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爸爸的數學實驗: 12堂生活數感課
作者 | 賴以威 |
---|---|
出版社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賴爸爸的數學實驗: 12堂生活數感課:數感實驗室賴以威 親筆教授12堂生活數感課建立數感學習不卡關 +-×÷+-×÷+-×÷+-×÷+-×÷+-×÷+-×÷+-×÷+數學概念X手做實驗X |
作者 | 賴以威 |
---|---|
出版社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賴爸爸的數學實驗: 12堂生活數感課:數感實驗室賴以威 親筆教授12堂生活數感課建立數感學習不卡關 +-×÷+-×÷+-×÷+-×÷+-×÷+-×÷+-×÷+-×÷+數學概念X手做實驗X |
內容簡介 【走進閱讀世界|迷誠品:專文推薦】標題|數學這樣玩,玩出孩子超能力撰文|賴以威 (數感實驗室創辦人)數學可以「玩」!? 這對許多人來說大概很匪夷所思。但其實只要找對方法,輕鬆的玩耍也能培養數感思維。☞點此進入迷誠品閱讀文章"【總編說書】《賴爸爸的數學實驗》拉近孩子與數學的距離
各界推薦 各界名師 聯合推薦 李國偉/中研院數學所兼任研究員 李政憲/藝數摺學FB社團創辦人 林怡辰/《小學生年度學習行事曆》作者 葉丙成/PaGamO創辦人 葉奕緯/田中高中國中部數學教師 張鎮華/108數學課綱召集人 陳光鴻/臺中一中數學教師 連崇馨/鳳山高中數學教師 曾政清/建國中學數學教師 彭甫堅/數學咖啡館社群發起人 溫美玉/溫老師備課Party社團創立者 蘇麗敏/北一女中數學教師 賴政泓/政大附中數學教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介紹 賴以威賴以威 師大附中、臺大電機系畢業,現為臺灣師範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 愛家的男人、創辦「數感實驗室」,該品牌為2016年成立於臉書的知名粉專,現更成立「數感教育有限公司」,與妻子及夥伴致力於推廣數學教育,目標是讓每個人在生活中「看見數學、愛上數學」。 賴以威從小就是資優生,在父親薰陶下接觸古文、數學,吸收多樣知識,可說是兼具理科腦與文科腦。與父親感情深厚,十多年前感懷驟然離世的父親而寫作《再見,爸爸》一書,親情至誠而文筆動人,獲得深刻的迴響。 之後為了繼承父親推廣數學教育的遺志而創辦了「數感實驗室」,以學習樂趣啟發孩子接觸數學的動機,最大的特色是透過動手做實驗來刺激孩子思考,於遊戲中建立數感。為了介紹數學有趣實用的一面,除了設計課程,他也寫作、演講、辦比賽,廣獲媒體報導及關注,曾榮獲第五屆中國菠蘿科學獎數學獎,關鍵評論網2017未來大人物。作品散見於《聯合報》、《國語日報》、《科學少年》等,著譯有《超展開數學教室》、《超展開數學約會》、《葉丙成的機率驚豔》、《平面國》,並擔任臉譜〈數感書系〉特約主編。賴以威臉書:www.facebook.com iweilai0924數感實驗室:www.facebook.com numeracylab
產品目錄 序 1.鳳梨會加法? 2.黃金比例真美麗? 3.揭開影印紙的祕密 4.巧克力色彩統計學 數感小棧 陪伴我二十多年的題目 5.寺廟裡的機率 6.九九乘法變簡單 7.數字吉祥話 8.硬幣毛毛蟲演化遊戲 數感小棧 一題多解的價值 9.看事物的角度好重要 10.自製方塊桌曆 11.BMI值裡的數學 12.正方形蛋糕怎麼平分 數感小棧 專注的力量
書名 / | 賴爸爸的數學實驗: 12堂生活數感課 |
---|---|
作者 / | 賴以威 |
簡介 / | 賴爸爸的數學實驗: 12堂生活數感課:數感實驗室賴以威 親筆教授12堂生活數感課建立數感學習不卡關 +-×÷+-×÷+-×÷+-×÷+-×÷+-×÷+-×÷+-×÷+數學概念X手做實驗X |
出版社 /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3291459 |
ISBN10 / | 9573291452 |
EAN / | 9789573291459 |
誠品26碼 / | 2682034555008 |
頁數 / | 156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X17X1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先通過動手操作獲取具體經驗,之後觀念的理解與掌握才會更有成效,數學的學習也不違背這種規律。因此設計有趣又不昂貴,並且能刺激思想活潑的實驗,是當今數學教育迫切需要倡議的工作。《12堂生活數感課》圖文並茂、選材獨到、方便實踐,確實建立起優異的表率。
──李國偉(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兼任研究員)
讓數學除了計算,再加上動手做的樂趣吧!本書將一個個生活中的切身事物所產生的數學連結,以及情境中可討論的數學問題,轉化為操作型的活動,讓讀者除了從操作中學習,更可以結合美學與創意!
從費氏數列到黃金矩形、影印紙中的比例、抽樣調查到擲筊,以及文字、遊戲與分蛋糕的數學等,歡迎拿起書,利用暑假期間好好跟著玩!在這一本《12堂生活數感課》找到你喜歡的單元,並從中感受數學的應用與美學吧。
──李政憲(藝數摺學FB社團創辦人、教育部師鐸獎得主、新北市林口國中教師)
數學是一種藝術和語言,《12堂生活數感課》就是最貼近孩子的翻譯App,不僅趣味、淺顯、生活化,更讓孩子讀著思考後,覺得數學的美一點都不遠。
──林怡辰(《小學生年度學習行事曆》作者、彰化縣原斗國小教師)
《12堂生活數感課》透過生活化的數學問題,讓讀者了解數學並非抽象的學科。書中並規劃實驗實作的環節,淺顯易懂的讓讀者吸收數學知識、體會數學的趣味!
──葉丙成(PaGamO創辦人、臺灣大學電機系教授)
「眼見不一定為憑,耳聞不見得既真。」鳳梨會加法、到廟裡問事神明怎麼回答、毛毛蟲怎麼演化……生活所有的謎團都直指一個真相:「數學」。以威老師用平易近人的「數感」分析,輔以隨手可行的「實驗」證明,讓每個困惑的問號,都昇華成一個個的驚嘆號!誠摯向大家推薦這本值得親子共讀與師生閱讀的好書。
──葉奕緯(彰化縣田中高中國中部教師)
數學是研究數與形的學問。一般學校的數學課程,以知識內容與邏輯推理為主,缺乏形成知識前的實作,容易讓人害怕。《12堂生活數感課》以貼近日常生活的比例、機率為主題,用實驗印證數學,讀來輕鬆卻含有深刻的數學知識,讓人更加有感。
──張鎮華(108數學課綱召集人、臺灣大學數學系榮譽教授)
每一個問題都能透過簡單的實驗來觀察並理解,透過數學連結現實與真實,從而發掘數學的妙用。以威老師把數學思維的概化歷程解構為知(看似簡單的生活問題)、行(從實驗中觀察問題解決的切入點)、識(問題解決後抽象化思維發展的歷程形成智慧並總結)發展,讓讀者能一步一步內化數學素養,影響對問題的思維意識,然後不知不覺在問題思考與解方間學習數學。還有更多的數學梗,等著你去發現……
──陳光鴻(臺中一中教師)
現今許多年輕學子不喜歡數學,覺得數學只是一門用來考試,刁難大家的學科,甚至有數學無用論之說。《12堂生活數感課》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說數學的原理,「取材自日常之所見,活用數學於生活中」,讓人深刻感受到數學是解決問題的強大工具。不論讀者是否喜歡數學,本書都值得您好好品嘗。
──連崇馨(國立鳳山高中教師)
透過生動有趣的生活體驗,開啟數學學習視野,實踐數學力,循序漸進培育數學素養。賴老師的數感實驗操作與觀察推理的探究歷程,透過親子或師生共讀,潛移默化中引導孩子數學興趣的啟發與概念的發展,在享受數學樂趣的同時,引人入勝進入數學學思的殿堂,值得細細品味與生活實踐。
──曾政清(臺北市建國高中教師)
數學似乎只有會和不會兩種可能,沒想到還可以在廚房、街上、花園,在放學時、睡覺前、刷偶像劇時,還有坐在課桌椅上發呆時,玩《12堂生活數感課》裡提供的各種實驗,而進一步搞懂數學。趕快打開這本書,一起打敗「數學不會就是不會」這個魔咒。
──彭甫堅(數學咖啡館社群發起人、臺中市中港高中教師)
哇!原來我們與數學的距離,並不是只有靠腦袋思考,還可以動手實作感受「數感」,體會生活中的數學素養,就在《12堂生活數感課》!
──蘇麗敏(臺北市北一女中教師)
生活中周遭常見的事物,例如:生物會演化成什麼樣子?正方形蛋糕怎麼平分?BMI代表什麼意思?這些我們常認為理所當然或未曾注意過的事情,背後原來都有數學或科學的原理支撐。書中12堂課題,以生活常見的現象為開端,藉著數感實驗將知識具體化,同時能學到比例或機率,扣回數學知識的核心,證實了數學非無用,而是「無所不用」,每一堂課都饒富趣味,絕對會想一探究竟!
──賴政泓(國立政大附中教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自序 : 繞點路,卻更快、更開心抵達終點
數學是純粹的腦力活。有別於物理、化學需要實驗室,數學家只需要一杯好咖啡,一張舒適的椅子。桌上放著紙筆,就能盡情探索數學世界,享受純粹理性、邏輯之美。
但是,這不代表「學數學」也只用紙筆就好。
如同近年來許多小說改編成電影、遊戲、主題樂園,愈是豐富的感官刺激、身歷其境,愈容易讓人印象深刻、回味無窮,學習也一樣。想了解某個幾何形狀的特質,文字描述的定理能提供完整的線索條件,但卻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吸收。有時候動手做做看,反而更有感覺,更容易理解。
舉個例子來說,鳳梨表面殼紋呈現螺旋線排列,螺旋線的數目符合費波納契數列,不管你順時鐘數還是逆時鐘數,都是8條、13條、或者21條。這不是巧合,是大自然隱藏在表象後的規律,而這個規律被數學精準的描繪出來。我在科普書中讀過這個知識,但某次在台北市科教館舉辦活動的前晚,我站在水果攤前,數了十幾顆鳳梨,親眼見證每一顆都符合費波納契數列。明明知道書裡就是這樣說,可是當下,我卻數完一顆又忍不住數下一顆,心頭大感震撼!隔天在科教館的活動,我也看到很多和我前一晚一樣驚喜的臉孔。
「讀文字跟動手做」之間的感受差異,迄今依然讓我印象深刻。將來有機會,建議您真的去找一顆鳳梨數數看,相信會有一樣的體會。
保持樂趣才有高效率
動手做還有另一個重點,在於「樂趣」。回想自己的求學過程,雖然表現得還不錯,但上學念書之於我,是一件不得不的工作。其他課外讀物、小說、電影等、我就看得津津有味了,甚至常常在考完試後犒賞自己時,選擇讀一本小說。當然,這跟小說和課本的本質差異有很大的關連──前者是娛樂,後者是為了知識學習,但我認為許多課外讀物很重視讀者的感受,呼應讀者的期待,並讓讀者覺得好玩,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知識的學習與傳遞,其實也能做到同樣的事!只要不那麼講究效率。
我有時候會覺得,課本比較像維他命,按時服用能快速有效的確保營養充足。但我們就是會偶爾忘記,會覺得沒那麼好吃,有一點苦的話,更是避之唯恐不及。但如果是去菜市場一趟,挑選想吃的食材,回家查食譜料理,往往能成就好吃的佳餚。雖然花的時間多出許多,最後的營養價值也跟幾顆維他命差不多,但過程有趣好玩,會讓我們回味無窮、想再試一次,變化出更多花樣。
仔細想想,像這樣「保持興趣」達成的效果,其實比吞食維他命更好,才是真正高效率的學習方法。
來一場數學實驗
許多孩子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喪失了興趣,對他們來說學數學很無聊,就算坐在書桌前,眼前擺放的是知識精煉過的講義、題本,卻無法專注學習,最終花了比預期更多的時間,解更多的題目,就算能應付考試,是否真的學到「活用數學」的能力,卻是有待商榷。
我期待透過實驗為孩子帶來改變,希望學習上的樂趣能激發他們的好奇與動機。
來一場數學實驗,讓孩子用各種感官體驗意想不到、卻實實在在出現於生活周遭的數學知識。這樣的學習過程雖然會多花一點時間,但更能讓孩子了解數學的本質,加值他們的數學興趣,並且更期待、更積極的參與學校數學課的內容。
本書源自我在《科學少年》寫作的專欄,從一篇篇的專欄到能夠集結成冊,歷經了兩年多的時間。我期許這本書的每則實驗,都能成為一個數學知識的導遊,帶著孩子繞點路,看到更多美麗、有趣的風景,最後,卻能更快抵達終點。
賴以威
最佳賣點 : 生活裡充滿了大大小小的問題,這是人生常態,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其中許多問題竟能透過數學而美妙解答,而且還很輕鬆──很愉快!「數感實驗室」創辦人賴以威藉由獨特的實驗設計融合數學概念,帶領小讀者一邊動手操作一邊學習,達到刺激腦部思考的效果。更能激發小讀者的好奇心與理解力,進而培養數學感!