敘述的聲音)迷戀的對象。
話說「勞兒之劫」之中的勞兒(此劇中稱「沙塔拉的少女」)眼睜睜看著她的未婚夫麥克‧理查遜在舞會上被一名黑衣女子攝去了魂魄。他拋下一切,再不回頭。這位神秘女子就是安娜瑪麗,法國駐印度大使夫人。麥克在般加拉開了一家海事保險公司,為了留在印度,為了留在她身邊。
在「印度之歌」中,這一段轟轟烈烈已化為背景,麥克只是隨在安娜身側的影子。最鮮明的人物卻是著墨不多、甚至不知其名的的法國駐拉合爾副領事。他在拉合爾對著痲瘋病患開槍,被認為是瘋子,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他絕望地愛著安娜瑪麗,卻只能以一陣陣撕裂肺腑的喊叫,吼出他一生的愛與痛。掩卷之餘,仍能聽到他淒厲的嘶吼,劃破暗夜的長空。驚心動魄。
莒拉絲這個劇本篇幅不長,野心卻極大:她企圖以文字構築一個綿密細緻的多部混聲交響詩。而這首樂曲又充滿氣味(莒哈絲要求氣味必須擴散至觀眾席):鮮花、燻香,混著火光閃爍的焚屍焦味…織就一首頹廢迷人、充滿感官氣息的「印度之歌」。加上Calcutta(加爾各達), Chandenagor(虔德那哥)、 Gange(恆河)、mousson(季風)…這些字眼對西方耳朵都是音樂,開啟無限的殖民想像:搖曳棕櫚樹的熱帶花園、寬敞的白色殖民建築、白頭巾的印度傭僕、、熱帶的暑氣與潮濕…
單薄的情節一再重複,故事顯然並非重點。莒拉絲有興趣的其實是實驗敘述方式。
場景設定在加爾各達法國使館和在印度洋小島的別墅,卻並非故事發生的地點。
舞台上只見人物晃動,卻不聽見他們說話,故事由四個不現身的聲音交相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